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開啟認父模式4k


    朝局不穩,而大將能建功於外者,古今皆無。


    朱元璋任命胡惟庸為新的中書省左丞相,除了是在為自己以後削除相權提前鋪路外,還有一個方麵就是大明要開始往外擴張了。


    往外征伐,就需要用到將領。


    而大明好用的武將幾乎全都來自淮西。


    任命同為淮西人的胡惟庸為相,同樣有向這幫人釋出善意的意思。


    這次胥吏改革。


    朱元璋既然已經敲打了士大夫文官,自然要褒獎淮西的武將了。


    “楊憲那邊在得知胡惟庸為相後,有什麽反應?”朱元璋忽然開口問道。


    朱標將白天的情況如實匯報了,同時著重講了揚州研究院攻克了轉爐煉鋼技術,全國各地的鋼鐵廠馬上就可以大煉鋼了。


    這與原時空的大明,完全不一樣。


    眼下的情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一度引起各國使臣激烈的討論與抗議。


    大明周邊這些國家自然不願意答應,使者們當時全都推脫自己做不了主,可他們迴國後,也一直沒有針對這件事給出迴應。


    而且最主要的是,如今大明已經開始漸漸有了脫離農耕文明的苗頭,要不了幾年溢出的商品就需要往外傾銷,想要繼續快速發展,向外擴張是最好的選擇。


    大明朝堂因為胥吏改革以及中書省中樞權力變更,導致些許震蕩的同時,周邊國際形勢卻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北方草原未定。


    這可是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事情,他能不高興嗎。


    這對大明周邊的那些小國帶來的震撼實在是太大了。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開口道:“楊憲識大體。”


    京城。


    煉鋼技術解決,就代表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實現全國各地鋪設鐵路了,有了鐵路,那麽他主導研究的蒸汽火車就可以問世。


    大明建國的第十個年頭,在這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旦節。


    他們都在等風向,不願意做那個出頭鳥。


    這個時候高麗王跳出來了,給了他們一個反麵教學。


    新的朝貢製度,可不是原時空曆朝曆代那種搞麵子工程的,名義上是朝貢,實際上宗主國迴禮反而更多。


    這種朝貢製度,更多的是為了出於政治目的,宣揚國家的威望,以及籠絡這些藩屬小國。


    朱元璋將明朝周邊當時的15個國家與地區列為了“不征之國”。這十五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是朝鮮、日本、大琉球琉球群島、小琉球國台灣省、安南越南、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占城國越南南部、蘇門答剌、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湓亨國馬來半島、白國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巨港、渤泥文萊。


    要知道高麗國在這些國家當中國力可絲毫不弱,一度攆著女真打,要不然高麗王也不會如此膨脹了。


    因此,大明才會展現出如此強的侵略性。


    按後世的眼光,反過來看明初朱元璋訂下的這條國策,所謂的不征之國,不僅沒有成為明朝在海洋擴張的跳板,反而成為鎖死自己國門的島鏈。


    轉爐煉鋼技術被攻破傳入宮後,最高興的人莫過於十二皇子朱柏。


    原時空。


    那就是從今往後,將徹底結束原先這種厚往薄來、倍償其價的朝貢製度。


    要知道這種朝貢製度,中國曆朝曆代作為宗主國都是如此,即中國向外國輸送的貨物或資源比收到的要多,這種做法通常伴隨著高額的補償或迴賜。其二便是為了獲得外國的貨物或資源,會給予對方高於市場價值的報酬。


    而是真正意義上,就是直接對這些藩屬國吸血。


    開兩朵,各表一支。


    幾月時間,幾乎沒有多少損耗,直接滅了高麗國。


    既不拒絕,也不答應。


    這就是曆史人物的曆史局限性。


    可眼下大明與原時空完全不同,將目光放眼世界的朱元璋,其格局也遠非以前可比。


    自秦漢以來,中國已經將東亞大陸最適合農耕的地點占據,其內部物產豐富,完全可以可以實現自足。周邊地區就被視為“蠻夷”,就算占據了也難以開發,無法提供耕地、賦稅和兵源,所謂“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各藩屬國前來朝貢的日子,當時朱元璋當著各國來使當眾宣布了一件事情。


    一時間各國好似約定好了似的,派出使者,紛紛前往大明。


    原時空朱元璋之所以對周邊小國、半島、海島的擴張不感興趣,那是因為當時的大明仍舊還處於農耕文明。


    這個時候,如果他們還不知道如何選擇的話,那麽大明的火器是願意教他們做出選擇的。


    可彼一時,此一時。


    朱元璋這麽做是在告誡子孫,周邊的小國地理位置偏僻,體量太小,永遠也無法對中國產生實質上的威脅。唯有北方遊牧民族,永遠都是中國之患。“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卿等當記所言,知朕此意。”


    朱元璋認為,征伐這些地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武力,由於這些地方隔山隔海、地形崎嶇、森林密布,想要征討一定會出很大的代價,往往會損兵折將。就算將之征服了,還要在此地駐紮大量的部隊,消耗太多的財政,反而是得不償失。


    新的朝貢製度,是單方麵資源索取,當然了大明這邊可以給予藩屬國口頭上的嘉獎,以及做一些冊封之類惠而不費的獎賞。


    在當下,北方草原草草被肅清,同時納入到了大明版圖。


    朱雀街,會同館。


    占城國、安南、暹羅等各國的使者都下榻在這裏,等著大明朝廷的接見。


    這一次各國派出的出使團體,都是有史以來規格最高的一次。


    基本上各國三號、甚至是二號實權人物親自帶隊,就是都是能夠做得了主的角兒。


    由此可見,他們對於此次訪問的重視。


    而這些在原本各自國內唿風喚雨的王爺、重臣們,這些天一個個內心卻都十分忐忑。


    換誰來都一樣,明朝禮部那些缺德的家夥,竟然在他們到京城第一天,在領著他們住進會同館前,竟然先是帶著這些各國的使團去參觀了一處宅院。


    這處宅院平平無奇。


    可宅院裏住的人卻是大有來頭,正是被俘虜軟禁在京城的曾經的高麗國國王王禑。


    看著曾經的高麗國國王,一頭黑白相間的頭發,麵容憔悴,看起來是那麽的落魄。


    曾經的一國國王尚且如此。


    這又如何讓他們這些使臣們不忐忑。


    皇宮,太和殿。


    朱標從殿外走了進來,來到朱元璋身旁,開口道:“父皇,占城、安南、暹羅等各國使臣已經來京數日了,一直在會同館待著,我們什麽時候召見他們。”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臉色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道:“當初讓他們執行新的朝貢製度,幾個月時間,一個響屁都不放。現在倒是巴巴跑過來了,怎麽,是怕自己國家成為第二個高麗嗎?”


    “楊憲說的好,這些家夥就是賤骨頭。”


    “分批召見吧,就先讓占城、安南、暹羅三國的使節覲見吧。”朱元璋將自己手中的奏章一扔,開口道。


    “是,父皇。”


    不多時,三個小國的使臣便在大明禮部官員的帶領下,戰戰兢兢走進皇宮。


    “占城\/安南\/暹羅使臣,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三名使臣操著一口蹩腳的漢語,跪在地上,行大禮道。


    朱元璋緩緩地抬起頭,看著下方三位使者,冷哼道:“現在應該不是各國朝貢的日子,三位尊使,來咱大明,所謂何事?!”


    聽到“尊”字,這三個使臣的臉色直接嚇白了。


    他們三個國家實力還遠不如高麗,他們算什麽東西啊!


    高麗國大明說滅就滅了。


    他們能擔得起大明皇帝口中這一個“尊”字?


    三國使臣幾乎是異口同聲地用他們那蹩腳的漢語高聲喊道:“大明皇帝陛下,臣惶恐,在大明麵前,不敢稱尊。”


    朱元璋也不想在這種事情上糾纏,臉上露出一絲不耐煩,開口道:“好了,三位使臣有什麽要說的,就抓緊吧。我等會兒還有其他政事要處理。”


    暹羅使臣反應最快,他搶先一步,開口道:“之前的使臣迴國後,向我們國王轉述了尊貴的大明皇帝陛下的意思,我們國王對於新的朝貢製度表示十分支持。”


    “我們國王對大明的敬意是發自內心的,他和我們講,大明是咱們暹羅的宗主國,我們孝敬大明那是應有之意,哪還能貪圖迴報。為了表示我們暹羅的心意,這一次我們同樣帶來了貢品,此次所進貢之物,皆是鄙國舉全國之力方得之物。”


    “我們國王陛下說了,大明就是咱們暹羅的父母,哪有孩子向父母盡孝還挑時間的。”


    暹羅特產無非是大米、茶葉、蘇木以及沉香。


    朱元璋眼皮都沒有抬一下。


    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伸手不打笑臉人。


    對方終究是來送禮的。


    朱元璋示意禮部官員,收下暹羅的貢品禮單。


    見朱元璋收下自己國家的貢品,暹羅使臣心底裏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他自認為自己方才的那一番話,講得那是相當有水平,主要是其中那番認父認得有水平,這世間總不會有為人父母者,會狠心討伐自己的兒子吧。


    另外兩個國家的使者,除了在心中鄙夷暗罵暹羅使者不要臉外,更是恨自己被對方搶了先機。


    一個個也紛紛開啟了認父模式,沒有不要臉,隻有更不要臉。


    安南除了那些常規貢品外,這一次更是直接上供了他們的國寶,白象王。


    占城絲毫不落下風,除了各式香藥和珍貴珠寶外,同樣進貢了一頭珍獸。


    是一頭金毛獅子王。


    占城使者更是對著老朱大唱讚歌,表示大明就像是那頭金毛獅子王,萬獸之王,萬邦臣服。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肯定大為高興,收下貢品。


    然後開開心心,給他們賞賜迴禮。


    可此時此刻,坐在龍椅上朱元璋內心卻是沒有絲毫波瀾。


    就像那個高麗國,以前進貢幾株上了年份的高麗參都摳摳搜搜的,如今整個高麗都是大明的了,哪裏用得著這麽麻煩。


    不過一個泡菜當成國宴的國家,確實大方不到哪去。


    朱元璋內心雖然平靜,不過臉上露出了笑容。


    正戲才剛要開始呢。


    在看到朱元璋臉上的笑意後,三個國家的使臣終於將那顆懸著的心徹底放下來了。


    他們此次任務也算是圓滿完成了。


    不過在他們看來,他們不僅答應了朱元璋改的這個新的朝貢製度,而且還如此積極,舔著一張臉過來送貢品。


    不僅讓利,而且已經不要臉到這個地步了。


    大明方麵確是沒有必要再對他們動手了,也就是說朱元璋的反應是在他們設想之中的。


    他們對於大明的理解,仍舊還是停留在以前,以為如今的大明隻不過是軍事戰力更強了而已。他們不知道的是,如今整個大明上上下下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坐在龍椅上朱元璋,看著跪在下方的三個使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三位使臣此次如此費心,準備了這麽多珍貴的貢品。雖說新的朝貢製度,我們大明無需再進行會裏,不過,這一次,咱還是給你們準備了一份大禮。”


    聽了朱元璋的話。


    占城、安南、暹羅三國使臣臉上露出驚喜之色。


    如果說獲得大明皇帝陛下的原諒,就算這一次訪問圓滿成功的話,那麽說如果還能得到大明的迴禮賞賜的話,就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迴去之後,必當受到各自國王的嘉獎。


    要知道他們此次訪問前,基本上各國國王對他們的囑托都是,大明想要什麽他們都願意給,隻要能夠得到大明皇帝陛下的原諒。


    他們這些做國王的,這一次是真的怕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並收藏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