劉俊迴到府裏後,張氏和劉瑤正聚在一起閑談。


    她見劉俊愁眉不展的樣子,禁不住關切道:“這是怎麽了?”


    劉俊頹然一歎,坐在椅子上,道:“窮的。”


    張氏道:“這迴殺了這麽多韃子,賀世賢就不打算給你升升官?另外再獎勵些銀子?”


    劉俊笑道:“頂多是一介操守官而已,能有多幾石俸祿?”


    明朝後期,衛所兵製和鎮戍營兵製並行,其中官職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尤其是九邊衛所比起內地衛所又有不同,似乎更像是衛所和鎮戍營兵製的混合,兩個係統的官職都有。


    劉俊現在是千戶銜,又屬遼東衛所係統,上麵還有衛指揮僉事、指揮同知、指揮使。


    這些都是職銜,類似於後世官場的正處、副處這樣的職級。


    劉俊此次積功按理說足夠連升三級升銜為衛指揮使,對應的差委官則是指揮操守比較合適。


    指揮操守相比較於後世,則是正處級、副處級相對應的縣長、市局局長一類的職務。


    指揮操守之上,便是守備、都司、遊擊、參將、副將、總兵這些了。


    張氏倒不嫌棄劉俊官小,笑道:“最起碼不會隻管著一個榆林鋪了。”


    劉俊點頭道:“娘所言不錯,我已經安排劉安過去傳話,讓賀叔父務必將孛羅堝也劃到我的轄區。”


    張氏疑惑道:“為何看重孛羅堝?”


    “因為煤炭。”劉俊迴答道。


    張氏好奇道:“孛羅堝產煤?”


    劉俊頷首:“不錯,並且儲量不低。”


    “無主嗎?”張氏又問。


    劉俊頓了一下道:“原本是有主的,都是些鄉紳士族的產業,但這次韃子入寇,將最大的三家幾乎滅了門,我們現在下手正是好時候。”


    張氏終於知道了劉俊的心意,原來他還是那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


    張氏遲疑道:“煤炭開采不易,銷路又不太好,不如多建一個窯廠。”


    劉瑤也插嘴道:“娘說的沒錯,用煤炭生火濃煙滾滾的,嗆死人了,誰家會用啊?”


    劉俊道:“殷實人家不用,自然還有普通人家需用,我打算組織些流民開采、運輸,遠的不說,隻要銷到蓋州衛,除去朝廷的礦稅、工人的開銷,每月也會有一些進項。”


    “即使不贏不虧,隻能將堡外那些紮堆不走的流民養一些,長遠看也是好的。”


    “窯廠可用不了那麽多人。”


    自從榆林鋪的屯墾政策傳開之後,外麵便有許多流民慕名而來想要加入榆林鋪。


    但劉俊卻擔心供養不起隻能挑選很小一部分強壯的入堡,剩餘的流民也不離開,就搭著簡單的小棚聚集在遼東淩冽的寒風裏,入冬後每天都有人饑寒交迫而死,最後劉俊都不得不給他們發放稀粥度日。


    張氏無奈道:“好吧,就按你說的做吧,府裏盡力支持。”


    在她看來,這顯然不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不過就是劉府出錢,再解決一部分流民的營生罷了。


    這個時代的煤炭開采、運輸、利用等等方麵都非常落後,可用煤炭的地方也並不太多,也難怪張氏會有這種顧慮。


    見她一副又吃虧了的樣子,劉俊想了想,終究還是跟張氏透露了一點口風道:“母親,依兒子看,這煤炭一行,說不定將來會是咱們府裏最賺錢的一項。”


    張氏疑惑地看著他,劉俊笑道:“這樣吧,等成功了,我給母親看個成品。”


    劉俊告別張氏之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李勤儉家。


    “鐺!鐺!鐺!鐺!”是打鐵的聲音。


    “是千戶大人!爹,千戶大人來啦!”一個孩子原本正坐在地上拉風箱往火爐裏送風,看到劉俊後立馬就爬起來,朝著劉俊小跑兩步然後一頭跪在劉俊腳下,高聲交道:“小的拜見千戶大人,千戶大人高侯萬代,長命百歲!”


    李勤儉一夥人也趕緊過來要行跪拜大禮,劉俊止住了他們,笑著說:“不必行此跪拜大禮。”


    “要跪的,千戶大人不但給小的吃飽飯,還給小的肉吃,所以小的一定要給千戶大人磕頭!”


    說完那孩子便咚咚咚連磕了好幾個響頭,然後才心滿意足的起身,仿佛是終於完成了一個心願一樣。


    這孩子劉俊認識,是李勤儉的小兒子名叫李千禧,今年還不到十歲的樣子,當初劉俊安排他為這些鐵匠登記造冊,他還做的有模有樣。


    劉俊記得,最初見時李千禧還是黑黑瘦瘦的,像根火柴棒一樣,吃了幾個月飽飯終於也變得壯實起來了。


    那邊李勤儉也一臉寵溺地看著他,這小子靈光,大家夥心裏可不就是這樣想的嘛,但是都嘴笨,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就隻有埋頭多幹活報答千戶大人了。


    劉俊也被這質樸的感恩之心感染,從袖口中抓出幾文錢拋給他,道:“好小子!這是賞你的,快快長大,好為本大人效力!”


    李千禧開心地接住了銅錢揣在了懷裏,李勤儉也是一臉榮幸的樣子。


    “千戶大人,小的們這幾個月來共打製了鳥銃四十六門,長槍一百二十三根,鎧甲五十七副,請大人過目。”


    李勤儉立馬又談到了正事,這些都是他們這些人這段時間廢寢忘食的成果,是他們對千戶大人的忠心最直接的表達。


    劉俊之前吩咐的兵器鎧甲製造思路是樸實無華,實用第一。


    他拿起兵器一件件看過去,果然無論是鳥銃還是長槍、鎧甲,都是簡答大方,堅固厚實,與最開始打製出來的樣品一般無二。


    這幫工匠果真沒有取巧,還是用心任事的。


    劉俊真心誇獎了他們幾句,交代冷先貴將兵器取迴武庫。


    眾人心裏都是長籲了一口氣,千戶大人認可他們的能力,在榆林鋪的好日子便不會得而複失了吧。


    鎧甲的數量還是太少,劉俊希望下次作戰時能有更多的人都可以穿上鎧甲。


    韃子的弓箭就這麽厲害,建奴就更不必說了。


    而長槍連同之前早已列裝的,差不多已經夠所有人都換下削尖的木槍了。


    至於火銃,憑現在的技術,還不足以完成把敵人消滅在衝鋒路上的構想,不可成為部隊的主要武器。


    肉搏,敢戰,依然是這個時代戰場製勝的決定性因素。


    隻可惜,李勤儉他們並沒有鑄炮的技術,這倒是讓劉俊組建炮隊的設想暫時無法成行。


    處理好之前的事情,劉俊又簡單跟李勤儉說了這趟過來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問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鵝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鵝貨並收藏明末問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