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現在來說說莊子。
當我們說到道家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常常是老子,然後就是莊子。關於老子,在視角法則(十)的解析中對“為道”三個階段的闡述,即是以老子《道德經》思想為基礎的。下麵說說道家的另一個代表人物——莊子。
首先說明一點,如果對中國古代“視角學大師”進行排名的話,在筆者心中,莊子的地位無人可比,當仁不讓排名第一。可以這樣說,要學習東方視角學智慧,《金剛經》《道德經》《莊子》都是最好的教材,其中《莊子》最有代表性。
在《莊子》中,能夠體現視角智慧的句子隨處可見,姑且摘錄幾句供大家欣賞。
1)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2)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莊子·列禦寇》
3)髑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麵王樂,不能過也。”《莊子·至樂》
4)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秋水》
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遊》
6)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莊子·逍遙遊》
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莊子·齊物論》
8)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9)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莊子·齊物論》
10)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德充符》
《莊子》為何能夠逾千載而光芒不減?以其視角之超邁、超越、超絕也!其中最能體現其超越精神與超越智慧的篇章,為曆來皆推崇之《齊物論》《逍遙遊》等篇。
這些篇章的確光輝璀璨,亙絕千古,不過筆者打算從另一些人們較少論及的文字中選取兩段,來解析莊子其獨特的“通達之道”——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內篇·應帝王》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莊子·外篇·天道》
這兩段內容,一段選自外篇,一段選自內篇。關於內篇與外篇的關係,唐代學者成玄英在《莊子注疏·序》中寫道:“內則談於理本,外則語其事跡。事雖彰著,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顯。”剛好這兩段內容都是談“心鏡”或“鏡心”的,一為理,一為事,理事合一,圓融無礙。
先說理。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何為至人?至人,是指智慧達到了至高無上境界之人。以視角學語言來說,就是其視角已經實現了終極超越,達到了無限自由的人。這樣的人是怎樣的呢?至人之用心若鏡,其“心-視角”就像一麵明鏡一樣,不將不迎,不念過去,不慕未來,應而不藏,應則當下即應,藏則不留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因此能夠明察萬象而不被其染,明照萬物而不被其傷。何為物?所有一切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所有一切人事物,皆為物也。物者,萬物也,物象也,事相也。
用視角學語言來表述,心即是“心-視角”,物即是“視界-世界”。用心若鏡,即是如鏡之視角。若、如,皆比喻意,不可執實。心,本無形體,本無實質。視角亦如是。用心若鏡,用,即是妙用,此用為超越智慧之用,為超越視角之用。此超越智慧之視角,若鏡之明照之性,隻是明察、明覺、明照,而卓然獨立,了無掛礙。
將心以“心-視角”來代替,將物以“視界-世界”代替,來看看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係。
先說普羅大眾的通常情況。一般而言,甚少有人去關注“心-視角”,而是六根齊發,齊齊灌注於“視界-世界”,深陷於世界的羅網之中。世界是無限的,是沒有邊際的,是沒有盡頭的,領域、廣度、深度、維度皆無限。所以,如果你想要遍嚐世界之味,窮盡世界之“極”,是永遠沒有盡頭的。這也是為什麽人們會深陷於世界的羅網而迷途不知返的原因所在。
莊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看清了這一點: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生主》)世界無盡,知也無涯。“知”,不僅僅是知識,還代表求知,代表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深處即是欲望。欲望的深淵沒有涯際。在無盡的世界裏,追求無盡的知識、欲望、體驗,就很難不掉進沉迷的深淵、牢籠、苦海。
有智慧的人,則不僅要“為學日益”,同時更要“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無不為”,即是“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心如明鏡,世界則猶如映在鏡中的影像,花來照花,樹來照樹,人來照人,事來照事,照而無執,不送不迎,不戀不留,永遠安住於當下,鮮活於當下,明照於當下,清淨於當下。
“故能勝物而不傷。”智者用這種智慧的視角麵對“視界-世界”,就能超越“視界-世界”而不被“視界-世界”的幻相所迷、所陷、所困、所傷。勝物,勝,即為超越之意。超越即是真正的勝利。能夠身處於萬物之中,以萬物為己用,同時超越萬物,不被萬物所拘,即為勝。也隻有達到了這樣的智慧境界,才能勝任在紅塵中示現大道、傳承大道、弘揚大道的使命。此為勝物之引申意。這即是莊子“通達之道”智慧之理。
那麽“事”上該如何實踐,以實現這樣的智慧境界呢?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
莊子真的是極簡主義的大宗師!其理以“鏡”之一字便已道盡,其事以“靜”之一字更已道盡!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智者總是善於妙用比喻,“用心若鏡”的比喻很妙,以水之靜明譬喻精神,同樣如是。當水麵完全靜下來的時候,就成了一麵“明鏡”;當精神(心)完全靜下來的時候,也會變成一麵“明鏡”。這就是以水喻心的巧妙之處。水是靈動的,心也是靈動的,止水如鏡,止心亦如鏡。此“鏡”,靜而不失靈明,即“明鏡”之意也。
聖人之心靜乎!一個“靜”字即是“事”功之要訣。此靜亦有不同的階段:安靜、平靜、寧靜、定靜、清靜、虛靜、空靜、明靜、靈靜、寂靜。此靜能夠空寂而靈明,靈明而空寂,即為聖心之靜。
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鑒,不僅有鏡之意,還有明察之意。萬物之鏡,這裏的“鏡”,同樣有監察、鑒察、借鑒之意。鑒與鏡,同時還有照耀之意。究竟超越的智慧之心、空寂靈明的如鏡之心,映現天地萬物,朗照天地萬物,明察天地萬物,超越天地萬物。
如是,理與事,知與行,即實現了完全合一,“鏡心”或“心鏡”即功成矣。這就是莊子所開創的“通達之道”。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心鏡”或“鏡心”,其實正是“心-視角”的高度濃縮。其中“心”代表生命的本體,而“鏡”代表超越的智慧視角。“心鏡”或“鏡心”,即是生命本體與超越的智慧視角的完全合一。在這個智慧境界中,心就是鏡,鏡就是心,生命本體就是超越的智慧視角,超越的智慧視角就是生命本體。由此我們才可以說,這種超越的智慧視角是生命的本體智慧,是生命本有的智慧。
從“靜心”到“鏡心”的訓練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發現生命本體智慧的過程。用視角學的語言來說,這個過程即是“心-視角”不斷自我超越的過程。靜的過程,即是淨的過程,即是損的過程,即是從有為到無為的過程。“鏡”即是對達到無為、究竟超越後的智慧境界的譬喻。對於這種譬喻,我們要領會其精神,而不要執著其名相。
為此,莊子還特別開示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逍遙遊》)“鏡心”或“心鏡”,是徹底無私無我的境界,是徹底無為無執的境界,是徹底無名無相的境界,是徹底自在逍遙的境界!莊子之“鏡心”,亦如佛陀“指月之指”,見月而離指,得意而忘言,可矣。
佛道聖人雖然示現不同,其心亦有共通之處。佛之五種智慧中的“大圓鏡智”與莊子之“鏡心”,亦可比高山流水,伯牙子期!
正可謂——
南華覓知音,鏡智鑒鏡心。
一曲逍遙遊,請君側耳聽。
現在來說說莊子。
當我們說到道家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常常是老子,然後就是莊子。關於老子,在視角法則(十)的解析中對“為道”三個階段的闡述,即是以老子《道德經》思想為基礎的。下麵說說道家的另一個代表人物——莊子。
首先說明一點,如果對中國古代“視角學大師”進行排名的話,在筆者心中,莊子的地位無人可比,當仁不讓排名第一。可以這樣說,要學習東方視角學智慧,《金剛經》《道德經》《莊子》都是最好的教材,其中《莊子》最有代表性。
在《莊子》中,能夠體現視角智慧的句子隨處可見,姑且摘錄幾句供大家欣賞。
1)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
2)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莊子·列禦寇》
3)髑髏曰:“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麵王樂,不能過也。”《莊子·至樂》
4)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莊子·秋水》
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遊》
6)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莊子·逍遙遊》
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莊子·齊物論》
8)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9)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莊子·齊物論》
10)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德充符》
《莊子》為何能夠逾千載而光芒不減?以其視角之超邁、超越、超絕也!其中最能體現其超越精神與超越智慧的篇章,為曆來皆推崇之《齊物論》《逍遙遊》等篇。
這些篇章的確光輝璀璨,亙絕千古,不過筆者打算從另一些人們較少論及的文字中選取兩段,來解析莊子其獨特的“通達之道”——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內篇·應帝王》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莊子·外篇·天道》
這兩段內容,一段選自外篇,一段選自內篇。關於內篇與外篇的關係,唐代學者成玄英在《莊子注疏·序》中寫道:“內則談於理本,外則語其事跡。事雖彰著,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顯。”剛好這兩段內容都是談“心鏡”或“鏡心”的,一為理,一為事,理事合一,圓融無礙。
先說理。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何為至人?至人,是指智慧達到了至高無上境界之人。以視角學語言來說,就是其視角已經實現了終極超越,達到了無限自由的人。這樣的人是怎樣的呢?至人之用心若鏡,其“心-視角”就像一麵明鏡一樣,不將不迎,不念過去,不慕未來,應而不藏,應則當下即應,藏則不留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因此能夠明察萬象而不被其染,明照萬物而不被其傷。何為物?所有一切世界以及世界中的所有一切人事物,皆為物也。物者,萬物也,物象也,事相也。
用視角學語言來表述,心即是“心-視角”,物即是“視界-世界”。用心若鏡,即是如鏡之視角。若、如,皆比喻意,不可執實。心,本無形體,本無實質。視角亦如是。用心若鏡,用,即是妙用,此用為超越智慧之用,為超越視角之用。此超越智慧之視角,若鏡之明照之性,隻是明察、明覺、明照,而卓然獨立,了無掛礙。
將心以“心-視角”來代替,將物以“視界-世界”代替,來看看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係。
先說普羅大眾的通常情況。一般而言,甚少有人去關注“心-視角”,而是六根齊發,齊齊灌注於“視界-世界”,深陷於世界的羅網之中。世界是無限的,是沒有邊際的,是沒有盡頭的,領域、廣度、深度、維度皆無限。所以,如果你想要遍嚐世界之味,窮盡世界之“極”,是永遠沒有盡頭的。這也是為什麽人們會深陷於世界的羅網而迷途不知返的原因所在。
莊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看清了這一點: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生主》)世界無盡,知也無涯。“知”,不僅僅是知識,還代表求知,代表求知的欲望。求知的深處即是欲望。欲望的深淵沒有涯際。在無盡的世界裏,追求無盡的知識、欲望、體驗,就很難不掉進沉迷的深淵、牢籠、苦海。
有智慧的人,則不僅要“為學日益”,同時更要“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無不為”,即是“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心如明鏡,世界則猶如映在鏡中的影像,花來照花,樹來照樹,人來照人,事來照事,照而無執,不送不迎,不戀不留,永遠安住於當下,鮮活於當下,明照於當下,清淨於當下。
“故能勝物而不傷。”智者用這種智慧的視角麵對“視界-世界”,就能超越“視界-世界”而不被“視界-世界”的幻相所迷、所陷、所困、所傷。勝物,勝,即為超越之意。超越即是真正的勝利。能夠身處於萬物之中,以萬物為己用,同時超越萬物,不被萬物所拘,即為勝。也隻有達到了這樣的智慧境界,才能勝任在紅塵中示現大道、傳承大道、弘揚大道的使命。此為勝物之引申意。這即是莊子“通達之道”智慧之理。
那麽“事”上該如何實踐,以實現這樣的智慧境界呢?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
莊子真的是極簡主義的大宗師!其理以“鏡”之一字便已道盡,其事以“靜”之一字更已道盡!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智者總是善於妙用比喻,“用心若鏡”的比喻很妙,以水之靜明譬喻精神,同樣如是。當水麵完全靜下來的時候,就成了一麵“明鏡”;當精神(心)完全靜下來的時候,也會變成一麵“明鏡”。這就是以水喻心的巧妙之處。水是靈動的,心也是靈動的,止水如鏡,止心亦如鏡。此“鏡”,靜而不失靈明,即“明鏡”之意也。
聖人之心靜乎!一個“靜”字即是“事”功之要訣。此靜亦有不同的階段:安靜、平靜、寧靜、定靜、清靜、虛靜、空靜、明靜、靈靜、寂靜。此靜能夠空寂而靈明,靈明而空寂,即為聖心之靜。
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鑒,不僅有鏡之意,還有明察之意。萬物之鏡,這裏的“鏡”,同樣有監察、鑒察、借鑒之意。鑒與鏡,同時還有照耀之意。究竟超越的智慧之心、空寂靈明的如鏡之心,映現天地萬物,朗照天地萬物,明察天地萬物,超越天地萬物。
如是,理與事,知與行,即實現了完全合一,“鏡心”或“心鏡”即功成矣。這就是莊子所開創的“通達之道”。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心鏡”或“鏡心”,其實正是“心-視角”的高度濃縮。其中“心”代表生命的本體,而“鏡”代表超越的智慧視角。“心鏡”或“鏡心”,即是生命本體與超越的智慧視角的完全合一。在這個智慧境界中,心就是鏡,鏡就是心,生命本體就是超越的智慧視角,超越的智慧視角就是生命本體。由此我們才可以說,這種超越的智慧視角是生命的本體智慧,是生命本有的智慧。
從“靜心”到“鏡心”的訓練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發現生命本體智慧的過程。用視角學的語言來說,這個過程即是“心-視角”不斷自我超越的過程。靜的過程,即是淨的過程,即是損的過程,即是從有為到無為的過程。“鏡”即是對達到無為、究竟超越後的智慧境界的譬喻。對於這種譬喻,我們要領會其精神,而不要執著其名相。
為此,莊子還特別開示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逍遙遊》)“鏡心”或“心鏡”,是徹底無私無我的境界,是徹底無為無執的境界,是徹底無名無相的境界,是徹底自在逍遙的境界!莊子之“鏡心”,亦如佛陀“指月之指”,見月而離指,得意而忘言,可矣。
佛道聖人雖然示現不同,其心亦有共通之處。佛之五種智慧中的“大圓鏡智”與莊子之“鏡心”,亦可比高山流水,伯牙子期!
正可謂——
南華覓知音,鏡智鑒鏡心。
一曲逍遙遊,請君側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