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下達的命令非常有針對性,趙雲的部隊是由涼州那些彪悍的民眾組成的狼群,他們擅長掠奪,也喜歡掠奪。


    這支部隊將由漁陽出發,前期依靠烏桓人提供糧草和向導,後期劫掠靠近龍城的鮮卑部族維持自己的作戰能力。


    徐榮的部隊則是公孫瓚遺留下來的遼東軍人,他們有著對胡人豐富的作戰能力以及無盡的仇恨,硬扛正麵戰場正合適。王弋也隻需要給他們提供糧草就行。


    張遼率領是支混編,也從漁陽出發。不過單於庭足夠近,用不上一個月可能就迴來了。


    最關鍵的則是青州兵,王弋調動的不止是青州兵,在並州訓練專門用於山地戰的士卒被調往平原繼續訓練,目的不言而喻。


    王弋本人很喜歡冷兵器,可目前為止他的軍隊中裝備的刀劍並不先進,至少做不到領先時代。這種情況主要的原因是材料問題,工匠們能煉出來鋼,但複合金屬的實驗進展非常緩慢。


    不過現在不同了,雖然高碳鋼依舊遙遙無期,但是浦沅給王弋弄出來了一個劃時代的工具——台式虎鉗。


    盡管台式虎鉗的螺紋中軸依舊需要巧手工匠慢慢打造,盡管現在虎鉗的閉合程度並不是十分理想,可這也足夠了。


    有了這個東西,王弋就能通過鋼坯灌注、扭轉堆疊打造出偽大馬士革鋼。


    沒錯,哪怕負麵狀態一大堆,還是個仿造的偽,可依舊比普通鋼鐵打造的要強太多。


    這種偽大馬士革鋼擁有足夠的硬度和韌性以及和烏茲鋼十分相似的花紋。用其打造出來的兵器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神兵利器了。浦沅已經按照王弋的方法實驗成功了,並且十分狗腿的為王弋打造了一柄蝴蝶刀……


    真正的烏茲鋼在印度,現在可能還沒有被人發現。王弋準備等天下一統後過去來個卷包會,反正那種不可再生資源全世界就那麽多,他是不會客氣的。


    青州兵來這裏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另一方麵則是會常駐在這裏,直到全員完成換裝。之前王弋那麽大方的將重甲劍士的斬馬劍送出去也正是因為如此,重甲劍士的斬馬劍是第一優先級,其次就是青州兵。


    青州兵讓郭嘉用得非常慘,王弋得幫他們找迴自信,讓他們重新燃起鬥誌。這還是周瑜曾經給他反映的問題,對此王弋非常關注。


    第二個影響王弋科技進步的其實是玻璃,玻璃這東西王弋是真不懂,五彩斑斕大擺件遼隊倒是燒出來不少,但是真正透明的鉛玻璃卻一塊都沒有。


    如果能讓王弋搞出來一套實驗器皿,他就能用化學的方式弄出很多作用特殊的金屬。比如說鋁、金、銀等等。


    王弋還能製造氧氣,一旦製造出來了純氧,河北的冶煉水平會上升不止一個層次。


    更貪心一些的話,王弋甚至能製取鈦。


    想想看,一身鈦合金甲胄的戰士手持英格蘭長弓,攜帶著鎢合金破甲箭矢。還要什麽火槍?射穿一切!


    當然,這玩意兒王弋隻能在夢中想想,沒有電他什麽也幹不了,可電這東西在這個時代得謹慎,搞不好就是異端。


    在沒有將門閥掌控學術話語權這個問題解決之前,王弋不準備搞太多的高科技。


    掃去腦海中的諸多想法,王弋站在城牆上送別了出征的三支隊伍。


    王弋真的有做昏君的潛質,沒了田媽媽的約束,他一把小蝴蝶刀轉得飛起,沒有一點兒形象可言。


    幾人出征幾人還這種事對王弋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他現在最看重的是這些人能不能為他達成目的,能不能實現自己的野心。不知什麽時候,王弋忽然覺得死人也就是那麽迴事,似乎張遼、張合這些人前去拚殺也沒什麽,曾經樂進死亡時的憤怒他或許再也不會有了……


    不過他還是要出來送一送,他不需要見自己的將士,但將士們需要看見他。


    王弋出現在城頭確實十分提氣,有人不自覺的喊出了“萬勝。”


    然而這隻是個開始,慢慢的所有人都開始大聲咆哮起來。似乎為了即將到來的大戰打氣,也像是為了驅散心中的恐懼。


    就連張遼也不能免俗,他拿著新的鐵槍一邊舞動一邊大吼。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或許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吧。


    離開高柳,張遼率領著五千騎兵馬不停蹄的奔向了漁陽郡。去漁陽的原因不是因為漁陽離單於庭近,相比之下高柳距離彈汗山反而更近一些。


    想要達到王弋要的效果必須從漁陽郡內的長城邊開始清繳,要不然會留下漏網之魚。王弋已經擺明了不想放過鮮卑,那張遼就沒有必要彰顯自己的仁慈。


    三天,張遼帶著人馬來到了漁陽,看了看那道自南向北的城牆,轉頭又看了看自己率領的這些兵馬。


    這也算是一個考驗,這些兵馬有涼州的也有幽州的,可他們互相認識的不多,都是通過層層選拔挑出來的人,每一個都桀驁不馴。更何況張遼不是他們的老上司,他們雖然會聽從命令,但就差把不服寫在臉上了。


    王弋這麽做的原因知道的人不多,恰好張遼就是一個。這一戰過後不會再有以地名命名的軍隊了,軍隊會進行一次大的整改,與之相伴的就是他們這些將領的官職。


    這些人是王弋給張遼特別挑選的部下,他們會和那些青州的兵馬組成一支新的軍隊,統帥就是張遼。至於以後是用虎符下達命令還是以他本人為準,王弋給了張遼機會,就看張遼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軍法想必各位都牢記於心了吧?我的身手如何想必諸位也應該有所耳聞。”張遼眼神犀利的看著身邊那幾個校尉,忽然加大聲音說,“我隻有一個要求,不可以違反軍紀。一旦有人違反,我不管對方是誰,我也不會殺他。士卒違反殺伍長、伍長違反殺什長、什長違反殺曲長、曲長違反殺軍侯、軍侯違反殺校尉、校尉違反你們五個一個也跑不了。諸位!有誰看自己上官不爽利的,現在機會來了。害死你們的上官,我便任命你坐他的位置!”


    五名校尉臉色大變,齊齊轉頭看向了身後的手下。手下們也是一級一級的看下去,眼神中的殺機毫不掩飾。


    “生死有命,富貴憑天!我保證不了死在你們前麵,但衝鋒的時候一定不會在你們後麵。跟著我,你們能平步青雲。前提是不要讓我殺了你們的上官!”張遼再一次說出了自己的行事風格,所有騎士都愣在原地。


    張遼這一手非常狠,離間完他們後緊接著就給了他們充足的保證。沒人去質疑張遼的話,因為他說的是真的。張遼徐州殺神的名頭已經傳遍天下了,沒人願意去挑戰一個敢帶著一千兵馬在數萬大軍的軍營中殺戮一整晚的狠人。給出的保障也足夠令人信服,誰都知道張遼是跟隨王弋最早的那批人,以後不平步青雲才怪了。


    “將軍,下令吧!”一名校尉終於忍不住,坐在馬上躬身行了一禮。


    “那便開始吧。”


    張遼也不再廢話,打馬開始向北方前進。


    張遼開始的速度很慢,可隨著奔跑的距離馬蹄聲越來越密集。他胯下的戰馬仿佛奔跑在鼓麵上,咚咚的聲音響徹在每一名騎士的心中。


    漸漸的,校尉們開始駕馭著戰馬刻意跟隨張遼的節奏,軍侯們有樣學樣,士卒也開始逐漸適應。


    五千騎兵有如一匹狂暴的巨獸奔馳在草原上,閃耀的盔甲便是他堅硬的毛發,鋒利的長槍便是他尖銳的爪牙。


    或許是共振的原因,或許是張遼真的有著獨特的領導力。騎士們的心跳開始和馬蹄聲重合,他們心潮澎拜戰意高昂,無時無刻不想著摧毀所有擋住他們前進道路的事物。


    堪稱完美,不!就是完美。現在這支隊伍是一支完美的隊伍,可以戰勝天下任何一支軍隊,至少在士氣方麵不會有什麽問題。


    可這支軍隊的指揮者張遼心中卻異常苦澀,他很清楚這支軍隊也就士氣上沒什麽問題,其他的所有都是大問題。


    張遼現在還清晰的記得王弋給了他一份五千人的名單,是的,整整五千人。然而除了名字以外這份名單上什麽也沒有,沒有曾經的職位,也沒有擅長的作戰方式。


    從校尉到伍長都是張遼自己憑感覺安上去的,他也不知道誰有帶隊的能力,也不知道到底對不對。而且這些人的身份非常雜,光幽州的騎兵就分為兩種出身。


    一種是遼東軍出身,他們擅長近戰搏殺纏鬥,敢於搏命。另一種是曾經王弋組建的幽州輕騎兵,他們擅長的是依靠拉扯陣型騎射。


    要命的是除了這兩種以外還有一些涼州突騎,他們最擅長的是破壞敵方陣型,比的就是誰更快、誰更狠,他們的戰鬥往往是在瞬息之間。


    這樣一支軍隊在騎兵中應該是無敵的存在,隻要王弋願意將他們出自哪支軍隊告訴張遼,張遼可以隨便統禦。


    可是王弋不允許他問,還一點兒情報都不告訴他,就讓他自己摸索,自己重新構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征戰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邙山之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邙山之北並收藏三國:征戰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