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法則,是基於“視角”這一特殊視角提出來的視角學基本觀點。


    本文所說的視角學,全稱“生命視角哲學”,亦名“生命視角學”“視角哲學”,是以生命宇宙之本體視角為核心研究及實踐對象的生命哲學。簡稱“視角學”。


    “視角”一詞的原始本義是指,在觀察物體時,視線在水平以及垂直方向所形成的角度。其引申義為人類一切感知、認知、覺知等精神活動所秉持的角度。在視角學中,視角不僅指代這種角度,還指向產生這些角度的生命宇宙之本體。當指向此本體時,通常稱為“超級視角”。


    所謂“超級視角”,即超越了所有一切局限後的究竟超越、終極超越的視角。在視角學的生命宇宙觀中,超級視角被視為生命宇宙之終極本體,同時也代表著視角學生命實踐的核心目標、核心追求、核心價值、核心意義、核心智慧。


    超級視角所代表的生命宇宙之終極本體,從究竟意義上說,本無名字,離於一切名相,離於一切語言。因此,“超級視角”這一名詞概念,也僅僅是一種假名,一種基於視角學思想而提出的假名。不僅超級視角是假名,視角學所有範疇、概念、名詞等,皆是假名。


    生命宇宙,是生命視角學視野下的世界觀、生命觀、宇宙觀。所謂“生命宇宙”,是指生命以及生命所感知、認知、覺知的身心內外所有一切現象的總和。在生命視角學的世界觀、生命觀、宇宙觀中,生命、世界、宇宙是一體無分的,因此稱之為“生命宇宙”。


    視角法則,是基於視角學基本思想總結歸納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觀點,因其對於視角學的研究與實踐有著最根本、最基礎的指導意義,因此稱之為“視角法則”。


    視角法則,同時也是從生命哲學探索的角度,所提出的一種觀照世界和生命的方法,以及依該方法所獲得的基本觀點。


    視角法則,屬於生命哲學,是服務於生命本身的。它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客觀世界的問題,甚至也不是主觀世界的問題。視角法則,揭示的是這樣一個獨特的智慧視角,即: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不同的視角所呈現的視界之間的差異,問題不在於視角和視界本身,而在於未能從更高的視角看清視角和視界的不同。在某個層麵存在的問題,在更高層麵的視角下,會自然地消失。因為問題本身並不存在,它僅僅是被視角和視界局限、束縛的自然結果。


    在同一視角和視界內,問題基本上是無解的。所有的解,都需要新的視角介入。在新的視角下,問題的答案會自然浮現出來。


    隻是,如果新的視角僅僅是相同維度下的視角變換,那麽問題的解決就隻是治標而不治本。隻有從更高的維度介入新的視角,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問題。問題不是被解決的,而是隨著視角的轉變自然消除的。


    視角法則以及所有視角學基本原理,不僅可以應用於生命哲學領域,而且可以應用到非常廣泛的客觀物理世界以及哲學、科學、政治、經濟、文化等所有涉及人類文明的領域。不過,筆者的主要關注點在於生命本身,所以將其列為生命哲學探索研究的內容。


    視角法則,即視角學基本觀點,一共二十條。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視角法則為視角學第一法則:一切皆是視角。其完整的表達為:一切皆是視角,一切不離視角。


    這裏的“視角”不應局限於眼睛所看,而是所有可供人類使用的感官及感官輔助工具,都可以作為“視角”工具。視角學所說的“視角”,是廣義上的視角。


    二十條視角法則,雖然分列為二十條,但其實是互聯共通的,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同時,它們之間也是相互全息含攝的。即一包含著多,多包含於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十個分視角,共同匯聚融合為一個大視角。這個大視角,即是整個視角法則的靈魂——超級視角。


    為什麽說一切皆是視角呢?


    我們對於世界和生命以及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所有認識,都是由“視角-視界-世界”構成的。而對於視角的選擇,則源自於心,感官僅僅是心和視角的道具。因此,完整的認識過程體現為視角法則(八):心=視角=視界=世界。


    這裏的“=”不應機械地理解為全等,而是一種強關聯關係的著重強調,即:有什麽樣的心,就有什麽樣的視角;有什麽樣的視角,就有什麽樣的視界;有什麽樣的視界,就有什麽樣的世界。


    這裏的“世界”,代表著人類所感知的所有一切客觀及主觀現象的總和。


    要掌握和運用視角法則,首先要學習視角思維。


    所謂視角思維,是指關注的重點不是某一種觀點本身,而是得出這種觀點的視角。


    這是有一定難度的。人們通常會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但對於自己所使用的視角則表達甚少。


    有的人會闡明自己觀點的觀察角度,但更多的人不會主動去闡述。


    另外,即使對觀察的角度即視角進行了闡述,這種闡述通常也比較粗略而不夠精細、準確。


    事實上,很多情況下,人們為了隱藏內心深處的動機,可能會對觀點的出發點進行裝飾、變形、遮蔽,而隻把觀點本身呈現出來。更多的情況則是,人們對於自己所使用的視角處在一種模糊而不自覺的狀態,或者習慣性地認為理所當然即是如此,很少主動、自覺、有意識地去觀察自己的視角。


    所以,視角思維需要逆流而上,學會主動自覺地去觀察觀點產生的源頭,從而還原其使用的視角。這個過程即是第八項視角法則的逆向過程:“世界=視界=視角=心”。


    觀點,是對世界的某一種表述和摹畫,是視界的映像。視界是視角的投射,視角是心的投射。


    之所以能夠進行這樣的逆向觀察,是因為我們的心本來就具有靈明的智慧覺性,這種智慧覺性的體現之一就是可以變換視角來觀察和思考問題。


    視角可變換的領域、角度、廣度、深度、維度以及層次,是無量無邊的。而每一個不同的視角都會帶來不同的視界,從而使我們獲得更廣闊、更深刻的洞見。


    這種逆向觀察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種視角,進行逆向觀察、思考的訓練,即是培養視角思維的一種非常好的訓練方式。


    當你學會用視角思維去觀察一切,就會發現,一切皆是視角。


    物質是視角,精神是視角,世界是視角,生命是視角,時空是視角,宇宙是視角。


    政治是視角,文化是視角,科學是視角,宗教是視角,哲學是視角,藝術是視角。


    身體是視角,心靈是視角,思想是視角,情感是視角,感受是視角,記憶是視角。


    愛恨情仇是視角,功名利祿是視角,悲歡離合是視角,生老病死是視角,價值與意義同樣是視角。


    沒有什麽不是視角,沒有什麽可以離得開視角。一切皆是視角。


    你和我,也不例外。你,是一種視角。我,是一種視角。


    注意,視角=心,心=視角,視角=視界,視界=視角,視角=世界,世界=視角。


    除了視角,再無其它。


    “無視角”,是一種視角。“全視角”,也是一種視角。


    客觀,是一種視角。主觀,是一種視角。唯物主義,是一種視角。唯心主義,是一種視角。基督教所說的神,或者上帝,是一種視角。老子所說的道,是一種視角。佛陀所說的佛、真如、空性,亦是一種視角。孔子所說的仁、義、禮、智、信以及忠恕之道、中庸之道等,皆是一種視角。宋明理學、陸王心學,亦是一種視角。包括易經之易、禪宗之禪等等,皆是一種視角。


    這就是視角法則中的第一法則:一切皆是視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空心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明空心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