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醫師偷看小姐一瞬間,看見小姐高燒,救了小姐一命,連禦醫都沒治好的病人,一劑就見效,三劑便愈,就從醫好薛尚書的千金,名聲大噪,尚書府的丫頭親眼目睹,曾老醫師不但會弦絲吊脈,可以隔空吊脈,後來朝廷臣差拿著聖子到曾家,可是一代醫師和家人不知去向。


    閑話不說,太虛師徒很是親近,太虛安排課程,要符合楊思明的歲數,新課少增加,在先前學過的基礎上紮根,十八反,十九畏要倒背如流,藥物單行相須相使為良,那些相反相惡者禁用,若有毒藥宜製可用相畏相殺藥,不精於藥道不可合用。


    楊思明九歲才開始讀湯頭,以金(精)方,就是金匱要略,如麻黃湯,歌曰:“麻黃湯中用桂枝,甘草杏人四藥施,發熱惡寒頭頸痛,無汗而喘服之宜。”


    全方隻有;麻黃,桂枝,甜杏仁,甘草四味藥。湯頭中的:“發熱惡寒頭頸痛,無汗兒喘服之宜”這是指無汗,頭痛,發冷,哮喘,是指感冒的外感(涼寒)實症,這就是病症與藥方對口方,當然不是絕對的。


    如果有其他病兼發,在湯頭的框架上就有加減藥物,感冒分七種:風寒感冒,風熱感冒,表寒裏熱,氣虛感冒,陽虛感冒,血虛感冒,陰虛感冒,還有一種最可怕的就是流行感冒,就是春瘟,春瘟發病十月,十月是小陽春,又是甲木長生於亥,十月是春木的長生之地,常青樹開始醒芽包,桃子,李子都要開一次花。


    在這個時候流感醞釀發生,真正發病在大寒過後,因為大寒過後的第九天,是第二年的木運開始,萬物開始萌芽,也是人類的病發期。


    在東漢末年,一場春瘟(雞窩寒)一人染上,全家都逃不過一難,那次死了很多人,偉大的醫聖張仲景研究傷寒六經病變學,大概感染病的走向是由淺入深,從太陽肺經層層深入,一天進入一層經絡,醫治得宜,七天可愈。


    太虛說道:“楊思明每背誦一個湯頭,我給你講解兩天,我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沒必要待在堂裏教學,在堂裏反而有點悶。”再說丘陵的山院都是依山麵水,我們師徒在天暖的時候都到大院後山山頂坐在樹下坐,八方開闊,胸懷舒暢,除了講解一些醫學經文外,師徒談古論今。


    太虛繼續說道:古人的智慧不比今人差,隻是沒有發揮出來,天家都嫉妒,何況於人,自己學術冒尖,要防患於未然,魯班大師連自己的徒弟都沒有繞過去,人過於聰明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後果。


    人們流傳著有這樣一個典故“趙小送燈台,一去永不來”:說的是魯班有一個徒弟,名叫趙小,魯班巧,趙小更巧,做出來的家具天衣無縫,就是心眼不正,在師父麵前處處耍聰明,有一次,一根彎樹子要做直木料,魯班知道趙小要來問。


    對妻子說道:“趙小來問我,你就說我到彎頭留皮那裏去吃飯去了。”果然不出魯班所料,趙小問道:師娘,師父在家沒有?師娘迴答,你們師父到彎頭留皮那裏吃飯去了,趙小明白了彎頭留皮,留彎切拱木料就直了。


    有一次趙小看見師父造的木人車水,趙小做的木人車水,比老師的好看,就是不會踏動車盤,其實趙小自作聰明沒有得到老師的真傳“魯班法”魯班對妻子說道:若是趙小來你就給他說:


    “木人無知別發愁,外華無心是死猴,若是不動鑿彎處,龍車自轉水倒流。”


    趙小去問師父,師父不在家,師娘按魯班的說法,說道:你師父不在家,給你留了幾句話:


    “木人無知別發愁,外華無心是死猴,若是不動鑿彎處,龍車自轉水到流。”


    趙小聽了,迴家檢查木人的手彎,腳彎用窩鑿鑿光華,水車自然動起來了,最後一次魯班對趙小說道:“我給龍王定了一個生意,趙小你把你做的燈台給龍王送去,我這具燈台提去,記住把你做的燈台給龍王,把我做地提迴來。”


    趙小還是聽師父的話,把兩具燈台提下海去,龍王高興說道:“公輸君不失信於我,特意把燈台給我送來。”


    趙小想我做的燈台這麽漂亮才舍不得送出去,隨手把師父做的燈台送給龍王,他哪裏知道師父就讓趙小自己做的送給龍王,師父做的是給趙小開路用的,師父做的是醜一點,卻能避水火,自己的燈台看著好看,卻不中用,海水不讓路,“趙小送燈台,一去永不來”。


    那麽魯班應該知道趙小要換燈台,為什麽還是讓他去,是嫉妒,還是趙小奸心,以許魯班以試探趙小的為人,而趙小違背師父的言語,後人無法評說。


    太虛又說道:人的好壞隨他人平說,三十六班技藝,精通者遭同行嫉妒比比皆是,不能自我炫耀,會自取其禍。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隻要醫術精湛,時時刻刻都要細心,醫家救一千人也抵不過誤傷一人的功過,行醫的利與害不可不預知。思明你今年九歲,三年時間把金匱要略的湯頭全部熟背,懂得應用,十二歲就可以跟你父親他們出診,你的三代長輩會盡心指導你,你一定是一代良醫。


    師徒二人寸步不離,楊家請這個老師也值,一年五十兩銀子的學費,太虛不但帶著楊思明遊山川,還去鬧市叢看各行各業求生之道,幾年很快就過去了,楊思明正好十二歲,太虛也就住了五年。


    古人說得好,物以稀為貴,親情遠則義,近則疏,楊思明理解師父的用心良苦。可是楊奇生老人已是高齡,對人情世故比較冷淡,有一天背著太虛問楊思明:“思明,這幾年來你師父都教了些什麽?”


    思明道:“師父用心良苦,藥物學,湯頭學基本掌握對症使用的主次,君臣佐使得心應手。”


    楊老說道:“沒教你脈學,辨證施治?”


    楊思明在祖祖麵前不撒謊,說道:“這幾年師父的重心都放在藥理學上,辨證施治上沒有教育。”楊奇生也沒有說什麽?


    有一天楊老對太虛說道:“這幾年來師父辛苦了,思明學有成就,我們三代前輩可帶他出診,等他實際操著。”太虛如何聽不出來,楊老在辭退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史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木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木盛並收藏醫史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