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房子作為家的載體,於人們而言是安穩的呈現。探尋人類住宅演變史,從最初的茅草屋和後來的磚瓦房以及現代的電梯房,無一不暗示著人們遵循時代發展潮流,從而追求不同時代的住宅形態,以此彰顯對家的歸屬感。


    於是,可持續性、綠色環保、科技化的“百年住宅”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對於房齡超過百年的老房子來說,其文化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李天昊對這當時超過“黃金千兩”木樓計算過,現在的市值在千萬人民幣以上。裏麵的書架使用簡潔的香樟木,平添溫暖,開放框架和熱烈純粹的紅,又賦予空間一抹時尚現代。這裏的安靜是春風化雨般滋潤身心,擁有深度又讓整個空間籠罩著一層朦朧的詩意。


    曆經百年,沉澱著驟然停駐的往昔,與新農村“小洋樓”相比,這裏顯得沉靜而雋永,青瓦白牆上浮滿了歲月斑駁,述說著溫厚優雅。在這個木樓中,空間和曆史、自然的關係才是和人的關係,也隻有這樣,才可能順暢地建立起新舊兩種文化的關係、補全時間軸上缺失偏差的記憶。紀念性場所是社會和人心的某種“基石”,它從過去生長出來,為今天和未來的人們服務,空間友好性也因此顯現其重要性,幫助人們找到來處,看清去處。


    客廳裏兩把老式扶手椅,跨越世紀向往來人發出邀請,化景物為情思,用可描寫的物,表達不可描寫的情韻,真實的溫情代替肅穆。


    百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住房就是人民生活的縮影。相較於在發展進程中扮演“領頭羊“角色的城市,農村住宅的變革似乎一直處於一種不顯山露水的低調跟進狀態。然而曆史的車輪行進起來悄無聲息,當我們暮然迴首,總會驚訝地發現它帶給我們的是這樣一條深深的轍印。


    百年時光,像一台攝像機,無聲地記錄著農村住房環境的成長過程。


    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國,遍地戰亂饑荒,戰爭中的人們隻能被迫四海為家,也許住在哪裏、住得怎麽樣,都不是大家首要的關注點,先活下來才是頭等大事。隻要不露宿街頭,怎樣艱苦的環境都可以接受,所以這時的住房條件普遍比較簡陋,基本建築材料就是石頭和土坯,屋頂隻能用茅草。


    五十至七十年代土坯房是這個時代的普遍存在,土坯每塊大約二三十斤,加入麥秸,增強牆體的粘性和韌性,這種屋子冬暖夏涼,缺點是每逢雨季塵泥滲漉。房子分正堂和偏室,連著很多間,一個大家庭十幾二十口人擁擠在一起。


    到了八九十年代,大批年輕人進城務工,於是就改頭換麵建紅磚的房了,建一棟房子大概要二三萬,手上有餘額的再在外牆刷上一層水泥。但這種房子結構比較“傻大粗”,造型簡單,布局對稱,長方形的屋子過大,又沒什麽家居擺設,顯得很空曠,過年來客人了,房間不夠就打地鋪。


    二十一世紀初,隨著千禧年的到來,大家手頭又寬裕了很多,也長了見識,開始仿照外麵建樓房了,式樣、構造、用料上慢慢豐富了起來,房屋外觀上有了一點點層次感和色彩。房間也至少多了一倍,每個家庭成員都可以分配到一個獨立的小空間。還新設了客廳、客房和衛生間,日常洗漱退出了灶間。那時候,蓋一棟好看的房子會驚動整個村子。


    近些年,無論是拚搏半生的商人、尋夢藝術的文人、還是情歸桑梓的遊子,都希望抽離都市喧囂與物欲,獲得彌足珍貴的淡定與從容。


    隨著國家宅基地政策的出台,他們紛紛選擇在鄉下建築起了小別墅,這群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態度,使得鄉村住宅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這些鄉村住宅無論是外觀造型、戶型布局,還是裝修設計,都以人的需求為起點,幫助屋主從建造生活空間進化到精裝生活夢想。


    董淑翠的小庭院,內裏有表現出東方文化韻味的新亞洲風格鄉墅,還有亭台水榭與花草樹木,一道門坊裏,留給了居住者心境一片自得其樂的清淨之地。董老早上在庭院強身健體,下午就坐在小亭裏品茶或者在屋前打理花草,用詩意的情懷來滿足對生活的奢想,住在這都不想返城。這小鄉墅自帶歐美電影的浪漫氣質的房子雖然坐落在山水田林間,卻一點也不違和,反而格外吸人眼球。


    如今的農村住宅,不再是一家老小十幾口的棲息之地,它是父母輩苦盡甘來最舒適的養老居所,是中年人出走半生的心理歸依,是兒輩們走進故鄉,探索生命之初的地方。


    “從農村來,迴到農村去”,下一個十年、百年,中國農村住宅又會呈現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期待......


    什麽樣的日子才算做是詩歌一般?對董老而言大概就是陽光明媚的下午一杯熱茶,兒孫繞膝,還有就是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社會飛速前進,大自然中有飛禽走獸,有鳥語花香,綠色的枝葉總是第一時間闖入視野。


    八十開外的董其昌精神矍鑠,健步如飛,自從董各莊大橋建成,他遛彎的路線有了重新規劃。出門先在橋上唿吸新鮮空氣,然後簡短練氣大太極拳以後過橋去河東遛彎,有時沿河堤北上去仙女祠,有時南下去贔屭嶺黑龍廟。


    仙女祠是個四合院,麵南而築,祠角有臨河懸空閣樓一座,祠門口懸一大鍾,鍾徑一米有餘,廟中正殿為三教掌殿,東西為廂房,東廂有一套間,為暗室,無窗戶,與普通房子無異。兩間西廂房為都無塑像。正殿供奉仙女像,雕塑工藝精巧,生動美觀。


    這個仙女祠是董其昌的祖父捐建的,為紀念為救人而獻出生命的董娥兒。


    董娥兒生於1772年,卒於1789年,年僅17歲。百多年前暴雨致使仙女河水位暴漲,董娥兒為救被洪水包圍的村民們而獻出年輕的生命,被她救出的董李劉張郇五姓,後來就成了董各莊村與張各莊村以及李各莊村先祖。


    黑龍廟坐東北而麵西南,原有上下兩院,現僅存一進院落。它依地勢呈三級分布:廟宇以中軸線依次排列山門、樂樓、正殿、東西鍾鼓樓、東西看台、東西廂房和東西耳殿,整體以單進四合院的式樣布局,建築結構嚴謹合理。


    整個廟宇疊於石崖之險,雕梁畫棟,古樸典雅。正殿與側殿居於最高處,山門舞樓和鍾鼓樓則低於正殿約兩米,而山門外地勢最低。廟內還有配殿、看樓等建築。


    現在的黑龍塑像及梁上的一對黑龍戲珠懸塑,是1993年8月長豐縣文化館的新作品。據廟內碑記載:該廟創建於明代、雍正年間增建樂樓,乾隆二十三年(1756年)增修鍾鼓樓,道光年間重修正殿和東西耳殿。


    廟內的黑龍神來源於哪裏?據廟內民國五年《重修黑龍廟記》:“黑龍之名何自昉乎?或曰黑乃北方之色,於卦北方屬坎,坎為水,水能生穀。帝命率育之功,斯其莫與京者歟!抑又考之,觸石而起,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者,泰山之雲也。顧雲之為物,由龍噓氣而成,氣一噓而雨即遍乎天下。是神之膏澤普被寰區,祈報者之竭誠以祀,亦義之不獲自己也。”


    碑文記載黑龍來源於《易經》中之坎卦,“坎卦陽爻居中,上下各為陰爻,五行屬水居北方,色黑。”坎為水,水能生穀,雨水是由龍噓氣而形成,“膏澤普被寰區”。但碑文中沒有記載黑龍神是起源於本地還是別處。


    據當地老人傳說,清朝乾隆年間,偶遇大旱,地裂禾枯。突然有一條黑龍墜地,百姓們都將僅有的少許的水潑灑在龍身上,是夜便有暴風驟雨,黑龍騰空而起。鄉人為了感謝黑龍顯靈,降雨免災的功績,遂建廟敬祀,寺廟取名:黑龍廟。


    傳說歸傳說,另據多方考證,黑龍廟並非如當地老人傳說是興建於清乾隆年間,而是更早。據現存於李各莊村村東門外二組東南方向一座石橋上發現了一塊大清嘉慶二十三(1819)年冬月重修黑龍廟的廟碑序文記載:“黑龍廟初修於何年何代已無人曉知,始重修於雍正十年(1733年),乾隆四十二年(1776年)重修,嘉慶二十三(1819年)年冬月再修。”


    農曆的每年三月初三,黑龍廟舉行一次盛大廟會,周圍十裏八鄉的百姓都來焚香敬龍。祈求上蒼保佑,歲歲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道光年間,朝廟敬神者越來越多,以廟為中心,形成了小集市。


    李天昊閑來無事在李書龍的陪同下近廟參觀,這個黑龍廟座北向南,依山傍水。中軸線上,首先是山門,由三道石拱門洞組成。門前是一座麵闊三間的門庭。門庭上又蓋一座歇山頂門樓,兩層建築全憑八根大木柱支撐。緊挨門樓又建倒座樂樓(戲台)。前後建築連為一體。樂樓為歐山頂,琉璃瓦剪邊,十分美觀大方。樂樓左右是十字歇山頂式的鍾鼓樓,規模不大,卻小巧玲瓏,別具風格。


    黑龍廟創建三百餘年來,幾經修繕,使整體建築嚴謹合理,左右對稱,奇偉壯觀。廟宇內雕梁畫棟,古樸典雅,無不使人悅目賞心。倚廟廊俯而環視,隻見河水潺潺,古老的村鎮盡收眼底。


    廟宇規模壯闊,昭然入目。黑龍廟氣勢恢宏,總麵積800平方米,供奉黑龍、河伯、風伯、關聖帝、華佗,是為保佑往來人平安,商家誠實有信、生意興隆,人人健康無病。


    從黑龍廟出來,李天昊問李書龍:“村長,現在為什麽沒有了集市?”


    “現在農村的小集市日益衰落,除了三月三廟會,平常是沒有什麽人來的。”李書龍說。


    “仙女河河水自廟西折向西南,流經張各莊村前,最後流向哪裏?”李天昊又問。


    “並入西林河匯入長豐河。”李書龍說。


    “長豐開發區在哪裏?”李天昊再問。


    “位於長豐縣城西南,過了青山鎮就是開發區,距離這裏不到十裏路。”李書龍說。


    “這麽近,明天我要去開發區轉轉。”李天昊說。


    “行,我讓李美霞陪您去。”李書龍說。


    “好,現在李美鳳不在,讓李美霞做向導也好。”李天昊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難得糊塗的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tY8lv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tY8lvv並收藏難得糊塗的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