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知至,即我們對於自心的真性和真相,不僅在理上已經明白了,同時也在自己的內心通過對自心的觀照體會到了,體悟到了,體證到了。雖然這隻是一種初悟,但卻真正地進入了大學之道的修行之門。在物格而後知至之前,所有的修行,就是為了達到物格而後知至,當真知、真理在我們的內心中顯現了之後,我們就有了修行的根本,物格而後知至,它是修行的一個分水嶺,一個分界線。這之前的修行相當於在打基礎,在為“物格而後知至”做各種準備。當我們的修行突破了內心的無明迷惑,當內心的迷霧最終被穿透的時候,就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這個本質的變化就是當我們見到了自心的真相之後,對於如何修行,對於之後要走的修行之路就已經清清楚楚,不再有疑惑了。以前人們常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沒有進門之前,如果沒有一個已經見到了自性本心的人去引領的話,那麽僅僅靠自己的努力,很難找到那個門究竟在哪裏。所以說老師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和引導修行者進入真正的修行之門。


    當進入修行之門之後,修行的道路、方向、方法就已經很清晰地展現在了修行者的麵前。這個時候所有一切就取決於修行者自身如何去精進的修行,要達到什麽樣的境界,要獲得怎樣的成就,完全取決於修行者自己。


    知至而後意誠,意,意這個字它是由一個音加一個心構成的。意就是心之音,也就是內心的聲音。心聲,即我們內心深處的動機,內心深處的動機是非常隱秘的。在陽明心學四句教裏麵,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個“意”是非常鮮活的,它是自性本心的鮮活的作用。


    在明心見性之前,意就是一種妄意,所造作出來的就是妄念和妄想。而明心見性之後,就是一種真意。這個真意是指,始終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的這種安住,就叫做真意,也就是這裏說的意誠。所謂的誠就是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地專注在真知、真心、自性本心上。誠,誠在修行中,不管是任何一種宗教,還是任何一種修行方法,誠都非常重要。誠,是信仰的根本。對於有一些修行的方法,比如說以信仰為主,因信得度這樣的法門,比如說基督教中對於上帝的虔誠的信仰,包括淨土宗中對於淨土、對於阿彌陀佛的虔誠的信仰,它的核心都在誠上。


    至誠就是信。所謂的信,就像我們一個人給另外一個人打電話一樣,那個號隻要撥對了,通信就建立起來了,而撥打的過程即是專一專注的過程,一心一意的隻有這一條通道沒有第二個通道,這就是誠和信。信仰也是如此。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修煉的這種對象,但信和誠是其中的根本。換句話說,所謂信仰的對象,其實從最根本上而言,它像一個道具,當然它既是一個道具,同時又是信仰的目的。這裏的秘密就在於,在剛開始的時候它是一個道具,但是當修行者一心一意的這樣虔誠地信仰,最終達到了自他一體,也就是說修行者自己和信仰對象完全合二為一的時候,無二無別的時候,道具就化掉了,而修行者的自我這個小我也化掉了,而合一的境界才是真正的信仰。


    在“誠”之中還有一個因素非常重要,敬。這個敬是指尊敬的敬,敬重的敬,敬畏的敬。在修行中,修行者一定要心存敬畏,對信仰以及信仰對象要有敬畏之心,它是比修行者更為偉大的一種存在,而修行的過程就是在仰望的過程中,在敬畏的過程中,不斷地修去修行者小我的那些妄想、無明以及習氣,而最終不斷升華自己的心靈和靈魂,最終達到與信仰對象完全合一無二無別的境界。


    這就是以“信”為修行之法,以誠、以敬為修行道路的這樣的一種修行法。另外,誠和敬以及信,是接通修行者和信仰對象之間能量信息通道的核心條件。誠、敬、信,即是建立信息通道,或者說,誠、敬、信其實就是信息通道本身。在觀心修行中,修行者這樣一個個體,它相當於自性本心智慧之海中的一滴水,而修行的對象以及信仰的對象就是自性本心智慧的大海,無邊無際的智慧海洋,它是鮮活的,鮮活的海洋。修行者如何才能不斷地接近、不斷地融入自性智慧的海洋呢?在所有的觀心修行的方法之中,都有一個核心的精神,這個核心的精神,就是誠,就是敬。


    知至而後意誠,其實就是說,在靜坐觀心的時候,一心一意地專注於自性本心,在這種專注之中,同時含有一種敬畏,沉浸在裏麵,這種沉浸的程度越深,那麽對於自性本心的契入程度就越深。“知至而後意誠”的修行,就是當見到了自性本心之後,進入了大學之道的修行之門之後,就一心一意地心懷敬畏地以誠敬之心安守在自性本心之中。為什麽要這樣安守呢?《中庸》中說,誠則明,明則誠,誠和明,是修行的兩個麵,相互之間時互相促進的。所謂的明就是智慧。智慧如何增長?越是能夠沉靜地安住於自性本心,對於自性本心的契入度就會越來越深。而對自性本心的契入度越來越深,自性智慧的光明就會越來越顯發,這種智慧光明就會更快的增長,修行者的智慧就會更快的顯發出來。


    意誠而後心正。其實有了前麵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有了這兩點之後,修行的根本和核心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後麵所有的內容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物格而後知至,代表找到了修行的根本,而知至而後意誠,又明確了在找到這個根本之後如何去守住這個根本,如何去增長這個根本,讓這個根本從一棵小苗茁壯成長,最後成長為參天大樹。從自性本心的智慧的角度,“知至”點燃了一個小火苗,“意誠”則專注地讓小火苗不斷的增長,不斷的放大,不斷地成為更大的光明,最後成為照耀天地照耀萬物的太陽。


    意誠而後心正。所謂的心正,正,就是正念,就是始終保持對自性本心的安住,其心自正,心正,就是始終守住大學之道,始終讓自己的身口意的一切言行都符合大學之道。而有了前麵的意誠,心正自然就可以做到。


    心正而後身修。心正更側重於內心,身修更側重於行為,就是側重於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下所展現出來的身口意的修行,就是身修。在日常工作生活當中,安住於自性本心,不斷的清除過往所積累的習氣,修,其實就是修正、修改。將不符合前麵這種意誠心正的身口意的言行改正過來,迴到大學之道的修行上,迴到對自性本心的安住上,迴到自性本心本自具足的清淨、清明、覺性智慧光明上來。“修身”階段是一個長期的修行階段,前麵所說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它相當於是一個一體化的修行階段,也就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它代表著內在的修行。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代表對自性本心智慧的外顯和運用,而運用最根本的方麵又在於自己的生命本身,也就是自己的身口意的修行,這種修行貫穿於我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所以是念念修行,天天修行,年年月月按照大學之道修行的要求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去磨練、掃除自己的過往積累下來的習氣。


    身修,它也有不同的修行的階段。修行的階段,其實就是我們去觀照自己,在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一個月30天,一年365天,在我們生命的時空當中,有多少時間是能夠安住於自性本心之中的,那麽這個比例就代表了身修的程度。這是其中一個維度。第二個緯度是穩定度。雖然也能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但是這種安住的定力、深度以及對於自性本心智慧的妙用程度,同樣也是身修程度的一個體現。而這樣的修行,它貫穿於我們生命的全部,生命不息,修行不止,直到我們能夠時時刻刻,分分秒秒,而且不管遇到什麽樣的情境,都能夠始終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這樣才算真正有了修身的功夫和境界,這才是真實的智慧。


    身修而後家齊,這裏的身修,並不是說要完全達到在我們生命時空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年365天,都要能夠安住在自心本心之中,而後才能進行“家齊”的修行,不是這個意思。因為每一項修行的內容,都有一個從起始,然後不斷提升不斷完善的過程。在《大學》的一開始,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實就已經把這個問題說明白了。不管是明明德,還是親民的修行,它都有一個從開始最終達到“止於至善”的這樣一個過程。所以身修而後家齊,對於不同的修身的境界,家齊的境界同樣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仍然體現著這樣一個邏輯——如果說你自己的身口意的修行都還沒有修好,那麽你就很難將這種智慧應用到對人事物的處理上,也很難去改變與自己比較親近的有緣人。


    “家齊”的修行,影響和改變的是與自己生命最密切的親人和朋友。當我們自己在見到了自性本心之後,並且能夠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不斷地掃除自己的各種習氣,讓自己的智慧不斷的提升,讓自己的心靈和人格不斷的升華,同時能夠放下對各種事物的執著,這個時候我們就有了一種麵對各種情境的智慧,然後這樣的智慧,它自然地就會體現在我們的為人處事之中,自然地就會影響我們身邊的人,自然的就會影響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所以,身修的程度,最後也決定了家齊的程度。


    家齊,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層麵。最基本的層麵,在修行者的影響下,整個家庭文化氛圍都比較和諧,相互之間能夠相親相愛,能夠相互體諒,家庭和睦幸福,這是最基本的層麵。然後在這個層麵之上,如果能夠影響和引導家庭成員共同走大學之道,共同追求大學之道、大人之道、聖賢之道,最終齊於大人,齊於聖賢,那麽這就是更高層麵的“家齊”境界。


    家齊而後國治,國治,首先修行者自身的修身水平又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也就是說修行者不僅能夠安住在自性本心之中,它還能夠將自性本心的智慧應用到非常廣泛的領域,應用到對國家和社會的治理方麵。在當代社會,國治,它可以體現為一個公司的治理,一個城市的治理,一個行業的治理,或者是某一個領域的治理。所謂的治理,就是將大學之道的智慧,應用到相應的領域,讓這個領域滲透著大學之道的精神,滲透著明明德的精神,滲透著親民的精神。通過這種智慧的應用和澆灌,使所治理的領域能夠自然的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能夠使整個體係所有成員、所有構成部分均達到健康、和諧、均衡、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狀態。當整個體係達到了最和諧、平衡、有序發展的這種狀態就叫做國治。“治”就是一種自然和諧的狀態。


    另外“國治”在自身的修行之中,它還指身國的治理,也就是人的身心整體這樣一個國度,就叫做身國。“家齊”階段主要還是指人的身口意的這種言行的修行,而“國治”又繼續深化一步,它是指人自身的整個生命體係,從生理體係到心理體係,到精神體係,到靈性體係,所有的這些生命體係都在自性本心性德光明的照耀下,實現了超越性的升華,這種升華的境界,就叫做“國治”。


    對於“身國”層麵的“國治”,儒家經典可能體現的不是太多,而道家和佛家的經典,對於這方麵的內容就闡述得更多一些。道家的修行,以修道者身心靈係統的修行為核心,從內到外去徹底地改變人的整個生命狀態,完全超越世俗生命的狀態,而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佛教的修行中也是這樣,特別是在藏傳佛教中,“國治”這個層麵的修行,將會使人的生命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關於這一方麵,自己目前還沒有深入的實修,所以說在這裏我們隻是簡單地提一下,更深的內容有待於我們每一個人在實際修行中不斷的去實踐去體證。


    國治而後天下平,天下平的境界,比國智的境界又大大的提升了。“天下”已經代指了所有的一切,在儒家的語境下,“天下”包括了所有的時間和空間,包括了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對於儒家而言,達到了“天下平”,就達到了至善圓滿的境界。對於修行者自身,天下平就意味著達到了最深刻的自他無分、完全平等一如的境界。修行者能夠在所有的生命時空裏始終安住於自性本心,在任何情境中始終安住於自性本心。不僅如此,修行者還能夠將自性本心的性德光明化為各種隨緣應用的鮮活的智慧,同時心中了無牽掛,在一切情境中,隨緣應對一切,不懼一切法,不棄一切法,任運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著一切法,不住一切法。


    天下平,對於儒家而言,它還代表著儒家整個大學之道修行理想的完全實現。儒家修行的最終理想是“內聖外王”,不僅修行者自身要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即大人的境界和聖賢的境界,同時還要能夠使這種修行的境界展現為社會治理的境界。儒家思想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思想,儒家的修身,最終一定要外化為對整個社會的治理水平和治理境界,最終才能實現整個儒家修行之道的目的和宗旨。對於這種“天下平”的社會治理境界,可以用《禮運大同篇》中的“大同”這個境界來代表,在《禮運大同篇》中,對於“大同”如是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也就是說對於儒家修行者而言,它不僅要使自身的修行達到大人的境界,聖賢的境界,而且要將這種聖賢之道推行到整個國家、整個社會,使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都達到一種高度和諧、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這樣的一種狀態和境界,才算完成了大學之道的修行。對於這樣的境界,任何一個宗教,任何一種信仰,任何一種修行,其終極境界皆是一種理想的境界。這種理想的境界,就是宗教的信仰者和修行者終身去追求的一種境界。所以說這種境界通常情況下是很難在修行者的生命中最終徹底實現的,即是有人可以達到,也是鳳毛麟角。但即使如此,對於這種境界的不懈追求,卻是最為難能可貴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才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要達到這樣一個終極理想的境界,它不是靠某一個修行者的努力,而是靠千千萬萬修行者的努力,靠一代又一代傳承不息的這種文化和精神,靠一代一代的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付出自己全部的生命去追求、去奉獻,而這種精神才是《大學》最終要傳達給我們的核心的精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