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位於gs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敦煌石窟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曆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曆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敦煌石窟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窟內繪、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


    敦煌石窟是融建築、雕塑、壁畫三者於一體立體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百科全書。


    曆史沿革


    敦煌位於gs省的西部,從自然地理的位置上說,正處在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處。這裏南接青海,西連xj,自漢代以來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樞紐。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為抵禦匈奴,設敦煌郡作為邊防哨所。自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後,作為西陲重鎮的敦煌,成為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沿線的商業中心,以及各種民族與文化交匯的場域。其中,佛教文化和藝術在內的中西文明在這裏交匯、碰撞,這是敦煌石窟藝術產生的曆史根源。


    莫高窟開鑿興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獻資料記載稍有出入。目前多數學者所同意的觀點是前秦建元二年(366)樂僔和尚在莫高窟創鑿洞窟,法良禪師接續建造。


    據武周聖曆元年(698)《李君修慈悲佛龕碑》所記載,“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嚐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與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到北涼時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侶社區。這些洞窟最初隻是作為隱士僧侶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後來發展為服務於附近興起的寺院。


    此後,北魏宗室東陽王元太榮(本名元榮),北周貴族建平公於義先後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風習的影響,莫高窟開始發展。


    隋和唐前期,敦煌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商業樞紐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進入鼎盛時期,成為各方的朝聖之地。這一時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兩個大像龕。作為冥想的輔助,作為向不識字的人宣傳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學工具等,這些洞窟空間及內部壁畫與造像被精心營造。


    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侶、地方統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讚助人讚助,其他洞窟則由商旅、軍官和當地的人(如婦女團體)資助。


    安史之亂後,建中二年(781)吐蕃占沙州(敦煌),在吐蕃讚普保護下,莫高窟得以繼續發展。大中二年(848)張議潮率兵起義,收複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歸唐。在張氏歸義軍政權統治的晚唐時期,張氏家屬及其顯貴姻親在此繼續修建。


    乾化四年(914)曹議金取代張氏執掌歸義軍政權,曹氏家族統治瓜(安西)沙(敦煌)120多年,新建洞窟,還全麵重繪重修前代洞窟和窟簷,在崖麵上大麵積繪製露天壁畫,使莫高窟外觀蔚為壯觀。[2]


    北宋景佑三年(1036)和南宋寶慶三年(1227)此地先後為西夏、蒙古政權統治,盡管仍有興造修葺,但伴隨絲綢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經濟蕭條,莫高窟已趨衰落。元以後停止開窟。[2]


    概括而言,莫高窟興於十六國時期,曆經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訖元代。


    洞窟概況


    根據洞窟形製,雕塑、壁畫題材的內容和風格特點,莫高窟可分為北朝、隋唐、五代至宋、西夏至元4個大的發展時期。


    北朝


    建築


    現存洞窟主要是北魏、西魏、北周時開鑿,個別北魏洞窟可能開鑿於北涼時。窟形主要有中心柱窟、方形窟和禪窟三種。中心柱窟平麵長方形,窟內鑿出方形塔柱,柱體四麵開龕塑像,窟頂前部多作“人字披”形,後部為平棊頂。此為北朝典型窟形。方形窟為覆鬥形頂,正壁大多鑿一大龕。禪窟較少,典型洞窟第285窟平麵方形,正壁鑿一大龕,兩側各鑿一小龕,南北壁各鑿出4個小禪室。[2]


    共2張


    第285窟


    雕塑


    這一時期的洞窟,主像一般是釋迦牟尼或彌勒,還有釋迦多寶並坐像、菩薩像和禪僧像等。有的中心柱和四壁上部貼有影塑千佛、供養菩薩和飛天。[2]


    壁畫


    窟頂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和四壁上部多繪天宮伎樂,四壁下部為藥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麵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本生和因緣故事,位置適中,醒目突出。這類故事畫的構圖,除單幅的外,多為橫卷連環畫形式。例如,莫高窟285窟的《五百強盜成佛》故事畫,表現了作戰、被俘、審訊、受刑等場麵。以白色為底,色調清新雅致,風格明快灑脫,是西魏壁畫的傑作。北朝佛教重視禪行,故此時洞窟內容多與僧人坐禪觀佛的宗教活動有關。北魏壁畫多以土紅為底色,用青、綠、赭、白等色敷彩,色彩熱烈厚重,風格樸拙渾厚,並有濃厚的西域佛教藝術特征。西魏以後多用白色壁麵為底,色調趨於清新雅致,風格明快灑脫,呈現出中原風格。[2]


    莫高窟第285窟主室南壁


    隋唐


    建築


    為莫高窟的全盛期,洞窟占總數的60%以上。典型窟形是平麵方形的覆鬥頂窟,一般正壁鑿一龕,新出現南、西、北三壁各鑿一龕的形式。唐前期出現高30米以上的大像窟,正壁為石胎泥塑的大倚坐彌勒像,像兩側和後部鑿出供繞行巡禮的隧道。窟前有窟簷式多層木構建築。唐後期出現佛壇窟和臥佛窟。佛壇窟為方形,覆鬥頂,主室正中設佛壇,壇後部有通連窟頂的背屏,塑像置於佛壇上。臥佛窟為橫長方形,盝頂,後部鑿出涅盤台,上塑涅盤像。這一時期塑像風格與中原地區更趨一致,塑造形體和刻畫人物性格的技藝進一步提高,題材內容增多,出現前代不見的高大塑像。[2]


    莫高窟第303窟隋朝


    雕塑


    隋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薩組合。個別洞窟還有二力士、四天王。出現了一佛二菩薩為一組的立像,或三組鼎足而立的九身立像。此時塑像麵型方圓,體形健壯,較為寫實,腿部一般較短。唐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加二力士組合,此外有七佛像、供養菩薩像和高僧像等。例如,莫高窟第45窟的塑像塑於正壁龕內,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像。佛像莊嚴,弟子謙恭,菩薩窈窕,天王雄健,整組造像豐滿圓潤,形象逼真,是莫高窟盛唐時期雕塑的傑出代表。第96窟的“北大像”高35.5米(2002年敦煌研究院數據),第130窟的“南大像”高26米。第148窟主尊涅盤像長約15米,像後有72身弟子,各呈悲容,神態不一,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組彩塑群像。[2]


    莫高窟第0320窟主室西壁盛唐


    壁畫


    隋唐時期的壁畫題材豐富,場麵宏偉,色彩瑰麗。人物造型、敷彩暈染和線描技藝達到空前水平。隋代壁畫正值北朝向唐代過渡階段,除沿用原有的一些題材外,新出現經變畫。畫麵一般較小,內容也較簡單。[2]


    唐代壁畫的主要題材是多種經變畫,前後期在題材和布局上有所不同。前期有觀無量壽經變、阿彌陀經變、東方藥師經變、彌勒經變、維摩詰經變、法華經變等,一般是每壁一幅經變,同一窟內題材種類不多。例如,莫高窟第220窟的《藥師經變畫》,其中樂隊部分由十多人組成,他們手持各種樂器,作吹、撥、彈、奏狀,是唐代樂舞興盛的真實寫照。此時淨土內容的經變畫占很大比重,反映出往生淨土思想在世俗信徒中具有廣泛影響。後期經變種類繁多,多種經變匯於一窟,新出現金剛經變、華嚴經變、思益梵天請問經變、密嚴經變、楞伽經變、報父母恩重經變、勞度叉鬥聖變等,這是唐代佛教宗派林立,各有所崇的寫照。此外,還有與經變畫相配合的屏風畫、佛教感應故事畫、瑞像圖、密宗題材畫和曆史人物畫等。


    共2張


    第220窟


    此時供養人像形體較大,多占據甬道兩壁或窟內顯著位置,如唐後期第156窟的《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和《宋國夫人出行圖》。這兩幅畫表現了晚唐時期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和夫人出行的場麵,在橫幅長卷式壁畫上,儀仗、音樂、舞蹈、隨從護衛等人物分段布滿畫麵,組成浩浩蕩蕩的出行行列,開創了莫高窟在佛窟內繪製為個人歌功頌德壁畫的先例。經過隋代的探索,唐代的壁畫藝術已臻於嫻熟精湛。唐前期人物豐潤,肌勝於骨,色彩富麗,線描采用自由豪放的蘭葉描,具有雄渾健康、生機勃勃的氣派。吐蕃時期壁畫色彩明快清雅,線描精細柔麗,人物性格刻畫細膩,構圖嚴密緊湊,形成細密精致柔麗的風格。至晚唐壁畫出現公式化趨向,已缺乏意境和情趣。[2]


    五代至宋


    建築


    窟形主要為中心佛壇窟,佛壇後部有連至窟頂的背屏。窟頂為覆鬥形,下端四角處鑿出圓拱形凹麵,畫四大天王像。在莫高窟下層大窟的窟前曾建有木構殿堂建築,構成前殿後窟的格局。現存的4座宋初木構窟簷較多地保留唐代風格,是研究唐宋建築的重要資料。[2]


    雕塑


    這一時期的彩塑遭到嚴重破壞,僅存兩窟。造型雖有唐代餘風,但技藝不如唐代精湛。[2]


    壁畫


    壁畫題材多沿襲唐代,主要有佛像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瑞像圖和供養人畫像。第61窟有通貫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圖》,麵積約50平方米,是莫高窟最大的一幅壁畫。畫中運用鳥瞰式透視法,描繪了河北道鎮州至太原、五台(今屬sx省忻州市)方圓數百裏內的山巒、河流、城市、橋梁、店鋪、寺廟、蘭若、庵廬、佛塔,以及其中的送貢、進香、商旅、行腳、推磨、踏碓等各種人物活動,是一幅形象的曆史地圖和社會生活圖景。[2]


    共2張


    莫高窟第0061窟主室西壁


    此時供養人畫像增多,主要有歸義軍曹氏家族成員及達官顯貴,以及與曹氏聯姻的於闐國王和王後,甘州迴鶻公主等。人物形象更趨高大,一般在2米以上。這一時期的壁畫,前期猶存唐代餘風,人物肌肉豐腴,設色熱烈,線描豪放而有變化,隻是用筆粗糙簡率。後期出現公式化,經變內容空洞,人物神情呆板,色彩貧乏,線條柔弱無力。[2]


    壁畫使用的礦物質顏料


    西夏至元


    這一時期新開鑿的洞窟很少。西夏多是改建舊窟,重繪壁畫。壁畫雖多,新題材很少,但在構圖和敷彩上有特點。壁畫中供養菩薩行列變得高大,多占據甬道或壁麵下部的顯著位置。淨土變之類的經變畫,構圖銳意簡化,有的幾乎與千佛像難以區分。畫麵構圖和人物形象都過於程式化,呆滯而缺少生氣。色彩以綠為底色,用土紅勾線,整個畫麵色調偏冷。較多地使用瀝粉堆金手法,為前代所少見。[2]


    元代洞窟數量很少,第465窟和第3窟的壁畫代表了當時兩種不同的畫風。前者後室四壁和窟頂布滿密宗曼荼羅和明王像,四壁下部有織布、養雞、牧牛、製陶、馴虎、製革、踏碓等各種人物畫60多幅。內容、構圖形式、人物形象和敷色、線描等帶有濃鬱的藏畫風格和陰森、神秘的情調。後者壁畫屬於漢族畫風,以密宗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為主,以細而剛勁的鐵線勾描人物形體,用蘭葉描和折蘆描表現衣紋和飄帶的轉折頓挫,線描技術造詣很高。此外,第61窟甬道兩壁有西夏末年、元初重畫的《熾盛光佛圖》和《黃道十二宮星象圖》,題材為莫高窟壁畫中所僅見。[2]


    莫高窟第0003窟主室西壁


    洞窟分期與編號


    2003年,在重新修訂莫高窟各家編號對照表時,將未入敦煌研究所編號的漏編的現存30餘個窟龕進行了補編窟號。至此,莫高窟南北二區洞窟編號總計為767個(其中南區519個,北區248個)。


    九層樓


    第96窟窟外木構建築之俗稱。唐代稱北大像。俗稱大佛殿。代表窟之一。敦煌石窟之第一大窟,建於初唐。洞窟直通崖頂,高40米,窟外有九層木構建築,高45米。窟內徒壁無畫,依崖塑敦煌石窟中最大塑像(高33米)的彌勒佛像。高度僅次於四川樂山石刻大佛(71米)和四川榮縣石刻大佛(36米餘)。在泥塑造像中,其高度則為全國之冠。


    據p.3720《莫高窟記》,此窟及像由禪師靈隱及居士陰祖等於武周延載二年(延載無二年,應為證聖元年,695)建造。大像就崖鐫刻石胎,外敷草麻泥,然後造形上彩像身倚崖善跏坐,雙腿下垂,腳踏覆蓮,衣僧祗支及土紅袈裟,儀容端莊。五代後,因地震毀,同窟壁畫亦毀於此時。現存者為後代重修。由於原作石胎尚存,故原像的身材比例和基本姿態仍得以保持。1928年重修窟前木構建築時,曾粧鑾大佛,彩繪僧祗支及土紅袈裟,並在袈裟垂裾邊沿繪清式雲龍紋,非佛非俗。現存大佛雙手,為敦煌研究院於1986年重修。證聖元年武則天加“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尊號,洛陽造彌勒大像,此風隨之靡及全國,敦煌地區彌勒信仰亦隨之更盛,北大像即建於此時。窟外木構建築共九層(俗稱“九層樓”)。[8]


    閣樓依崖就窟而起,下八層為五間六柱大型兩角窟簷,簷角上翹,有線脊,下垂風鐸(俗稱鐵馬)。第一層正對本窟巨型窟門,第四層和第七層各對洞窟明窗。第九層為八角頂,上豎3米高寶瓶,窟、像即以此頂相覆,三者共融一體。據p.2762《張淮深勳德記》及《宋乾德四年重修北大像記》、1936年《重修千佛洞九層樓碑記》(此碑已毀,僅存錄文)記載,武周初建大佛時,樓為四層。晚唐乾符年間(874—879),沙州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重建,改四層為五層。宋乾德四年(966)沙州歸義軍節度使、托西大王曹元忠及其妻涼國夫人潯陽翟氏避暑莫高窟,將下兩層糟朽梁、柱拆換重建(上三層仍保存原建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敦煌商民戴奉鈺集資重修,改五層為七層。1928年,劉驥德等合莫高窟住持喇嘛易昌恕等重建,改七層為九層,於1935年建成,即今之“九層樓”。[8]


    《敦煌九層樓》常書鴻.3x61.5cm


    三層樓


    一名吳僧統窟,晚唐稱吳和尚窟。代表窟之一。建於大中五年至鹹通八年(851—867)之間。窟主吳和尚即晚唐河西都僧統洪。覆鬥頂中心佛壇型窟。位於莫高窟南區北段底層。其上為第365窟(七佛堂),頂層為第366窟,三窟窟前倚崖統建三層木構窟簷,即三層樓。


    此上下三層洞窟似為吳和尚獨力開鑿的係列窟。主室為莫高窟麵積最大之洞窟。室內馬蹄形中心佛壇上,存清代改修之宋塑九身,壇西沿背屏直接窟頂,繪唐及宋畫。四壁壁畫為重層,表層為西夏時所繪綠底千佛,色調單一,形象如出一模,缺乏生氣。1981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整修此窟壁畫時,曾發現底層晚唐壁畫,該畫色彩鮮麗如新,線條清晰,似為某種經變淨土說法圖中的水榭雕欄,以此可窺未變色的晚唐畫之一斑。窟頂為西夏浮塑貼金的團鳳四龍藻井,四披為貼金棋格團花圖案。甬道兩壁繪西夏說法圖及供養菩薩,南壁中部嵌清代《重修千佛洞三層樓功德碑記》木碑一方,北壁中部為藏經洞窟門。前室無畫。洞窟編號第16~17號,16窟建於唐大中五年至鹹通(851~867)間。窟前倚崖統建三層木構窟簷,故俗稱“三層樓”,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於16窟甬道北側發現藏經洞,後編號為第17窟。因此三層樓也是為數不多的窟中窟。[8]


    三層樓


    藏經洞


    莫高窟第17窟,即藏經洞,亦稱“鳴沙石室”“敦煌石室”,位於第16窟甬道北壁,建於唐大中五年至鹹通三年(851—862)間,原為晚唐河西釋門都僧統洪的禪窟,洪逝世後,其下屬僧徒或吳姓本家改禪窟為影堂。此窟平麵近於方形,覆鬥形頂,地麵至窟頂高3米,北壁前建長方形禪床式低壇,壇上端坐一身泥塑坐像,為洪高僧像。北壁畫二菩提樹,枝葉相接,以示洪在菩提樹下坐禪。菩提樹東側畫一比丘尼,雙手捧持對鳳團扇;西側畫一近事女,一手持巾,一手執杖。西壁嵌有大中五年洪告身碑一通。窟內因發現數以萬計從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古代佛經寫本、社會文書、絹畫、刺繡、法器等文物,故而俗稱“藏經洞”。[8]


    莫高窟17窟(藏經洞)


    清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一說二十五年)五月,道士王圓籙清掃第16窟甬道積沙時,偶然發現甬道北壁有一小窟,據《重修千佛洞三層樓功德碑記》記載:庚子孟夏,新開洞窟偏北,複掘得複洞,內藏釋典充宇,銅佛盈座,“見者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太清宮大方丈道會司王師法真墓誌》)。但由於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致使出土文物流散至世界各地,其中文獻一般估計在5萬件以上,文獻種類在5000-6000種之間,90%左右是佛教文書,非佛教文書不足10%,包括官府文書、四部書、宗教典籍、社會經濟文書、文學作品、啟蒙讀物等;寫本文字除漢文外,還有藏文、於闐文、梵文、迴鶻文、粟特文、突厥文、龜茲文等。此外,還有若幹銅佛、法器、幡、幢、絹紙畫、壁畫小樣和畫具等文物。[8]


    對於藏經洞封閉的原因與時間,幾十年來眾說紛紜。歸納其要者,一為避難說,二為廢棄說。


    壁畫


    敦煌石窟藝術內容之一。敦煌石窟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壁畫指在石窟甬道、四壁及窟頂上所繪的佛畫。敦煌石窟崖質屬酒泉係礫石岩層,由積沙與卵石沉澱粘結而成。卵石堅硬、金石難琢,沙層疏鬆、稍碰即落,不適於雕刻。故古人於鑿窟之後,在壁頂及牆麵抹泥灰塗白粉,令其平整再繪畫於上。由於畫壁較石刻費工少,易於描繪細節,豆人寸馬均可精繪入壁,所以表現佛經內容及時代社會風貌,都較石刻廣泛、豐富、詳盡.這是敦煌石窟有別於其他石窟的最大特點和獨具的優勢。從數量上講,敦煌石窟現存壁畫約五萬多平方米,最大畫幅40餘平方米。從時代上講,自十六國晚期的北涼,到蒙元時代,代代相因,鑿窟彩繪,千年不衰。


    從內容上講可分:


    (1)尊像畫。如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彌陀佛、七世佛、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十方諸佛、賢劫千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迦葉、阿難、舍利弗、東南西北天王、力士、藥叉、天龍八部、羅漢、婆藪仙、梵天、帝釋、維摩詰和高僧以及漢密藏密內容的千手千眼觀音、千手千缽文殊、不空羂索觀音、怖畏金剛、密跡金剛、明王、雙身像等單幅畫像。這類畫像在敦煌石窟各代洞窟中均有大量描繪。


    (2)佛傳故事畫。繪述釋迦牟尼佛今世從入胎、出生、成長、出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以及涅盤等被神化了的傳記性連環畫。


    (3)本生故事畫。繪述釋迦牟尼佛過去若幹世忍辱犧牲、救世救人的善行。如“薩埵太子舍身飼虎”、“屍毗王割肉貿鴿”、“九色鹿本生”、“睒子本生”、“須達拏太子本生”、“毗楞竭梨王本生”、“虔闍尼婆梨王本生”、“月光王本生”等。


    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主室西壁


    (4)因緣故事畫。描述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的事跡。如“沙彌守戒自殺緣”、“微妙比丘尼緣”、“須摩提女緣”、“五百強盜成佛緣”、“難陀出家緣”以及《賢愚經》中多種因緣故事。


    (5)漢族神話題材圖畫。如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開明、飛廉、雷神、礔電、方士、羽人、虺龍九首等.以上(2)到(4)類題材壁畫,多繪於早期的北涼、北魏、西魏、北周及隋代洞窟內。


    莫高窟第0249窟主室南披頂部中心繪西王母乘鳳車


    (6)佛教史跡畫。描繪佛教傳播中的曆史人物、事件、佛教聖跡、遺跡和靈異感應事跡以及各種瑞像的畫圖.如“張騫出使西域”、“釋迦浣衣池”、“釋迦曬衣石”、佛圖澄各種神異故事、“楊都金像”、“石佛浮江”、“隋文帝請曇延法師祈雨”、“尼波羅水火池”、“犍陀羅雙身像”、“舍利弗、毗沙門決海”、“張掖西影寺瑞像”、“酒泉郡釋迦像”、“聖者劉薩訶事跡”以及“五台山圖”、“唐僧取經圖”等。據統計這類題材有六十七種之多,從唐初到宋、元的石窟中皆有繪製,以中晚唐、五代最盛。


    (7)經變畫。是釋迦佛所宣講的佛經的圖畫。這是敦煌壁畫中的最主要部分,入畫最多,且貫串於各時代。共三十餘種、千餘壁,尤以唐至五代為盛。如降魔變、涅盤經變、彌勒經變、維摩詰經變、寶雨經變、阿彌陀經變、藥師經變、觀無量壽經變、法華經變、觀音經變、華嚴經變、金光明經變、楞伽經變、報恩經變、報父母恩重經變、天請問經變、思益梵天請問經變、金剛經變、勞度叉鬥聖變、密嚴經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變、熾盛光佛陀羅尼經變、梵網經變、賢愚經變、地藏菩薩與十王廳以及水月觀音經變等。


    莫高窟第0320窟主室北壁觀無量壽經變


    (8)供養畫。即出資造窟、繪塑佛畫佛像的功德主、窟主及其眷屬的供養人畫像和出行圖。供養人身份包括僧尼居士、王公貴胄、高官軍將、世家大族、士庶百姓、行人社眾、畫師塑匠、仆婢倡優、西北各民族民眾及國王、王子、中外商旅等,五千餘身。如“晉昌郡太守墨離軍使樂廷瓌供養像”,“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養像”,河西和瓜沙節度使張議潮、張淮深、張承奉、曹議金供養像;於闐國王李聖天,於闐太子從連、琮原,於闐公主、甘州迴鶻公主供養像;吐蕃持缽僧宜、掃灑尼姑、願“舍賤從良”的奴婢母女供養像等。出行圖如河西節度使張議潮統軍出行圖、宋國河內郡夫人宋氏出行圖、曹議金出行圖等。早期供養像多為單身,少有仆從,畫麵較小,中唐以後,供養人畫麵漸大,畫中除窟主外,眷屬、兒孫、仆從乃至亡父母盡皆入畫,像身也與人等高,且詳書官爵銜位,已有顯赫官位家世、以佛窟為家廟的意味。


    (9)裝飾圖案畫。繪於窟頂的平棋、藻井,佛龕的龕楣、龕柱、龕沿以及佛像的頭光、身光,人物服飾,供桌,地毯,壁畫邊飾等。紋樣有花草、蓮荷、枝葉、蔓藤、果實、飛天、化生童子、獅虎、飛馬、盤龍、鳥禽、狩獵、火焰、星辰、雲氣、迴紋、矩紋、聯珠、菱格等及其組合變化。飾紋多樣,色彩絢麗。現代建築、印染織品、裝飾物等每有用為借鑒。由於敦煌壁畫延續繪製千年不斷,其藝術和內容對研究中國繪畫史及古代社會曆史,尤其是西北地區曆史具有很高的價值。


    彩塑


    敦煌石窟藝術內容之一。敦煌石窟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雕塑是石窟的主體。由於敦煌石窟開鑿在礫岩上,所以除了高達二三十米的南大像、北大像為石胎泥塑外,餘多為木架結構。其製作過程是:在自然長成的與佛像姿勢相近的樹枝上,或人工製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葦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細泥,壓緊抹光塑像成形,再上白粉,最後彩繪,故名彩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寶貝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寶貝兒並收藏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