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作為大學之道的修行者,首先要注重德的修行。具體包含內外兩個方麵,內即是明明德,外即是親民。慎者,不僅有慎重之意,還暗指安住於真心、真心朗照的狀態。這裏的“德”,不僅僅是品德,更是真心的光明性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在自己的生命中見到了真心光明性德的修行者,注重將明明德的修行融入到親民的修行中去,這樣的人才會得到百姓的擁護,有百姓的擁護,他才能獲得應有的地位,有土此有財,擁有了一定的地位,才會擁有一定的資源。土,在古代主要指土地,同時也意味著其身份和地位。財,不僅指財富,也指代各種資源。擁有豐富的資源才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叫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為本,財為末,沒有德的修行,沒有親民的修行,那麽就不會有人擁護,沒有人擁護就形不成權勢和地位,沒有權勢和地位,就無法擁有足夠的資源,沒有足夠的資源,那麽能做的事情就非常少,能發揮的作用也比較小。隻有能夠調配豐富的資源才能做成大事,成就大事業。


    儒家修行是非常注重入世的,儒家思想也是曆朝曆代為官方所認可的正統思想。儒家倡導“學而優則仕”,所有入世的修行都要通過做官去做事,服務社會。因此“君子先慎乎德”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了“德為先”,而是通過各種權謀博得眾人的擁護以及各種權勢、財富、地位等,就變成了個人私欲。這並不是儒家聖賢們所倡導的,外在的一切隻是實現儒家聖賢之道的資源和工具。正是因為如此,對於儒家的修行,德為先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少了德,那麽就完全變成了一種世俗利益的追求,與修行沒有關係。所以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外本內末就是將根本的東西當成了外在的,而把內在的根本卻當作了不重要的細枝末節。真正重要的是德,是自性明德。如果將自性明德的修行變成了一種裝飾品,變成了外在的細枝末節的東西,卻把外在世俗利益的追求作為根本的話,那麽就變成了與民爭利。爭民施奪,就是跟老百姓爭權奪利,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大學之道的修行,違背了儒家之道的精神。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真正的儒家修行者僅僅是把財富地位以及各種資源作為服務社會、服務百姓、造福天下蒼生的工具來使用。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真正的修行者不會貪戀執著這些東西,更不會違背大道去聚斂財富,否則就一定會失掉民心,被百姓所唾棄。隻有將財富還於民、施於民,才能夠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如果你所倡導的東西和你真正所做的不一致的話,別人就不會認同你,甚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貨,代表財富資源,所有這些外在的物質利益,如果是違背大道而獲得的話,那麽終究有一天也會離你而去。因為來路不正當,所以也難以長久。


    以上是從通俗的角度進行的解讀,下麵從觀心的角度進行解析。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注意,慎,就是慎獨的慎,慎重的慎。慎,是一個“心”加一個“真”。心真就是毫無虛偽之心,是天真無染之心,即朗然真心,時時刻刻注意保持此心,即是“慎”。慎獨,就是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仍然時時刻刻保持此朗然真心。慎重,就是時時刻刻將觀心修行的核心重點始終放在自己本自無染、本自天真的真心裏麵,即是“慎重”。


    “君子先慎乎德”,大學之道的修行者,最重要的事,即是時刻安住在當下,安住在自性本心的性德光明之中,這即是“慎乎德”。那麽這個“慎”與什麽相對呢?心真的另一麵就是心偽,偽就是虛假、虛偽的意思。而這個“偽”字剛好是一個“人”加一個“為”。人,代表人間、人道、人心,為,代表有為、有分別、有執著。人為之心就是世俗的有為之心,是一種浸染著各種私欲和執著的心,更有甚者,是一種為了一己私欲不惜違背真理、違背大道、違背良知的不善之心,這些都是一種“偽”,都是一種虛偽、虛妄的心,而不是真心。對於這種虛偽的心是需要不斷掃除的。要讓自己始終保持在真心之中,遠離各種欲望的汙染,遠離各種分別執著,以無分別之心、無我之心、無欲之心精進地修行,這就是“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人、土、財、用這四個方麵非常像佛道修行中經常說的四種資糧——財、法、侶、地。財,指的是修行的基本物質條件,同時也是指修行者的根器和信心等;法,就相當於這裏說的用,法有理法、教法、方便法等等。這個法還代表著智慧的妙用、方便。什麽是方便?道,本不可言說,最究竟的真理是離於語言、離於概念、離於一切相的。為了使不明白真理的人能夠有所了悟,就需要采取一些引導的方法,這些引導的方法僅僅是一種教化的工具,所以稱為方便法。嚴格說來,所有一切以語言表達的法皆是方便法。侶,對應著這裏的“人”——“有德此有人”。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侶”是善知識,即引導我們修行不斷升華自己生命的老師,在佛教中也被稱為善知識或上師。除了老師、上師、善知識,“侶”同時還指同修道友以及與你有緣的所有一切善緣之人,比如能夠護持你,對你的修行有幫助的人都是“侶”。“有人此有土”,土,就對應著財法侶地的地。地,最直觀的就是修行的道場。對於觀心修行者而言,所處的任何地方都是道場,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皆是道場。地,還代表不同的次第以及不同的境界。比如說在佛教中就有一地菩薩、二地菩薩一直到十地菩薩等,代表著大乘菩薩修行的不同境界。地,還有一個含義就是功德。比如在佛教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地方叫極樂淨土。極樂淨土既是一個道場,也是一種境界,同時也是一種功德。此淨土是由阿彌陀佛無量無邊的功德所成就。當我們迴歸到自性本心之中,自性本心就是無生無滅的極樂淨土。地,從功德再進一步引申到我們所處的世界和生活,那麽它還可以指我們所要完成的事業,也就是自覺覺他無私利眾的事業,對於大學之道來說就是親民的修行。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財、法、侶、地這四個方麵都已經包括在內了,而有德才有後麵的一切。就是說所有的財法侶地,或者說人土財用,均為自性本心性德光明所統攝,全部涵容在自性本心性德光明之中。所以接下來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自性本心的性德為本,財法侶地皆是末,所有的末皆從本而生,從自性本心的性德所化生。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如果顛倒了本末,將外在的財法侶地當做了根本,卻把自性本心的明德當成了細枝末節,那麽就掉進了迷妄的陷阱,然後就會“爭民施奪”。民,即妄想心、分別心、執著心、意識心,這些心皆是迷妄之心,丟失了本心就會陷入迷妄,就會胡作非為,就會隨著各種欲望習氣而放縱,生命就無法得到安寧。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將身心的注意力集中於外部世界的世俗事物上,放縱於物欲之中,我們生命中真正的“財”——精氣神就會耗散。“財聚則民散”,其實聚的是假財,不管你聚集了多少外在物質的東西,它終究是無常的,終究會散滅,緣聚而來,必定緣散而去。在道家修行中特別注重精氣神的修行,稱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等。精氣神也被稱為道家修行的三寶,佛法僧是佛家的三寶,精氣神是道家的三寶。這三寶與外在的事物有一種關係,就是你追求外在的事物,那麽精氣神三寶就會耗散。而精氣神三寶才是真正的財,聚集了假財,真財就散掉了。“財散則民聚”,放下對外物的追逐,放下對物欲的追求,將心收迴到自己的內在,精氣神自然就會向內聚斂,這時我們的精氣神就可以得到保養,得到凝聚,得到升華。精氣神的修煉就是不斷地深入內在,“致虛極,守靜篤”,不斷地返本歸根,“複歸於樸”。所以不管是儒家、佛家,還是道家,雖然其理論體係不同,彼此所說的語言概念不同,各種修行的方法也有很多不同,但是放下對外物的追逐,放下對欲望的追逐,將心收迴自己的內在,去覺悟自己生命的真相,去修煉、升華自己的身心,在這一點上儒釋道三家其實都是一樣的。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悖,就是指背離了自性本心,背離了大道。當身口意的言行背離了自性本心的時候,那麽就無法契入自性本心,就無法顯明自性本心,就不可能與自性本心的智慧相應。


    “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如果背離了自性本心,背離了大道,去追求各種外在的物欲的東西,即使你能夠得到一些所謂的成功,即使暫時得到了一些欲望的滿足,但你終究會失去這所有的一切,這些東西注定是無常的,所以說它終究會因緣而來,因緣而去。你在這些無常的東西中去追求,最終必定是一無所得。而更為可惜的是,你的心靈本來是自由的、自在的、快樂的,但因為沉溺於物欲,被物欲所迷,本自自由的心就掉進了欲望的牢籠,我們的心靈就被欲望、迷惑、執著的枷鎖牢牢的桎梏著,從此不得自由。不僅如此,當我們的生命發生關鍵性轉變的時候——當我們這一生的生命結束,另一個新的生命階段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心仍然被各種習氣欲望牢牢地束縛,而看不透這一切皆為虛幻的話,那麽在生死的關頭我們的心就沒有超越的力量,就沒有出離的力量,就沒有解脫的力量。沒有這些力量的結果就是我們的生命再一次地成了欲望的奴隸,成了習氣的囚徒,然後被這些欲望習氣捆綁著被迫進行生命的輪迴,在生生死死中流浪沉浮,得不到自由和解脫。這才是追求物欲不知覺醒的最大惡果。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所有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物欲,所有的物質世界,其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善和惡,也並不是它們真的具有囚禁心靈的能力,其實沒有。所有的不自由,所有的束縛,所有的這些牢籠,都是由於我們的心沉溺於物欲而導致的,是由於我們的分別、執著、妄想、攀緣、貪愛、貪戀、沉迷,不知道出離而產生的。所以這不是外部世界的問題,而是我們的選擇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認知出了問題。因為不明白物欲的虛幻而去追求物欲,最終迷失在了這種由虛幻的物欲所編織成的牢籠裏。不是別人困住了我們,是我們自己困住了自己。那麽什麽是修行之道呢?修行之道就是看透所有這一切物欲的虛幻,發現我們心靈的高貴,發現我們心靈中的光明,發現我們生命本性中本自具足的智慧!這種光明和智慧是超越一切的,它具足一切可能性,具足一切光明性德,具足自由飛翔的羽翼!它本自超越一切痛苦和煩惱,本自離於一切虛妄的幻相,它本自自由,本自解脫,本自超越生死,本自安樂永恆!


    對於這樣一個真相,雖然它一直就在那裏,從來就沒有改變過,但是我們還需要去認識它,更需要去體證它。對於《大學》的修行而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通過修行使本心本具的智慧光明顯發出來。當自性本心本有的光明智慧顯發出來了之後,生命中所有的一切情境就成了修行的道場。這時所有的一切就像雪漠老師說的,“世界是調心的道具”,所有事情的發生,包括所有的物欲,所有的欲望,所有的人、事、物,就成了一個考驗的對境,都成了煉心的道場。紅塵世間不僅是調心的道具,不僅是煉心的道場,同時還是自覺覺他利眾修行的道場。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升華了自己,也自然隨緣地利益了與我們有緣的生命,然後幫助與我們有緣的生命一起覺醒,一起脫離由各種幻境所構成的虛幻的苦海。當我們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大學》的時候,其中的道理就非常地清楚、明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安住於真心,安住於自心光明的性德,所謂性德就是本有的,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光明、本有的自由、本有的自在,體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即是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有了自性本心的性德光明作為我們生命的主宰,那麽剩下的一切就都成了修行的道場、調心的道具,對於這些道具即拿即用,即用即放,了無掛礙,落落清淨。所以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如果顛倒了根本,我們的生命就會陷入迷妄之中,而不是覺醒的生命。“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我們要知道什麽是真財,什麽是假財,要放下那些假財——功名利祿、愛恨情仇,要守住真財——自性本心以及精氣神,守本真心,然後不斷的去升華它,去凝練它,讓我們的生命不斷地升華到更博大、慈悲、智慧、光明的境界。“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既然已經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已經明白了自性本心才是我們生命中真正的主人,而其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幻境,那麽這時的修行核心,就是在所有的生命時空中,唯一要做的就是始終安住於自性本心,在任何情境中守住本心的智慧和清明,不被外境所迷,不再執幻為實,不再去追逐欲望,始終合於本心,始終合於大道。當我們這樣不斷地訓練自己,讓自己安住在本心之中,然後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與我們有緣的生命走向覺醒,就是在踐行大學之道,在踐行明明德之道,在踐行親民之道,在踐行自覺覺他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