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凱走後,蔡琰再也忍不住,將頭埋在手臂中抽噎。
她又一次將關心自己的人從身邊推走,而衛凱是最後一個。
父親如此,王弋如此,任何想靠近她的人都如此……
莊行默默關上了房門,這種事不是他一個下屬能看的,還是少惹麻煩比較好。
良久。
蔡琰頂著通紅的眼圈走出房間,渾身散發著冰冷的寒氣。
莊行見狀趕緊去侍弄馬車,招惹這種狀態的蔡琰可不是什麽明智的決定。
蔡琰這個狀態現在肯定不適合去要錢糧,隻得迴到韓說家裏休息。
車駕上,莊行一邊駕駛著馬車,一邊在心中感歎。覺得蔡琰這個女人真的有趣。
你說她殺伐果斷吧?她卻將衛凱放走了。其實隻要她說一聲,自己就能衝進去幹掉那個家夥。
你說她矯揉造作吧?這女人平時一點兒婦人之仁都沒有,他們這些世家子要不是被收拾的狠了,怎麽可能服一個女人?
當然,莊行是不會去和蔡琰探討在亂世之中是該如何行事的,他隻是蔡琰的手下,又不效忠蔡琰。
不過那個衛凱也確實夠意思了。
莊行家是冀州本地的,蔡琰的事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而且剛剛在門外也聽了個大概齊,在這種世道蔡琰能有一個這麽關照她的長輩不容易啊。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家的破事兒也不少,父親和族老們打得也很歡樂。
就在莊行胡思亂想的時候,車廂裏傳來的蔡琰的聲音:“莊行,聯係人去幹掉他,做的隱密些。”
“喏。”
莊行答應一聲,心中又嘀咕開了:嘖嘖,最毒婦人心呦,最毒婦人心。人家放了你一馬,你卻要殺了人家,恩將仇報啊!
這就是明晃晃的雙標了,但雙標的不僅僅又他一個,上位者往往會產生極致的雙標。
就比如此時正在潁川的袁紹,他就在破口大罵。
袁紹新年以來過得相當不順心,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傷寒。這次傷寒席卷了天下,幾乎沒有幸免的家夥。袁紹麾下不少文臣武將都染了傷寒。
第二件事其實也是傷寒,因為傷寒的原因,他立的那個皇帝死了。
老家夥本來就沒兩天好喘氣,袁術和袁隗聯手坑了袁紹之後,袁紹就更不想搭理他了。
結果這次傷寒來襲,根本沒堅持多久就掛了。
第三件事來自青州,年前荀衍坑了一把王弋讓他身心愉悅,一群賤民就讓王弋打下白馬的戰利品付諸東流。
這件事在袁紹看來是很劃算的一件事,那些糧食隻要不給王弋吃,給誰吃都行。
結果今日得到消息,王弋從平原出兵,直逼北海國劇縣。
袁紹剛準備點齊兵馬和王弋打一場,結果斥候來報:濮陽發現張飛軍大規模調動,意向不明。
這下袁紹不敢動了,張飛的軍隊他可見過,人人帶甲不說,還是全身甲。這要是被掏了屁股,那他這麽些年可就白玩兒了。
無奈之下袁紹隻能祈求王弋不要打得太狠,能讓淳於瓊守得住。
其實袁紹不知道,王弋現在根本沒有時間出兵,他還在涿縣指揮防疫呢。
平原出兵是張遼和郭嘉自作主張幹的事。
其實也不能算他們兩人自作主張,出兵本來就是商量好的,可現在不是出現傷寒了嗎?按道理來說是不應該出兵的。
但郭嘉不這麽想,他手下那兩萬青州兵可一點兒病都沒有,職業軍人、封閉軍營讓他們一個個都活蹦亂跳的。更何況王弋不是沒說不出兵嗎?
當他收到王弋下達防治傷寒命令的時候便起了歪心思,既然天下都有傷寒,那現在就是收拾袁紹的最好時機。況且王弋雖然沒有撥糧草,軍營裏可還有小半年兒存貨呢,而且不是還有青州可以搶嗎?
郭嘉其實是個很功利的人,他做事從不在意過程如何,他隻看結果。
很幸運,以他的才學可以很輕鬆的推斷出一件事的結局是什麽。
卻也很不幸,他可以輕鬆推斷出一件事的結局。
郭嘉派人向鄴城申請了一批火油,派出去的人剛走出營門,郭嘉和張遼便出發了。他們隻是象征性的知會了張合,張合來不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兩人其實根本不在意。
臨行前郭嘉分了兵,他和張遼領軍一萬走北路進攻樂安國,孫福帶著自己的妹妹孫青走南路濟南國和齊國,約定一個月之後會師劇縣。
這幾計劃可以說不可能實現,一個月從平原到劇縣,正常行軍也不過如此,更何況還要攻城略地?
但郭嘉和孫福卻將之變成了可能,因為他們真的就是在正常行軍。
沉澱多年孫福早已不是那個被王弋嚇唬住的黃巾渠帥了,氣質愈發沉穩,謀略愈加周全。而且可以說是王弋陣營中為數不多專攻地勢的統帥,水火之道信手拈來。
他的計策很簡單,青州水係發達、高山眾多,城池大多依山而建或靠水而建。
孫福一麵派人給城中送信,一麵要麽在河水上流築堤壩,要麽靠著山勢往城中射火箭。
那意思很簡單,要麽投降,要麽全城死絕。
基本上沒有哪個守將能扛得住孫福的手段,本來城裏的人就要死不活的,這麽一嚇唬心理壓力更大了。
孫福也不進城,對方投降之後他便繞開,堅決不沾染一絲一毫和傷寒有關的人,就連派去送信的人也不許歸隊,命令直接迴平原待命。
孫福一路行軍靠得是心理壓力,郭嘉靠的則是瘋狂。
郭嘉攻打的第一座城池是千乘縣,由於王弋明令禁止手下軍隊屠城,郭嘉也不好違背。不過他將千乘縣所有染上傷寒的人埋了。
沒錯,就是挖個坑埋了。活埋!
沒有沾染傷寒的人郭嘉全部放走,讓他們在樂安和北海講述千乘的遭遇。
剩下一座空城郭嘉也沒放過,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這一次他的目標很明確,河南的土地他一座城都不要。
張合要是能趕過來,他們就負責給張合開路。張合要是趕不過來,那他就去下邳抄了袁紹的老窩。
袁紹接到求援的時候這兩路人馬都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郭嘉被巨定湖擋住,在研究怎麽渡湖。孫福則在齊國爬山,隻要翻過去北海國近在眼前!
這場戰爭可以說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有三個人在袁紹的陣營中聲名鵲起。
郭嘉對時機的掌控和出其不意的進攻方向讓人覺得恐懼。
孫福沉穩的策略同樣讓以荀衍為首的謀士們頭疼不已。
但真正打響自己名號的卻是張遼張文遠,這一路上他在千乘砍了昌豨、樂安剁了曹豹、臨濟宰了眭元進,利縣斬了韓莒子。
張遼真的殺瘋了,這些還都是有名有姓的,被他或陣斬、或蹬城斬殺的將領有十幾員之多。
也多虧了張遼有這樣的戰績,要不然他們這一路也不會這麽順利。
樂安國是荀衍重點布防之地,可以說這裏的士卒都是精銳。
然而這並不是張遼的終點,劇縣會給他第一個名將光環,下邳則會讓他名動天下。
當然,鄴城也知道了郭嘉這次軍事行動。荀彧一麵給他們張羅糧食,一麵緊急命令張飛在濮陽進行牽製,一麵派人將郭嘉臭罵了一頓。
傷寒事大,忙得幾乎所有人都將出兵打袁紹這件事給忘記了,軍令就一直沒有收迴來,誰能想到郭嘉敢這麽玩兒?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場仗無論如何都得打,既然得罪了,那就得罪死。弄不死袁紹,也要給他來一記狠的。
荀彧直接將建議送到了涿郡,讓王弋督促張合速速行軍。
王弋接到奏報後一麵派人通知張合,一麵將此事全權交給荀彧,他現在沒工夫管這些,傷寒才是他最大的麻煩。華佗的信來了,送信的人是張機,算是給了王弋一個交代。
通過信件王弋得知了華佗現在正趕往益州,據說那裏可能出現了瘟疫,他要是不過去,益州估計剩不下多少人了。
王弋推測這件事可能和他想的不一樣,不僅僅是全國大流感這麽簡單,益州出現的瘟疫可能不是傷寒。
王弋推測的沒錯,益州確實不是傷寒。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歸根結底就在他身上。
由於他這個變量的出現,一個本不應該出現在益州的人去了益州。
有人會問是孫堅嗎?不,是賈詡。
賈詡去了益州後隻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讓益州變成一個他可以依靠的地方。
益州是一塊很神奇的地方,四川盆地和四麵環山早就了它獨特的地理優勢。想要進攻益州隻有兩條道路,要麽從江州進,要麽從漢中進。
江州要麽山,要麽是水。
漢中則要麽是山,要麽是關。
想要進攻益州所消耗的物資將是個天文數字。
詳細了解了益州之後,賈詡非常滿意,這裏簡直就是為他設計的。而他隻剩下了一個問題,益州內部對他產生的威脅。
這在賈詡看來就不是個問題,他給孫堅提出了兩條計策,一個是行王道之事,施行仁政,拉攏豪族徐徐圖之。另一個是興霸道之兵,但又不服,滿族滅門。
而根據孫堅的切實情況,賈詡向孫堅建議執行第一條策略。因為益州易守難攻,孫堅有的是時間整備益州。
然而事實卻跟賈詡的建議截然相反,孫堅最終在益州大開殺戒,當真殺了個人仰馬翻,諸多世家紛紛煙消雲散。
造成這種局麵和當時的時情和孫堅的性格有關。
當時因為道路難通,益州其實算是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裏麵的世家豪族經過幾十上百年的聯姻、爭鬥、淘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利益鏈。孫堅貿然查收搶奪不屬於他的東西,無論手段多溫和,都是不被允許的。
孫堅又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他本身就信奉順者生逆者亡這一套。被世家刺激幾次,消磨幹淨不多的好脾氣後,他舉起了屠刀。
益州人要麽感歎孫堅的強大,要麽唾棄孫堅的暴虐,在沒人的角落裏,賈詡卻在暗自偷笑。
他的目的達到了,孫堅真的是一把好用的刀。
並且如今的局麵也不會有人懷疑到他身上,世家們隻會將仇恨放在孫堅身上。
即便孫堅很依賴他,但他和孫堅保持了足夠的距離,甚至就連孫堅自己也沒覺得賈詡有多重要。
孫堅認為賈詡的意見雖然很好,可多少有些不切實際……
當然,這些都是他老孫家的內部事宜,未來究竟是賈文和安心在益州養老,還是孫文台駕馭著這匹西北的獨狼與天下爭鋒誰也說不清。
不過孫堅的大肆殺伐主要就集中在四川盆地的範圍內,因為這裏足夠富庶,大戶人家也多,不服他的更多。
這就導致了很多屍體來不及掩埋,被直接丟進了河水裏。
腐屍到處都是,加之益州那濕熱的氣候,瘟疫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對此孫堅沒有任何辦法,不過孫堅雖然解決不了瘟疫,但他能解決得了瘟疫的人。
於是另一個惡性循環開始了……
直到年初的時候,賈詡才發現自己似乎玩兒脫了。他算到了一切,唯獨沒想到老天居然降下大疫。
可賈詡並不在意這些,這跟他又有什麽關係呢?殺人的又不是他,他可是建議孫堅手段溫和一些的。
大規模的傷寒外加益州本身就有的疫病,現在益州就是個養蠱地,雙方你方唱罷我登場,誓要分個高下。而益州人隻是兩股疫病滋養自身的養料……
這就苦了劉表和袁術,本來荊州和揚州沒精力過什麽大的戰鬥,情況應該是最好的。但隨著不少益州人逃難而來,情況反而比久經戰事的中原還差。
情況最好的其實不是王弋治下的幽冀,而是袁紹的青州。
原因無他,青州的活人真的不多了。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連年兵災、瘟疫橫行似乎都不能完全表達出大地的憤怒,它準備給青州致命一擊。
曹操白天被人打攪了好事非常不爽,晚上剛剛結束戰鬥,準備睡個好覺。然而兩封奏報讓他徹底沒了睡意。
一封來自平陰,平陰縣令奏報黃河決口,希望曹操能調糧賑災。
另一封來自青州,是一份密奏。上麵寫著王弋出兵,打下了半個青州。
“來人!傳陳長文、荀友若、陳公台來。”曹操的臉色陰沉的可怕,遲疑片刻又吩咐:“派人盯著韓說府邸,我要知道蔡琰每天都在做什麽!”
她又一次將關心自己的人從身邊推走,而衛凱是最後一個。
父親如此,王弋如此,任何想靠近她的人都如此……
莊行默默關上了房門,這種事不是他一個下屬能看的,還是少惹麻煩比較好。
良久。
蔡琰頂著通紅的眼圈走出房間,渾身散發著冰冷的寒氣。
莊行見狀趕緊去侍弄馬車,招惹這種狀態的蔡琰可不是什麽明智的決定。
蔡琰這個狀態現在肯定不適合去要錢糧,隻得迴到韓說家裏休息。
車駕上,莊行一邊駕駛著馬車,一邊在心中感歎。覺得蔡琰這個女人真的有趣。
你說她殺伐果斷吧?她卻將衛凱放走了。其實隻要她說一聲,自己就能衝進去幹掉那個家夥。
你說她矯揉造作吧?這女人平時一點兒婦人之仁都沒有,他們這些世家子要不是被收拾的狠了,怎麽可能服一個女人?
當然,莊行是不會去和蔡琰探討在亂世之中是該如何行事的,他隻是蔡琰的手下,又不效忠蔡琰。
不過那個衛凱也確實夠意思了。
莊行家是冀州本地的,蔡琰的事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而且剛剛在門外也聽了個大概齊,在這種世道蔡琰能有一個這麽關照她的長輩不容易啊。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家的破事兒也不少,父親和族老們打得也很歡樂。
就在莊行胡思亂想的時候,車廂裏傳來的蔡琰的聲音:“莊行,聯係人去幹掉他,做的隱密些。”
“喏。”
莊行答應一聲,心中又嘀咕開了:嘖嘖,最毒婦人心呦,最毒婦人心。人家放了你一馬,你卻要殺了人家,恩將仇報啊!
這就是明晃晃的雙標了,但雙標的不僅僅又他一個,上位者往往會產生極致的雙標。
就比如此時正在潁川的袁紹,他就在破口大罵。
袁紹新年以來過得相當不順心,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傷寒。這次傷寒席卷了天下,幾乎沒有幸免的家夥。袁紹麾下不少文臣武將都染了傷寒。
第二件事其實也是傷寒,因為傷寒的原因,他立的那個皇帝死了。
老家夥本來就沒兩天好喘氣,袁術和袁隗聯手坑了袁紹之後,袁紹就更不想搭理他了。
結果這次傷寒來襲,根本沒堅持多久就掛了。
第三件事來自青州,年前荀衍坑了一把王弋讓他身心愉悅,一群賤民就讓王弋打下白馬的戰利品付諸東流。
這件事在袁紹看來是很劃算的一件事,那些糧食隻要不給王弋吃,給誰吃都行。
結果今日得到消息,王弋從平原出兵,直逼北海國劇縣。
袁紹剛準備點齊兵馬和王弋打一場,結果斥候來報:濮陽發現張飛軍大規模調動,意向不明。
這下袁紹不敢動了,張飛的軍隊他可見過,人人帶甲不說,還是全身甲。這要是被掏了屁股,那他這麽些年可就白玩兒了。
無奈之下袁紹隻能祈求王弋不要打得太狠,能讓淳於瓊守得住。
其實袁紹不知道,王弋現在根本沒有時間出兵,他還在涿縣指揮防疫呢。
平原出兵是張遼和郭嘉自作主張幹的事。
其實也不能算他們兩人自作主張,出兵本來就是商量好的,可現在不是出現傷寒了嗎?按道理來說是不應該出兵的。
但郭嘉不這麽想,他手下那兩萬青州兵可一點兒病都沒有,職業軍人、封閉軍營讓他們一個個都活蹦亂跳的。更何況王弋不是沒說不出兵嗎?
當他收到王弋下達防治傷寒命令的時候便起了歪心思,既然天下都有傷寒,那現在就是收拾袁紹的最好時機。況且王弋雖然沒有撥糧草,軍營裏可還有小半年兒存貨呢,而且不是還有青州可以搶嗎?
郭嘉其實是個很功利的人,他做事從不在意過程如何,他隻看結果。
很幸運,以他的才學可以很輕鬆的推斷出一件事的結局是什麽。
卻也很不幸,他可以輕鬆推斷出一件事的結局。
郭嘉派人向鄴城申請了一批火油,派出去的人剛走出營門,郭嘉和張遼便出發了。他們隻是象征性的知會了張合,張合來不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兩人其實根本不在意。
臨行前郭嘉分了兵,他和張遼領軍一萬走北路進攻樂安國,孫福帶著自己的妹妹孫青走南路濟南國和齊國,約定一個月之後會師劇縣。
這幾計劃可以說不可能實現,一個月從平原到劇縣,正常行軍也不過如此,更何況還要攻城略地?
但郭嘉和孫福卻將之變成了可能,因為他們真的就是在正常行軍。
沉澱多年孫福早已不是那個被王弋嚇唬住的黃巾渠帥了,氣質愈發沉穩,謀略愈加周全。而且可以說是王弋陣營中為數不多專攻地勢的統帥,水火之道信手拈來。
他的計策很簡單,青州水係發達、高山眾多,城池大多依山而建或靠水而建。
孫福一麵派人給城中送信,一麵要麽在河水上流築堤壩,要麽靠著山勢往城中射火箭。
那意思很簡單,要麽投降,要麽全城死絕。
基本上沒有哪個守將能扛得住孫福的手段,本來城裏的人就要死不活的,這麽一嚇唬心理壓力更大了。
孫福也不進城,對方投降之後他便繞開,堅決不沾染一絲一毫和傷寒有關的人,就連派去送信的人也不許歸隊,命令直接迴平原待命。
孫福一路行軍靠得是心理壓力,郭嘉靠的則是瘋狂。
郭嘉攻打的第一座城池是千乘縣,由於王弋明令禁止手下軍隊屠城,郭嘉也不好違背。不過他將千乘縣所有染上傷寒的人埋了。
沒錯,就是挖個坑埋了。活埋!
沒有沾染傷寒的人郭嘉全部放走,讓他們在樂安和北海講述千乘的遭遇。
剩下一座空城郭嘉也沒放過,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這一次他的目標很明確,河南的土地他一座城都不要。
張合要是能趕過來,他們就負責給張合開路。張合要是趕不過來,那他就去下邳抄了袁紹的老窩。
袁紹接到求援的時候這兩路人馬都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郭嘉被巨定湖擋住,在研究怎麽渡湖。孫福則在齊國爬山,隻要翻過去北海國近在眼前!
這場戰爭可以說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有三個人在袁紹的陣營中聲名鵲起。
郭嘉對時機的掌控和出其不意的進攻方向讓人覺得恐懼。
孫福沉穩的策略同樣讓以荀衍為首的謀士們頭疼不已。
但真正打響自己名號的卻是張遼張文遠,這一路上他在千乘砍了昌豨、樂安剁了曹豹、臨濟宰了眭元進,利縣斬了韓莒子。
張遼真的殺瘋了,這些還都是有名有姓的,被他或陣斬、或蹬城斬殺的將領有十幾員之多。
也多虧了張遼有這樣的戰績,要不然他們這一路也不會這麽順利。
樂安國是荀衍重點布防之地,可以說這裏的士卒都是精銳。
然而這並不是張遼的終點,劇縣會給他第一個名將光環,下邳則會讓他名動天下。
當然,鄴城也知道了郭嘉這次軍事行動。荀彧一麵給他們張羅糧食,一麵緊急命令張飛在濮陽進行牽製,一麵派人將郭嘉臭罵了一頓。
傷寒事大,忙得幾乎所有人都將出兵打袁紹這件事給忘記了,軍令就一直沒有收迴來,誰能想到郭嘉敢這麽玩兒?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場仗無論如何都得打,既然得罪了,那就得罪死。弄不死袁紹,也要給他來一記狠的。
荀彧直接將建議送到了涿郡,讓王弋督促張合速速行軍。
王弋接到奏報後一麵派人通知張合,一麵將此事全權交給荀彧,他現在沒工夫管這些,傷寒才是他最大的麻煩。華佗的信來了,送信的人是張機,算是給了王弋一個交代。
通過信件王弋得知了華佗現在正趕往益州,據說那裏可能出現了瘟疫,他要是不過去,益州估計剩不下多少人了。
王弋推測這件事可能和他想的不一樣,不僅僅是全國大流感這麽簡單,益州出現的瘟疫可能不是傷寒。
王弋推測的沒錯,益州確實不是傷寒。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歸根結底就在他身上。
由於他這個變量的出現,一個本不應該出現在益州的人去了益州。
有人會問是孫堅嗎?不,是賈詡。
賈詡去了益州後隻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讓益州變成一個他可以依靠的地方。
益州是一塊很神奇的地方,四川盆地和四麵環山早就了它獨特的地理優勢。想要進攻益州隻有兩條道路,要麽從江州進,要麽從漢中進。
江州要麽山,要麽是水。
漢中則要麽是山,要麽是關。
想要進攻益州所消耗的物資將是個天文數字。
詳細了解了益州之後,賈詡非常滿意,這裏簡直就是為他設計的。而他隻剩下了一個問題,益州內部對他產生的威脅。
這在賈詡看來就不是個問題,他給孫堅提出了兩條計策,一個是行王道之事,施行仁政,拉攏豪族徐徐圖之。另一個是興霸道之兵,但又不服,滿族滅門。
而根據孫堅的切實情況,賈詡向孫堅建議執行第一條策略。因為益州易守難攻,孫堅有的是時間整備益州。
然而事實卻跟賈詡的建議截然相反,孫堅最終在益州大開殺戒,當真殺了個人仰馬翻,諸多世家紛紛煙消雲散。
造成這種局麵和當時的時情和孫堅的性格有關。
當時因為道路難通,益州其實算是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裏麵的世家豪族經過幾十上百年的聯姻、爭鬥、淘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利益鏈。孫堅貿然查收搶奪不屬於他的東西,無論手段多溫和,都是不被允許的。
孫堅又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他本身就信奉順者生逆者亡這一套。被世家刺激幾次,消磨幹淨不多的好脾氣後,他舉起了屠刀。
益州人要麽感歎孫堅的強大,要麽唾棄孫堅的暴虐,在沒人的角落裏,賈詡卻在暗自偷笑。
他的目的達到了,孫堅真的是一把好用的刀。
並且如今的局麵也不會有人懷疑到他身上,世家們隻會將仇恨放在孫堅身上。
即便孫堅很依賴他,但他和孫堅保持了足夠的距離,甚至就連孫堅自己也沒覺得賈詡有多重要。
孫堅認為賈詡的意見雖然很好,可多少有些不切實際……
當然,這些都是他老孫家的內部事宜,未來究竟是賈文和安心在益州養老,還是孫文台駕馭著這匹西北的獨狼與天下爭鋒誰也說不清。
不過孫堅的大肆殺伐主要就集中在四川盆地的範圍內,因為這裏足夠富庶,大戶人家也多,不服他的更多。
這就導致了很多屍體來不及掩埋,被直接丟進了河水裏。
腐屍到處都是,加之益州那濕熱的氣候,瘟疫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對此孫堅沒有任何辦法,不過孫堅雖然解決不了瘟疫,但他能解決得了瘟疫的人。
於是另一個惡性循環開始了……
直到年初的時候,賈詡才發現自己似乎玩兒脫了。他算到了一切,唯獨沒想到老天居然降下大疫。
可賈詡並不在意這些,這跟他又有什麽關係呢?殺人的又不是他,他可是建議孫堅手段溫和一些的。
大規模的傷寒外加益州本身就有的疫病,現在益州就是個養蠱地,雙方你方唱罷我登場,誓要分個高下。而益州人隻是兩股疫病滋養自身的養料……
這就苦了劉表和袁術,本來荊州和揚州沒精力過什麽大的戰鬥,情況應該是最好的。但隨著不少益州人逃難而來,情況反而比久經戰事的中原還差。
情況最好的其實不是王弋治下的幽冀,而是袁紹的青州。
原因無他,青州的活人真的不多了。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連年兵災、瘟疫橫行似乎都不能完全表達出大地的憤怒,它準備給青州致命一擊。
曹操白天被人打攪了好事非常不爽,晚上剛剛結束戰鬥,準備睡個好覺。然而兩封奏報讓他徹底沒了睡意。
一封來自平陰,平陰縣令奏報黃河決口,希望曹操能調糧賑災。
另一封來自青州,是一份密奏。上麵寫著王弋出兵,打下了半個青州。
“來人!傳陳長文、荀友若、陳公台來。”曹操的臉色陰沉的可怕,遲疑片刻又吩咐:“派人盯著韓說府邸,我要知道蔡琰每天都在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