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輕瞥了一眼,將話題轉移,“不妨猜猜相國如今在幹什麽呢?”


    “......猜不出來。”


    “洛陽駐紮著十二萬涼州軍和五萬並州軍,而南陽作為天下第一郡,若是引來這群虎狼之師,隻怕......”


    後麵的話,李儒沒有說出來,但其餘兩人都是明白。


    “聽聞戰事將起,百姓早已逃散,一路以來滿目瘡痍。”


    張言說著,即便是趕路,他也是需要借宿休息的,所見所聞確實是令他內心有些觸動。


    但也僅僅隻是有些觸動,程度還不夠,達不到他的閾值。


    “歸去南陽,帶上一個人可否?”李儒低聲道。


    “誰?”李儒的話勾起了張言的好奇,看來李儒的動搖值是關於這個人的。


    李儒猶豫片刻,“賈詡賈文和,連帶他所屬的張濟部。”


    “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李儒頭頂的動搖值依舊是85,這東西和好感值、信任值什麽的不一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采用你的計策不是因為我對你有好感、我信任你,而是因為在我的推算中你的計策可行。


    僅此而已,沒有什麽別的意思。


    張言表示燒腦,李儒的行為目的他推不出來,無關智商,是他知道的情報太少。


    “相國來了,下去再說。”


    張言微微點頭,李儒願意告訴他就好辦,自己不知道關鍵就推測,是推不出來什麽的。


    這時,董卓走了進來,大跨步的坐在了主座之上,“哈哈!你小子今天朝見說的不錯!”


    一上來,董卓便表達了自己對張言的好感。


    “方才咱家去了軍營一趟,許多兒郎留戀這京城生活,而且現在大冬天的,將士們並不願意去南陽,文憂有什麽辦法啊!”


    對此,李儒隻說了兩個字,“禁軍!”


    “禁軍隻有兩萬人,是不是有些不夠?”另一側的蔡邕皺起眉頭。


    “那再加上張濟部,共計三萬軍隊,應對袁術、孫堅便已是足夠。”


    李儒解釋道:“禁軍被打散後,一直渴望著能夠立下戰功來,故而不會因天氣原因而有所微詞。”


    “張濟將軍為人忠厚,士兵們對其也是敬佩有加,由其部作為輔軍隨禁軍前往南陽,再合適不過了。”


    簡而言之,老實人好欺負。


    “好!就這麽辦!”董卓立刻同意了李儒的提議。


    隨後,李儒和張言兩人便退了下來,隻剩董卓和蔡邕兩人議事。


    “不對勁,你要我帶上的人不是賈詡。”走廊上,張言主動開口道,“你有辦法將賈詡塞進來,沒有必要提前向我說的。”


    李儒話前的猶豫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破綻,他動搖了,但是沒有完全動搖。


    而後又如此將張濟部加了上來,這就和前麵他與張言所說相矛盾。


    是故意的嗎?張言心中想著,他發現無論是和誰說話都很費腦子。


    “你說的不錯,隻是我突然想那個人可能並不願意去南陽。”李儒訕訕一笑,肯定了張言的說法。


    “那個人是誰?”


    “南陽太危險,現在還不是時機,但以後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


    李儒走在張言的前麵,眉頭緊鎖,思索著怎麽辦才是最優解。


    消瘦的背影散發著孤高的氛圍,張言默默停了下了腳步,要是繼續跟著走下去,這動搖值怎麽能夠破百?


    “我想知道一件事情,郎中令是在為誰效忠呢?好像不是相......董賊呢!”


    聞言,李儒也停下腳步來,有些詫異地問道:“試探我?”


    “如果我的推測沒有失誤,郎中令效忠的對象應該是大漢,而你要讓我帶上的人應該是弘農王吧!”


    張言用極為肯定的語氣說著,“在董卓看來你出任弘農王郎中令這是對弘農王的監視,但你的實際目的其實是保護弘農王,我說的對吧!”


    “怎麽推測出來的?”李儒沒有否認,也就是說張言的推測是正確的。


    “以你的手段,就算涼並兩軍不想去南陽,你也有辦法的,對吧!”


    李儒點頭,但就算不點頭,也不妨礙張言繼續說下去,因為那完全是肯定的語氣。


    “禁軍雖然受董卓管轄,但他們效忠的是大漢,而且禁軍單獨入南陽有控製不住的可能,於是你又安排的張濟部作為輔軍讓董卓安心。”


    “當然,最重要的是你竟然擔心南陽是否會受到劫掠,這說明張濟部的安排是為了打消董卓的疑慮,而不是加強對禁軍的控製。”


    知道的情報多了就是好,張言能夠分析出來的東西也是很多。


    站在李儒的另一麵分析,這些很是合理。


    “如今關東諸侯是想重立弘農王為帝,董卓很有可能讓你殺掉弘農王,斷絕諸侯們的想法。”


    “南陽太危險是因為你想讓他換一個身份來重登帝位,現在不是時機是因為現在你還沒有接到對弘農王下手的命令,以後沒有機會是指沒有重登帝位的機會。”


    “他不想去南陽,是不想再涉及政事,既然如此為何不讓他重迴道觀呢?”


    “畢竟你效忠的是大漢,而不是弘農王。”


    “月亮雖滿不圓,就像漢雖有十三州,但朝內有人提議放棄涼州一般。”


    “我的行為雖人所不恥,但那些諸侯討董成功不過是讓這世間多一個新的董卓,甚至是更加暴戾的董卓。”


    “大家都是這樣,可金甌已缺總須補,他們既然不補那就我由來補!”


    “文優,你願意助我一臂之力嗎?”


    說完,張言看向李儒頭頂的動搖值——九十九!


    在確定了李儒效忠的是大漢後,他也要表現出效忠大漢的樣子,這樣他們兩人之間才是同類。


    張言抬起眉眸,對上李儒的雙眼,他要點明之處在於諸侯也不是什麽好鳥,說不定能將大漢變得更亂,現在最重要的是——恢複秩序!


    李儒感慨月亮雖滿未圓,其實是在說國家外表看上去“雖滿”,但內部卻“未圓”。


    這就好比是泡沫一般,一戳即破。


    現在,李儒到底是怎麽想的呢?


    對一件事情愈加動搖,代表著對另一件事情愈加堅定,這不是簡簡單單能用信任好感反映的,決定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那麽,李儒會幫助他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我能看見動搖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謙和若修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謙和若修玉並收藏三國之我能看見動搖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