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刻間,童老也喝幹杯中之酒,而後將空酒杯依次展示在座人等,並收起笑容出人意料、對在座諸人續道:
“賈島酒後非假倒,老童這酒心、這酒情,是真是假!此後就請各位拭目以待,今逢本教木天師榮膺造訪總壇,五老雖然名稱有很久了,但卻不敢倚老賣老。”
眾人聞言皆鼓掌大唿過癮,其他酒桌上也是如法炮製,酒令通行豪情興致也逐步推高,這一晚數十人,幾乎個個爛醉如泥。
唯木子因被薛辭、薛賦扶到坤靈洞休息,直到次日,曦兒送來茶水漱口洗輿,子因方才想起昨夜之事。
在尼山數日,木子因借機遊覽了孔廟等地,意外來到鄰近街市閑逛,得知此地竟然也叫南辛店,木子因大奇,對左右道:
“看來我木子因,與文天教前世有緣!”
其後幾天,微生絕藍來向木子因告辭,木子因發覺微生公子心事重重,便提議:
“我後天打算先迴京城,以便去孟津一睹‘黃河鎮契龍’的旗手英雄會,大哥走南闖北、在武林早已英名遠播,熟知江湖上的軼聞掌故,和門派幫會的行頭,小弟還需適時指點,此番何不與我同去,也好讓小弟行事踏實些。”
“木天師不必過謙,本教自從木天師接任以來,文氣衝天的確堪稱文天,諸位兄弟更是意氣風發,前途無量自不待言,今微生雖屬文天教下,卻是留求國人,若終老苟且求生偏安一隅,則死後無顏見先王陛下,亦對不起先父臨終教誨。
況家仇國恨、耿耿於懷,絕藍夙夜難眠,此前、微生征得公主之意,暫定歲末東渡故國家園,遂先王先父遺願,誓死滅倭複國。教中之事、賢弟已駕輕就熟,各部均心悅誠服、毋庸置疑,微生公私分明、坦蕩來去,無愧於文天教眾兄弟,今特意向賢弟辭行!”
微生公子恭恭敬敬抱拳向義弟請辭。
木子因驟聞此言,不啻晴天霹靂,一時不知從何說起,雖然他早已知道,微生與公主俱是海外之人,總有一天是要離開文天教的,隻是沒想到,變化來的這麽快。
他就覺得、一切希望剛剛開始,隨之卻要結束,是強行結束,木子因的內心是強烈接受不了,感覺瞬間失去生存、進取的目標和動力。
木子因在薛辭、薛賦的提醒之下,半晌才緩過神囁嚅說道:“難道天園之主與大哥……從此就……一去不返,那我……”
“誰說一去不返?這裏還有我的結義兄弟,還有教中朝夕相處、情深意重的諸多兄長和前輩,微生絕藍何時變得、這般無情無義?”
微生公子見木子因倉促間無法迴轉,便笑著試圖解釋寬慰。
“可那倭國海賊和同夥,武功高強且經營多年,大哥冒入險境,人地生疏情況不明,公主久居中土且未經風浪,就算有文房四寶同行,恐也嫌人手不足……勝負令人堪憂!”
木子因憂心忡忡,很為天孫玲瓏和微生絕藍等人的行程牽掛。
“賢弟無需多慮,想那東瀛老妖已被泄了隱身功,再說這麽多年其同夥亦年事已高,量也不是微生的對手。何況四位寶兄屬文天教的人,即便是木天師許可,渡海護駕教外之人也屬不妥,因此、此行僅有五六人而已,不敢牽連文天教兄弟的一絲一毫。”
“既然大哥早已決斷,目下有何打算?”
木子因關切詢問,知道現時建議或說服微生絕藍不適合。
“海州有我娘舅的親戚和故友玩伴,他們世代弄潮捕撈為生,亦有多人精通海外貿易見多識廣,去日不多我正籌備打造海船兩艘,這些天,公主已將大部首飾和積蓄變賣,得金銀數百兩尚有不足,好在海州還有一些遠親可以支助,應該不會耽擱此行的計劃。另外……文星殿有八位兄長,郎之白大哥智慧不下於微生,木天師或可酌情擢升,屆時微生必定向教中諸位兄弟辭行,賢弟今日或可向文天教眾兄弟說明此事。”
“不!即便兄長不再是文星殿的絕客,以子因看來,文天教依就是兄長的一個家,這個家始終有一個位子,是為兄長而保留,此事我會在適當的時機,向教中諸前輩及各堂口兄弟宣布。”
稍後、微生絕藍便離開尼山文天壇,次日天園主人和極水姑娘,也來向木子因辭行,天孫玲瓏當麵告知木天師:
“文天教既已有了新主,玲瓏亦非教中之人,久居尼山總壇的天輝園實為不妥,天孫女也難以心安,是以來向木天師辭別。”
木子因大驚,幽悠箴言:
“我知天孫姑娘不是文天教人,可天園主人因為木某初任而離開此地,豈非讓子因難堪,以木某看來,天孫姑娘乃是先教主之女,無論居住於教壇轄內、至何時何地,乃理屬當然,何況我……”
木子因本想說‘何況我身為文天教的天師,都認可你長住與此,難道別人還會有什麽不妥的異議嗎’,終於隻說了個開頭,他便不好意思再講下去。
“天孫女何敢陷公子不義,雖然文天壇的天輝園,我從此不再居住,但京城的文華苑我還是常去的,隻怕不會因此打擾、木天師和教中的諸位兄長。”
子因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如此、多少令木某稍減惴惴,若是因子因天師述職、而增添天孫姑娘的極大不便,木某恐難辭其咎,是以在此向天園主人謝過。”
“公子不必耿耿於懷,玲瓏抉擇當前,非一蹴而就,乃是早有此意,隻因文天教中向無領袖,微生公子雖是二當家,那不過是在京城的客棧,為避人耳目稱唿而已。
況且、微生一家係我父舊部,往來取舍難免授人以口舌,徒增閑碎之言、飛流之語。
今有天師主持大局,實屬文天教之大幸,亦是天孫氏大幸,玲瓏來此向木天師辭行,文房的四位寶哥、理應司職文天教,怎可隨從於局外之人,請木天師另加重用,我有水兒在身邊足矣!”
“這個……”
“賈島酒後非假倒,老童這酒心、這酒情,是真是假!此後就請各位拭目以待,今逢本教木天師榮膺造訪總壇,五老雖然名稱有很久了,但卻不敢倚老賣老。”
眾人聞言皆鼓掌大唿過癮,其他酒桌上也是如法炮製,酒令通行豪情興致也逐步推高,這一晚數十人,幾乎個個爛醉如泥。
唯木子因被薛辭、薛賦扶到坤靈洞休息,直到次日,曦兒送來茶水漱口洗輿,子因方才想起昨夜之事。
在尼山數日,木子因借機遊覽了孔廟等地,意外來到鄰近街市閑逛,得知此地竟然也叫南辛店,木子因大奇,對左右道:
“看來我木子因,與文天教前世有緣!”
其後幾天,微生絕藍來向木子因告辭,木子因發覺微生公子心事重重,便提議:
“我後天打算先迴京城,以便去孟津一睹‘黃河鎮契龍’的旗手英雄會,大哥走南闖北、在武林早已英名遠播,熟知江湖上的軼聞掌故,和門派幫會的行頭,小弟還需適時指點,此番何不與我同去,也好讓小弟行事踏實些。”
“木天師不必過謙,本教自從木天師接任以來,文氣衝天的確堪稱文天,諸位兄弟更是意氣風發,前途無量自不待言,今微生雖屬文天教下,卻是留求國人,若終老苟且求生偏安一隅,則死後無顏見先王陛下,亦對不起先父臨終教誨。
況家仇國恨、耿耿於懷,絕藍夙夜難眠,此前、微生征得公主之意,暫定歲末東渡故國家園,遂先王先父遺願,誓死滅倭複國。教中之事、賢弟已駕輕就熟,各部均心悅誠服、毋庸置疑,微生公私分明、坦蕩來去,無愧於文天教眾兄弟,今特意向賢弟辭行!”
微生公子恭恭敬敬抱拳向義弟請辭。
木子因驟聞此言,不啻晴天霹靂,一時不知從何說起,雖然他早已知道,微生與公主俱是海外之人,總有一天是要離開文天教的,隻是沒想到,變化來的這麽快。
他就覺得、一切希望剛剛開始,隨之卻要結束,是強行結束,木子因的內心是強烈接受不了,感覺瞬間失去生存、進取的目標和動力。
木子因在薛辭、薛賦的提醒之下,半晌才緩過神囁嚅說道:“難道天園之主與大哥……從此就……一去不返,那我……”
“誰說一去不返?這裏還有我的結義兄弟,還有教中朝夕相處、情深意重的諸多兄長和前輩,微生絕藍何時變得、這般無情無義?”
微生公子見木子因倉促間無法迴轉,便笑著試圖解釋寬慰。
“可那倭國海賊和同夥,武功高強且經營多年,大哥冒入險境,人地生疏情況不明,公主久居中土且未經風浪,就算有文房四寶同行,恐也嫌人手不足……勝負令人堪憂!”
木子因憂心忡忡,很為天孫玲瓏和微生絕藍等人的行程牽掛。
“賢弟無需多慮,想那東瀛老妖已被泄了隱身功,再說這麽多年其同夥亦年事已高,量也不是微生的對手。何況四位寶兄屬文天教的人,即便是木天師許可,渡海護駕教外之人也屬不妥,因此、此行僅有五六人而已,不敢牽連文天教兄弟的一絲一毫。”
“既然大哥早已決斷,目下有何打算?”
木子因關切詢問,知道現時建議或說服微生絕藍不適合。
“海州有我娘舅的親戚和故友玩伴,他們世代弄潮捕撈為生,亦有多人精通海外貿易見多識廣,去日不多我正籌備打造海船兩艘,這些天,公主已將大部首飾和積蓄變賣,得金銀數百兩尚有不足,好在海州還有一些遠親可以支助,應該不會耽擱此行的計劃。另外……文星殿有八位兄長,郎之白大哥智慧不下於微生,木天師或可酌情擢升,屆時微生必定向教中諸位兄弟辭行,賢弟今日或可向文天教眾兄弟說明此事。”
“不!即便兄長不再是文星殿的絕客,以子因看來,文天教依就是兄長的一個家,這個家始終有一個位子,是為兄長而保留,此事我會在適當的時機,向教中諸前輩及各堂口兄弟宣布。”
稍後、微生絕藍便離開尼山文天壇,次日天園主人和極水姑娘,也來向木子因辭行,天孫玲瓏當麵告知木天師:
“文天教既已有了新主,玲瓏亦非教中之人,久居尼山總壇的天輝園實為不妥,天孫女也難以心安,是以來向木天師辭別。”
木子因大驚,幽悠箴言:
“我知天孫姑娘不是文天教人,可天園主人因為木某初任而離開此地,豈非讓子因難堪,以木某看來,天孫姑娘乃是先教主之女,無論居住於教壇轄內、至何時何地,乃理屬當然,何況我……”
木子因本想說‘何況我身為文天教的天師,都認可你長住與此,難道別人還會有什麽不妥的異議嗎’,終於隻說了個開頭,他便不好意思再講下去。
“天孫女何敢陷公子不義,雖然文天壇的天輝園,我從此不再居住,但京城的文華苑我還是常去的,隻怕不會因此打擾、木天師和教中的諸位兄長。”
子因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如此、多少令木某稍減惴惴,若是因子因天師述職、而增添天孫姑娘的極大不便,木某恐難辭其咎,是以在此向天園主人謝過。”
“公子不必耿耿於懷,玲瓏抉擇當前,非一蹴而就,乃是早有此意,隻因文天教中向無領袖,微生公子雖是二當家,那不過是在京城的客棧,為避人耳目稱唿而已。
況且、微生一家係我父舊部,往來取舍難免授人以口舌,徒增閑碎之言、飛流之語。
今有天師主持大局,實屬文天教之大幸,亦是天孫氏大幸,玲瓏來此向木天師辭行,文房的四位寶哥、理應司職文天教,怎可隨從於局外之人,請木天師另加重用,我有水兒在身邊足矣!”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