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迴到了太舅爺的村裏,怎麽總愛村裏呢,是這裏的風土人情吸引了我,還是這裏的田園景色吸引了我。


    菜園裏的西紅柿紅了,葉片肥厚,大紅大紅的西紅柿袒露出葉片,煞是好看!女兒說,給西紅柿拍個照吧,或者是拍攝一段視頻,讓大家欣賞更有意義。於是,我和女兒小心翼翼地蹲進菜園,擦幹淨手機攝像頭,選好角度,記錄下了一個美好的畫麵。


    西紅柿是穀雨節我和女兒親手種下的。每年園裏都種,種了一茬又一茬,收了一茬又一茬。


    我喜歡吃西紅柿,久吃不厭,像鍾愛某一種水果、某一件事、某一個人一樣。可我吃西紅柿有個毛病,隻吃現摘的,但凡炒菜裏有一丁點兒,我都會用筷子夾出來,說不出所以然來。


    每天清晨,沐浴著晨露,我都要扶欄觀賞,感慨大自然造物主的恩賜,讓我們享受這美好。


    記得很小的時候,有一天隨祖母去趕集。那個時候出門有毛驢車坐已經算是很好的了,記不清那年我幾歲,隻記得我上下毛驢車都是靠大人抱著。那是一個大晴天,哥哥因調皮不踏實坐車,上下折騰弄得滿頭大汗。祖母嚇唬哥哥:“再不消停些坐,今天就不給你吃西紅柿。”


    祖母也是土生土長的陝北女人,陝北女人會過光景,那時候家鄉還不時興種西紅柿,想吃就得買,或者是用葵花籽、蕎麥兌換。祖母舍不得家裏的糧食,她便帶我上山去挖蒲公英,曬幹了賣錢。等攢夠幾毛錢後,祖母就帶我去集市買西紅柿。買的量不多,但必須先給我吃一個最大個的,剩下的放在罐裏醃製起來,做麵、做涼粉時熗湯用。剛醃製一天的西紅柿還不咋鹹,我和哥哥趁著祖母出去拉話的空,從罐裏撈出一個來偷著吃。


    記得那天集市上賣西紅柿的有好幾家,都用籮筐裝著,上麵堆得跟小山似的。我第一次看到這麽壯觀的西紅柿群體。我跟著祖母一筐一筐地數,一個個地數,一排排、一筐筐、一個個,驕陽下那西紅柿格外美麗、格外誘人。祖母稱好後選了一個最大的給我,我迫不及待地放入嘴中,一咬一吮,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水在口腔裏翻騰,一秒趕跑所有的悶熱煩躁……


    西紅柿的種植是簡單的。春來隨意平整一小塊土壤,撒幾粒種子,用不了半月,嫩嫩的小芽兒便鑽出了土壤。它有水即生根,風吹即能長,尺拔高開花,花謝結果,果實由綠漸漸變紅,就可供人們食用。


    淩晨一點,有夜鳥不停啼叫,聽起來仿佛像說“挑水了,挑水了……”小時候,聽媽媽說,這種鳥專門提醒人們早起,挑水煮飯,開始一天的煙火日常……


    秦嶺裏的夜,很是安靜,靜得讓人無端喜悅。尤其在這深夜,忙完客棧諸事,頂著星星和月亮,伴著月亮河嘩嘩的流水聲,走迴到村子裏媽媽住的土房院子。推開虛掩的木門,吱呀的聲音劃破了夜的寂靜深沉,鄰居大姐家的狗吠了幾聲作罷,進到老屋裏,聽到媽媽的唿吸聲,這才算安了心。


    這半個月來,朝昏朝夕陪伴照顧90歲的母親,一日三餐,服藥,吸氧,洗漱。忽然發現媽媽變成了孩子,生命真的是一場輪迴。小時候媽媽為我做的事,現在全部由我來做。媽媽像一個乖乖的老小孩,偶爾也撒個小謊,逃離我的視線,不聽話地去地裏偷著幹活兒。我著急大聲說她不聽話的時候,她繃著臉不說話,像極了被大人責備的無辜的孩子。母親是慢性心衰,身體的衰弱一天比一天明顯。一生勤勞能幹好強的媽媽 ,有些不能適應現在老了不能勞動這個現實。心有餘而力不足,很多事都無能為力,但她仍然不習慣接受別人的照顧和伺候,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女。付出和照顧一家人是媽媽一生的習慣,凡事總想親力親為,不麻煩別人。也許是身體原因,媽媽笑容也少了。和她聊天的時候,她總說:“什麽也做不動了,這樣活著有什麽價值,不想活了,卻又不死,還整天拖累你們照顧伺候我……”母親說這些話的時候,總讓我淚目,也許單純物質生活上的照顧,並不能使她開心。


    天天和媽媽睡一張床,聽著她的唿吸,觀察她的日常行動,生活作息。媽媽真是老了!走路的時候,像是背負著重擔,氣喘籲籲;雙腿顯得十分沉重,在地板上摩擦出踢踏的聲音。她已經走不動300米的路程,稍微門前屋後走幾步,媽媽就會迴來坐下歇息。她大部分時間就是安靜地坐著,或者躺著。媽媽也不怎麽愛說話了。記得以前的媽媽從早到晚,安排計劃每天家裏家外的各種事情,吩咐教導大家庭裏每個人各自該做的事,每天說很多的話。媽媽那時嗓門洪亮,經常半個村子裏都能聽見媽媽訓斥我們的聲音。而現在,她隻是一個安靜沉默且略顯憂鬱的老人。


    幾顆星星掛在夜空,月亮半圓,黑黢黢的群山環抱著熟睡的小山村。裝滿童年少年記憶的山水田園,老屋,母親,都在這靜謐夜色裏,如此親近。我們就這樣互相陪伴著,靜靜地,默默地,沒有一句話,卻又像說了千言萬語。那些濃濃淡淡的心事,不能言說的愁緒,麵對生命無可挽迴地走向衰敗和消逝,有些悲傷,卻又不知該如何。


    深夜裏,想起離開十多年的父親。一念之間,父親就仿佛坐在身邊,抽著他的旱煙,吧嗒吧嗒響。父親眼神慈祥地看著我:“孩子,其實我一直在,你們的母親,將來也會一直在……”


    是啊,也許聚散之間,離開的隻是一種物質聚合的形態,生命本源總是歸在一處的。愛永遠在,故鄉永遠在。


    月亮已經懸在夜空正中,星光點點,河水嘩啦啦永不停歇向東流淌。這秦嶺裏的夜色清涼如水,柔光蕩漾,將我包裹進一個銀白色的夢裏。夢裏媽媽年輕美麗,白衣飄飄,身體輕盈,在空中自由飄飛……


    晚上躺在床上,翻看著太舅爺留下的詩書,最近也是煩悶,正好借書來消遣消遣。


    《中國詩詞大會》是我很愛看最愛讀的書,一首首古詩,令人目不暇接,選手們豐富的詩詞底蘊,化作你來我往的唇槍舌劍,聽著別有一番韻味。


    唐詩作為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優秀的詩人如過江之鯽。偶然在網上看到《唐詩鑒賞辭典》這本書,欣喜之餘,十分想要收入囊中。我不滿足於曾經的幾首名篇,淺嚐輒止,更想要一睹大唐盛世的風采。《唐詩鑒賞辭典》裏每篇配套的賞析文字,更是彌補了我文學功底淺薄,無法深入理解其精妙之處的缺憾。


    《唐詩鑒賞辭典》是如此厚重,不僅僅在於重量,更在於承載的文化,讀來享受至極。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仿佛又讓我迴到了詩詞啟蒙的時候,想到了古人閉目搖頭,抑揚頓挫地朗讀古詩的場景。這首詩雖然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隻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就是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吸引著我們。


    有那麽多聽過的名句,從《唐詩鑒賞辭典》中,讓我找到了出處。“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出自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自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出自王昌齡的《從軍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讀如此多的名篇名句,我仿佛置身於曆史的時空,傾聽詩人的淺唱低吟,又仿佛吃著滿漢全席,每一道菜都衝擊著我的味蕾。


    張若虛的那首《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傾倒,也讓欣賞的盛宴推向了高潮。“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起筆就讓我們置身於春江月夜,海潮湧動的壯麗畫麵之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係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宇宙的奧妙;“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的心裏。


    《唐詩鑒賞辭典》每次隻要翻開,就像打開了一個神奇瑰麗的魔法世界,讓我感到新奇,享受其中,沉迷於它的美好夢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日摩天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清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清達並收藏夏日摩天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