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顆亮星,它們組成的圖形像是古代舀酒的鬥,故命名為北鬥七星。[1][2][10][11]


    北鬥七星從鬥身最前端開始,到鬥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大熊座a、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e、大熊座ζ、大熊座η,古時漢族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瑤光)。其中,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16]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北鬥七星是天地秩序的製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北鬥指向而來臨的。


    北鬥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因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鬥七星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又稱作瑤光)七顆星組成,古代也分別稱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1]中國古代把恆星天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北鬥七星是屬於紫微垣的一個星官。據《晉書·天文誌》記載:“樞為天,璿為地,璣為人,權為時,玉衡為音,開陽為律,搖光為星。”


    在現代天文學中,星等是衡量天體光度的量,星等值越小表示恆星發出的光越亮。在七顆星中,“玉衡”最亮,亮度為1.77等,“天權”最暗,亮度為3.31等。七星中的“開陽”看起來是一顆星,但在“開陽”附近還有一顆很小的伴星,稱為“輔”或“開陽增一”。[3]而在西方的星座劃分中,北鬥七星則位於大熊座的尾部。目前西方天文學界采用拜耳命名法,每顆星星的名字由一個希臘字母加上該星座的名稱表示,且這個希臘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代表了這顆星在該星座中的亮度排名。根據拜耳命名法,北鬥七星分別稱為:大熊座η、大熊座ζ、大熊座e、大熊座a、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其中前三顆星組成北鬥的鬥柄,後四顆星組成北鬥的鬥身。


    北鬥七星示意圖


    文獻記載


    據中國現存最早的記錄農事的曆書《夏小正》記載:“正月……鬥柄縣在下……六月,初昏鬥柄正在上”


    戰國時期編成的《甘石星經》記載:“北鬥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君王坐著北鬥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鶡冠子》的表述更為清晰:“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西漢時期,正式以北鬥七星為指示12個月的標準星,每個月北鬥七星的鬥柄在天球上移動30°。據《淮南子·天文訓》記載:“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複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複始。”又有《史記·天官書》記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係於鬥。”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將北鬥作為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天象列星圖》也有與之類似的記載。


    星座方位


    北鬥七星屬於大熊座的一部分,位於大熊的尾部。將鬥口的兩顆星(天樞和天璿)連線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距離,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鬥來,由北往西再展開。”意思是說初學者在掌握北鬥七星的位置後就可以以此為基礎依次確認其它星座的位置了。[5]古人對北鬥七星的重視很大程度上在於北鬥在辨別方向時的應用。根據北鬥和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就可以找到位於正北方向的北極星,因此古語有雲,“夜望北鬥知北南”。[3][6][17]


    此外,在北鬥七星鬥柄方向的延長線上,可以找到全天21顆最亮恆星之一的大角星,即牧夫座a星。


    共20張


    夜空中的北鬥七星


    星象成因


    三維圖像


    北鬥七星所組成的鬥形隻是在地球觀測時看到的景象,從其它方向觀測這七顆星時,它們會組成完全不同的圖案。實際上,北鬥七星隻是銀河係中普通的七顆恆星,它們並沒有什麽特殊的關係,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十分遙遠。如天樞星距離地球約124光年,天璿星到地球的距離則有約79光年。因此,我們看到的北鬥七星隻是這七顆恆星組成的三維圖形在地球方向上的二維投影。想要更深入地認識北鬥七星,建立一個三維的立體圖像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恆星自行


    北鬥七星在天空中的樣子是不斷變化的,這是恆星自行所導致的結果。


    實際上,恆星在宇宙空間中也是在不斷運動的,但由於恆星在一年中移動的路程與恆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相比顯得極為微小,因此整體看上去仿佛“恆定不動”一般,所謂“恆星”便是由此而來。但詳細來說,恆星的運動由恆星沿著視線方向的運動和恆星垂直於視線方向的運動組成,後者稱為恆星自行。恆星的自行在天文觀測中的表現是:恆星間的相對位置會產生微小的變化,但這種變化相對於地球與恆星間的距離過於微小,因此幾乎不會被察覺到。


    北鬥七星的自行情況各不相同,這導致它們始終在進行緩慢的相對運動。其中五顆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向同一個方向運動,而“天樞”(鬥口處起第一顆星)和“搖光”(鬥口處起第七顆星)則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由於恆星自行的存在,北鬥的形狀會在漫長的宇宙變遷中發生較大的變化。在約10萬年後,現在這種柄杓的形狀將不複存在。


    北鬥七星指示十二個月份,以北鬥七星鬥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鬥建,也就是曆法中的“月建”。鬥柄循環旋轉,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即一年。《淮南子·天文訓》記載道:“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複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複始。”這裏的“鬥”就是指北鬥七星的鬥柄。《漢書·律曆誌》則記載道:“日至其初為節,至其中鬥建下為十二辰,視其建而知其次。”[15]


    定歲時


    古代中國的勞動人民很早就開始通過觀察星象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北鬥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鬥轉星移對應著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變化,因此成為上古人們判斷時節變化的依據。二十四節氣原是依據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鬥轉星移)製定,是中國古代觀星文化在農業上的一項重要的應用。[7][8]


    北鬥的旋轉可以作為劃分地球上的天和年的依據。以北天極為中樞劃分出子、醜、寅、卯等12宮的空間區位,北鬥七星繞北天極旋轉,其每月、每日、每時所指向的空間區位在周日視運動和周年視運動的作用下不斷變化,如同時鍾之時針、分針、秒針按照各自的規律移轉。可見太陽每日、每年周期性變化的天象也有鍾表曆法的作用。古人通過對日月時、北鬥星等天象的運行規律性及循環周期進行觀測與總結,抽象出十二地支來紀曆。


    北鬥星分別按年按日遍曆十二宮,所曆一年之春、夏、秋、冬四季,與一日之晨、午、昏、夜,行度相符,即在一天與一年之間,北鬥七星鬥柄會繞北極旋轉一周,遍曆由鬥建所得的十二宮。春行寅、卯、辰宮,夏行巳、午、未宮,秋行申、酉、戌宮,冬行亥、子、醜宮;一日則晨行寅、卯、辰宮,午行巳、午、未宮,昏行申、酉、戌宮,夜行亥、子、醜宮。是以對照行度,春比之日東升,夏比之日中天,秋比之日沉落,冬比之日反背。如此,北鬥七星的變化就可以表明一年中氣候與一日中溫度之變化,同時又可以將寒暖燥濕的大小循環於蘊含其中,還可以明確地理方位。[9]


    開陽是著名的雙星。在“開陽”附近有一顆很小的伴星,中國古代專名“輔”(即大熊座80),亮度3.99等。[12]


    《史記·天官書》中記載:“輔星明近,輔臣親強;斥小,疏弱。”[4]《晉書·天文誌》中有雲:“輔星傅乎開陽,所以佐鬥成功,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其國昌,輔星明,則臣強。”宋代何薳的《春渚紀聞·歙山鬥星硯》也有提到:“色正天碧,細羅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鬥宿狀,輔星在焉。因目之為鬥星硯。”明朝何景明的《大複集》中寫到:“又使北鬥以振紀兮,命輔星以佐之。”


    小北鬥


    小北鬥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與位於大熊座的北鬥七星類似,它們也排成了鬥形,但由於亮度不高,遠不及北鬥七星醒目,故稱為小北鬥。勾陳一,也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便是我們所說的北極星。其中最亮的星便是我們所說的北極星(勾陳一)。在天璿、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便可以找到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寶貝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寶貝兒並收藏係統大佬燃爆全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