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曹公攜手
堂堂呂布,為何要去做謀士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也被嚇壞了。
雖然他自認為自己用兵如神,兵強馬壯,但是八十萬大軍實在是太恐怖了。
曹操一共隻有三十萬大軍,再怎麽大膽,他也得留三萬兵防備西涼,需要三萬兵防備劉表,雖然他剛剛封了劉備,呂布二人,雙方關係也算不錯,但為了以防萬一,還得留三萬人防守呂布。
再加上地盤這麽大,各處還需要人馬鎮守。
曹操最多能拿出二十萬人馬來對抗袁紹。
更要命的是,曹操還很缺糧。
二十萬的軍隊的一方,比八十萬軍隊的一方,還要更缺糧,這匪夷所思的事情,卻是真實發生的事。
原因也很簡單,袁紹的地盤大,又大部分是巧取而來,冀州並州幾乎是唾手可得,青州田楷,也是輕鬆被拿捏,除了跟困於幽州一隅的公孫瓚打打鬧鬧,其他地方幾乎沒有任何戰爭。整個袁紹地盤上的百姓,幾乎都能安心生產,自然能夠支撐這麽多兵士的糧草。
再加上袁紹本人謙謙君子,禮賢下士,天下士人無不歸心,有很多世家在支持袁紹,這也是袁紹為何在冀州輕徭薄賦卻能支持下去的原因。
(當然這是演義背景,真實曆史,再怎麽富裕,袁紹也不可能支撐起百萬軍隊)
反觀曹操,跟袁紹對比,簡直就是個苦逼。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都在保存實力,隻有曹操(孫堅)一個人是真上,把自己的家底輸得幹幹淨淨。
要不是袁紹可憐他這個小老弟,給他表了個東郡太守,早就不知道到哪裏玩泥巴去了。
得了東郡也不消停,又是剿滅青州黃巾,又是攻徐州,又是跟呂布搶兗州,又征討劉表張繡聯軍,又是征討西涼馬騰。
總之,就是自從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以來,曹操沒有消停過一天。
天天打仗也就罷了,偏偏曹操占領的地方,全部都是之前打仗打的最兇的地方。無論是關中,還是兗州,還是豫州的幾個郡,都是人多地少。
尤其是汝南,潁川這些地方,人口極度爆炸,這種地方,跟呂布的九江郡一樣,在盛世就是依靠商業繁榮富庶,人多錢多,一到亂世,隨時都能因為缺糧而成為炸藥桶。
就這麽幾個產糧少(相對於人口而言,絕對數量不少)的地方,還要天天打仗,動輒就是十幾萬大軍征討,曹操不缺糧才怪。
所以曹操根本不想跟袁紹打仗。畢竟他也是人,麵對兵多糧足的袁紹一樣會害怕。
但此時袁紹大兵壓境,怕也得硬著頭皮上了。
曹操點夏侯惇為先鋒,徐晃為副先鋒,先率三萬軍隊前往黎陽安營下寨。以荀攸,程昱,陳群,郭嘉,毛玠,滿寵為謀士,夏侯淵,李典,樂進,於禁,曹仁,曹洪,為各部將領,許褚為中軍護衛,曹操親率十七萬大軍隨後出發,荀彧留守許都,總督各處糧草兵馬後勤。
同時,袁紹和曹操各自發布檄文傳送天下。
不過這一世曹操除了屠殺徐州,做的惡遠遠不及上一世,所以陳琳這篇檄文不是那麽好做。好在文學家就是文學家,無論對方是怎麽樣的人,都可以把檄文寫的慷慨激昂。
曹操這邊的檄文就簡單多了,一方麵,若論寫詩,曹植不出,天下無人能與曹操爭鋒,但論作文,他還是差建安七子一籌,另一方麵,天子在曹操手裏,他也不用寫那麽長的檄文,一道討賊聖旨,勝過千萬檄文。
曹操第一個拉攏的,自然是袁紹後方的公孫瓚。
這個時候,如果公孫瓚能夠給袁紹一點壓力,那曹操的處境無疑要好很多。
說來也是諷刺,當年袁紹在北方縱橫捭闔,留下曹操小弟在中原發展,一時風頭無二,天下無人可抗,袁術隻能拉攏公孫瓚對抗袁曹二人,從此袁曹對袁公,兩大聯盟正式形成,除了長安先董卓後李傕郭祀手握天子,和益州劉璋張魯以外,其他諸侯都是分屬兩大聯盟,各自捉對廝殺。如今曹操和袁紹破裂,袁術已經下野,在揚州吃喝玩樂不問國事,曹操麵對袁紹的極大壓力,居然第一個拉攏的就是公孫瓚。
曹操立刻讓天子下旨,封公孫瓚為幽州牧,車騎將軍,總督幽,青,並,冀四州軍務。公孫度為遼東太守,鉤力都護府都護(懂的人自然懂鉤力是什麽),總督遼東,鉤力軍務。
幽州的地就那麽多,封給了公孫瓚,就不能再額外封公孫度了,索性把鉤力封給公孫度拉倒。反正什麽幽州,冀州都不是曹操的轄區,既然幽州,冀州能封,鉤力也能封。
但大漢的國土並不包括鉤力,那怎麽辦呢?這可難不倒曹操,他仿照西域的定例,直接設立一個都護府,封公孫度為都護。
反正不是自己的地,想怎麽封就怎麽封。遼東這個時候漢人還是很多的,如果公孫度真有心,未必不能拿下鉤力。
公孫瓚大喜,他倒不是有多在意這個幽州牧,他和袁術是最不承認許都曹操的二人,還曾自己任命嚴綱為冀州牧,田楷為青州牧,單經為並州牧。
就連劉備的平原相也極有可能是公孫瓚任命的。(演義說是公孫瓚表的,很可能是假的,是給劉備臉上貼金。別部司馬倒確實是公孫瓚表的。所以劉備依附過很多人,但是大部分都是客居,無論曹操還是劉表,都沒有把劉備當部屬看過,隻有公孫瓚,很可能跟劉備真有主臣關係。)
公孫瓚喜的是,自己終於不用獨自一個人對抗袁紹了。
家人們,誰懂啊,一個人帶著十萬大軍,龜縮在幽州一隅,獨抗百萬大軍,已經六年了,六年啊,你們知道我這六年是怎麽過的嗎?人家派出十萬大軍跟我打,一年輪換一次都可以輪換十年。
十年前,公孫瓚其實實力比袁紹還強很多,但是袁紹實在太猛了,一步步的壓倒了公孫瓚。
(這裏再次為袁紹正名,他真的很厲害,隻是輸給了更厲害的曹操而已。雖然以成敗論英雄,但也要看對手吧,曹操的綜合實力,可是曆史前五級別的。就像作者另外一本明末書說的,明朝末年,崇禎,李自成,張獻忠,滿清,其實就是在相互比爛而已,最終的勝者其實也不咋地。
三國的曹操,袁紹,劉備,孫權,隋末的王世充,竇建德,李淵,劉武周,李密,這才是比強。)
雖然他自認為自己用兵如神,兵強馬壯,但是八十萬大軍實在是太恐怖了。
曹操一共隻有三十萬大軍,再怎麽大膽,他也得留三萬兵防備西涼,需要三萬兵防備劉表,雖然他剛剛封了劉備,呂布二人,雙方關係也算不錯,但為了以防萬一,還得留三萬人防守呂布。
再加上地盤這麽大,各處還需要人馬鎮守。
曹操最多能拿出二十萬人馬來對抗袁紹。
更要命的是,曹操還很缺糧。
二十萬的軍隊的一方,比八十萬軍隊的一方,還要更缺糧,這匪夷所思的事情,卻是真實發生的事。
原因也很簡單,袁紹的地盤大,又大部分是巧取而來,冀州並州幾乎是唾手可得,青州田楷,也是輕鬆被拿捏,除了跟困於幽州一隅的公孫瓚打打鬧鬧,其他地方幾乎沒有任何戰爭。整個袁紹地盤上的百姓,幾乎都能安心生產,自然能夠支撐這麽多兵士的糧草。
再加上袁紹本人謙謙君子,禮賢下士,天下士人無不歸心,有很多世家在支持袁紹,這也是袁紹為何在冀州輕徭薄賦卻能支持下去的原因。
(當然這是演義背景,真實曆史,再怎麽富裕,袁紹也不可能支撐起百萬軍隊)
反觀曹操,跟袁紹對比,簡直就是個苦逼。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都在保存實力,隻有曹操(孫堅)一個人是真上,把自己的家底輸得幹幹淨淨。
要不是袁紹可憐他這個小老弟,給他表了個東郡太守,早就不知道到哪裏玩泥巴去了。
得了東郡也不消停,又是剿滅青州黃巾,又是攻徐州,又是跟呂布搶兗州,又征討劉表張繡聯軍,又是征討西涼馬騰。
總之,就是自從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以來,曹操沒有消停過一天。
天天打仗也就罷了,偏偏曹操占領的地方,全部都是之前打仗打的最兇的地方。無論是關中,還是兗州,還是豫州的幾個郡,都是人多地少。
尤其是汝南,潁川這些地方,人口極度爆炸,這種地方,跟呂布的九江郡一樣,在盛世就是依靠商業繁榮富庶,人多錢多,一到亂世,隨時都能因為缺糧而成為炸藥桶。
就這麽幾個產糧少(相對於人口而言,絕對數量不少)的地方,還要天天打仗,動輒就是十幾萬大軍征討,曹操不缺糧才怪。
所以曹操根本不想跟袁紹打仗。畢竟他也是人,麵對兵多糧足的袁紹一樣會害怕。
但此時袁紹大兵壓境,怕也得硬著頭皮上了。
曹操點夏侯惇為先鋒,徐晃為副先鋒,先率三萬軍隊前往黎陽安營下寨。以荀攸,程昱,陳群,郭嘉,毛玠,滿寵為謀士,夏侯淵,李典,樂進,於禁,曹仁,曹洪,為各部將領,許褚為中軍護衛,曹操親率十七萬大軍隨後出發,荀彧留守許都,總督各處糧草兵馬後勤。
同時,袁紹和曹操各自發布檄文傳送天下。
不過這一世曹操除了屠殺徐州,做的惡遠遠不及上一世,所以陳琳這篇檄文不是那麽好做。好在文學家就是文學家,無論對方是怎麽樣的人,都可以把檄文寫的慷慨激昂。
曹操這邊的檄文就簡單多了,一方麵,若論寫詩,曹植不出,天下無人能與曹操爭鋒,但論作文,他還是差建安七子一籌,另一方麵,天子在曹操手裏,他也不用寫那麽長的檄文,一道討賊聖旨,勝過千萬檄文。
曹操第一個拉攏的,自然是袁紹後方的公孫瓚。
這個時候,如果公孫瓚能夠給袁紹一點壓力,那曹操的處境無疑要好很多。
說來也是諷刺,當年袁紹在北方縱橫捭闔,留下曹操小弟在中原發展,一時風頭無二,天下無人可抗,袁術隻能拉攏公孫瓚對抗袁曹二人,從此袁曹對袁公,兩大聯盟正式形成,除了長安先董卓後李傕郭祀手握天子,和益州劉璋張魯以外,其他諸侯都是分屬兩大聯盟,各自捉對廝殺。如今曹操和袁紹破裂,袁術已經下野,在揚州吃喝玩樂不問國事,曹操麵對袁紹的極大壓力,居然第一個拉攏的就是公孫瓚。
曹操立刻讓天子下旨,封公孫瓚為幽州牧,車騎將軍,總督幽,青,並,冀四州軍務。公孫度為遼東太守,鉤力都護府都護(懂的人自然懂鉤力是什麽),總督遼東,鉤力軍務。
幽州的地就那麽多,封給了公孫瓚,就不能再額外封公孫度了,索性把鉤力封給公孫度拉倒。反正什麽幽州,冀州都不是曹操的轄區,既然幽州,冀州能封,鉤力也能封。
但大漢的國土並不包括鉤力,那怎麽辦呢?這可難不倒曹操,他仿照西域的定例,直接設立一個都護府,封公孫度為都護。
反正不是自己的地,想怎麽封就怎麽封。遼東這個時候漢人還是很多的,如果公孫度真有心,未必不能拿下鉤力。
公孫瓚大喜,他倒不是有多在意這個幽州牧,他和袁術是最不承認許都曹操的二人,還曾自己任命嚴綱為冀州牧,田楷為青州牧,單經為並州牧。
就連劉備的平原相也極有可能是公孫瓚任命的。(演義說是公孫瓚表的,很可能是假的,是給劉備臉上貼金。別部司馬倒確實是公孫瓚表的。所以劉備依附過很多人,但是大部分都是客居,無論曹操還是劉表,都沒有把劉備當部屬看過,隻有公孫瓚,很可能跟劉備真有主臣關係。)
公孫瓚喜的是,自己終於不用獨自一個人對抗袁紹了。
家人們,誰懂啊,一個人帶著十萬大軍,龜縮在幽州一隅,獨抗百萬大軍,已經六年了,六年啊,你們知道我這六年是怎麽過的嗎?人家派出十萬大軍跟我打,一年輪換一次都可以輪換十年。
十年前,公孫瓚其實實力比袁紹還強很多,但是袁紹實在太猛了,一步步的壓倒了公孫瓚。
(這裏再次為袁紹正名,他真的很厲害,隻是輸給了更厲害的曹操而已。雖然以成敗論英雄,但也要看對手吧,曹操的綜合實力,可是曆史前五級別的。就像作者另外一本明末書說的,明朝末年,崇禎,李自成,張獻忠,滿清,其實就是在相互比爛而已,最終的勝者其實也不咋地。
三國的曹操,袁紹,劉備,孫權,隋末的王世充,竇建德,李淵,劉武周,李密,這才是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