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應對董卓的策略堪稱完美,代郡的治所高柳城高池堅,周圍還有長城環繞。
隻要張飛的部隊按時到達北平邑,董卓將一點兒機會也沒有。
公孫瓚在幽州的聲望確實很高,可他在胡人中的聲望堪稱惡劣,想從鮮卑繞路進軍幽州腹地根本不可能。
但是張飛的部隊需要時間,他得等張遼來和他換防。
張遼同樣需要時間,他得等太史慈來跟他換防。
太史慈依舊需要時間,因為他手底下沒人,樂進被他派到黃河對岸去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弋啟用了那幾個冀州的降將,任命沮授為清河太守,帶著麴義韓猛幾人駐守清河,順便將新征辟的俆邈派到黃河對岸,輔助樂進組織生產。
不是王弋之前不想用這些人,關鍵是冀州丟了兩個人,平原之前的守將馬延和張顗棄城後不見了,他擔心這些人聯合在一起鬧事。
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鄒靖的事讓他一陣頭大,王弋不知道這貨腦子是怎麽想的,一個人去平叛?
漁陽太守的位子王弋讓黃權去頂上,下令急招單經和嚴綱。
孫寧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將這場大戰生生提前了一個多月,不僅是王弋這邊,就連董卓這邊也不得不打亂之前的計劃提前進攻並州。
公孫瓚收到孫寧的信之後就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他不能再等了。
於是他立即下令兵分兩路,一路他親自率領沿汾水而行攻打婁煩,另一路則是李傕郭汜的左右軍攻下原平,繞過陰館,直插幽州。
王弋的軍隊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軍隊中擁有大量的斥候,即便並州軍隊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正規軍,張合依舊訓練了很多。
這些斥候偵查到了公孫瓚軍隊的動向,張合果斷派關羽前去攔截李傕郭汜。
然而關羽剛行軍到一半就被張合派人叫迴去了。
公孫瓚派出來的先鋒是呂布,張合下城和呂布打了一架,差點被揍死。
要不是之前王弋送來的那兩台床弩,他人就沒了。
呂布對於當先鋒是一點好心情都沒有,即便你中央派過來的統帥權力再大,也不能拿他這個刺史當小兵使喚,真拿豆包不當幹糧啊?
最讓呂布受不了的是他投降董卓為的是名分,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他呂布也不怕董卓,可董卓卻拿他當狗使喚。
這讓呂布很鬱悶,呂布鬱悶有人就要倒黴,張合就是那個倒黴蛋兒。
呂布那是沒日沒夜的攻城啊,完全沒有理智的發泄。
按理說董卓攻打並州應該是一件大事,能引得天下關注,然而這件事並沒有掀起多大水花。
現在天下都在討論一個人的名字,這個名字就是陳宮。
其實今年最先動手的兩個勢力並不是董卓和王弋,就連馬騰和孫堅都在休戰期。
最先動手的是曹操,牽招從洛陽到幽州這麽慢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人比曹操更心急。
曹操的戰略部署同樣周密,他讓夏侯惇屯兵無鹽,自己則在東郡清理黃巾。
這些都是假象,一月還未過半曹操就讓夏侯惇出兵昌邑,自己則帶兵隨時準備進攻定陶。
這是一個很好的計策,昌邑被圍定陶必然出兵救援。
兗州刺史金尚手下又沒什麽將領,都是一群文官,聲東擊西之下兗州必然一戰而下。
隻是曹操忽略了一個問題,他的謀主荀諶也是一個文官,就連他自己也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
金尚手下有個文官叫陳宮,陳宮不僅派出了援兵,還將定陶所有兵力都派到了昌邑,百姓遷到了成武,自己留下斷後。
待曹操攻克離狐,進駐定陶之後。陳宮通過預留的密道一把火點了定陶,將曹操辛辛苦苦攢來的將近三萬部隊燒了個幹幹淨淨。
唉……老曹家的人堪稱吸火體製,夏侯惇第一戰沒吃到大火,這不老天趕緊就給曹操補上了。
當時曹操被熏得滿臉黢黑,陳宮也差不多,他本想著混在曹操的敗兵中溜出去,結果被曹操識破抓了起來。
這一戰讓陳宮這個不起眼的名字名動天下,同時也讓曹操備受世人矚目。
因為曹操抓住陳宮之後沒有殺他,而是將他聘為從事。
曹操的做法比任何招攬人才的口號都管用,一時間金尚苦心經營的半個兗州眾叛親離,隻剩一個昌邑在苦苦支撐。
大量人才來投,曹操雖然損失了軍隊,但依舊賺得盆滿缽滿。
有兵的帶兵,沒兵的給錢,沒錢的獻出自己的智慧。
曹操成為了這亂世之中十分有潛力的一股投資,就連潁川陳家也對他拋出了橄欖枝,陳群被征辟為長史。
不僅如此,曹操兒子們爭搶的遺產許褚也率領一眾豪俠從老家譙縣一路來到定陶投效。
看到許褚,曹操想起了王弋身邊的那個典韋,讚歎道:“真乃虎士。”許褚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他不在是單純的侍衛,而是一躍成為了都尉。
而且曹操的好運還沒有終結,等他攻打汝南的時候驚喜還在繼續。
這些都是後話,王弋也聽說了義釋陳宮的故事,他身邊很多人都在提醒王弋小心他這個朋友,因為曹操用人生冷不忌。
生冷不忌這個詞是荀彧說出來的,能將溫文爾雅的令君逼到差點爆粗口,可見其對曹操的忌憚。
王弋會防備曹操嗎?當然會了。此時大說客陳震已經坐著船漂洋過海去徐州了。
既然要打,那就熱鬧一點,你袁本初坐在徐州看著有什麽勁?打青州啊!
袁紹隻是王弋隨手布下的一步棋,打了他占便宜,不打也不吃虧。
現在他需要解決的是李傕和郭汜以及他們手上那一萬五的騎兵。
這些騎兵哪都打不下來,可一旦讓他們肆虐開就是無邊的禍患。
王弋決定從雁門郡抽調兵馬,下令讓朱靈搶在李傕他們之前進入北平邑,張飛部急行軍前往代縣駐紮,形成一道完整的防禦陣線。
王弋敢下這個命令是因為公孫瓚辦了一件蠢事,他久居遼東,對並州和幽州之間的地形了解不多。
李傕和郭汜那條路山連山,山套山,大山帶小山。
要不是因為事發突然,王弋絕對會將那些騎兵全弄死在大山裏。
王弋現在在等,等遼東給他一個結果。
他知道孫寧很不錯,是個有才華的人。
不錯這次王弋給他挑了個對手,名字叫做田豫,王弋希望他能喜歡。
田豫接到命令後帶著幾個侍衛就走了,他招募的士卒都是步卒還沒有甲,根本打不贏遼東軍,他也沒想打贏遼東軍。
他想把遼東叛軍統統打死!
田豫一路暢通無阻來到襄平和劉曄匯合。
能這麽順利完全是因為孫寧急功近利,想要一舉拿下遼隊。
可遼隊是王弋的大本營,怎麽可能那麽容易拿下?
就好像現在,孫寧在城下扯著嗓子喊:“城上遼東軍的弟兄們!你們就甘心為那王弋小兒賣命嗎?想想公孫將軍在的時候過的是什麽日子……”
“吃不上飯的日子!”城牆上忽然傳來一聲怪叫,諷刺道:“孫寧,你先把從王幽州那裏偷來的糧食還迴來,別吃著人家的還打人家,要臉嗎?”
“何人答話!”孫寧被頂的一滯,憤怒的詢問。
然而對方並不想理他,依舊是古怪的大聲問道:“孫寧!孫承呢?你算是把你老孫家滅門了啊!要不你給你自己那活兒來一刀,滅個徹底些?”
還未等孫寧迴話,一聲尖銳的聲音響起:“哎呦~你可別這麽說我們。閹人怎麽了?我們閹人還知道善待家人,忠君侍長呢!我們是斷了自己的根,可我們沒斷家裏的根啊!哪像某些人~哼!”
這句話直接按在了孫寧傷口上大力揉搓,差點沒把他氣死。
“攻城!給我殺盡這些賊種!迎接公孫將軍!”孫寧是真的生氣了,完全喪失了理智。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攻城了,但遼隊城牆雖然破,就是攻不進去。
天空中時不時飛過一塊兒巨石,被擦中的人會瞬間失去那個部位,被砸中隻能用鏟子將屍餅從土裏鏟出來。
將領們根本不敢帶頭衝鋒,城牆上數架床弩,誰穿鎧甲就射誰。
好不容易衝到城下麵臨的是箭雨洗地,連弩的射速此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孫寧還沒死的原因是陳滿沒想讓他死,這家夥活著能將遼東叛軍聚集在一起,萬一弄死了孫寧,遼東叛軍沒了首領,那禍害才大。
孫寧怎麽可能攻進去,遼隊雖然不大,城內卻住著大發明家馬均,大鑄造師浦沅,甚至連王弋都不知道,大科學家黃承彥現在也在遼隊。
黃承彥是來找自己小夥伴兒的,好不容易知道了王斌的下落,肯定要來敘舊一番,他甚至還帶上了家人,準備多住一段時日。
哪曾想幾句話兩人就談崩了,黃承彥覺得王斌腦子有問題,妹妹王榮死了,外甥劉協死了,就連兒子差點兒也死了,現在他效忠的大漢正在打他兒子,王斌竟然無動於衷!黃承彥懷疑這些年王斌隱居隱傻了。
王斌給出的理由也很正當,要是王弋一開始就抱著忠君愛國的理念大漢不至於這樣。
黃承彥都懶得再繼續說下去,帶著家人離開了王家。
神經病,一開始抱著忠君愛國的理念你兒子早特麽就死了。
黃承彥對王斌沒了興趣,對遼隊卻興趣十足。
他對遼隊這個氛圍實在是太喜歡了,在這裏你想研究什麽都可以,上到星相卜算,下到喂豬養雞,隻要你有個固定的目標,並且是可以實現的,那麽縣長陳滿就都會給予一筆錢讓你研究。
打聽了一圈之後黃承彥更是大為歎息,古今學堂已經搬走了,蔡邕在的時候那才是真的熱鬧,蔡邕做到了讓知識不分階層,什麽人想來古今學堂聽課都可以,對任何一句先賢之說有理解不論什麽身份都能在學堂裏說。
黃承彥覺得他應該做點什麽,王斌是沒救了,但王斌這個兒子……野心大的有些超乎想象。
黃老先生活得有多明白?他一眼看出王弋並不隻是想當皇帝,這種將知識散播出去的做法針對的是誰就不用多說了。
黃承彥準備把司馬徽和龐德公也給弄來,他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向他們這種人說得好聽是隱世高人,說得不好聽點兒就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亂的家夥。
以這些人的學識世間能讓他們感興趣的已經不多了,挑戰世家這種事想想就帶勁,有王弋做馬前卒沒道理不玩一票大的,反正最後失敗了死的又不是他們。
不過此時黃承彥正在幫忙守城,他指揮著軍卒將一棟棟民房拆除,石料木料全部運到城牆上當做防守工具。
他這可不是在瞎拆,既然以後要拿王弋擋槍,那麽前期的好處一定要給足。
黃承彥準備將遼隊改建一下,城牆改成八邊形,用建築物布置一個八門金鎖陣,讓這座城市真正意義上達到固若金湯。
黃承彥甚至要謝謝孫寧,正是孫寧的到來才讓他有動手的機會,廢棄材料再利用,真不錯。
此時孫寧還不知道他已經被很多人盯上了,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明知遼隊打不下來孫寧是蠢貨嗎還不跑?
他可能真的是個蠢貨,他在等援軍,等待那個拯救幽州於危難之中的公孫將軍……
為了能讓胡人死絕,孫寧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孫寧確實即將付出他的所有,第一波援軍已經到了,可惜不是他的。
鹹魚將軍公孫康率領一萬水軍來到大遼水的入海口等待命令。他才不會冒然輕進,手下人都是水軍,步卒都打不過何況是遼東的騎兵?
不過沒關係,水軍拚命確實不行,但優點是箭射得準。
田豫也準備出手了,他已經為孫寧選好了墓地。
遼隊以北,烏桓以南有一片地方,那裏是一片荒地,別的不多,沼澤遍地……
隻要張飛的部隊按時到達北平邑,董卓將一點兒機會也沒有。
公孫瓚在幽州的聲望確實很高,可他在胡人中的聲望堪稱惡劣,想從鮮卑繞路進軍幽州腹地根本不可能。
但是張飛的部隊需要時間,他得等張遼來和他換防。
張遼同樣需要時間,他得等太史慈來跟他換防。
太史慈依舊需要時間,因為他手底下沒人,樂進被他派到黃河對岸去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弋啟用了那幾個冀州的降將,任命沮授為清河太守,帶著麴義韓猛幾人駐守清河,順便將新征辟的俆邈派到黃河對岸,輔助樂進組織生產。
不是王弋之前不想用這些人,關鍵是冀州丟了兩個人,平原之前的守將馬延和張顗棄城後不見了,他擔心這些人聯合在一起鬧事。
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鄒靖的事讓他一陣頭大,王弋不知道這貨腦子是怎麽想的,一個人去平叛?
漁陽太守的位子王弋讓黃權去頂上,下令急招單經和嚴綱。
孫寧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將這場大戰生生提前了一個多月,不僅是王弋這邊,就連董卓這邊也不得不打亂之前的計劃提前進攻並州。
公孫瓚收到孫寧的信之後就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他不能再等了。
於是他立即下令兵分兩路,一路他親自率領沿汾水而行攻打婁煩,另一路則是李傕郭汜的左右軍攻下原平,繞過陰館,直插幽州。
王弋的軍隊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軍隊中擁有大量的斥候,即便並州軍隊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正規軍,張合依舊訓練了很多。
這些斥候偵查到了公孫瓚軍隊的動向,張合果斷派關羽前去攔截李傕郭汜。
然而關羽剛行軍到一半就被張合派人叫迴去了。
公孫瓚派出來的先鋒是呂布,張合下城和呂布打了一架,差點被揍死。
要不是之前王弋送來的那兩台床弩,他人就沒了。
呂布對於當先鋒是一點好心情都沒有,即便你中央派過來的統帥權力再大,也不能拿他這個刺史當小兵使喚,真拿豆包不當幹糧啊?
最讓呂布受不了的是他投降董卓為的是名分,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他呂布也不怕董卓,可董卓卻拿他當狗使喚。
這讓呂布很鬱悶,呂布鬱悶有人就要倒黴,張合就是那個倒黴蛋兒。
呂布那是沒日沒夜的攻城啊,完全沒有理智的發泄。
按理說董卓攻打並州應該是一件大事,能引得天下關注,然而這件事並沒有掀起多大水花。
現在天下都在討論一個人的名字,這個名字就是陳宮。
其實今年最先動手的兩個勢力並不是董卓和王弋,就連馬騰和孫堅都在休戰期。
最先動手的是曹操,牽招從洛陽到幽州這麽慢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人比曹操更心急。
曹操的戰略部署同樣周密,他讓夏侯惇屯兵無鹽,自己則在東郡清理黃巾。
這些都是假象,一月還未過半曹操就讓夏侯惇出兵昌邑,自己則帶兵隨時準備進攻定陶。
這是一個很好的計策,昌邑被圍定陶必然出兵救援。
兗州刺史金尚手下又沒什麽將領,都是一群文官,聲東擊西之下兗州必然一戰而下。
隻是曹操忽略了一個問題,他的謀主荀諶也是一個文官,就連他自己也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
金尚手下有個文官叫陳宮,陳宮不僅派出了援兵,還將定陶所有兵力都派到了昌邑,百姓遷到了成武,自己留下斷後。
待曹操攻克離狐,進駐定陶之後。陳宮通過預留的密道一把火點了定陶,將曹操辛辛苦苦攢來的將近三萬部隊燒了個幹幹淨淨。
唉……老曹家的人堪稱吸火體製,夏侯惇第一戰沒吃到大火,這不老天趕緊就給曹操補上了。
當時曹操被熏得滿臉黢黑,陳宮也差不多,他本想著混在曹操的敗兵中溜出去,結果被曹操識破抓了起來。
這一戰讓陳宮這個不起眼的名字名動天下,同時也讓曹操備受世人矚目。
因為曹操抓住陳宮之後沒有殺他,而是將他聘為從事。
曹操的做法比任何招攬人才的口號都管用,一時間金尚苦心經營的半個兗州眾叛親離,隻剩一個昌邑在苦苦支撐。
大量人才來投,曹操雖然損失了軍隊,但依舊賺得盆滿缽滿。
有兵的帶兵,沒兵的給錢,沒錢的獻出自己的智慧。
曹操成為了這亂世之中十分有潛力的一股投資,就連潁川陳家也對他拋出了橄欖枝,陳群被征辟為長史。
不僅如此,曹操兒子們爭搶的遺產許褚也率領一眾豪俠從老家譙縣一路來到定陶投效。
看到許褚,曹操想起了王弋身邊的那個典韋,讚歎道:“真乃虎士。”許褚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他不在是單純的侍衛,而是一躍成為了都尉。
而且曹操的好運還沒有終結,等他攻打汝南的時候驚喜還在繼續。
這些都是後話,王弋也聽說了義釋陳宮的故事,他身邊很多人都在提醒王弋小心他這個朋友,因為曹操用人生冷不忌。
生冷不忌這個詞是荀彧說出來的,能將溫文爾雅的令君逼到差點爆粗口,可見其對曹操的忌憚。
王弋會防備曹操嗎?當然會了。此時大說客陳震已經坐著船漂洋過海去徐州了。
既然要打,那就熱鬧一點,你袁本初坐在徐州看著有什麽勁?打青州啊!
袁紹隻是王弋隨手布下的一步棋,打了他占便宜,不打也不吃虧。
現在他需要解決的是李傕和郭汜以及他們手上那一萬五的騎兵。
這些騎兵哪都打不下來,可一旦讓他們肆虐開就是無邊的禍患。
王弋決定從雁門郡抽調兵馬,下令讓朱靈搶在李傕他們之前進入北平邑,張飛部急行軍前往代縣駐紮,形成一道完整的防禦陣線。
王弋敢下這個命令是因為公孫瓚辦了一件蠢事,他久居遼東,對並州和幽州之間的地形了解不多。
李傕和郭汜那條路山連山,山套山,大山帶小山。
要不是因為事發突然,王弋絕對會將那些騎兵全弄死在大山裏。
王弋現在在等,等遼東給他一個結果。
他知道孫寧很不錯,是個有才華的人。
不錯這次王弋給他挑了個對手,名字叫做田豫,王弋希望他能喜歡。
田豫接到命令後帶著幾個侍衛就走了,他招募的士卒都是步卒還沒有甲,根本打不贏遼東軍,他也沒想打贏遼東軍。
他想把遼東叛軍統統打死!
田豫一路暢通無阻來到襄平和劉曄匯合。
能這麽順利完全是因為孫寧急功近利,想要一舉拿下遼隊。
可遼隊是王弋的大本營,怎麽可能那麽容易拿下?
就好像現在,孫寧在城下扯著嗓子喊:“城上遼東軍的弟兄們!你們就甘心為那王弋小兒賣命嗎?想想公孫將軍在的時候過的是什麽日子……”
“吃不上飯的日子!”城牆上忽然傳來一聲怪叫,諷刺道:“孫寧,你先把從王幽州那裏偷來的糧食還迴來,別吃著人家的還打人家,要臉嗎?”
“何人答話!”孫寧被頂的一滯,憤怒的詢問。
然而對方並不想理他,依舊是古怪的大聲問道:“孫寧!孫承呢?你算是把你老孫家滅門了啊!要不你給你自己那活兒來一刀,滅個徹底些?”
還未等孫寧迴話,一聲尖銳的聲音響起:“哎呦~你可別這麽說我們。閹人怎麽了?我們閹人還知道善待家人,忠君侍長呢!我們是斷了自己的根,可我們沒斷家裏的根啊!哪像某些人~哼!”
這句話直接按在了孫寧傷口上大力揉搓,差點沒把他氣死。
“攻城!給我殺盡這些賊種!迎接公孫將軍!”孫寧是真的生氣了,完全喪失了理智。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攻城了,但遼隊城牆雖然破,就是攻不進去。
天空中時不時飛過一塊兒巨石,被擦中的人會瞬間失去那個部位,被砸中隻能用鏟子將屍餅從土裏鏟出來。
將領們根本不敢帶頭衝鋒,城牆上數架床弩,誰穿鎧甲就射誰。
好不容易衝到城下麵臨的是箭雨洗地,連弩的射速此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孫寧還沒死的原因是陳滿沒想讓他死,這家夥活著能將遼東叛軍聚集在一起,萬一弄死了孫寧,遼東叛軍沒了首領,那禍害才大。
孫寧怎麽可能攻進去,遼隊雖然不大,城內卻住著大發明家馬均,大鑄造師浦沅,甚至連王弋都不知道,大科學家黃承彥現在也在遼隊。
黃承彥是來找自己小夥伴兒的,好不容易知道了王斌的下落,肯定要來敘舊一番,他甚至還帶上了家人,準備多住一段時日。
哪曾想幾句話兩人就談崩了,黃承彥覺得王斌腦子有問題,妹妹王榮死了,外甥劉協死了,就連兒子差點兒也死了,現在他效忠的大漢正在打他兒子,王斌竟然無動於衷!黃承彥懷疑這些年王斌隱居隱傻了。
王斌給出的理由也很正當,要是王弋一開始就抱著忠君愛國的理念大漢不至於這樣。
黃承彥都懶得再繼續說下去,帶著家人離開了王家。
神經病,一開始抱著忠君愛國的理念你兒子早特麽就死了。
黃承彥對王斌沒了興趣,對遼隊卻興趣十足。
他對遼隊這個氛圍實在是太喜歡了,在這裏你想研究什麽都可以,上到星相卜算,下到喂豬養雞,隻要你有個固定的目標,並且是可以實現的,那麽縣長陳滿就都會給予一筆錢讓你研究。
打聽了一圈之後黃承彥更是大為歎息,古今學堂已經搬走了,蔡邕在的時候那才是真的熱鬧,蔡邕做到了讓知識不分階層,什麽人想來古今學堂聽課都可以,對任何一句先賢之說有理解不論什麽身份都能在學堂裏說。
黃承彥覺得他應該做點什麽,王斌是沒救了,但王斌這個兒子……野心大的有些超乎想象。
黃老先生活得有多明白?他一眼看出王弋並不隻是想當皇帝,這種將知識散播出去的做法針對的是誰就不用多說了。
黃承彥準備把司馬徽和龐德公也給弄來,他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楚,向他們這種人說得好聽是隱世高人,說得不好聽點兒就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亂的家夥。
以這些人的學識世間能讓他們感興趣的已經不多了,挑戰世家這種事想想就帶勁,有王弋做馬前卒沒道理不玩一票大的,反正最後失敗了死的又不是他們。
不過此時黃承彥正在幫忙守城,他指揮著軍卒將一棟棟民房拆除,石料木料全部運到城牆上當做防守工具。
他這可不是在瞎拆,既然以後要拿王弋擋槍,那麽前期的好處一定要給足。
黃承彥準備將遼隊改建一下,城牆改成八邊形,用建築物布置一個八門金鎖陣,讓這座城市真正意義上達到固若金湯。
黃承彥甚至要謝謝孫寧,正是孫寧的到來才讓他有動手的機會,廢棄材料再利用,真不錯。
此時孫寧還不知道他已經被很多人盯上了,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明知遼隊打不下來孫寧是蠢貨嗎還不跑?
他可能真的是個蠢貨,他在等援軍,等待那個拯救幽州於危難之中的公孫將軍……
為了能讓胡人死絕,孫寧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孫寧確實即將付出他的所有,第一波援軍已經到了,可惜不是他的。
鹹魚將軍公孫康率領一萬水軍來到大遼水的入海口等待命令。他才不會冒然輕進,手下人都是水軍,步卒都打不過何況是遼東的騎兵?
不過沒關係,水軍拚命確實不行,但優點是箭射得準。
田豫也準備出手了,他已經為孫寧選好了墓地。
遼隊以北,烏桓以南有一片地方,那裏是一片荒地,別的不多,沼澤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