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的第一次企業改製,是政企分離,管辦分離,把原來直屬政府部門的國有公司,進行股份製和專業化的改革。到了九十年代初,就開始大刀闊斧,對效益不好的國有企業,直接進行關停並轉。


    方國飛趁著這一陣風,兼並了省外經貿委下屬的一家外貿公司,留下了單證和財務後勤部門的一些人,其他的人員,他化了一百多萬,讓他們買斷了工齡走人。


    方國飛獲得了該公司位於慶春路的一幢六層辦公樓,連帶著院子和院子裏的一幢平房的倉庫,加起來有二十多畝地。


    他兼並這家公司的時候,大家都認為他是傻子,畢竟,一百多萬在當時是一筆巨款,而土地和房子並不值錢,還沒人意識到它們潛在的價值。


    隻有方國飛自己知道,他買下這個地方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實現他自己的夢想。這個地方離在中河路的省紡織品進出口公司不遠,站在樓上,推開窗子,彼此可以互相眺望。


    省紡織大樓十六層,當時在中河路兩邊,已經是鶴立雞群。


    方國飛擁有了慶春路的這幢樓之後,他才說出自己的計劃,他要在這裏造一幢三十二層的房子,整整比省紡織大樓高出一倍,可以比肩當時的杭城最高樓杭城大廈了。


    聽到方國飛這個想法的人,都被嚇了一跳,這個時候,大家不再認為方國飛是傻子,而是瘋子。連徐愛蓮的爸爸,都朝他拍桌子,罵他膽大妄為,不知天高地厚。


    但方國飛認定的事情,是沒有人能阻攔的。


    方國飛當然沒有造三十二層樓的本錢,但他有想法。那個時候,大規模的城市化和基本建設投資還沒有開始,杭城所有的建築公司,從省一建二建三建,到市一建二建三建,都沒有活幹,加上還有東陽的很多小建築公司湧進杭城,和他們搶飯吃。


    方國飛的這個項目,自然成為建築公司眼裏的香餑餑。


    方國飛奇貨可居,最後他和省一建談好,由他們來墊資建設。


    這幢大樓開工的同時,正好就趕上了杭城市對慶春路進行改造,慶春立交橋也開工建設了。


    等到他大樓竣工的九四年,慶春立交橋也正好竣工,慶春路成為了連接西湖和杭城東部的主通道。


    不僅如此,杭城市還把慶春路定位為金融一條街,方國飛的新大樓,正好在改造後的慶春路的黃金地段,馬上就有一家外資銀行,和一家內資的股份製銀行,找到了方國飛,他們把他這幢樓的裙樓,一分為二,變成了他們的杭城分行。


    與此同時,杭城的房地產也開始蠢蠢欲動。老人家南巡之後,大家創業的熱情也正高漲,新開公司如雨後春筍,對寫字樓的租賃需求呈井噴,而當時,杭城的寫字樓數量少的可憐。


    方國飛除了給自己外貿公司留了一層,其他的寫字樓被一搶而空。


    誌得意滿的方國飛,背著雙手,站在自己新大樓的辦公室落地窗前,看著已經被他踩在腳下的省紡織大樓,他自己都有一種做夢的感覺,自己也說不清楚,這一切是怎麽發生的,感覺變化太快了。


    方國飛兼並了慶春路的那家外貿公司,他的公司規模擴大到一百多人,已經可以算是杭城除了五礦、中大和省紡織這些大型國有外貿公司之外,最大的民營外貿公司。


    在此之後,方國飛自己就很少親自再跑下麵工廠,他待在杭城的時間,比去外地的時候多。


    但方國飛迴家的時間,卻比原來更少。他和徐愛蓮說,現在太忙了,他要忙公司的事情,還要忙大樓工地上的事情,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兩個人用,實在沒有時間迴家。他每天的時間都是碎片的,一有點空閑,他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躺一會。


    做外貿的,加班確實是常事,我們這裏半夜,是美國的中午,歐洲的下午。賣方總是要就買方的時間,方國飛需要拿著電話和老外聯係,或者和他們傳真過去,傳真過來,每天工作到淩晨兩三點鍾,那也是很正常。


    但到了周六周日,老外那裏都不上班了,方國飛仍然沒有迴家,還說是忙,不是要和這個應酬,就是要去拍誰的馬屁,陪他去釣魚或者麻將。


    方國飛人就是在杭城,徐愛蓮也不知道他在哪裏。打他的大哥大,沒說兩句,就說有事情要掛了,或者幹脆就打不通。


    方國飛不迴家,其實還是因為他不想迴家,成為了方總方老板,在這個城市已經有些名氣的方國飛,在外麵都是高光時刻,碰到的基本都是諂媚或者討好的臉。迴到家裏,人陡然就矮了一截,徐愛蓮還是一張公主臉,對他總是不冷不熱的。


    方國飛說了幾次,讓徐愛蓮不要在省紡織,當那個破出納了,要麽來他公司當老板娘,要麽迴到家裏,還是當老板娘。徐愛蓮每次都白了白他,不理會,每天還是繼續去省紡織上班,繼續當她的出納。


    這讓方國飛有了一種挫敗感。


    他知道,徐愛蓮不是有多喜歡省紡織,有多喜歡當出納,她不肯離開那裏,迴家或者到他公司來,說穿了,還是從心裏看不起他方國飛,覺得他就是一個爆發戶,而她自己,雖然老子已經退居二線,公主的架子還擺在那裏。


    方國飛每天晚上不迴家,除了加班之外,他最常去的地方有兩個。


    那個時候,社會上不再像是前幾年,連男女在一起跳個舞,都可能給你定個流氓罪。舞廳從最早的華僑飯店、新僑飯店、友好飯店、杭城飯店等這些涉外酒店,開始走向社會。


    中河路和解放路交叉口的地下防空洞,開出了杭城第一家公開的社會舞廳:“豐樂歌舞廳”。一千多平米的空間,被分為棋牌室、咖啡吧、卡拉ok廳和交誼舞池等四個功能區。寶石山下的防空洞,台灣人在那裏開起了“流霞ktv”。


    那個時候,人們的業餘生活還是很單調的,吃過晚飯,除了出門看電影,就是在家圍著電視機,電視台也沒有幾家,大家看的內容也基本相同,都是中央台的電視連續劇。


    在地麵上的市民們看完連續劇,打著哈欠,開始準備睡覺的時候,在杭城的地底下,這些新開出來的娛樂場所,卻是人滿為患,大受青年男女的歡迎。


    論年齡,三十多歲快奔四十的方國飛,一隻腳已經邁進中年的行列,另一隻腳,還死死地踩著青年的尾巴不肯放。他很喜歡一隻手提著大哥大,踩著八字步去這些地方。到了這裏,扭扭屁股扭扭腰,找個套兒(女人)抱一抱,他覺得自己可以完全放空。


    放空就是最好的休息。


    方國飛在這裏邂逅了一起去廣州參加廣交會的,那幾個歌舞團的女孩子,她們沒有演出,就到這裏來陪舞,看到了方老板,自然是大喜過望。


    女孩們帶著新的女孩給方老板認識,方老板出手闊綽,每天晚上,他身邊都是美女如雲,人數多到他自己都不知道誰是誰,在鶯歌燕舞裏,他覺得自己如同騰雲駕霧。


    從地底下鑽出來,方國飛帶著她們去自己辦公室,或者開著車,載她們去某些隱秘的角落。那個時候,城市裏沒有現在這麽光鮮,到處都是隱秘的角落,好像就是給他們準備的,唯一討厭的是,冷不丁會有避聯防隊員的手電筒光柱射過來。


    方國飛最喜歡做的,還是帶著女人,半夜裏去郊外露營。


    那時候的人,連帳篷都沒有怎麽見過,露營更是一個很新鮮的詞。方國飛是做外貿的,他公司裏有的是老外提供的樣品,那種簡易的折疊式的帳篷。


    方國飛把車開到郊外,找一處水邊的草地或樹林,把帳篷支開,兩個人或者幾個人,就擠在帳篷裏,互相摟抱著。雖然凍得瑟瑟發抖,天亮起來,鑽出帳篷,鼻子還流著清鼻涕,但都覺得很過癮,覺得這就是浪漫和時髦。


    自己都和電影電視裏那些老外一樣,晚上睡過帳篷了,哼。


    徐愛蓮不是傻子,方國飛不迴家,她隱隱約約也知道他在外麵,都幹了些什麽。徐愛蓮心裏恨得癢癢的,但表麵就是不說,更不吵不鬧。她覺得自己要是和方國飛又吵又鬧,那就是和他一般見識,和那些女人一般見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梅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眉師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眉師娘並收藏梅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