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黑格爾(下)


    在哲學史上,人們把黑格爾視為【德國古典哲學】的頂峰,同時也是傳統哲學思想的“終結者”。他的哲學思想總體上被歸納為【客觀唯心主義】,並被視為【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絕對精神】以及以其為基礎的【辯證法】體係是其哲學思想的主要代表。


    在黑格爾之前,與【絕對精神】近似的概念有:


    a、古希臘羅馬哲學中的世界本原——【存在】;


    b、宗教神學中的世界本體——【上帝(神)】;


    c、康德的【純粹理性】;


    d、費希特的【絕對自我】;


    e、謝林的【絕對(存在)】


    黑格爾將【絕對精神】視為所有一切存在的本體,並對【絕對精神】演化的五種階段性形式進行了闡述:意識、自我意識、理性、客觀精神、絕對精神。


    【絕對精神】,與上麵所說的五種概念,有著內在的繼承關係,可以說是上麵五種概念的融合與凝練,從而使【絕對精神】成了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中最近乎完美的範疇。


    【絕對精神】是一種【存在】,而且是一切【存在】的【本體性存在】;【絕對精神】是世界和生命的本源,並以絕對的精神性為特征,與【上帝(神)】這一概念有著內在的相通性;【絕對精神】是【理性】的,而且是高度理性的——達到了【真理】之理性;【絕對精神】就是自身而言就是【絕對自我】,但卻沒有【自我】之局限,是對【絕對自我】的超越;【絕對精神】本身就是【絕對(存在)】性的,隻是不僅是【絕對(存在)】性的,而且是【精神】性的。


    作為哲學思想,【絕對精神】可以視為本體論範疇之本體;作為人類的現實精神,【絕對精神】則可以視為人類精神發展的【最高理想境界】。


    在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中,【絕對精神】正是【意識】發展的最高形式。


    注意,黑格爾對於意識五大發展階段的闡述,本質上仍在傳統的西方思想模式之內,而不同於東方文化中對於心的論述。


    特別是其【辯證法】的內容,更是一種【抽象概念】的【邏輯辯證】。所謂辯證,即是發現其內在的矛盾,從而進行否定,再通過否定對象之內在的矛盾,進行否定之否定,逐漸深化認識的過程。


    黑格爾所提出的【意識】五個發展階段,即體現了這種【辯證法】思想。


    首先提出的【意識】發展階段是單純的、原始的【意識】,此意識在黑格爾的定義是關於對象的意識。


    就是說,隻要說【意識】,就一定是基於某種對象的意識。如果沒有對象,就沒有【意識】。


    所以,這裏的意識其實是【對象意識】,但這裏隱藏這一個矛盾點,就是與對象相對的是主體。意識僅僅意識到對象,卻沒有意識到意識的主體本身。這就為意識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第二階段,【自我意識】,即是以自我為對象的意識。處在這一階段的意識,不僅能意識到對象的存在,而且還能意識到主體的存在,而且對主體存在的意識占據更重要的位置。這即是【自我意識】。


    當對象和主體都被意識到了之後,新的、深層的矛盾開始顯現出來,不管是對對象的意識,還是對主體自身的意識,這種意識是純感性的意識呢?還是具有理性的意識呢?理性意味著認知更符合【客觀真相】,而感性則意味著更符合【主觀感覺】。


    對象意識和自我意識,更主要的是一種【主觀意識】,其認知有著更多的主觀性。於是這就為意識的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客觀、理性的空間。


    所以意識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是【理性】。理性是對感性的突破和超越。比如哲學的發展,科學的發展,都是理性發展的體現。特別是數學、物理學的發展,大大推動了人類的理性認識。當某種理性認識不再是少數人的主觀認識而變成了社會大眾的共同認識時,這種認識的性質就不再屬於【主觀認識】,而變成了【客觀理念】。比如數學公式,物理定理、定律等。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由此形成了整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等精神性的認知,人類意識的發展就進入了第四個階段——【客觀精神】。比如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氣質等等。


    注意,黑格爾的【意識】五個發展階段,其考察的對象總體而言是人的個體意識,所以即使是【客觀精神】,其具體體現仍是體現在個體意識中。隻不過由於【客觀精神】高度的客觀性,使得個體意識的個體性局限被一定程度地打破和超越。所以【客觀精神】就現實性的人的精神而言,同時具有個體性和社會性,隻不過在考察【客觀精神】時,其社會性更加突出,個體性較為微弱而已。


    最後一個階段,【絕對精神】則是理性特征、客觀性特征、非個體性特征均達到至高境界的意識狀態。這樣一種至高無上的、完全客觀的、完全理性的、完全非個體性的、普遍存在的、絕對存在的【絕對精神】,就成了意識發展的最高階段。同時它也是一切意識形態最終的本體。這一本體性的存在,不以個體性意識狀態、個體意識意願而轉移,從而成為一切存在之本體。


    所以在哲學史上,通常都將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視為【客觀唯心主義】哲學以及整個【唯心主義】哲學發展的最高頂峰。


    也正是在黑格爾哲學思想的基礎上,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而揚棄了其唯心主義的基礎,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哲學觀,使得唯物主義擺脫了機械式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所麵臨的困境,而進入了科學的、辯證的唯物主義的新階段。


    前麵曾說到,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及其五種發展階段的論述,與東方心學文化有著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就其根源來說,黑格爾的思想仍是西方的、抽象的、理論的、思辨的、邏輯的、求知的【哲學思想體係】,而東方的心學文化則是東方的、具象的、實踐的、內求的、體證的、知行合一的【生命實踐體係】。


    視角學——生命哲學之生命視角學,則既有一定的【哲學思想】特征,同時更注重【生命實踐】。其所有的哲學思想闡述皆是為了指導生命實踐,生命實踐則為哲學思想的不斷完善提供效果反饋和實踐驗證,繼而促進視角哲學思想的發展,用以更好地指導實踐。


    在視角學的觀照下,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其更多的是一種抽象的哲學本體論概念,或理性理念,而缺乏實踐性。而且從其概念的規定性上而言,作為現實的人類精神意識,目前尚無達到【絕對精神】的現實可能性,【絕對精神】隻能作為一種高高掛起的哲學理念而存在,與人們當下的生活很難產生關聯性。


    視角學中的【超級視角】雖然也有著高度理性的、高度客觀的、以及超越自我局限的特征,但【超級視角】的訓練卻是現實的、可操作的,是完全生活化的、與生命每個當下的活動緊密結合的,【超越視角】的內在體證也是完全可實現的、可驗證的、可運用的。


    何以如此呢?本質上而言,【超級視角】是一種生命本有的智慧,這種智慧之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難以顯露,乃是因為其缺乏顯現的條件——因對【世界】的沉迷而使這種智慧被遮蔽。這種沉迷,本質上是人對欲望的沉迷。


    視角學中的【世界】,是生命的世界。既不是單純的物質世界,也不是單純的精神世界,而是心物一體的世界。


    生命視角學的核心目標,也不在於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而在於解除局限化的視角帶給人們的心理與精神上的束縛,通過視角的不斷提升從而不斷升華人的智慧境界,促進人們感受和體驗更自由、更美好、更快樂、更和諧的生活。


    從這樣的角度而言,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對於促進人們不斷反省和超越自己的視角、不斷開創新的視角,具有非常積極的價值和意義。


    【辯證法】思想對於視角學最有價值和意義的啟發,即在於,一切都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之中,永遠不要拘泥於自己固有的視角,而要用發展的視角、變化的視角、辯證的視角去看待呈現在生命宇宙中的一切現象,通過發現事物內在矛盾的根本原因以及導致這種矛盾的視角,從而看清問題所在,從而尋求在更高的視角上獲得新的和諧與統一,從而解除矛盾,達到更高的和諧。


    在此,向為人類貢獻了極其優秀的【辯證法】思想的黑格爾先生以及所有為人類思想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東西方先哲前輩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你們的名字將永遠閃耀在人類文明曆史的天空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