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帝薄葬兮,木為君兮


    宗佑帝?(luè)允,在位二十五年而駕崩,享年四十五。


    跟普通民眾相比,他的逝世似乎來得太早了——此時的大邑商,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五十多歲。


    然而對於帝君本人來說,這倒不完全算是壞事。


    由於宗佑帝的智力障礙,他大部分時間都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生父攸喜、嗣父武庚以及弟弟攸雍,先後充當著類似“監護人”的存在。


    後來宗佑帝總算有了一個兒子,帝長子卻早早夭折,而帝君也始終未能再育得新的子嗣,直到其逝世。


    哀,莫大於心死焉。


    宗佑帝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存在感;然而他的逝世,卻給大邑商帶來了相當的波瀾。


    首先是帝君的陵墓——這並非帝陵有沒有竣工的問題,而是整個宗佑年間,無論朝廷在亳(bo)攸還是邢丘,都根本沒人提出修建陵墓的計劃!


    對照大邑商東遷前的舊製,這自然是極為反常的:曆代商王,哪一個不是在活著的時候,就讓臣民給自己修建王陵?


    雖然駕崩之後,能不能正常下葬倒是另說——當年在鹿台自焚的帝辛就是例子,但君主的陵墓肯定是要建起來的。


    問題在於武庚。


    雖然武庚確實是死在亂軍之中,但從政道倫理的角度看,這顯然屬於推卸之辭;就連攸雍本人心裏也明白得很,實際上武庚是被他下令除掉的。


    當時,攸雍麵臨兩個選擇:要麽厚葬武庚,以盛大的出殯儀式來撇清自己的嫌疑;要麽薄葬武庚,讓人們盡快淡忘先君的存在。


    從太乙(商湯)到帝辛,雖說一共有二十九個王,但對於商族人來說,他們特別記得的先王也就其中幾個人,甚至上一任的王都不一定有份。


    原因無他:商王的身後地位,是根據後繼者們對其祭祀的隆重程度而有所升降的;而既然有祭祀,就必定有祭品的分食。


    例如,商朝貴族隔三岔五就能吃到以“先公上甲”而冠名的祭宴,上甲微的地位又能低到哪裏去?


    反過來說,對於商族人而言,盤庚也就算是“記不記得那位仁兄都無所謂”的存在,這跟雷翰晨那個時空的現代人構成相當的反差——盤庚在曆代商王之中,已經算是比較有點名氣的了。


    至於攸雍本人,他對武庚並沒有什麽好感,反而有些厭惡;而宗佑帝也不是武庚的親兒子,因此武庚的葬禮可謂草草了事,甚至破天荒地采用了火葬而非土葬的形式。


    但也正因為這樣,宗佑帝的陵墓規格就逐漸變成了一個難題。


    武庚的陵墓隻是衣冠塚,因此修建的規模很小。而宗佑帝畢竟是武庚的嗣子,假如“兒子”的陵墓很宏大、“父親”的陵墓卻很窄小,自然就會在民眾當中,引發各種不必要的議論。


    因此,大邑商朝廷的眾人,都心照不宣地采取了“拖”字訣——宗佑帝雖說智力堪憂,但按照他那副總是“樂嗬嗬”的樣子,就算要長命百歲,也似乎不是什麽大問題。


    而埋頭於各種治國方略如何實施的攸雍,他跟自己的親兄長關係長期不睦,自然就更顧不上這件事。


    等到他顧得上的時候,宗佑帝的陵墓問題已經變成了“不上秤沒四兩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的老大難。


    最後,眾人還是按照武庚的先例,將?允的遺體火化,骨灰同樣送到攸澤口的孤島,同時在奄陽以東興建一座衣冠塚。


    宗佑帝逝世引發的第二陣波瀾,則是佑乾帝?或的登基。


    宗佑帝在臨終前幾天雖然冊立了帝太孫?弘,但攸雍並沒有把他與親兄長的約定立刻公布出去——?弘守孝三年,才即位為帝君。


    因此,大邑商朝廷對外宣布新年號是“佑乾”的時候,民眾起初還以為新帝就是?弘。等到他們後來得知,佑乾帝竟然是一尊木雕像的時候,不禁有些嘩然。


    不過,這些都在攸雍的意料之中:宗佑帝的遺詔裏麵,多次表達了對早逝帝長子的惋惜,並且把帝長子正式追尊為太子。


    按照商王室曆來的祭祀傳統,凡是生前被冊立為太子的,哪怕沒有實際即位,在祭祀當中地位跟其他先王也是一樣的。


    一方麵,攸雍以佑乾帝的名義,下令在大邑商各地的城邑大舉祭祀宗佑帝,所需開支都由奄陽城的府庫負責;另一方麵,條氏族人也紛紛活躍起來:誰要是敢非議帝君與朝廷,都得做好跟他們硬碰硬的準備!


    如此這般地軟硬兼施、雙管齊下之後,佑乾帝的即位儀式總算能夠順利舉行。


    首先,帝太孫?弘前往亳攸城,祭拜宗廟,正式完成立嗣程序。接著,臣仆們從宗廟裏麵抬出一尊木雕像,這便是新帝?或的象征。


    ?弘向木像叩拜完畢,站在木像前方。以攸雍為首的眾臣僚再對著木像與?弘一同叩拜,宣誓繼續效忠於帝室與朝廷。


    最後,由攸雍代為宣讀佑乾帝的即位詔書:


    “朕的父帝,定於癸日祭祀,曰‘祖癸’。父帝生前,親自敕立兩宗八姓,這是大邑商眾人的榮耀。然而,爾等臣民似乎仍覺得有不便之處。


    從今往後,凡是?宗、卣(you)宗以外的娀(song)姓之人,一律號為“豐”宗,以顯示這些人同樣屬於先公?(qi,契的古字體)的苗裔……”


    這場古怪的即位儀式一完畢,眾臣仆便又趕緊把“帝君”抬迴宗廟裏去了。


    帝太孫?弘,如今既然已被冊立為佑乾帝的太子,則居於國都邢丘,負責監國——當然,實際上還是由他的親祖父攸雍,繼續總攝朝政。


    經過佑乾帝的“調整”,大邑商的戶籍政策從兩宗八姓改為三宗八姓,基本上覆蓋了大邑商的全體民眾,這有效減少了民間的非議之聲。


    至於氏名政策的微調,佑乾帝的即位詔書裏麵也稍有提及。至於具體的執行方案,攸雍則交給了攸畫負責起草,這也是他對自己小兒子的接班考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設殷商美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江並收藏從武王伐紂開始建設殷商美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