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也稱“華”、“夏”或“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1]從考古來看,華的概念與仰韶文化有關。[2]
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3]。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複,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華夏一詞,不僅是地理層麵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麵。[4]
比較著名的華夏始祖有:有巢氏[4]、燧人氏[5]、伏羲氏[6]、神農氏(炎帝)[7]、黃帝(軒轅氏)[8]堯、舜、禹等[9-11]。其中依據中國曆史大係表記載: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12],華夏先民在黃河、長江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上古
華夏文明源自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這幾個文明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華夏祖地中國的發源地)(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製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中國奠基性的,以宗法製為根本製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三皇時期
中國曆史上傳說中的三皇也是這樣的神。關於三皇確指何人,史學界一直存在著兩種觀點。一說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一說指伏羲、女媧、神農。不過,通常說法是指燧人、伏羲、神農。
為什麽說燧人、伏羲、神農是天上的神下凡呢?根據史料記載,三人被尊稱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而“氏”的原始意義是神隻之意。此外,三人皆有異象,皆聰明過人。
相傳燧人氏聰明異常。而伏羲的母親叫華胥,因為在雷澤(今屬山東菏澤境內)這個地方踩了大人的腳印而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長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說是人首龍身,他智勇雙全、力大無比。他自稱“龍師”,並將龍作為華夏部落的族徽——圖騰,後世漢族自稱龍的傳人大概就緣於此。
關於神農氏,《春秋緯·元命苞》中說他是“人麵龍顏”,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子,五髒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個時辰就會說話,五天以後就可以走,七天以後牙齒就長齊了。再者,從其三人那超越人類智慧的諸多行為看,非是剛剛造出來的人的智慧所可以企及的,一定是背負著教化人類使命而來到人間的神。
炎黃結盟圖
五帝時期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源頭之一華夏部落在黃河、長江[11]起源並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曆了母係和父係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麵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神農部落。
黃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舉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須與之較量,於是誕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戰,炎帝和黃帝部族沒兵戈相見,而是通過廟堂的論戰來判定輸贏。阪是古時一種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黃帝雙方一邊都有一個土池,每一個論點誰贏了,誰就在麵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會流入傾斜的一方,直到誰的池水先滿,誰就為最後的贏家!
民國小學曆史課本
為什麽炎帝和黃帝會產生這樣一種輸贏的方式呢?因為炎帝和黃帝都為一家,後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族,而不是殺的你死我活,最後炎帝的小宗歸為黃帝的大宗,所以從黃帝開始,尊黃帝為人文始祖,華夏道統的象征。而後的華夏文明其實就是在炎黃血脈之內的一種解釋,一種陳述,故不強調血脈,以人文判定!所以漢族王朝曆來就有這樣的概念就是清君側,而不是滅族的形式!采取滅族的一定是外來的異族,因為他們不在華夏血緣共同體內!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製時代走到了曆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於黃河中、下遊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部落名,以與“蠻、夷、戎、狄”等部落相區別。但是,這時夷夏之辨尚不甚嚴。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春秋(前770~前476)時,夷夏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宗族氏族,非民族)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戰國時,秦、齊、燕、韓、趙、魏、楚等諸侯國同稱諸夏,是當時強大的華夏諸侯國。七雄合縱、連橫、兼並、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當時華夏文化共同體的分布區域北達東北遼河中下遊,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等廣大地區。
秦之後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並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隨後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漢武帝時獨尊儒術統一國人思想有了大一統概念,漢民族開始形成,而“華夏”這個稱唿逐漸成為漢民族的別稱。
現代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將“華夏”作為中國人的別稱,將中國稱之為華夏或神州。
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3]。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複,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華夏一詞,不僅是地理層麵的,更深一層的價值在文化沉積方麵。[4]
比較著名的華夏始祖有:有巢氏[4]、燧人氏[5]、伏羲氏[6]、神農氏(炎帝)[7]、黃帝(軒轅氏)[8]堯、舜、禹等[9-11]。其中依據中國曆史大係表記載: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人文始祖”[12],華夏先民在黃河、長江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上古
華夏文明源自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這幾個文明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華夏祖地中國的發源地)(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製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中國奠基性的,以宗法製為根本製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三皇時期
中國曆史上傳說中的三皇也是這樣的神。關於三皇確指何人,史學界一直存在著兩種觀點。一說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一說指伏羲、女媧、神農。不過,通常說法是指燧人、伏羲、神農。
為什麽說燧人、伏羲、神農是天上的神下凡呢?根據史料記載,三人被尊稱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而“氏”的原始意義是神隻之意。此外,三人皆有異象,皆聰明過人。
相傳燧人氏聰明異常。而伏羲的母親叫華胥,因為在雷澤(今屬山東菏澤境內)這個地方踩了大人的腳印而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長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說是人首龍身,他智勇雙全、力大無比。他自稱“龍師”,並將龍作為華夏部落的族徽——圖騰,後世漢族自稱龍的傳人大概就緣於此。
關於神農氏,《春秋緯·元命苞》中說他是“人麵龍顏”,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子,五髒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個時辰就會說話,五天以後就可以走,七天以後牙齒就長齊了。再者,從其三人那超越人類智慧的諸多行為看,非是剛剛造出來的人的智慧所可以企及的,一定是背負著教化人類使命而來到人間的神。
炎黃結盟圖
五帝時期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源頭之一華夏部落在黃河、長江[11]起源並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曆了母係和父係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麵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神農部落。
黃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舉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須與之較量,於是誕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戰,炎帝和黃帝部族沒兵戈相見,而是通過廟堂的論戰來判定輸贏。阪是古時一種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黃帝雙方一邊都有一個土池,每一個論點誰贏了,誰就在麵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會流入傾斜的一方,直到誰的池水先滿,誰就為最後的贏家!
民國小學曆史課本
為什麽炎帝和黃帝會產生這樣一種輸贏的方式呢?因為炎帝和黃帝都為一家,後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族,而不是殺的你死我活,最後炎帝的小宗歸為黃帝的大宗,所以從黃帝開始,尊黃帝為人文始祖,華夏道統的象征。而後的華夏文明其實就是在炎黃血脈之內的一種解釋,一種陳述,故不強調血脈,以人文判定!所以漢族王朝曆來就有這樣的概念就是清君側,而不是滅族的形式!采取滅族的一定是外來的異族,因為他們不在華夏血緣共同體內!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製時代走到了曆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於黃河中、下遊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部落名,以與“蠻、夷、戎、狄”等部落相區別。但是,這時夷夏之辨尚不甚嚴。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春秋(前770~前476)時,夷夏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宗族氏族,非民族)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戰國時,秦、齊、燕、韓、趙、魏、楚等諸侯國同稱諸夏,是當時強大的華夏諸侯國。七雄合縱、連橫、兼並、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當時華夏文化共同體的分布區域北達東北遼河中下遊,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等廣大地區。
秦之後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並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隨後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漢武帝時獨尊儒術統一國人思想有了大一統概念,漢民族開始形成,而“華夏”這個稱唿逐漸成為漢民族的別稱。
現代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將“華夏”作為中國人的別稱,將中國稱之為華夏或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