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悄然到來,聽著音樂,能感受到那種充滿了聖光的畫麵,和無比歡樂的情緒。


    能感受到歡唿勝利的聲音。


    但是……這也太奇怪了?!


    每一個人都在想,到底是如何勝利的。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大概聽懂了前三個樂章是什麽意思,哪怕不太懂音樂,也是能感受到這裏麵帶有的情緒的。


    對於情緒的感覺是不會有錯的。


    那種和厄運顫抖不休,克服厄運,然後直麵命運的情緒太過於強烈了。


    第三樂章結束後,勝利怎麽突然就來了。


    因為是連續播放,不懂交響樂的普通觀眾還比較後知後覺,突然就感覺命運之神消失了,勝利到來了。


    而懂交響樂的人才是瞬間一臉懵逼。


    怎麽,突然就贏了?


    過程呢?


    是因為貝多芬描述不出過程嗎?不可能啊,這麽強大的音樂家,情緒如此飽滿,力量如此強悍,在藍星音樂史上沒有任何人能達到這個程度。


    那麽多普通作曲家都可以用音樂表達激烈的反殺過程或者勝利過程。


    怎麽這麽偉大的樂聖描述不出勝利的過程呢?


    不,絕對不是貝多芬描述不出來。


    難道是貝多芬故意隱藏了取勝的方法?這對研究古典樂很深入的樂迷們非常的失落。


    一步偉大的樂章,怎麽能虎頭蛇尾呢?


    但是,接下來,所有的交響樂迷都反應了過來。


    當輝煌的第一主題結束後,弦樂所表達的第二主題襲來,歡樂,無邊無際的歡樂。


    這和《歡樂頌》中的歡樂完全不同。


    歡樂頌中的歡樂,是一種在聖光沐浴之下,微微帶著笑臉的歡樂。


    而命運的歡樂,是無數人聚在一起,放聲大笑的歡樂!


    人民終究取得了勝利!


    很多人閉上眼睛聽著,眼前出現了奇怪的畫麵,在一片空曠的廣場上,旗幟和火焰東倒西歪。


    但是,無數人從各個街道湧出,歡聚一堂,振臂高唿,搖旗呐喊。


    沒有一個人是絕對主角,沒有英雄,甚至沒有體現貝多芬。


    無數人在一起放肆的大笑,每個人身上都遍體鱗傷、瘦骨嶙峋,但是那種飽滿的情緒迸發的如此強烈。


    所有樂迷在這一刻明白了。


    原來是這樣勝利的。


    原來這就是命運之神。


    說到底,命運之神不過是阻攔在人民麵前的大山。


    是人民追求幸福的阻礙。


    是壓製著天空的黑幕。


    是演化已久的封建殘餘!!!


    而現在人民勝利了!


    貝多芬想要的不是個人戰勝厄運,想要的不是個人戰勝命運,想要的不是如同英雄一樣摧毀命運之神。


    貝多芬想要的是人民團結起來,這樣才能衝破命運的枷鎖啊!


    也正是因為人民團結了起來,命運失敗的如排山倒海一般,根本沒有任何疑問。


    聯係到林軒說過的曆史,大家大概明白了。


    在貝多芬嚐試寫命運的時候,遭受了無盡的折磨和困苦。


    但這個時候,拿破侖波拿巴帶領大軍橫掃了德意誌。


    這個稱高盧雞國皇帝的人,應該和普通的封建殘餘不同。


    他帶來了反抗的意誌,讓貝多芬明白,一個人永遠無法戰勝命運,但命運無法戰勝人類!


    就好像,一個登山者總有一天會力竭,倒在某座大山之上。


    但是,人類不停的攀登,總有一天會征服藍星之上的每一座大山!


    就好像,一個平民無法反抗封建壓迫,死在了封建的餘威之中。


    但是,人民不斷的反抗,死的最終會是封建殘餘!


    無邊無際的人群,匯成了歡樂的海洋。


    而此時,交響樂主題中的命運已經不重要了。


    那是貝多芬的命運。


    但隨著人民的命運的改變,貝多芬的個人命運也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扭轉。


    在歡樂進行到高峰之時,狂歡突然中斷。


    遠遠地又響起了厄運與命運的恐嚇,就像戰場之上,勝利方聽到了遠方再次傳來了爆炸聲。


    但是,命運的命運已經注定!


    和人民對抗,死路一條!!!


    這樣的恐嚇,已經遠不如開篇第一樂章時的強大,命運之神或者說封建已經是垂死掙紮迴光返照了。


    這是貝多芬的嘲諷。


    原來,命運之神也不甘心於命運啊。


    連你自己都不相信命運,你又拿什麽左右我們呢?


    輝煌明亮的慶祝樂章再次奏響,強大的有力量感的樂部如同排山倒海一般。


    氣勢恢宏。


    這是最終的勝利。


    人民徹底取得了勝利!


    光明!永存!


    一曲罷,給了很長的時間。


    彈幕突然爆發了出來:


    【好友力量感的音樂,從來沒有聽過這種形式的音樂!】


    【對啊,我們古典樂一直是以華麗為主,輔以一些其他內容搭配,但是從節奏感來凸顯力量這一點,從來沒有出現過!】


    【這音樂的確已經超越了藍星曆史上的古典樂,走向了另一個方向,走向了另一條路。】


    【為什麽,為什麽一個聾子居然可以寫出這種級別的音樂,我卻不可以?我們藍星是有什麽天然缺陷嗎?】


    【別妄自菲薄,我們藍星也有優於地星的地方,但是人家林軒又不傻,不會專門找個弱點和咱們pk。】


    【對啊,林軒不可能在這個節目上把地星的弱點拿出來和藍星強項比的,有這個想法那不是猇麽?】


    節目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還是第一次有這麽整齊的響聲。


    之前專家說那些曲子有多強多強,觀眾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也分辨不出是不是那麽迴事兒。


    他們頂多隻是覺得好聽。


    但是《命運》但是《c小調第五交響曲》,卻讓現場觀眾直觀的感受到了力量感和節奏感還有強烈到極限的情緒。


    這些都是藍星古典樂不曾擁有的東西。


    新東西問世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帶著疑慮,但是隻要東西好,直觀感受過的人絕對不會吝嗇讚美之音!


    現場觀眾的掌聲持續了非常長的時間。


    【希望貝多芬能享受這一切,這是另一個世界聽眾的敬意。】


    貝多芬並沒有能讓萬人熱淚盈眶,但是卻能感染到很多的人。


    音樂的感染力,是無可比擬的。


    貝多芬生前應該也沒想到,自己的音樂能被另一個世界的聽眾聽到吧?


    掌聲慢慢的停息,指揮家博伊爾才開口:“從樂理上來說,這部《命運交響曲》無愧於超越偉大這個稱號。”


    “我想,這部交響曲出來後,全球的作曲家們都會非常興奮,因為大家又有了新的挑戰。”


    “以前我們在攀登一座山峰,很多人都已經上過山頂了。”


    “現在,撥開了眼前的迷霧,出現了新的山峰,就算死在這挑戰的路上,也是幸福的!”


    “我很慶幸你能帶來另一個世界的音樂,謝謝!!”


    寧柏明:“交響樂是一種分特殊的音樂,雖然音樂分風格,大家能很輕易的分辨出各種音樂分別屬於什麽樣的國度,不過音樂是相通的,音樂也是廣泛可以討論的,更是廣泛可以欣賞的。”


    “雖然我現在非常期待最後一首民樂會是什麽樣的曲子,但是在這個時候,我要說的是,貝多芬的確可以稱之為樂聖。”


    “他是樂聖沒有錯,不隻是地星樂聖,也會成為藍星樂聖,隻要有良心的人都不會忘記這道迷霧之門是誰為音樂推開的。”


    “《命運交響曲》可以稱之為世界第一交響曲,而貝多芬,就是交響曲之王!”


    旁邊的指揮家博伊爾使勁的點頭。


    現在,在現場的博伊爾已經管不著什麽攻擊不攻擊的了,博伊爾很慶幸自己一開始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態度,然後給了自己翻身的機會。


    博伊爾看向了莫多夫,這人,有點慘。


    阻礙音樂發展的人,哪怕曾經是一位所謂的殿堂級演奏大師,也最終會被唾棄。


    演奏大師?音樂的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演奏大師。


    無數人有音樂這個愛好,無數人進入了職業演奏家這個行當,每年都會出現新的演奏大師,每隔幾年都會有新的殿堂級演奏大師。


    但是,敢於和樂聖對頂的人,絕對不多。


    哪怕這個樂聖,是以前沒有出現過的概念。


    此時的殿堂級鋼琴演奏家莫多夫·伊巴洛特·k·摩薩德·巴葉爾胡羅夫·岡薩雷斯額角上,大滴大滴的汗水正在垂落。


    莫多夫已經明白了自己到底幹了什麽樣的蠢事。


    今天自己就不應該去質疑,不應該去螳臂當車。


    不……今天的自己,就不應該來!


    萬眾矚目,所有人都想知道莫多夫想要說什麽。


    林軒適時的提醒:“在之前,莫多夫先生給了我一個忠告。”


    “讓我向偉大的古典音樂,偉大的莫爾多夫,偉大的蘇格列塔,偉大的全世界的古典音樂迷道歉。”


    “我想我現在應該是不需要道歉了。”


    “偉大的莫爾多夫和蘇格列塔,在九泉之下或者天堂之上聽到這樣的音樂,應該會後悔自己早死了幾百年沒有聽到知己的聲音。”


    “而全世界的古典音樂迷也應該不會痛恨我把貝多芬帶到了藍星。”


    “他們應該正在彈幕上個感謝我吧?”


    林軒在帶節奏,彈幕上的【感謝】直接刷屏。


    也有不少【嘿嘿嘿,混入古典樂迷群體,感謝感謝】


    林軒:“現在,莫多夫先生要說些什麽嗎?”


    莫多夫深吸一口氣:“我要向地星音樂道歉,向偉大的貝多芬道歉,向充滿力量感節奏感與情緒的新古典樂道歉。”


    “故步自封是人類前進最大的阻礙。”


    “是我以短淺的見識去臆測偉大的古典音樂了。”


    “很慶幸古典音樂能走出新的道路。”


    這話說的看似服軟,其實一點都不軟。


    之前莫多夫是針對林軒說的那番話,現在針對貝多芬道的歉。


    林軒笑了笑,仿佛不在意:“行,藍星上有句話說的好,今天教給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就怕知錯不改,光道歉,下次還敢。”


    “莫多夫先生年齡也比較大了,雖然在這一行充滿了閱曆,但年齡畢竟阻礙了你認識世界的本質。”


    “向莫多夫先生這麽厲害的人,更應該多學習,不要一葉障目。”


    林軒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語氣和善的說教。


    把自己放到了莫多夫的領路人和老師的位置上。


    莫多夫此時也沒有辦法去反駁,隻能默默忍受,還得點頭附和。


    林軒微笑著開口:“莫多夫先生,其實音樂的本質是什麽呢?人類曆史上音樂的誕生就是抒發情緒。”


    “很多人覺得音樂不應該抒發負麵情緒,也有很多人認為,更應該抒發負麵情緒去對比出正麵情緒的難而可貴。”


    “希望莫多夫先生作為音樂家,以後能學會以音樂說話。”


    莫多夫被教育的不行了,打斷了林軒繼續嘲諷的主題,開口:“我有一個問題,貝多芬已經聾了,是如何創作出這樣驚世駭俗的音樂的呢?”


    莫多夫的話一出來,博伊爾反而驚訝了:“作為殿堂級演奏家,莫多夫你應該明白真正的音樂家對於音樂有多深刻的理解啊,對樂聖發出這樣的質疑沒道理啊。”


    莫多夫想吐血,自己隻是想要把話題帶開而已,誰想質疑樂聖了?


    “不是不是,我不是質疑貝多芬,我是迫切的想從知情的林軒這裏得到真實的答案,或許其中會有貝多芬節奏感如此之強的原因。”


    “以便於音樂家們更了解貝多芬。”


    林軒:“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我就大……告訴你。”


    “一共有三個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石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石像並收藏公開穿越者:文化入侵平行藍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