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視角學觀心法


    前麵所講的觀心方法,主要還是比較傳統的觀心法。在視角學中,對於心的觀照則有視角學所獨有的特色:一切皆是視角,一切不離視角。


    在視角學觀心法中,心,同樣也是一種視角,對心的觀照,同樣要從視角的角度進行觀照和體悟:


    1)仔細地觀照和體悟,我們在生活中所生起的任何一種“心”,都是一種視角。


    傳統觀心法中,這樣的“心”被稱為“念頭”。在視角學中,則需要從視角的角度去深入體悟,我們所生起的任何一種“心”或者“念頭”,都是一種視角。


    所有的念頭,都有其所指向的“對象”,不管這個“對象”是人,是物,還是事,都是一種“對象”。“心”或者“念頭”,其內容即是對這個“對象”的看法、感受、情感、評判等等。同時,這種“心”或者“念頭”之所以能夠生起,還有一個更為根本的基礎,即對“對象”的分別、攀援、執著。有時,這個對象甚至是“自我”,一般情況下則是“非我”。


    所以,從視角的角度進行觀照和體悟“心”或者“念頭”,就會發現,“心”或者“念頭”,本質上皆是一種視角——


    對“對象”的看法、感受、情感、評判等,是一種視角;


    將“對象”看做一種“非我”,然後建立一種“我”與“非我”的關係,這同樣是一種視角;


    當“對象”是“自我”時,則體現了一種“自心與“自我”的互動關係,這同樣是一種視角;


    對於沒有進行過視角觀心法訓練的人,剛開始進行這樣的觀照會有一點點難度,當逐漸習慣了這種訓練之後,就能快速地體會到,所有的“心”、念頭,都是一種視角。


    2)基於上麵的體悟,結合視角法則,進一步深入觀照和體悟:“心”、“念頭”是一種視角,視角不同,“心”、“念頭”就不同,當視角轉變的時候,“心”、“念頭”就會轉變,當視角不變的時候,“心”、“念頭”就難以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視角”決定了“心”,決定了“念頭”。在實際訓練中,還可以結合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同一件事,然後觀照在不同的視角下,自己的看法有什麽不同,自己的“心”和“念頭”有什麽不同。不斷地切換視角,同時觀照“心”和“念頭”的變化,然後就會發現,視角一變,“心”和“念頭”就變了。有的時候,兩種不同視角下的“心”和“念頭”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但因為對於視角的觀照非常清晰,所以你會深刻地體悟到——即使是截然相反、相互對立的“觀點”、“心”、“念頭”,也可以在瞬間通過轉變視角而看到它們之間的關係——僅僅是視角的不同而已。甚至你可以繼續提升視角,用更高的視角去觀照,就會看到更深刻的一麵——比如當你用緣起性空的時候透視一切時,就會發現,事情、對事情的不同觀點、不同的“心”、不同的“念頭”、不同的“視角”,其實都隻是一種“因緣”所生法,根本沒有固定不變的實質,“因緣”一變,所有的一切就都變了,哪有什麽能夠執著的呢?這時你就會發現,有的視角將會“束縛”我們的心,增加我們的執著、煩惱、痛苦,而有的視角則會“解放”我們的心,解除我們的執著、煩惱、痛苦,讓我們的心獲得清涼、自在、自由。這時你就會深深地驚歎於視角的力量——看似不起眼的視角,竟然有著如此巨大的力量!


    3)基於上麵的體悟,致力於學習能夠讓我們的心得以“解放”的視角,並讓這種視角與我們的“心”結合起來,讓這種視角成為我們的“心”,成為我們的念念不忘的“念頭”——此即為視角學之觀心“正念”訓練。


    能夠讓我們的心得以“解放”的視角有很多,結合傳統心性智慧訓練和視角學特點,推薦以下幾種視角作為視角學觀心正念訓練的主要視角:


    a、觀心如鏡:將自心觀為一麵無形的明鏡,將自己感知到的一切現象觀為鏡中之影,鏡中之影總是不斷地生生滅滅、來來去去,但究其本性卻了無實質,究竟不可得。所以對這些鏡中之影則一直保持靜靜地旁觀,包括自己的身體、語言、行為、情緒、念頭、感受等,同樣觀為鏡中之影,觀而不陷入、不執著。而最重要的核心則是在觀照鏡中之影的同時觀照“自心之鏡”,不斷深入地觀照和體悟這“自心之鏡”的寧靜、獨立、清明、明照,以及其永遠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生不滅的特性。


    b、觀心如水:將自心觀為無形的水,將感知到的外界的一切觀為映在此水中的影子,將感知到的內心的所有一切,觀為無形的水麵生起的浪花。在這種觀心訓練中,觀照的重點是要穿透水麵的影子和浪花,而向水的更深處觀照,直到觀到水的深處那種無動無搖的寧靜。然後安住在這種寧靜中,一邊體會這種寧靜、融入這種寧靜,一邊靜靜地觀照水麵上的影子和浪花,任其影子生滅變化,任其浪花生滅起伏,而自己生命的重心和觀照的核心一直深深地沉浸在心靈之海寧靜的深處。並在這種觀照中體悟,不管影子如何變化,不管浪花如何起伏,但其實,心靈之海始終如是,不管是影子,還是浪花,都隻是心靈之海的海麵上隨緣顯現的風景而已。而無邊無際、無限深遠的心靈之海的整體,從未生滅,從未動搖,從未增減,從未來去.......


    c、將心觀為無形的視角:將自己生命的核心——心,觀為無形的視角,將感知到的所有的一切,包括外界的現象和內心的現象,皆觀為呈現在視角下的“視界”。這時,所有的一切都涵括在“心視角”和“心視界”之內。心,即是“心視角”,心感知到的一切即是呈現在“心視角”中的“心視界”。這裏的重點在於,不管呈現在“心視界”中的現象如何變化,觀照的重點都始終集中在“心視角”上——即不斷地向內觀照,觀照心視角的“本體”。此“本體”是無形的,是寧靜的,是不動的,是永遠“立在”我們生命中的,猶如“定海神針”,永遠不動不搖。同時“心視界”中的各種現象,外界的、內心的,都在一種發生著、變化著、生滅著。這些現象無比鮮活,但卻永遠都處在“心視角”的“覺照”中。當發現自己的注意力掉進了“心視界”而忘記了保持“心視角”的“覺照”時,就及時提醒自己,重新迴到“心視角”的覺照中——觀照“心視角”,融入“心視角”,安住“心視角”,從“心視角”出發觀照“心視界”,觀而不涉入,隨順“心視界”中各種現象的變化,不生執著。


    d、將心觀為“緣起性空之智慧視角”: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將“緣起性空之智慧視角”觀為一幅“眼鏡”,然後讓我們的心戴上這幅無形的“眼鏡”,通過這幅“眼鏡”去觀照世界,觀照自己,觀照一切。為了強化“佩戴”習慣,可以經常念誦【萬法因緣起,萬法因緣滅】,或者【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裏的“心”其實就是各種具體的視角。對於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始終不忘用“緣起性空之智慧視角”透視一下,隻要一透視,就會發現其在因緣中變化、生滅、無常的本質。這時,我們就會接納這些現象的自來自去,不生執著。當經常這樣訓練後,“心”與“緣起性空之智慧視角”就融為了一體,心就是此視角,此視角就是心。


    4)經過以上的訓練之後,進一步提升視角——觀照這些訓練,深入體悟——“心”是一種“萬能視角”、“無限視角”,“心”,本自不可定義,無限鮮活,無限智慧,“自由”、“解脫”等僅僅是它本來如是的樣子,而它遠遠比這些更加博大,它是無限的無限,是創造的創造,是自由的自由,是奧妙的奧妙。可是我們竟然將如此偉大、尊貴、不可思議的“宇宙之王”,囚禁在了“我”的“錯覺”裏。所有所有的一切,皆是它的創造,皆是它的遊戲,皆是它的幻變,皆是它的傳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