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佑乾之治,孰康孰文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設殷商美洲 作者:馬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4章 佑乾之治,孰康孰文
時光匆匆,轉眼間已經是佑乾三年的最後一天。
太師攸雍、太保牟(mu)頗、上尹攸畫以及左、右兩尹,此刻都身處亳(bo)攸城。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在這裏聚首——到了元日,時年六歲的太子?(luè)弘就會結束三年以來的披麻戴孝,在宗廟正式登上帝位,改元乾慶。
即位儀式一結束,大邑商朝廷就以乾慶帝的名義,再次宣布遷都:帝室、宗廟以及朝廷,全部遷到奄陽。
“臣僚們,”攸雍首先開口說道,“帝君明天就禪位給太子了。這三年來,帝君的治世,無不以繼承祖癸(宗佑帝)的遺誌為己任。各位認為,帝君的祭祀之日,應該安排在哪一天好呢?”
對於攸雍的發言,眾人都心領神會。這個問題實際上的意思是:應該給佑乾帝擬定什麽樣的尊號?
當初攸雍修訂日名製度,隻是作為提高帝室威望的一步閑棋,並沒有想到那麽細。
直到宗佑十五年,雷翰晨向攸雍托夢——攸雍在自己的夢裏看到,後世的華夏王朝,不僅沿用了由大邑商開創的廟號製度,甚至越玩越杠上開花,到最後隨便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攸雍睡醒之後,思來想去,決定以祖癸的名義廢除廟號製度。東遷前已經獲得廟號的曆代先君,他們的廟號仍然保留,但宗廟牌位不再提及。至於其餘先君,一律隻用日名。
正因為這樣,日名首字的含金量,比東遷之前更是進一步提高。
左尹、右尹,認為佑乾帝應該稱為“康戊”;上尹攸畫的提案是“文己”;而牟頗的提議則是“文丙”。
為了讓佑乾帝的日名能夠取得最大的公信力,因此攸雍既沒有派人在民間大造輿論,也沒有事先跟三尹通氣,而是讓他們真正地各抒己見。
左、右兩尹,都是這年七月經過抽簽中選而就任的。
左尹原本是錡(qi)氏的族正,右尹則同時擔任過鬥氏的氏正與族正。兩人不僅在本氏族裏麵屬於德高望重之人,而且對於其他氏族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原因無他:這兩人都曾經在攸雍、牟頗麾下效力,既是征討七夷時候的北路軍老兵,也是征討六夷的南征軍老兵!
而他們本人也明白,自己在這一年擔任左、右尹的重大意義:參與佑乾帝日名的擬定。
因此,左、右兩尹在前來參加大朝會之前,都透過各自的人脈,從各氏族那裏,打聽佑乾年間的各種民間疾苦。
如今,左尹、右尹所擬的日名首字竟然都是“康”。這也就意味著,大邑商的民眾,對於佑乾帝的治世仍然不夠滿意!
從太乙(商湯)到祖癸總共三十一位先君,日名稱為“康”的,就隻有康丁——無論是在雷翰晨那個時空,還是在h-a-c-2023這裏,都屬於沒有存在感的先君。
更糟心的是,康丁的兒子武乙,在打獵的時候因遭到雷劈而亡。
攸雍頓時覺得,這等於是暗示自己的親孫子、即將登基的太子?弘,將來也會死於非命,實在太不吉利!
“左尹、右尹,汝等擬出‘康’字的理由是?”
眼看著攸雍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陰沉,攸畫連忙先開口詢問。
“謹向太師、太保、上尹迴答:帝君在位三年來,盡力匡補祖製,這是民眾們所稱讚的;沒有損耗民力、揮霍國庫,這也是民眾們所稱讚的。
武庚與祖癸在位時,朝廷都曾經對夷人用兵;將士們當時無不奮勇作戰,然而他們在戰後卻沒有獲得足夠的賞賜。
如果帝君能夠在遺詔中,向眾將士賜予恩賞,大邑商的民眾,必定都會讚許帝君的文治鼎盛!”
十八歲的攸畫,隻聽懂了表麵那一層意思,於是向左、右兩尹施了一禮,隨即說道:“竟有這樣的事情?吾等確實應該向帝君進言才是。”
“左尹、右尹,不必為這等瑣事打擾帝君,”沉默了好一會兒的攸雍,終於重新開口,“當初帝君頒下的賞賜,孤已經逐項確認過,並無汝等說的這些問題。”
“太師……”左、右兩尹還想繼續開口,卻被攸雍揮手製止:
“宗佑二十一年,逆賊掀起叛亂。孤從奄陽征發軍役,親自將其剿滅,這與征討六夷何涉?
孤當時就說過:此等內亂,無論誰勝誰敗,都屬於大邑商的不幸。戰敗的叛軍,懲罰固然在所難免;然而得勝的王師,難道就應該給予賞賜?
民眾若是生活困苦,孤願意上奏帝君,請求減免各氏族的稅收;事隔數年,才向朝廷討要賞賜,此風斷不可長。汝等認為如何?”
左、右兩尹同時應聲說:“太師所言甚是。”
這五個人繼續商議了大半天,最終一致同意,將佑乾帝的日名定為“文丙”——上一個日名帶“丙”字的,是先公上甲的孫子報丙。
第二天,大邑商朝廷公布了佑乾帝的遺詔,首先寫道:
“各氏族生活困苦的民眾,接下來的五年裏免除全部稅收,而且由國庫撥給荒地、山林,讓他們得以耕種狩獵……”
年僅六歲的乾慶帝,在沒有仆役或者婢女抱扶的情況下,獨自完成了即位儀式裏麵,所有關於他本人的行禮部分——這是攸雍提前對他親自訓練而得來的成果。
在伺候乾慶帝儀仗前往奄陽的路上,攸畫找了個由頭,趁著旁邊沒人注意的時候,悄悄問攸雍說:
“父親,為什麽您昨天沒有采納左尹、右尹的建言?明明是您之前親口囑咐過我,既然他倆有備而來,那麽我們就應當虛心聽取……”
“唉,爾這個豎子,”攸雍不禁歎了口氣,“左、右兩尹,確實能夠深入了解民眾的心聲。然而,他倆既然是人,那麽就自然會受到其他人的幹擾。更何況,這兩人的年紀比孤都要大!
若不是孤當初親自率兵平亂,爾昨天就被兩隻老狐狸誆去一大筆賞賜了。”
攸畫忍不住咂了咂舌頭——果然,如同父親之前所說的那樣,無論在什麽時候,大邑商朝廷這潭水,都總是那麽的深……
時光匆匆,轉眼間已經是佑乾三年的最後一天。
太師攸雍、太保牟(mu)頗、上尹攸畫以及左、右兩尹,此刻都身處亳(bo)攸城。
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在這裏聚首——到了元日,時年六歲的太子?(luè)弘就會結束三年以來的披麻戴孝,在宗廟正式登上帝位,改元乾慶。
即位儀式一結束,大邑商朝廷就以乾慶帝的名義,再次宣布遷都:帝室、宗廟以及朝廷,全部遷到奄陽。
“臣僚們,”攸雍首先開口說道,“帝君明天就禪位給太子了。這三年來,帝君的治世,無不以繼承祖癸(宗佑帝)的遺誌為己任。各位認為,帝君的祭祀之日,應該安排在哪一天好呢?”
對於攸雍的發言,眾人都心領神會。這個問題實際上的意思是:應該給佑乾帝擬定什麽樣的尊號?
當初攸雍修訂日名製度,隻是作為提高帝室威望的一步閑棋,並沒有想到那麽細。
直到宗佑十五年,雷翰晨向攸雍托夢——攸雍在自己的夢裏看到,後世的華夏王朝,不僅沿用了由大邑商開創的廟號製度,甚至越玩越杠上開花,到最後隨便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攸雍睡醒之後,思來想去,決定以祖癸的名義廢除廟號製度。東遷前已經獲得廟號的曆代先君,他們的廟號仍然保留,但宗廟牌位不再提及。至於其餘先君,一律隻用日名。
正因為這樣,日名首字的含金量,比東遷之前更是進一步提高。
左尹、右尹,認為佑乾帝應該稱為“康戊”;上尹攸畫的提案是“文己”;而牟頗的提議則是“文丙”。
為了讓佑乾帝的日名能夠取得最大的公信力,因此攸雍既沒有派人在民間大造輿論,也沒有事先跟三尹通氣,而是讓他們真正地各抒己見。
左、右兩尹,都是這年七月經過抽簽中選而就任的。
左尹原本是錡(qi)氏的族正,右尹則同時擔任過鬥氏的氏正與族正。兩人不僅在本氏族裏麵屬於德高望重之人,而且對於其他氏族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原因無他:這兩人都曾經在攸雍、牟頗麾下效力,既是征討七夷時候的北路軍老兵,也是征討六夷的南征軍老兵!
而他們本人也明白,自己在這一年擔任左、右尹的重大意義:參與佑乾帝日名的擬定。
因此,左、右兩尹在前來參加大朝會之前,都透過各自的人脈,從各氏族那裏,打聽佑乾年間的各種民間疾苦。
如今,左尹、右尹所擬的日名首字竟然都是“康”。這也就意味著,大邑商的民眾,對於佑乾帝的治世仍然不夠滿意!
從太乙(商湯)到祖癸總共三十一位先君,日名稱為“康”的,就隻有康丁——無論是在雷翰晨那個時空,還是在h-a-c-2023這裏,都屬於沒有存在感的先君。
更糟心的是,康丁的兒子武乙,在打獵的時候因遭到雷劈而亡。
攸雍頓時覺得,這等於是暗示自己的親孫子、即將登基的太子?弘,將來也會死於非命,實在太不吉利!
“左尹、右尹,汝等擬出‘康’字的理由是?”
眼看著攸雍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陰沉,攸畫連忙先開口詢問。
“謹向太師、太保、上尹迴答:帝君在位三年來,盡力匡補祖製,這是民眾們所稱讚的;沒有損耗民力、揮霍國庫,這也是民眾們所稱讚的。
武庚與祖癸在位時,朝廷都曾經對夷人用兵;將士們當時無不奮勇作戰,然而他們在戰後卻沒有獲得足夠的賞賜。
如果帝君能夠在遺詔中,向眾將士賜予恩賞,大邑商的民眾,必定都會讚許帝君的文治鼎盛!”
十八歲的攸畫,隻聽懂了表麵那一層意思,於是向左、右兩尹施了一禮,隨即說道:“竟有這樣的事情?吾等確實應該向帝君進言才是。”
“左尹、右尹,不必為這等瑣事打擾帝君,”沉默了好一會兒的攸雍,終於重新開口,“當初帝君頒下的賞賜,孤已經逐項確認過,並無汝等說的這些問題。”
“太師……”左、右兩尹還想繼續開口,卻被攸雍揮手製止:
“宗佑二十一年,逆賊掀起叛亂。孤從奄陽征發軍役,親自將其剿滅,這與征討六夷何涉?
孤當時就說過:此等內亂,無論誰勝誰敗,都屬於大邑商的不幸。戰敗的叛軍,懲罰固然在所難免;然而得勝的王師,難道就應該給予賞賜?
民眾若是生活困苦,孤願意上奏帝君,請求減免各氏族的稅收;事隔數年,才向朝廷討要賞賜,此風斷不可長。汝等認為如何?”
左、右兩尹同時應聲說:“太師所言甚是。”
這五個人繼續商議了大半天,最終一致同意,將佑乾帝的日名定為“文丙”——上一個日名帶“丙”字的,是先公上甲的孫子報丙。
第二天,大邑商朝廷公布了佑乾帝的遺詔,首先寫道:
“各氏族生活困苦的民眾,接下來的五年裏免除全部稅收,而且由國庫撥給荒地、山林,讓他們得以耕種狩獵……”
年僅六歲的乾慶帝,在沒有仆役或者婢女抱扶的情況下,獨自完成了即位儀式裏麵,所有關於他本人的行禮部分——這是攸雍提前對他親自訓練而得來的成果。
在伺候乾慶帝儀仗前往奄陽的路上,攸畫找了個由頭,趁著旁邊沒人注意的時候,悄悄問攸雍說:
“父親,為什麽您昨天沒有采納左尹、右尹的建言?明明是您之前親口囑咐過我,既然他倆有備而來,那麽我們就應當虛心聽取……”
“唉,爾這個豎子,”攸雍不禁歎了口氣,“左、右兩尹,確實能夠深入了解民眾的心聲。然而,他倆既然是人,那麽就自然會受到其他人的幹擾。更何況,這兩人的年紀比孤都要大!
若不是孤當初親自率兵平亂,爾昨天就被兩隻老狐狸誆去一大筆賞賜了。”
攸畫忍不住咂了咂舌頭——果然,如同父親之前所說的那樣,無論在什麽時候,大邑商朝廷這潭水,都總是那麽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