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如何來正心?文中用“其心不得其正”的幾種情況來進行說明,當我們知道了什麽樣的情況屬於“其心不正”,然後在修行中注意避免這樣的情況,其心則正。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人在憤怒的時候,在言語、情緒以及行為上都會有非常大的波動變化,很多的悲劇也都是在激烈的憤怒情緒衝動下造成的。這個時候就屬於“心不得其正”。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被自己憤怒的情緒控製的時候,那麽就失去了修行的正念,就失去了覺照,就失去了對內心的警覺,所以說當憤怒的情緒在心中萌生的時候,就要立即升起警覺,觀照內心的情緒,觀照它的生,觀照它的滅,隻是觀照而不去放縱它,不去攀緣它,也不去評判它,這就是一種修行的正念。雖然這種正念不能稱之為真心,但保持這種正念卻是修行的正確方法,保持這種觀照的正念,就能夠在不斷地修行的過程中降伏自己的情緒,降伏自己的妄心,慢慢的提升內心的定力和觀照力,最終見到真心。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人在恐懼害怕的時候,內心是非常不安寧的,這個時候也是不得其正。特別是在恐懼情緒特別強烈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大量的有害的毒素,非常嚴重的時候,甚至可以導致生命的死亡。那麽如何來克服恐懼呢?有信仰的人可以從信仰中獲得力量,有信念的人可以從信念中獲得力量,有智慧的人可以從智慧中獲得力量。比如有信仰的人,你可以在恐懼的時候去觀想信仰的對象,當你去觀想信仰對象的時候,比如說念佛修行人以阿彌陀佛和西方淨土為信仰為依歸,那麽如果能夠想起念佛,一邊念佛一邊觀想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就可以克服恐懼。對於觀心修行者而言,也有一種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是在恐懼的情緒生起的時候,你在心中同時要有一個觀照恐懼的旁觀者,要冷靜下來,靜靜的觀照自己的心,同時體會自己內心恐懼的情緒。但是你不要希望能夠將這種恐懼的情緒趕走,既不需要去趕走它,也不需要去強化它,更不要順著恐懼的念頭生起更多的念頭。很多人的恐懼,其實是在自己內心不自覺地不斷地強化這種恐懼的情緒,使這種恐懼越來越嚴重,最後就像一個黑洞一樣,自己掉進去就出不來了。對於觀心修行者來說,因為一直在培養和訓練覺知覺照自己內心的習慣,那麽當內心有恐懼情緒生起的時候,立即就讓自己的觀照、覺照生起力量,一邊觀照情緒,一邊感受情緒,體會情緒。不管這個情緒是憤怒還是恐懼,都是可以靜靜地觀照著它。當你通過這種觀照,深入的去體會恐懼的情緒,體會它在你心中的變化,然後你就會發現,在這種靜靜的觀照中,恐懼會慢慢的消融、消散、消失。恐懼其實就是一種情緒而已,所有的情緒都是無常的,所以最好的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是觀照恐懼、穿透恐懼,當你能夠觀照並且穿透它的時候,你就能夠超越它,就能夠消解它,就能夠消除它。另外在觀照恐懼的時候,還有一些很好的方便法門可以消除內心的恐懼。比如說你在感到恐懼的時候,將內心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心輪部位,觀想在自己的心輪部位盛開著一朵潔白的蓮花,這朵蓮花像車輪一樣大,整個蓮花放射著祥和的白色的光芒,放射著白光的蓮花,它所散發出來的光芒,透過自己的整個身心,放射到無窮遠,充滿整個宇宙,我們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蓮花的白光之中,沐浴在蓮花寧靜祥和的白光之中。你還可以繼續深一步的觀想,在白色的蓮花上,化現出寶相莊嚴的觀音菩薩,菩薩手持楊枝淨瓶,口誦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真言的聲音充滿了自己的身心,並且穿透自己的身心,充滿整個宇宙時空,音聲所到之處,無不光明,無不祥和,無不寧靜,無不安詳。
當然,如果你有自己信仰的對象,也可以觀想自己信仰的對象,如果你有非常信任的老師,非常敬仰的老師,你也可以觀想老師的形象,或者說你覺得自己喜歡哪一位佛陀、哪一位菩薩,那麽你就可以觀想他。如果說你是基督教的信仰者,你還可以觀想耶穌,觀想耶穌的形象,都是可以的。
那麽這裏的秘密是什麽呢?秘密其實就是心轉則境轉,在恐懼的情緒中,恐懼就是我們內心的一個情境,在這種情境中能夠離境而轉心,即可通過轉心而轉境,心轉境則轉。但如果你深陷於情緒之中而不知道去轉心,心就會一直被境所迷,這種情境就成了牢籠,而且你會不斷地不由自主地去強化這種情境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管內心的情境是什麽,不管是憤怒還是恐懼,本質上都是無常、無我的,都是畢竟為空性的。但如果你不能通過轉心而轉境,你的心就會成為這種情境的力量之源,形成惡性循環,成為擺脫不掉的情緒的牢籠,內心的苦海。
但其實要解脫它其方法也非常地簡單,你隻要知道能夠轉心即能轉境,心轉則境轉,則在情緒生起時立即警覺及時轉變心念,心一轉則境自轉,即得自在。能夠轉心,就能夠主宰自己的心,而警覺、觀照、觀想是轉心的樞紐和關鍵。警覺是守護內心的守護神,而觀照和觀想則是法力無邊的佛菩薩。觀照是有力量的,觀想也是有力量的,我們所觀想的任何一個跟覺醒、跟信仰有關的這種形象都可以帶給我們非常強大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既來自於我們的內心,也來自於整個法界,因為心與法界是無別的。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前麵說的憤怒和恐懼經常是由於一些外在的情境所引起,好樂則更多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習慣和習氣。從淺到深有偏好、喜好、愛好、嗜好等。比如有的人喜歡金錢,有的人喜歡權力,有的人喜歡名聲,有的人喜歡美色,有的人喜歡追逐他所迷戀的那種人事物。如果一個人深陷於他的喜好之中而沒有反省之心,沒有警覺之心,就會迷失在其中,同樣屬於“其心不得其正”。那麽如何才能從內心的這種好惡之中、從自己的喜好甚至嗜好之中脫離出來,擺脫好樂的控製呢?從大學修行的角度來說就是“知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所以說首先要知止,就是持戒,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社會上有一些靈修的課程裏也非常提倡一種叫“斷舍離”的修行方法。斷舍離,其實也帶有從自己的這種喜樂好惡以及各種欲望中斷除、舍掉、出離的含義在內。對於佛教修行者而言,除了持戒,還要離欲,要離於各種世俗的欲望。特別是對於出家修行人,不僅要持戒離欲,還要以更大的決心從世俗的家庭中、從世俗的生活中出離出來,專門到寺廟中去進行修行。之所以會有這些持戒、斷舍離、離欲、出家等等這些修行的方式,都是為了使修行者從好樂中脫離出來,擺脫其纏縛,最終得以清淨身心,清除隱藏在生命深處的各種習氣的汙染。如果一個修行者或者說一個人在世俗生活中深陷於功名利祿而不願意出離,那麽是很難修道的。對於真正的修行者來說,出離心、正見和無私利眾的菩提心,三者都同等重要。如果沒有出離心,不管是佛家的修行,道家的修行,還是儒家大學之道的修行,都是無法進行深入的修行的。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要入世,還要從欲望中出離,那麽如何才能做到呢?對於出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其實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儒家文化,還有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所以說如果能夠汲取三教精華,那麽就可以在深入了解道家和佛家文化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的出世之心、離欲之心,同時積極做入世之事,以道家佛家之空性無為之心,而做儒家無不為之事。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既然要入世做事,就必然會有榮辱得失,有榮辱得失則必有憂患。那麽如何才能夠解除憂患呢?其實在上麵已經說到了,有出世之心,有出離之心,有無為之心,有無住之心,有空性智慧之心,這些即是解憂之要,除患之方。儒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宋宰相範仲淹有這樣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果一個儒家的修行者在致力於追求儒家聖賢境界的同時還能夠去學習老子的智慧,學習道家的智慧,學習佛家的智慧,那麽就可以在精進努力做事的同時,對於結果不生執著,盡人事以聽天命。佛說,萬法因緣起,萬法因緣滅。所有一切事的成與不成,成與敗,皆有其諸多因緣的影響。當因緣不具足的時候,無論你如何去努力也無法成功。當因緣具足了之後,你想擋也擋不住。所以說因緣條件已經決定了事情的結果。作為入世修行的人而言,要能夠善巧地去洞察事物的發展規律、發展趨勢以及促成事物結果達成的各種條件,努力去推動各種條件,當條件圓滿具足的時候,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能夠獲得成功。而對於道家的智慧而言,《道德經》中則有這樣的說法,“反者道之動也,弱者道之用也”,也就是說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靜極生動,動極生靜,事物永遠在向著相反的方向發生發展。就像當一朵花在盛開之前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一個小小的種子開始萌芽,然後慢慢的生長,長出枝葉,長出花蕾,然後慢慢的長大、綻放。但是當這朵花全然綻放的那一刻,就是這朵花開始走向凋零的起點,慢慢的它就開始枯萎、凋謝,花瓣又會重新化為泥土。所以對於道家而言,一切都是道法自然。
“心不在焉”,通過前麵舉過的幾個例子,包括心有忿懥、心有恐懼、心有好樂、心有憂患等這些情況都是“其心不得其正”的狀況。那麽如何才能夠“心得其正”呢?方法就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對於這段話,我們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去體悟。
正的方麵,即是說心不要去攀緣執著,不要沉迷於各種現象之中,不管這種現象是身外的現象,還是內心的情緒、喜好、憂患、習氣等現象,都不要沉迷於其中,這就是心不在焉。當能夠做到於境而離境,於相而離相,能夠靜靜地旁觀這一切現象的發生,這時就會發現,一切現象在你的觀照之中生起,然後又在你的觀照之中消散,一切現象皆無常,而自心則可以離於現象的幹擾,常在清淨自在之中。通過冷靜的觀照,其心自正。這是從正麵的角度進行解讀。從反麵的角度來看,心不在焉,這個心可以代表真心,就是真心不在了。所謂真心不在了,就是心被境轉,本心不明,自心不能做主,被各種情境所困,這即是心不得其正。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與心不在焉一樣,同樣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去體悟它。視而不見,就是對於身心內外的現象要做到視而不見,旁觀而不涉入,觀照而不攀緣,僅僅是看著,但是它不能幹擾到你,僅僅是聽著,但是它也入不了你的心,它在你的心中生起,然後又在你的心中消散,而你的心是不動的。當你在各種視覺現象和各種聲音現象中,僅僅是客觀的看,客觀的聽,但不去攀緣的時候,這就是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一種修行的方法。從反麵的角度來看,視而不見和聽而不聞,則帶有這樣的含義——其心不正之時,也就是當我們的心被外境所轉的時候,雖然真心的覺性,其能看能聽的作用就在當下時時在顯現著在展示著,但是我們卻被這種作用所轉,在作用的情境中所迷,而且見不到自心的本體,見不到內心的主宰,見不到自心的真性和真麵,也就是說對於我們自己的真心卻不明白、不了悟、不覺悟、見不到它,見不到它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真心的作用就在視與聽之中,但是我們卻不知道真心在哪裏,一直被各種現象所迷,其心不得其正。
“食而不知其味”,同樣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來進行體悟。從正麵的角度,即是對於各種美食——這裏的美食不僅僅是指食物,它也可以代表人世間的一切欲望,一切我們想要追求的我們喜愛的那些人事物——對於人世間所有的這一切人事物都要做到“食而不知其味”。食而不知其味,其實就是在禪宗中經常說的,“吃了一輩子飯,但沒有咬著一粒米,走了一輩子的路,但沒有踏過一片地”,在任何情境之中無為而無不為,心都是落落清淨的。“食而不知其味”,雖然在品嚐著各種味,不是真的不知,而是不被各種味所染。為什麽不被各種味道所染?因為所有一切世間事物的真味是無常之味,是無我之味,是空性之味。當知道了真味的時候,那麽那些虛幻的味道就僅僅是過眼雲煙。“食而不知其味”,從反麵的角度來說,就是指其心不正之時,真心能知能覺能知其味的作用雖然在顯現,但是對於自性本心的真味卻不明白不了悟,沒有體會到,沒有體悟到,沒有見到它,沒有契入它,從來沒有品嚐過自心的真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從上麵所說的內容整體總結下來,如何去正我們的心呢?對於儒家修行而言,在《中庸》中的一些說法非常值得借鑒和學習,比如“中和”。《中庸》中說,“七情不發謂之中,發而有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對於前麵提到的憤怒,或者是恐懼,或者是好樂,或者是憂患,這些情緒可不可以發呢?是可以的,對於儒家修行而言,它不是說你完全不要這些七情六欲,而是要發而有節即可。就是不要沉溺於其中,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不要放縱自己的欲望,要有所節製。而有所節製,即是止,知道要在哪裏停止。止,就是發而有節。當然如果說能夠進一步去提升自己,“七情不發謂之中”,如果能夠守住七情未發之前的“中”的狀態,那麽這就是更進一步的修行。“知止而後有定”,這個定即是定於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這些都是“七情不發謂之中”的修行,定於中,靜於中,安於中。
在生活中遇到各種情境時,各種情緒難免會發生,這時該怎麽辦?叫“發而有節謂之和”。可以發,但要適度,要有節製,要保持足夠的理性,這樣才會和諧。中和之道,即是中庸之道。庸就是平常的意思,就是說這是很平常的事。所以說奉行中和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所提倡的。
所以說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適合自己的修行的方法。剛開始修行的人,不要對自己提過高的要求,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有情緒也可以稍微發一發,但是不要去放縱情緒,更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傷害別人,然後要學習去觀照自己的情緒,旁觀自己的情緒。觀照自己的情緒在內心中是如何生起的,如何存在的,如何延續的,如何消融的,觀照其生滅的整個過程,而同時保持冷靜的旁觀。這樣觀照的過程,既是提升自心定力和智慧的過程,也是降服情緒的過程。然後經常這樣去觀照自己的內心,不管是觀照憤怒還是觀照恐懼,或者說觀照自己內心的喜好,甚至當沒有任何情緒的時候,內心有各種念頭生起的時候,也可以去觀照念頭。當這種觀心修行成為一種習慣,形成一種定力的時候,慢慢的就可以做到在各種情境中保持這種冷靜的旁觀。當能夠保持這種旁觀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轉心而轉境。當我們學會了通過轉心而轉境的時候,其實我們的修行就進步了,智慧就提升了。
在修行的過程中,這種由外在的情境所引起的情緒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去轉變的,更難轉變的是自己內心的各種習氣。對於各種習氣,在修行中需要更深入的去觀照它的生起,觀照它是如何在你的內心中對你所產生作用的。然後當你覺知到它之後,就不要被習氣所控製。如何不被習氣所控製?你隻是靜靜地觀照著習氣的生滅,那麽這個習氣就會一次比一次輕,慢慢的習氣就會一點點地消散了。
另外,不管是專修,還是在生活中修行,對於儒釋道三家的智慧最好能夠相互結合起來,吸取其精華,然後應用到自己的修行和生活之中。比如對於佛家智慧中“緣起性空”的智慧一定要深入的學習和體悟,當我們對於緣起性空的智慧有了一個深入的體會和體悟之後,那麽我們就不會再對各種現象產生很深的執著。當緣起性空的智慧與你的觀照結合起來,你就能夠在這種觀照中體悟到一切現象的緣起性、無常性、無我性、空性。你就會明白,所有的現象皆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不變的本質,沒有不變的本體。當這樣靜靜地觀照、靜靜地體悟的時候,自然就能夠離於對各種現象和欲望的執著,達到內心的清淨。通過修行止觀,修行“七情不發”,修行“發而有節”,修行離欲離相,修行轉心轉境,就能夠讓自己的心真正地定下來、靜下來、安下來。這時即可“其心自正”。隻有心正,才能夠進一步去修行“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才能夠深入的去觀照自心的究竟體性,發明自心的明德。當自心本性的明德智慧從我們的生命中顯發出來了之後,對於這種自性本心的安住,對於本性明德的安住,才是真正的正心,才是真正的誠意,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在我們生命所處的一切情境之中,安住於真心,安住於你所見到的自己的自性本心,即是正心,即是其心自正。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如何來正心?文中用“其心不得其正”的幾種情況來進行說明,當我們知道了什麽樣的情況屬於“其心不正”,然後在修行中注意避免這樣的情況,其心則正。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人在憤怒的時候,在言語、情緒以及行為上都會有非常大的波動變化,很多的悲劇也都是在激烈的憤怒情緒衝動下造成的。這個時候就屬於“心不得其正”。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被自己憤怒的情緒控製的時候,那麽就失去了修行的正念,就失去了覺照,就失去了對內心的警覺,所以說當憤怒的情緒在心中萌生的時候,就要立即升起警覺,觀照內心的情緒,觀照它的生,觀照它的滅,隻是觀照而不去放縱它,不去攀緣它,也不去評判它,這就是一種修行的正念。雖然這種正念不能稱之為真心,但保持這種正念卻是修行的正確方法,保持這種觀照的正念,就能夠在不斷地修行的過程中降伏自己的情緒,降伏自己的妄心,慢慢的提升內心的定力和觀照力,最終見到真心。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人在恐懼害怕的時候,內心是非常不安寧的,這個時候也是不得其正。特別是在恐懼情緒特別強烈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大量的有害的毒素,非常嚴重的時候,甚至可以導致生命的死亡。那麽如何來克服恐懼呢?有信仰的人可以從信仰中獲得力量,有信念的人可以從信念中獲得力量,有智慧的人可以從智慧中獲得力量。比如有信仰的人,你可以在恐懼的時候去觀想信仰的對象,當你去觀想信仰對象的時候,比如說念佛修行人以阿彌陀佛和西方淨土為信仰為依歸,那麽如果能夠想起念佛,一邊念佛一邊觀想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就可以克服恐懼。對於觀心修行者而言,也有一種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是在恐懼的情緒生起的時候,你在心中同時要有一個觀照恐懼的旁觀者,要冷靜下來,靜靜的觀照自己的心,同時體會自己內心恐懼的情緒。但是你不要希望能夠將這種恐懼的情緒趕走,既不需要去趕走它,也不需要去強化它,更不要順著恐懼的念頭生起更多的念頭。很多人的恐懼,其實是在自己內心不自覺地不斷地強化這種恐懼的情緒,使這種恐懼越來越嚴重,最後就像一個黑洞一樣,自己掉進去就出不來了。對於觀心修行者來說,因為一直在培養和訓練覺知覺照自己內心的習慣,那麽當內心有恐懼情緒生起的時候,立即就讓自己的觀照、覺照生起力量,一邊觀照情緒,一邊感受情緒,體會情緒。不管這個情緒是憤怒還是恐懼,都是可以靜靜地觀照著它。當你通過這種觀照,深入的去體會恐懼的情緒,體會它在你心中的變化,然後你就會發現,在這種靜靜的觀照中,恐懼會慢慢的消融、消散、消失。恐懼其實就是一種情緒而已,所有的情緒都是無常的,所以最好的克服恐懼的方法就是觀照恐懼、穿透恐懼,當你能夠觀照並且穿透它的時候,你就能夠超越它,就能夠消解它,就能夠消除它。另外在觀照恐懼的時候,還有一些很好的方便法門可以消除內心的恐懼。比如說你在感到恐懼的時候,將內心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心輪部位,觀想在自己的心輪部位盛開著一朵潔白的蓮花,這朵蓮花像車輪一樣大,整個蓮花放射著祥和的白色的光芒,放射著白光的蓮花,它所散發出來的光芒,透過自己的整個身心,放射到無窮遠,充滿整個宇宙,我們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蓮花的白光之中,沐浴在蓮花寧靜祥和的白光之中。你還可以繼續深一步的觀想,在白色的蓮花上,化現出寶相莊嚴的觀音菩薩,菩薩手持楊枝淨瓶,口誦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真言的聲音充滿了自己的身心,並且穿透自己的身心,充滿整個宇宙時空,音聲所到之處,無不光明,無不祥和,無不寧靜,無不安詳。
當然,如果你有自己信仰的對象,也可以觀想自己信仰的對象,如果你有非常信任的老師,非常敬仰的老師,你也可以觀想老師的形象,或者說你覺得自己喜歡哪一位佛陀、哪一位菩薩,那麽你就可以觀想他。如果說你是基督教的信仰者,你還可以觀想耶穌,觀想耶穌的形象,都是可以的。
那麽這裏的秘密是什麽呢?秘密其實就是心轉則境轉,在恐懼的情緒中,恐懼就是我們內心的一個情境,在這種情境中能夠離境而轉心,即可通過轉心而轉境,心轉境則轉。但如果你深陷於情緒之中而不知道去轉心,心就會一直被境所迷,這種情境就成了牢籠,而且你會不斷地不由自主地去強化這種情境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管內心的情境是什麽,不管是憤怒還是恐懼,本質上都是無常、無我的,都是畢竟為空性的。但如果你不能通過轉心而轉境,你的心就會成為這種情境的力量之源,形成惡性循環,成為擺脫不掉的情緒的牢籠,內心的苦海。
但其實要解脫它其方法也非常地簡單,你隻要知道能夠轉心即能轉境,心轉則境轉,則在情緒生起時立即警覺及時轉變心念,心一轉則境自轉,即得自在。能夠轉心,就能夠主宰自己的心,而警覺、觀照、觀想是轉心的樞紐和關鍵。警覺是守護內心的守護神,而觀照和觀想則是法力無邊的佛菩薩。觀照是有力量的,觀想也是有力量的,我們所觀想的任何一個跟覺醒、跟信仰有關的這種形象都可以帶給我們非常強大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既來自於我們的內心,也來自於整個法界,因為心與法界是無別的。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前麵說的憤怒和恐懼經常是由於一些外在的情境所引起,好樂則更多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習慣和習氣。從淺到深有偏好、喜好、愛好、嗜好等。比如有的人喜歡金錢,有的人喜歡權力,有的人喜歡名聲,有的人喜歡美色,有的人喜歡追逐他所迷戀的那種人事物。如果一個人深陷於他的喜好之中而沒有反省之心,沒有警覺之心,就會迷失在其中,同樣屬於“其心不得其正”。那麽如何才能從內心的這種好惡之中、從自己的喜好甚至嗜好之中脫離出來,擺脫好樂的控製呢?從大學修行的角度來說就是“知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所以說首先要知止,就是持戒,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社會上有一些靈修的課程裏也非常提倡一種叫“斷舍離”的修行方法。斷舍離,其實也帶有從自己的這種喜樂好惡以及各種欲望中斷除、舍掉、出離的含義在內。對於佛教修行者而言,除了持戒,還要離欲,要離於各種世俗的欲望。特別是對於出家修行人,不僅要持戒離欲,還要以更大的決心從世俗的家庭中、從世俗的生活中出離出來,專門到寺廟中去進行修行。之所以會有這些持戒、斷舍離、離欲、出家等等這些修行的方式,都是為了使修行者從好樂中脫離出來,擺脫其纏縛,最終得以清淨身心,清除隱藏在生命深處的各種習氣的汙染。如果一個修行者或者說一個人在世俗生活中深陷於功名利祿而不願意出離,那麽是很難修道的。對於真正的修行者來說,出離心、正見和無私利眾的菩提心,三者都同等重要。如果沒有出離心,不管是佛家的修行,道家的修行,還是儒家大學之道的修行,都是無法進行深入的修行的。儒家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要入世,還要從欲望中出離,那麽如何才能做到呢?對於出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其實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儒家文化,還有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所以說如果能夠汲取三教精華,那麽就可以在深入了解道家和佛家文化的基礎上,找到自己的出世之心、離欲之心,同時積極做入世之事,以道家佛家之空性無為之心,而做儒家無不為之事。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既然要入世做事,就必然會有榮辱得失,有榮辱得失則必有憂患。那麽如何才能夠解除憂患呢?其實在上麵已經說到了,有出世之心,有出離之心,有無為之心,有無住之心,有空性智慧之心,這些即是解憂之要,除患之方。儒家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宋宰相範仲淹有這樣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果一個儒家的修行者在致力於追求儒家聖賢境界的同時還能夠去學習老子的智慧,學習道家的智慧,學習佛家的智慧,那麽就可以在精進努力做事的同時,對於結果不生執著,盡人事以聽天命。佛說,萬法因緣起,萬法因緣滅。所有一切事的成與不成,成與敗,皆有其諸多因緣的影響。當因緣不具足的時候,無論你如何去努力也無法成功。當因緣具足了之後,你想擋也擋不住。所以說因緣條件已經決定了事情的結果。作為入世修行的人而言,要能夠善巧地去洞察事物的發展規律、發展趨勢以及促成事物結果達成的各種條件,努力去推動各種條件,當條件圓滿具足的時候,事情就自然而然的能夠獲得成功。而對於道家的智慧而言,《道德經》中則有這樣的說法,“反者道之動也,弱者道之用也”,也就是說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靜極生動,動極生靜,事物永遠在向著相反的方向發生發展。就像當一朵花在盛開之前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一個小小的種子開始萌芽,然後慢慢的生長,長出枝葉,長出花蕾,然後慢慢的長大、綻放。但是當這朵花全然綻放的那一刻,就是這朵花開始走向凋零的起點,慢慢的它就開始枯萎、凋謝,花瓣又會重新化為泥土。所以對於道家而言,一切都是道法自然。
“心不在焉”,通過前麵舉過的幾個例子,包括心有忿懥、心有恐懼、心有好樂、心有憂患等這些情況都是“其心不得其正”的狀況。那麽如何才能夠“心得其正”呢?方法就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對於這段話,我們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去體悟。
正的方麵,即是說心不要去攀緣執著,不要沉迷於各種現象之中,不管這種現象是身外的現象,還是內心的情緒、喜好、憂患、習氣等現象,都不要沉迷於其中,這就是心不在焉。當能夠做到於境而離境,於相而離相,能夠靜靜地旁觀這一切現象的發生,這時就會發現,一切現象在你的觀照之中生起,然後又在你的觀照之中消散,一切現象皆無常,而自心則可以離於現象的幹擾,常在清淨自在之中。通過冷靜的觀照,其心自正。這是從正麵的角度進行解讀。從反麵的角度來看,心不在焉,這個心可以代表真心,就是真心不在了。所謂真心不在了,就是心被境轉,本心不明,自心不能做主,被各種情境所困,這即是心不得其正。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與心不在焉一樣,同樣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去體悟它。視而不見,就是對於身心內外的現象要做到視而不見,旁觀而不涉入,觀照而不攀緣,僅僅是看著,但是它不能幹擾到你,僅僅是聽著,但是它也入不了你的心,它在你的心中生起,然後又在你的心中消散,而你的心是不動的。當你在各種視覺現象和各種聲音現象中,僅僅是客觀的看,客觀的聽,但不去攀緣的時候,這就是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一種修行的方法。從反麵的角度來看,視而不見和聽而不聞,則帶有這樣的含義——其心不正之時,也就是當我們的心被外境所轉的時候,雖然真心的覺性,其能看能聽的作用就在當下時時在顯現著在展示著,但是我們卻被這種作用所轉,在作用的情境中所迷,而且見不到自心的本體,見不到內心的主宰,見不到自心的真性和真麵,也就是說對於我們自己的真心卻不明白、不了悟、不覺悟、見不到它,見不到它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真心的作用就在視與聽之中,但是我們卻不知道真心在哪裏,一直被各種現象所迷,其心不得其正。
“食而不知其味”,同樣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麵來進行體悟。從正麵的角度,即是對於各種美食——這裏的美食不僅僅是指食物,它也可以代表人世間的一切欲望,一切我們想要追求的我們喜愛的那些人事物——對於人世間所有的這一切人事物都要做到“食而不知其味”。食而不知其味,其實就是在禪宗中經常說的,“吃了一輩子飯,但沒有咬著一粒米,走了一輩子的路,但沒有踏過一片地”,在任何情境之中無為而無不為,心都是落落清淨的。“食而不知其味”,雖然在品嚐著各種味,不是真的不知,而是不被各種味所染。為什麽不被各種味道所染?因為所有一切世間事物的真味是無常之味,是無我之味,是空性之味。當知道了真味的時候,那麽那些虛幻的味道就僅僅是過眼雲煙。“食而不知其味”,從反麵的角度來說,就是指其心不正之時,真心能知能覺能知其味的作用雖然在顯現,但是對於自性本心的真味卻不明白不了悟,沒有體會到,沒有體悟到,沒有見到它,沒有契入它,從來沒有品嚐過自心的真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從上麵所說的內容整體總結下來,如何去正我們的心呢?對於儒家修行而言,在《中庸》中的一些說法非常值得借鑒和學習,比如“中和”。《中庸》中說,“七情不發謂之中,發而有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對於前麵提到的憤怒,或者是恐懼,或者是好樂,或者是憂患,這些情緒可不可以發呢?是可以的,對於儒家修行而言,它不是說你完全不要這些七情六欲,而是要發而有節即可。就是不要沉溺於其中,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不要放縱自己的欲望,要有所節製。而有所節製,即是止,知道要在哪裏停止。止,就是發而有節。當然如果說能夠進一步去提升自己,“七情不發謂之中”,如果能夠守住七情未發之前的“中”的狀態,那麽這就是更進一步的修行。“知止而後有定”,這個定即是定於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這些都是“七情不發謂之中”的修行,定於中,靜於中,安於中。
在生活中遇到各種情境時,各種情緒難免會發生,這時該怎麽辦?叫“發而有節謂之和”。可以發,但要適度,要有節製,要保持足夠的理性,這樣才會和諧。中和之道,即是中庸之道。庸就是平常的意思,就是說這是很平常的事。所以說奉行中和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所提倡的。
所以說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適合自己的修行的方法。剛開始修行的人,不要對自己提過高的要求,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有情緒也可以稍微發一發,但是不要去放縱情緒,更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傷害別人,然後要學習去觀照自己的情緒,旁觀自己的情緒。觀照自己的情緒在內心中是如何生起的,如何存在的,如何延續的,如何消融的,觀照其生滅的整個過程,而同時保持冷靜的旁觀。這樣觀照的過程,既是提升自心定力和智慧的過程,也是降服情緒的過程。然後經常這樣去觀照自己的內心,不管是觀照憤怒還是觀照恐懼,或者說觀照自己內心的喜好,甚至當沒有任何情緒的時候,內心有各種念頭生起的時候,也可以去觀照念頭。當這種觀心修行成為一種習慣,形成一種定力的時候,慢慢的就可以做到在各種情境中保持這種冷靜的旁觀。當能夠保持這種旁觀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轉心而轉境。當我們學會了通過轉心而轉境的時候,其實我們的修行就進步了,智慧就提升了。
在修行的過程中,這種由外在的情境所引起的情緒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去轉變的,更難轉變的是自己內心的各種習氣。對於各種習氣,在修行中需要更深入的去觀照它的生起,觀照它是如何在你的內心中對你所產生作用的。然後當你覺知到它之後,就不要被習氣所控製。如何不被習氣所控製?你隻是靜靜地觀照著習氣的生滅,那麽這個習氣就會一次比一次輕,慢慢的習氣就會一點點地消散了。
另外,不管是專修,還是在生活中修行,對於儒釋道三家的智慧最好能夠相互結合起來,吸取其精華,然後應用到自己的修行和生活之中。比如對於佛家智慧中“緣起性空”的智慧一定要深入的學習和體悟,當我們對於緣起性空的智慧有了一個深入的體會和體悟之後,那麽我們就不會再對各種現象產生很深的執著。當緣起性空的智慧與你的觀照結合起來,你就能夠在這種觀照中體悟到一切現象的緣起性、無常性、無我性、空性。你就會明白,所有的現象皆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不變的本質,沒有不變的本體。當這樣靜靜地觀照、靜靜地體悟的時候,自然就能夠離於對各種現象和欲望的執著,達到內心的清淨。通過修行止觀,修行“七情不發”,修行“發而有節”,修行離欲離相,修行轉心轉境,就能夠讓自己的心真正地定下來、靜下來、安下來。這時即可“其心自正”。隻有心正,才能夠進一步去修行“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才能夠深入的去觀照自心的究竟體性,發明自心的明德。當自心本性的明德智慧從我們的生命中顯發出來了之後,對於這種自性本心的安住,對於本性明德的安住,才是真正的正心,才是真正的誠意,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在我們生命所處的一切情境之中,安住於真心,安住於你所見到的自己的自性本心,即是正心,即是其心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