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賢眼前發黑,悶哼一聲,口中的血尚未噴出,人又順著樹幹滑落在地。
“噗!”一聲,趙玉賢口中噴出鮮血,緊接著又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
“啊!”
原來大樹底下恰巧有一個斷樹根,樹根的斷口尖利如矛,趙玉賢滑落在地後雙膝著地,斷樹根恰巧穿透了他的左膝蓋。
“砰!”趙玉賢向前傾倒,臉重重砸在地上,人頓時暈厥過去。
“殿下!”兩名侍衛不再與黑影們糾纏,大喊一聲,離開戰團拚命住趙玉賢倒下的地方趕去。
黑影們並不放鬆,跟在侍衛身後緊緊追趕。
兩名侍衛趕到趙玉賢身旁,見趙玉賢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已經昏死過去。而身後的黑影們又再次迫近。
兩名侍衛無奈,隻得舉起手中兵器,擋在趙玉賢身前,準備與黑影們決一死戰。身為侍衛,他們必須這樣做,如果趙玉賢今天死在這些刺客手裏,他們也隻能以死謝罪。
黑影們已經到了近前,侍衛嚴陣以待,雙方新一輪交手一觸發。正在此時,官道上,從趙玉賢一行來的方向忽然傳來紛亂的馬蹄聲。
“噠噠噠……噠噠噠……”馬蹄聲急促而嘈雜,聽上去有許多匹馬正在趕來。
黑影們和兩名侍衛都一愣,頓時忘了交手。
“大哥,怎麽辦?”一名身材較瘦的黑影小聲問向胖子黑影。
胖子黑影側耳仔細聽了聽越來越近的馬蹄聲,又看了眼倒在侍衛身後地上的趙玉賢,果斷下令道:“撤!”
“可是……”
“快走,我們不能暴露身份。”胖子黑影打斷同伴欲說出口的話。
“是!”所有黑影都齊齊應了聲,飛快躍入道旁的雜草叢,轉眼沒了人影。
兩名侍衛並未放下兵器,神色緊張地看著馬蹄聲傳來的方向。黑影們雖然已經離開,但如果接下來再來一批刺客,他們仍舊無法抵擋。
“噠噠噠……”十幾匹馬飛快跑來。
“籲!”為首之人勒停身下馬,隨即翻身下馬快步來到兩名侍衛近前,問道:“你們是什麽人?”
“我們是二皇子侍衛,敢問閣下是何人?”其中一名侍衛見來人不像刺客,連忙迴道。
“二皇子殿下?!”來人十分驚訝,又道,“我乃潞州知州白駿舟,因外出辦差連夜趕路,剛才見後方客棧有火光,這才趕來。”
“原來是白大人,”侍衛放下心,趕緊對白駿舟行禮,“白大人,我們遇到了刺客,殿下已經受傷暈厥,還請白大人想辦法救救殿下。”
白駿舟連忙走到趙玉賢身旁蹲下,見趙玉賢臉朝地,趴在地上紋絲不動。他的身下滲出一攤血。
最糟糕的是,趙玉賢左腿彎處,被地麵一根斷樹枝穿了個透,看著傷勢十分嚴重。
“你們倆去抬殿下,我來砍斷他身下的樹枝。”白駿舟拔出劍,趕緊吩咐兩名侍衛。
“是。”兩名侍衛應了聲,一人一邊,一人抬起趙玉賢的頭,另一人抬起他的腳,小心將趙玉賢從地上抬起。
“唰!”白駿舟揮起劍,“哢嚓”一聲,斬斷趙玉賢身下的樹枝。
“行了,你們帶殿下騎衙役的馬,然後跟我走。”白駿舟收劍迴鞘說道。
“多謝白大人。”兩名侍衛趕緊將昏迷不醒的趙玉賢放上一匹馬的馬背。
屋子內光線明亮,趙玉賢躺在床上漸漸醒來,鼻中嗅到一股好聞地的檀香味。那淡淡的香味讓他感覺心情平靜。
身旁好像有人,趙玉賢慢慢睜開眼睛,映入眼簾的是坐在床邊年輕女子那張秀氣的臉。
“殿下,您醒了。”女子微微向前探身,看著趙玉賢睜開的眼睛欣喜道。
看著眼前陌生的女子,趙玉賢仍有些恍惚。他隻記得暈厥之前發生過的事。
客棧起火,他帶著人慌忙出逃,半路又遇黑衣人行刺。他被黑影一腳踹飛,後背撞上大樹,倒地受傷。
趙玉賢目光越過女子看向屋內,整間屋子寬暢明亮、屋內陳設奢華,他躺在一張寬大的床上,身上蓋著上好的錦被。
“你是……”趙玉賢又看向女子,喃喃問道。
女子微微一笑,“奴婢乃潞安郡主婢女,叫茗雪。這裏是潞縣郡主府。”
潞安郡主?郡主府?趙玉賢依舊沒迴過神,他用手撐住床想坐起身,誰知左膝忽然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疼得他出了一身冷汗。而左膝下的小腿和腳都沒了知覺。
“哎!殿下切莫亂動,您傷了膝蓋,大夫說您現在不能下床。”茗雪趕緊出言製止。
趙玉賢隻得放棄,又感覺左膝處的疼痛在不斷加劇,讓他難以忍受。趙玉賢咬緊牙關,額頭上不由自主冒出大顆冷汗。
茗雪拿帕子替趙玉賢拭去額頭上汗珠,“殿下還請好生休養,奴婢這去請白大人過來。”茗雪站起身準備離開。
“白大人?哪位白大人?”趙玉賢問道。
“潞州知州,白駿舟白大人,是他救了殿下。哦,對了,白大人是我家郡主的表兄,他現在也住在郡主府,奴婢這就請他來,請殿下稍後。”
柳絲長,春雨細如塵,香霧薄,簾幕透惆悵。飛燕語,東風軟,杏花寄江南。
三月的吳州城,花飛雪,柳枝新,煙霧籠新雨。治前河上,條條雨絲狀如飛絮,打在河麵圈出層層漣漪。
一隻烏篷小船,沐浴著江南春雨,在治前河中靜靜流淌。船上,蓑翁身上披著蓑衣,頭上戴著寬扁的圓鬥笠立在船頭。他正將手中的長竹篙一節一節插進河水中。
竹篙輕輕一頓,已經見底,蓑翁雙腳蹬船,雙手用力,小船向前一蕩,緩緩遊進前麵長滿青苔的小石橋洞。
蓑翁從水中一節一節抽出竹蒿,又走到船尾。待小船遊出了石橋洞,才又將竹篙插進水中。船頭慢慢變換了方向,朝垂滿青柳的岸邊靠去。
船頭觸到岸邊柳枝掩映下的青石台階,船身微微一震,停了下來。蓑翁重新將竹篙插入水中將船停穩,這才笑著對船倉內喚道:“劉嫂,到了。”
“噗!”一聲,趙玉賢口中噴出鮮血,緊接著又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
“啊!”
原來大樹底下恰巧有一個斷樹根,樹根的斷口尖利如矛,趙玉賢滑落在地後雙膝著地,斷樹根恰巧穿透了他的左膝蓋。
“砰!”趙玉賢向前傾倒,臉重重砸在地上,人頓時暈厥過去。
“殿下!”兩名侍衛不再與黑影們糾纏,大喊一聲,離開戰團拚命住趙玉賢倒下的地方趕去。
黑影們並不放鬆,跟在侍衛身後緊緊追趕。
兩名侍衛趕到趙玉賢身旁,見趙玉賢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已經昏死過去。而身後的黑影們又再次迫近。
兩名侍衛無奈,隻得舉起手中兵器,擋在趙玉賢身前,準備與黑影們決一死戰。身為侍衛,他們必須這樣做,如果趙玉賢今天死在這些刺客手裏,他們也隻能以死謝罪。
黑影們已經到了近前,侍衛嚴陣以待,雙方新一輪交手一觸發。正在此時,官道上,從趙玉賢一行來的方向忽然傳來紛亂的馬蹄聲。
“噠噠噠……噠噠噠……”馬蹄聲急促而嘈雜,聽上去有許多匹馬正在趕來。
黑影們和兩名侍衛都一愣,頓時忘了交手。
“大哥,怎麽辦?”一名身材較瘦的黑影小聲問向胖子黑影。
胖子黑影側耳仔細聽了聽越來越近的馬蹄聲,又看了眼倒在侍衛身後地上的趙玉賢,果斷下令道:“撤!”
“可是……”
“快走,我們不能暴露身份。”胖子黑影打斷同伴欲說出口的話。
“是!”所有黑影都齊齊應了聲,飛快躍入道旁的雜草叢,轉眼沒了人影。
兩名侍衛並未放下兵器,神色緊張地看著馬蹄聲傳來的方向。黑影們雖然已經離開,但如果接下來再來一批刺客,他們仍舊無法抵擋。
“噠噠噠……”十幾匹馬飛快跑來。
“籲!”為首之人勒停身下馬,隨即翻身下馬快步來到兩名侍衛近前,問道:“你們是什麽人?”
“我們是二皇子侍衛,敢問閣下是何人?”其中一名侍衛見來人不像刺客,連忙迴道。
“二皇子殿下?!”來人十分驚訝,又道,“我乃潞州知州白駿舟,因外出辦差連夜趕路,剛才見後方客棧有火光,這才趕來。”
“原來是白大人,”侍衛放下心,趕緊對白駿舟行禮,“白大人,我們遇到了刺客,殿下已經受傷暈厥,還請白大人想辦法救救殿下。”
白駿舟連忙走到趙玉賢身旁蹲下,見趙玉賢臉朝地,趴在地上紋絲不動。他的身下滲出一攤血。
最糟糕的是,趙玉賢左腿彎處,被地麵一根斷樹枝穿了個透,看著傷勢十分嚴重。
“你們倆去抬殿下,我來砍斷他身下的樹枝。”白駿舟拔出劍,趕緊吩咐兩名侍衛。
“是。”兩名侍衛應了聲,一人一邊,一人抬起趙玉賢的頭,另一人抬起他的腳,小心將趙玉賢從地上抬起。
“唰!”白駿舟揮起劍,“哢嚓”一聲,斬斷趙玉賢身下的樹枝。
“行了,你們帶殿下騎衙役的馬,然後跟我走。”白駿舟收劍迴鞘說道。
“多謝白大人。”兩名侍衛趕緊將昏迷不醒的趙玉賢放上一匹馬的馬背。
屋子內光線明亮,趙玉賢躺在床上漸漸醒來,鼻中嗅到一股好聞地的檀香味。那淡淡的香味讓他感覺心情平靜。
身旁好像有人,趙玉賢慢慢睜開眼睛,映入眼簾的是坐在床邊年輕女子那張秀氣的臉。
“殿下,您醒了。”女子微微向前探身,看著趙玉賢睜開的眼睛欣喜道。
看著眼前陌生的女子,趙玉賢仍有些恍惚。他隻記得暈厥之前發生過的事。
客棧起火,他帶著人慌忙出逃,半路又遇黑衣人行刺。他被黑影一腳踹飛,後背撞上大樹,倒地受傷。
趙玉賢目光越過女子看向屋內,整間屋子寬暢明亮、屋內陳設奢華,他躺在一張寬大的床上,身上蓋著上好的錦被。
“你是……”趙玉賢又看向女子,喃喃問道。
女子微微一笑,“奴婢乃潞安郡主婢女,叫茗雪。這裏是潞縣郡主府。”
潞安郡主?郡主府?趙玉賢依舊沒迴過神,他用手撐住床想坐起身,誰知左膝忽然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疼得他出了一身冷汗。而左膝下的小腿和腳都沒了知覺。
“哎!殿下切莫亂動,您傷了膝蓋,大夫說您現在不能下床。”茗雪趕緊出言製止。
趙玉賢隻得放棄,又感覺左膝處的疼痛在不斷加劇,讓他難以忍受。趙玉賢咬緊牙關,額頭上不由自主冒出大顆冷汗。
茗雪拿帕子替趙玉賢拭去額頭上汗珠,“殿下還請好生休養,奴婢這去請白大人過來。”茗雪站起身準備離開。
“白大人?哪位白大人?”趙玉賢問道。
“潞州知州,白駿舟白大人,是他救了殿下。哦,對了,白大人是我家郡主的表兄,他現在也住在郡主府,奴婢這就請他來,請殿下稍後。”
柳絲長,春雨細如塵,香霧薄,簾幕透惆悵。飛燕語,東風軟,杏花寄江南。
三月的吳州城,花飛雪,柳枝新,煙霧籠新雨。治前河上,條條雨絲狀如飛絮,打在河麵圈出層層漣漪。
一隻烏篷小船,沐浴著江南春雨,在治前河中靜靜流淌。船上,蓑翁身上披著蓑衣,頭上戴著寬扁的圓鬥笠立在船頭。他正將手中的長竹篙一節一節插進河水中。
竹篙輕輕一頓,已經見底,蓑翁雙腳蹬船,雙手用力,小船向前一蕩,緩緩遊進前麵長滿青苔的小石橋洞。
蓑翁從水中一節一節抽出竹蒿,又走到船尾。待小船遊出了石橋洞,才又將竹篙插進水中。船頭慢慢變換了方向,朝垂滿青柳的岸邊靠去。
船頭觸到岸邊柳枝掩映下的青石台階,船身微微一震,停了下來。蓑翁重新將竹篙插入水中將船停穩,這才笑著對船倉內喚道:“劉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