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作為大宋首輔,初期改革茶法、雜變之法,後來西北大戰,又維持國家用度,曆時近二十年,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但是任他再怎麽厲害,也不會想到農業和工商業的區別。
周躍見呂夷簡不解,於是為他講解道:“若不算三國兩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些沒有統一的朝代,宋朝算是第四個正真意義上的封建王朝,也是倒數第四個。”
呂夷簡提醒道:“夏、商、周、秦、漢、唐,大宋是第七個。”
周躍反駁道:“夏商周不算,夏、商還處於奴隸社會,周朝是分封製度,秦朝開始實行郡縣製,中央集權,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製。”
呂夷簡疑惑:“有區別嗎?”
“有的,奴隸社會是最低等的,那個時候的人剛剛擺脫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部落征服後,往往將被征服的部落人口作為奴隸驅使,即便夏啟建立了家天下的王朝,也還在用這種征服製度。一直到秦時,還有奴隸,漢時有城旦舂,隨後才逐漸摒棄,奴隸製度才徹底結束。
然後是分封製。古時候地廣人稀,人口分布又廣,再有道路、車馬的限製,朝廷不易控製,所以將功臣、兄弟、子嗣分別派往這些地方自治,為國守土。算是無奈之舉。當時的統治者不會想到經過前年的發展,人口增加,各國為了養活這些人,不得不擴張,才有了春秋戰國的互相攻伐。”
這些呂夷簡是知道的,史書上寫得禮法、製度,追其緣由,不過是爭地盤而已。
“所以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才是亙古不變的。”
“周小郎,太功利了,也有不為名利的仁人誌士。”
周躍點頭承認:“確實,沒有這些人,我華夏也不會如此璀璨。但是曆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很多仁人誌士和利欲熏心的人是分不清的。
比如秦始皇,你說他是為了什麽統一的天下?是為了結束亂世,還是僅僅為了自己的武功?陳勝吳廣起義時,打著推翻暴秦的旗幟,但是秦朝真的是暴政嗎?漢製承自秦製,若秦罰苛刻,為什麽漢朝又要繼承?不過是六國餘孽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紛紛反抗而已。不過陳勝吳廣卻喊出了華夏的精神。”
呂夷簡問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周躍笑道:“是啊,當時天下初定,百姓困苦疲敝,急需休養生息,但是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蠱惑百姓,悍然起義,隨後又是五年的互相攻伐。其實百姓已經厭倦了,所以劉邦入鹹陽時定下約法三章就能控製關中,簡單至此;所以匈奴來犯,戰國趙氏都能抵擋,漢朝舉國不能敵;所以漢初宰相都出自黃老一派。
但是這些人錯了嗎?好像也沒有,你看如今我朝的士人,先有夏竦夏相公,後有鐵骨錚錚範仲淹,又有天下文宗歐陽修,都是取自寒門。可以預見,範仲淹、歐陽修都是要入中書的,當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呂夷簡笑了笑,範仲淹已經進入兩府,歐陽修文采斐然,身負士林名望,入中書也是必然。
周躍繼續說道:“劉邦立國之初,也是分封了各地諸侯,但是隨後又以各種理由一一剪除,天下王室皆姓劉。漢武帝時又逐漸剪除劉氏諸王,其中最特別的要數長沙王,這一支居然能自己鑄造錢幣,由此極其富庶,漢武帝垂涎已久。
按理說諸王都去除了,天下已定,該是最好的發展時期了,可是北方又出現了匈奴。當時匈奴很強大,但是又很落後,他們是奴隸製度。您看到了什麽?”
“什麽?”
“生存的根本不在於製度和文化,而在於武力。”
“周小郎,你是想說我朝文貴武賤的事情?”
“不是,隻是說道這裏了,順便提一句,後麵還會說道。
我們是以農耕為主的國家,匈奴是以放牧為主的國家,包括後來草原上崛起的遼國契丹、西夏黨項,他們窮嗎?相對於我朝確實窮。
但是也不盡然,一場定川寨大勝,俘獲的牛羊馬匹無數,若是要分,西北家家戶戶都能分到一兩頭羊,一頭羊在開封價值幾何?沒有幾兩銀子買不到吧。這幾兩銀子又能抵一戶百姓幾個月的用度,家貧一些的一年也不會賺到幾兩銀子。你說他們窮嗎?”
怎麽可能窮,錢是死的,不能吃不能穿,東西卻是貨真價實的。呂夷簡聽懂了:“你是想和遼國、西夏貿易?”
“是,我們若是和兩國大力開展貿易,用茶葉、草藥換取牛羊,你說是我們得利,還是他們得利?茶葉、藥材年年有產出,再有我工廠的肥皂、布匹、毛紡這些,都是消耗品,用了就少了,但是若是從兩國換來牛羊,牛可耕地,羊可食肉,養得好會越來越多。以消耗品換耐用品,我想不出賠本的理由。”
呂夷簡卻道:“這畢竟要好幾年的發展才行,西夏被你打廢了,但是遼國卻會通過貿易急速積攢實力,到時若是來犯,又該如何?”
周躍笑了笑,平淡的說:“為什麽要等他們來犯?貿易的利潤如此豐厚,你說商人們動不動心?動了心,就會想要更多,但是貿易畢竟是要本錢的,要拿茶葉、藥材、布匹去換。如果有一天你告訴他們,不用換,可以去搶,搶到了就是他們的,你說他們會不會更動心?”
呂夷簡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迴答,踟躕道:“這……這……”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這能行嗎?”
“怎麽不行?後世有一個大賢說過,商人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一旦有合適的利潤,他們的膽子就大起來了。如果有一成的利潤,他們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兩成的利潤,他們能活躍起來;有五成的利潤,他們敢鋌而走險;有十成的利潤,他們敢踐踏一切人間律法;有三倍的利潤,他們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賣出絞死自己的繩子。”
呂夷簡感慨:“商人,五蠹之一,見利而忘義。”
“誒,呂相,你這話可是法家的思想,如家何時也這樣了?管子當初可隻是說‘士農工商,國之柱石’,管仲可是孔子推崇的先賢,怎麽就看不起商人了?
人的好壞不能以他從事什麽職業來分,要看他做了什麽。呂夷簡奇貨可居,陶朱公卻助越滅吳,心正則人正。就說更為人不齒的太監,秦時趙高、漢時十常侍,唐朝高力士,都沒有好名聲,我朝也有王侁、黃德和之流,但是您看東漢蔡倫,若不是他發明了紙,寒門士子能看得起書?唐朝的高力士雖然權傾朝野,卻是忠心耿耿,李隆基病逝後,傷心嚎哭,吐血而死。更不提我朝田欽祚、竇神福、秦翰,還有後來的張惟吉、藍元震、孫全彬,都是能文能武。”
呂夷簡頷首,其他人不說,田欽祚、竇神福、秦翰可是離現在也不遠,故事口口相傳,更不提東漢蔡侯,天下讀書人哪個不念他的好。
“那你的意思是什麽?鼓勵商業?”
“不止。”
周躍見呂夷簡不解,於是為他講解道:“若不算三國兩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這些沒有統一的朝代,宋朝算是第四個正真意義上的封建王朝,也是倒數第四個。”
呂夷簡提醒道:“夏、商、周、秦、漢、唐,大宋是第七個。”
周躍反駁道:“夏商周不算,夏、商還處於奴隸社會,周朝是分封製度,秦朝開始實行郡縣製,中央集權,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製。”
呂夷簡疑惑:“有區別嗎?”
“有的,奴隸社會是最低等的,那個時候的人剛剛擺脫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部落征服後,往往將被征服的部落人口作為奴隸驅使,即便夏啟建立了家天下的王朝,也還在用這種征服製度。一直到秦時,還有奴隸,漢時有城旦舂,隨後才逐漸摒棄,奴隸製度才徹底結束。
然後是分封製。古時候地廣人稀,人口分布又廣,再有道路、車馬的限製,朝廷不易控製,所以將功臣、兄弟、子嗣分別派往這些地方自治,為國守土。算是無奈之舉。當時的統治者不會想到經過前年的發展,人口增加,各國為了養活這些人,不得不擴張,才有了春秋戰國的互相攻伐。”
這些呂夷簡是知道的,史書上寫得禮法、製度,追其緣由,不過是爭地盤而已。
“所以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益才是亙古不變的。”
“周小郎,太功利了,也有不為名利的仁人誌士。”
周躍點頭承認:“確實,沒有這些人,我華夏也不會如此璀璨。但是曆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很多仁人誌士和利欲熏心的人是分不清的。
比如秦始皇,你說他是為了什麽統一的天下?是為了結束亂世,還是僅僅為了自己的武功?陳勝吳廣起義時,打著推翻暴秦的旗幟,但是秦朝真的是暴政嗎?漢製承自秦製,若秦罰苛刻,為什麽漢朝又要繼承?不過是六國餘孽因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紛紛反抗而已。不過陳勝吳廣卻喊出了華夏的精神。”
呂夷簡問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周躍笑道:“是啊,當時天下初定,百姓困苦疲敝,急需休養生息,但是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蠱惑百姓,悍然起義,隨後又是五年的互相攻伐。其實百姓已經厭倦了,所以劉邦入鹹陽時定下約法三章就能控製關中,簡單至此;所以匈奴來犯,戰國趙氏都能抵擋,漢朝舉國不能敵;所以漢初宰相都出自黃老一派。
但是這些人錯了嗎?好像也沒有,你看如今我朝的士人,先有夏竦夏相公,後有鐵骨錚錚範仲淹,又有天下文宗歐陽修,都是取自寒門。可以預見,範仲淹、歐陽修都是要入中書的,當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呂夷簡笑了笑,範仲淹已經進入兩府,歐陽修文采斐然,身負士林名望,入中書也是必然。
周躍繼續說道:“劉邦立國之初,也是分封了各地諸侯,但是隨後又以各種理由一一剪除,天下王室皆姓劉。漢武帝時又逐漸剪除劉氏諸王,其中最特別的要數長沙王,這一支居然能自己鑄造錢幣,由此極其富庶,漢武帝垂涎已久。
按理說諸王都去除了,天下已定,該是最好的發展時期了,可是北方又出現了匈奴。當時匈奴很強大,但是又很落後,他們是奴隸製度。您看到了什麽?”
“什麽?”
“生存的根本不在於製度和文化,而在於武力。”
“周小郎,你是想說我朝文貴武賤的事情?”
“不是,隻是說道這裏了,順便提一句,後麵還會說道。
我們是以農耕為主的國家,匈奴是以放牧為主的國家,包括後來草原上崛起的遼國契丹、西夏黨項,他們窮嗎?相對於我朝確實窮。
但是也不盡然,一場定川寨大勝,俘獲的牛羊馬匹無數,若是要分,西北家家戶戶都能分到一兩頭羊,一頭羊在開封價值幾何?沒有幾兩銀子買不到吧。這幾兩銀子又能抵一戶百姓幾個月的用度,家貧一些的一年也不會賺到幾兩銀子。你說他們窮嗎?”
怎麽可能窮,錢是死的,不能吃不能穿,東西卻是貨真價實的。呂夷簡聽懂了:“你是想和遼國、西夏貿易?”
“是,我們若是和兩國大力開展貿易,用茶葉、草藥換取牛羊,你說是我們得利,還是他們得利?茶葉、藥材年年有產出,再有我工廠的肥皂、布匹、毛紡這些,都是消耗品,用了就少了,但是若是從兩國換來牛羊,牛可耕地,羊可食肉,養得好會越來越多。以消耗品換耐用品,我想不出賠本的理由。”
呂夷簡卻道:“這畢竟要好幾年的發展才行,西夏被你打廢了,但是遼國卻會通過貿易急速積攢實力,到時若是來犯,又該如何?”
周躍笑了笑,平淡的說:“為什麽要等他們來犯?貿易的利潤如此豐厚,你說商人們動不動心?動了心,就會想要更多,但是貿易畢竟是要本錢的,要拿茶葉、藥材、布匹去換。如果有一天你告訴他們,不用換,可以去搶,搶到了就是他們的,你說他們會不會更動心?”
呂夷簡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迴答,踟躕道:“這……這……”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這能行嗎?”
“怎麽不行?後世有一個大賢說過,商人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一旦有合適的利潤,他們的膽子就大起來了。如果有一成的利潤,他們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兩成的利潤,他們能活躍起來;有五成的利潤,他們敢鋌而走險;有十成的利潤,他們敢踐踏一切人間律法;有三倍的利潤,他們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賣出絞死自己的繩子。”
呂夷簡感慨:“商人,五蠹之一,見利而忘義。”
“誒,呂相,你這話可是法家的思想,如家何時也這樣了?管子當初可隻是說‘士農工商,國之柱石’,管仲可是孔子推崇的先賢,怎麽就看不起商人了?
人的好壞不能以他從事什麽職業來分,要看他做了什麽。呂夷簡奇貨可居,陶朱公卻助越滅吳,心正則人正。就說更為人不齒的太監,秦時趙高、漢時十常侍,唐朝高力士,都沒有好名聲,我朝也有王侁、黃德和之流,但是您看東漢蔡倫,若不是他發明了紙,寒門士子能看得起書?唐朝的高力士雖然權傾朝野,卻是忠心耿耿,李隆基病逝後,傷心嚎哭,吐血而死。更不提我朝田欽祚、竇神福、秦翰,還有後來的張惟吉、藍元震、孫全彬,都是能文能武。”
呂夷簡頷首,其他人不說,田欽祚、竇神福、秦翰可是離現在也不遠,故事口口相傳,更不提東漢蔡侯,天下讀書人哪個不念他的好。
“那你的意思是什麽?鼓勵商業?”
“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