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條鞭法
大明:我楊憲,真的治揚! 作者: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0章一條鞭法
在得知稅製改革的策論來自楊憲後,朱標馬不停蹄直接趕往揚州。
李進高中狀元,這種光宗耀祖的事情,自然要先迴一趟鳳陽老家,去見他叔叔馬三刀。
揚州。
“楊卿,你有如此經世策論,怎麽不早說啊。”一見麵,朱標便是直接開口道。
楊憲一臉懵逼。
自己什麽時候又搞出什麽經世濟民的策論了?雖然這種策論他確實有很多就是了。
經過朱標一番解釋後,楊憲這才恍然,這小子可以啊,不知不覺間竟然將他平日裏說的話,給總結出來這一套像模像樣的稅製改革。
楊憲為李進高中狀元高興的同時,開口道:“李進講的‘官民一則、均田均糧’已經將我對稅製改革的看法,總結的很好了。”
“但是推行均田均糧,有一個大前提。”
“大前提?”朱標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楊憲點了點頭,接著開口道:“均田均糧的前提,便是清丈田畝。”
“由於前元戰亂,導致田畝易主或荒蕪,這些年來朝廷一直重農撫農,又使得各省田畝數激增。原先的田畝數據肯定已經不適用了。”
楊憲看著朱標,開口道:“如果田畝數據本身都不對,那麽田賦改革,就是水中月、鏡中花,竹籃打水一場空。如今各省有關田畝的記錄已經混亂到了極點,完全無法作為憑據了。必須要重新丈量,才能厘清稅則,公平合理。”
“這點太子殿下,你有心的話,迴京後一查便知。”
這個時候清丈田畝雖然同樣困難重重,可起碼比明朝中期那時要容易一些。那時候的大明是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而如今卻是主動求變。
二者性質完全不同。
朱標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記下了此事。
“楊卿,除了清丈田畝外,有關稅製改革,朝廷這邊還需要注意什麽事情?有的話,你這邊也一並說了,我迴去後好馬上和父皇商量。”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想了想,如今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麽幹脆直接把張居正那“一條鞭法”改革,直接整個拿出來好了。
“李進之前所講的均田均糧是改革田賦,實際上,朝廷還能跟著進一步簡化稅製。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統一收取銀錢。”
“楊卿是說以後不再收實物?”朱標認真想了想,眼睛一亮,以他的政治智慧很快就看出了這條建議實在是太妙了。
朝廷收取賦稅,不再收實物,而是統一收錢。
這樣一來,可以讓整個收稅過程變得方便,簡單。
朱標心中清楚,政策製定的越複雜,裏麵的漏洞就越多。
相反,政策越簡單,就越無懈可擊。
朱標有些興奮道:“楊卿,伱這條建議實在是太妙了。如果賦稅統一收錢,不僅百姓會省事很多,同時也杜絕了那些貪官汙吏在稅收這塊上下起手的可能。”
(
看著一臉興奮朱標,楊憲不得不潑冷水,道:“殿下,稅製改革所要麵臨的阻力,可要比科舉改革還要大得多。改革之後,百姓國家自然都會大大得利,卻唯獨會損害豪強地主的利益。這些人可不比讀書人,讀書人最多動動嘴皮子,這些人給逼急了,可是要動刀的。”
聽了楊憲的話。
朱標非但沒有半分氣餒,反而意氣風發,身上展現出一股平日難得一見的殺氣。
不愧是中國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太子。
其身上的魄力,外能震懾群臣,內能讓諸王服氣。
如果他沒有早亡的話,曆史大明會走向哪裏還真說不準。
看到朱標表現出來的態度,楊憲也就放心。
不過和科舉改革一樣,凡事都要一步步來。
楊憲開口建議道:“稅改的重中之重,自然是占天下三分之一賦稅的江南,隻要江南能改好,這全國也可以順利推行,國庫便能夠快速充盈。”
“知道了,我迴去後一定向父皇傳達楊卿的建議。”朱標開口道。
數日後。
京城。
洪武帝做事向來雷厲風行。
在得到朱標的匯報後,沒有絲毫拖拉,立馬展開了實際行動,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全國各地清丈田畝。
因為這件事是接下來所有事情的根基、基礎。
沒有準確的田畝數據,之後所做的一切都將是空中閣樓。
幾天前,朱元璋便已經下旨讓各省上報田畝數據了。
這兩天也已經陸續有地方迴報,可情況卻很不樂觀。
太和殿。
朱元璋拿著手中的三本奏折,重重拍在桌上,臉色陰沉得有些可怕。
“這是什麽呀,安徽省的田畝數據,一報就報上來三個。戶部報上來是三十八萬頃,安徽省府報上來的是三十二萬頃,而你們中書省報上來的是三十五萬頃。”
“朝廷到底按哪個數據來征收田稅啊。”
李善長被朱元璋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
不過這也難怪朱元璋會這麽生氣,要知道安徽可是他的老家,連他老家田畝數據都如此混亂,其他地方可以想見。
又給楊憲說對了。
李善長開口解釋道:“戶部的三十八萬頃,是算上了幾年來屯耕新開田畝,省府報的三十二萬頃,則是沒加算新開田畝。戶部估高了,是想多收稅,安徽報低了,是想少納糧。中書省截長去斷,是估了一個中間數字。”
聽了李善長的解釋,朱元璋就更生氣了,有關田畝數據,有關朝廷稅賦,這樣的大事,竟然會如此兒戲。
朱元璋怒聲道:“你們這估來估去,咱這個皇上是安徽人,善長,你這個宰相也是安徽人。連自己家鄉的田畝都不知道多少,你說這荒唐不荒唐啊。”
等到朱元璋氣稍微消了一些,李善長這才開口迴道:“稟陛下,不光安徽田畝混亂,各省也都有這個情況。”
在得知稅製改革的策論來自楊憲後,朱標馬不停蹄直接趕往揚州。
李進高中狀元,這種光宗耀祖的事情,自然要先迴一趟鳳陽老家,去見他叔叔馬三刀。
揚州。
“楊卿,你有如此經世策論,怎麽不早說啊。”一見麵,朱標便是直接開口道。
楊憲一臉懵逼。
自己什麽時候又搞出什麽經世濟民的策論了?雖然這種策論他確實有很多就是了。
經過朱標一番解釋後,楊憲這才恍然,這小子可以啊,不知不覺間竟然將他平日裏說的話,給總結出來這一套像模像樣的稅製改革。
楊憲為李進高中狀元高興的同時,開口道:“李進講的‘官民一則、均田均糧’已經將我對稅製改革的看法,總結的很好了。”
“但是推行均田均糧,有一個大前提。”
“大前提?”朱標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楊憲點了點頭,接著開口道:“均田均糧的前提,便是清丈田畝。”
“由於前元戰亂,導致田畝易主或荒蕪,這些年來朝廷一直重農撫農,又使得各省田畝數激增。原先的田畝數據肯定已經不適用了。”
楊憲看著朱標,開口道:“如果田畝數據本身都不對,那麽田賦改革,就是水中月、鏡中花,竹籃打水一場空。如今各省有關田畝的記錄已經混亂到了極點,完全無法作為憑據了。必須要重新丈量,才能厘清稅則,公平合理。”
“這點太子殿下,你有心的話,迴京後一查便知。”
這個時候清丈田畝雖然同樣困難重重,可起碼比明朝中期那時要容易一些。那時候的大明是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而如今卻是主動求變。
二者性質完全不同。
朱標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記下了此事。
“楊卿,除了清丈田畝外,有關稅製改革,朝廷這邊還需要注意什麽事情?有的話,你這邊也一並說了,我迴去後好馬上和父皇商量。”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想了想,如今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那麽幹脆直接把張居正那“一條鞭法”改革,直接整個拿出來好了。
“李進之前所講的均田均糧是改革田賦,實際上,朝廷還能跟著進一步簡化稅製。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並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統一收取銀錢。”
“楊卿是說以後不再收實物?”朱標認真想了想,眼睛一亮,以他的政治智慧很快就看出了這條建議實在是太妙了。
朝廷收取賦稅,不再收實物,而是統一收錢。
這樣一來,可以讓整個收稅過程變得方便,簡單。
朱標心中清楚,政策製定的越複雜,裏麵的漏洞就越多。
相反,政策越簡單,就越無懈可擊。
朱標有些興奮道:“楊卿,伱這條建議實在是太妙了。如果賦稅統一收錢,不僅百姓會省事很多,同時也杜絕了那些貪官汙吏在稅收這塊上下起手的可能。”
(
看著一臉興奮朱標,楊憲不得不潑冷水,道:“殿下,稅製改革所要麵臨的阻力,可要比科舉改革還要大得多。改革之後,百姓國家自然都會大大得利,卻唯獨會損害豪強地主的利益。這些人可不比讀書人,讀書人最多動動嘴皮子,這些人給逼急了,可是要動刀的。”
聽了楊憲的話。
朱標非但沒有半分氣餒,反而意氣風發,身上展現出一股平日難得一見的殺氣。
不愧是中國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太子。
其身上的魄力,外能震懾群臣,內能讓諸王服氣。
如果他沒有早亡的話,曆史大明會走向哪裏還真說不準。
看到朱標表現出來的態度,楊憲也就放心。
不過和科舉改革一樣,凡事都要一步步來。
楊憲開口建議道:“稅改的重中之重,自然是占天下三分之一賦稅的江南,隻要江南能改好,這全國也可以順利推行,國庫便能夠快速充盈。”
“知道了,我迴去後一定向父皇傳達楊卿的建議。”朱標開口道。
數日後。
京城。
洪武帝做事向來雷厲風行。
在得到朱標的匯報後,沒有絲毫拖拉,立馬展開了實際行動,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全國各地清丈田畝。
因為這件事是接下來所有事情的根基、基礎。
沒有準確的田畝數據,之後所做的一切都將是空中閣樓。
幾天前,朱元璋便已經下旨讓各省上報田畝數據了。
這兩天也已經陸續有地方迴報,可情況卻很不樂觀。
太和殿。
朱元璋拿著手中的三本奏折,重重拍在桌上,臉色陰沉得有些可怕。
“這是什麽呀,安徽省的田畝數據,一報就報上來三個。戶部報上來是三十八萬頃,安徽省府報上來的是三十二萬頃,而你們中書省報上來的是三十五萬頃。”
“朝廷到底按哪個數據來征收田稅啊。”
李善長被朱元璋劈頭蓋臉,就是一通罵。
不過這也難怪朱元璋會這麽生氣,要知道安徽可是他的老家,連他老家田畝數據都如此混亂,其他地方可以想見。
又給楊憲說對了。
李善長開口解釋道:“戶部的三十八萬頃,是算上了幾年來屯耕新開田畝,省府報的三十二萬頃,則是沒加算新開田畝。戶部估高了,是想多收稅,安徽報低了,是想少納糧。中書省截長去斷,是估了一個中間數字。”
聽了李善長的解釋,朱元璋就更生氣了,有關田畝數據,有關朝廷稅賦,這樣的大事,竟然會如此兒戲。
朱元璋怒聲道:“你們這估來估去,咱這個皇上是安徽人,善長,你這個宰相也是安徽人。連自己家鄉的田畝都不知道多少,你說這荒唐不荒唐啊。”
等到朱元璋氣稍微消了一些,李善長這才開口迴道:“稟陛下,不光安徽田畝混亂,各省也都有這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