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瑾微笑點頭,從冬兒手裏接過一個包袱遞給葉彭安,“二叔,這裏麵是換洗衣裳和碎銀,您拿好。另外,包袱裏有我給柳州知府寫的一封信,信上有成王府印信。二叔到了柳州後,便將信交給那裏的知府,相信他們以後不會為難你。”


    “謝謝。”葉彭安聲音哽咽,接過包袱後轉頭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背著身說道:“知瑾,時辰不早了,二叔就先走了,你也快迴吧。”說完便走進細雨中,找了兩名差役朝城門走去,再未迴頭。


    冬兒將油紙傘舉高了些,小聲問葉知瑾:“姑娘,您為何把二老爺的事寫信告訴三小姐?”


    葉知瑾看著葉彭安的身影消失在城門口,才輕輕吐出口氣,“三妹妹總要長大的,有些事情,早知道比晚知道要好。”


    “可二老爺畢竟殺了二夫人,三小姐會原諒二老爺嗎?”


    葉知瑾收迴目光,語氣有些悵然:“人總要成長,三妹妹也不例外,她遲早要麵對父親殺了母親這件事。我能幫的,也隻是幫他們解決遇到的一些麻煩,但我不能幫三妹妹長大。”


    “小姐!”二人正說著,寶蓁忽然氣喘籲籲從遠處跑來。


    “怎麽了?”葉知瑾問道。


    “小……小姐,”寶蓁跑到近前,忙不迭從懷中拿出一封信遞給葉知瑾,“表……表少爺急信,他說……說二皇子殿下在潞州遇刺,此刻正在郡主府養傷。”


    “趙玉賢遇刺?”葉知瑾攏起了秀眉。


    金鑾殿內,“忽!”趙康一把將龍案上奏折全部推到地上,咬牙立目。


    “刑部尚書!”趙康大聲喚道。


    張建堂趕緊出列,站到一地奏折前行禮,“臣在。”


    “張尚書,朕給你一個月,你必須在一個月內查明到底誰行刺了二皇子。如果查不到,就不必來見朕。”


    “臣尊旨。”張建堂抹了把頭上的冷汗。


    殿內其他朝臣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出聲。今日潞州忽然送來急報,說二皇子趙玉賢在前往魏州途中遇刺,幸好潞州知州經過,才救了趙玉賢。


    趙玉賢與世無爭,風光霽月,此前從未聽聞他和誰有仇。現在卻無端遭人行刺,實在讓人費解。


    趙康壓下怒火,又看向站在下方的趙炫業,喚道:“炫業。”


    “父皇。”趙炫業趕緊出列行禮。


    “玉賢受傷,他的那些事暫且由你接手,記著,要仔細,不可懈怠。”


    “是,兒臣尊旨。”


    葉知瑾坐進了馬車,展開信,見白駿舟在信中寫道:表妹見字,二皇子殿下於二月十九在潞州境內遇刺。刺客先在客棧縱火,又在殿下離開途中設伏。我辦差連夜趕路,才碰巧救下殿下。殿下傷重,胸口曾遭重擊,左膝處被斷樹枝穿透。大夫診治後確認,殿下左腿已廢,往後再也不能行走。


    葉知瑾合上信,皺起眉。


    從未聽聞趙玉賢有仇人,為何有人要殺趙玉賢?趙玉賢此番雖得白駿舟相救,大難不死,卻失了左腿。身為皇子卻廢了左腿,這往後讓趙玉賢如何自處?葉知瑾心裏隱隱替趙玉賢難過。


    馬車在侯府門前停下,葉知瑾下了馬車。


    進了府,葉知瑾迴到自己院子,剛進院門,春兒迎了上來,“小姐,曹府送來請帖,請您參加牡丹花宴。”


    “知道了。”葉知瑾邊說邊進了屋。


    葉知瑾在桌前坐下,冬兒端來茶。葉知瑾端起茶飲了一口,心裏對趙玉賢遇刺一事仍舊不解。


    趙玉賢遇刺事出蹊蹺,看來其中一定另有文章。趙玉賢現在很得皇帝器中,忽然遇刺,想來趙康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葉知瑾放下茶盞,吩咐冬兒:“冬兒,給茗雪寫信,告訴她,如果二皇子迴京,讓她和宗連隨行伺候。”


    “姑娘,您肯讓茗雪迴來了?”冬兒高興問道。


    “嗯,”葉知瑾點頭,“左右潞縣那裏諸事已順,她和宗連也無需繼續留在那裏。眼下二皇子受傷,遲早要迴京,正好讓他們同行。”


    “太好了。”冬兒和春兒同時出聲。


    葉知瑾見兩個丫鬟得知茗雪要迴來,都麵露喜色,她也頗感欣慰。丫鬟們相處久了,彼此感情自然好。茗雪這陣不在身邊,她其實也甚為想念。


    葉知瑾拿起放在桌上的曹府請帖,翻開看了看,心裏不免升出感慨。


    日子過得真快,兩年前,她曾第一次參加曹府牡丹花宴。那時的她還是默默無聞的後宅小姐,而如今的她,已經是高高在上的郡主了。


    冬兒見葉知瑾放下請貼,問:“姑娘,您要去嗎?”


    葉知瑾點頭,“去。”


    “對了,若瑜公主派人來送信,說她也會去牡丹花宴。”春兒接著道。


    趙若瑜?葉知瑾笑了,她好像有一陣沒見過趙若瑜了,正好可以借牡丹花宴見一見。另外,她其實最想知道,曹曼蓮的雙麵三異繡進展如何了。


    禦書房,趙康坐在龍案後,臉色難看。


    “丞相如何看玉賢遇刺一事?”趙康看著站在下方的曹元問道。


    曹元一如過去鎮定,臉上波瀾不驚,他捋了捋花白胡須說道:“殿下此次出行,是奉了皇上聖旨。殿下去魏州並未隱藏行蹤,可以說朝中人盡皆知。依臣看來,刺客應該是一路尾隨殿下,直到到了潞州附近才找到機會動手。”


    “那丞相認為該如何查找刺客?”趙康又問。


    曹元想了想,道:“皇上,既然刺客一路尾隨殿下,我們不妨多派人手,由京城往潞州方向沿途探查,或許能找到蛛絲馬跡。”


    趙康吐出口氣,“嗯,丞相言之有理。張建堂雖是刑部尚書,卻不擅查案,朕想請丞相暗中探查此事。”


    “老臣尊旨。”曹元拱手行禮。


    趙康站起身,繞過龍案,走到曹元對麵站下,放緩語氣說道:“當年黎王謀逆,還是曹卿帶人千裏追殺,方才帶迴趙義的人頭。朕相信,曹卿出馬,定然能查到刺客,不負朕所望。”


    曹元再次拱手,“老臣多謝皇上信任,能替皇上分憂,老臣甚感欣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知瑾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卷半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卷半掩並收藏重生:知瑾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