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綸歇了一會繼續接著講。


    清朝末年籌辦憲政,提出“五族”的概念,即滿、漢、蒙、藏、迴。中華民國建立時,定五色旗為國旗,象征漢、滿、蒙、迴、藏五族共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形成以漢族為主體、共有56個民族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3、中華文明的演進過程


    五千多年來,中華文明在這片土地上形成和發展。


    五千多年前,在中華大地上形成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紅山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眾多的文明雛形,考古學家形象地比喻為滿天星鬥。中華文明在起源和早期發展階段呈現多元格局,在長期交流互動中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兼收並蓄,最終凝聚出以二裏頭文化為代表的文明核新,開啟了夏商周三代文明,這絕不是偶然的。


    據竺可楨等人的研究,當時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年平均氣溫要比現在高2攝氏度左右,氣候溫暖濕潤,降水量充沛,是東亞大陸上最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不僅生活、生產用水能夠得到保障,而且大多數地方的農作物不需要人工灌溉。而長江流域的氣候過於濕熱、降水過多,蒙古高原和東北的氣候寒冷、幹燥,都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和文明雛形的成長。


    黃河中下遊地區主要是黃土高原和黃土衝積形成的平原,土壤疏鬆,大多屬稀樹草原地貌。在隻有石器或簡單木製農具的情況下,這種土地上麵的植被容易清除,便於開墾成農田,進行耕種。其他地方如茂密的原始森林,在鐵製工具產生和普及之前很難有效清除,黏性板結或砂石過多的土壤也無法得到開墾。


    黃河中下遊地區的土地麵積大,是當時北半球最大的宜農地,比西亞、北非的肥沃新月帶的總麵積還大。尤其是在小麥被引種後,可以生產出足夠的糧食,促使階層分化和統治者、貴族、士人、軍隊、祭祀人員、巫師、史官(由巫師分化)、工匠等專業人員規模的擴大,也較快地增加了人口和勞動力。統治者控製了較多糧食,促成了“公天下”的禪讓製度向“家天下”的世襲製的轉化。到西漢末年,在6000餘萬總人口中,黃河中下遊地區的人口占60%以上。


    連成一片、中間沒有完全封閉的地理障礙的土地,便於大麵積開墾和耕作,便於新作物如小麥的推廣,便於統治者、管理者組織生產、流通和分配,也便於人口的擴散、遷徙和重新定居。在沒有機械或動力交通工具的條件下,這一區域群體內部和群體之間的交流比較方便,活動半徑容易擴大,交往的次數趨於頻繁,會在較大範圍內形成通用的表達方式,密切人際關係。由於人員和物資流動成本較低,強大的部落在聯合或吞並其他部落後控製或管理的範圍較大,形成更大的部落或部落聯盟,最終發展為酋邦或早期國家,由諸夏建成夏朝。這樣的環境也使地域性的神靈逐漸被大範圍、普遍性的神所取代,進而形成統一的最高神——天,天下也成為已知和未知的地域範圍的代名詞。天和天下的概念進而催生出大一統的觀念,之後的統一就是以這片土地為基礎,並且不斷擴大。


    戰國時,隨著統治範圍的擴大,一些諸侯國開始在新擴展的疆域內設置行政機構,劃定行政區域。一些士人已經在規劃統一後的藍圖——將中國劃分為九個州並確定九州的名稱。為了使自己的規劃能為未來的君主所采用,他們將這個宏偉的方案托名於大禹,記錄於《尚書·禹貢》,九州因而又被稱為“禹貢九州”。盡管九州從未成為事實,但從此成為中國的代名詞,而“州”也被采用為行政區域或監察區域的通名,沿用至今。九州的具體名稱也一直被行政區域所采用,今天還是一些政區的專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普遍推行郡縣製度,由中央集權對全國實行分層級、分區域的統一行政管理。清朝又在牧業地區和邊疆地區建立了相應的行政機構和行政區域,政區製度最終覆蓋全部疆域。兩千多年來,盡管具體的層級和區域有所不同,但與中央集權製度相適應的政區製度一直沒有實質性變化。


    春秋戰國時的黃河流域是文化最發達的地區。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是魯國曲阜(今山東曲阜)人,他曾周遊列國,晚年迴到曲阜,致力於儒家典籍的整理和教學,他的眾多學生主要來自魯、衛、齊、宋等國,他的主要傳承人曾子、孟子等也都生活在這一帶,齊魯地區是儒家文化的中心。戰國時百家爭鳴,幾種主要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地區也集中在黃河流域。墨家的創始人墨子,道家的創始人老子,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楊朱、宋鈃、尹文、田駢,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從道家分化出來的法家慎到、商鞅、韓非等,以及其他各家的代表人物,都不出黃河流域的範圍。


    秦漢時代,黃河中遊已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政治中心,其影響遠及亞洲腹地。黃河下遊是全國的經濟中心,是最主要的農業區、手工業區和商業區,黃河流域的優勢地位由於政治中心的存在而進一步加強。兩漢時期見於記載的各類知識分子、各種書籍、各個學派、私家教授、官方選拔的博士和孝廉等的分布,絕大多數跨黃河流域,“關東出相,關西出將”的說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才分布高度集中的實際狀況。


    從公元589年隋朝統一至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黃河流域又經曆了一個繁榮時期。隋唐先後在長安和洛陽建都,關中平原和伊洛平原再次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唐朝的開疆拓土和富裕強盛還使長安的影響遠及西亞、朝鮮、日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城市。


    隨著氣候逐漸變冷,黃河流域變得越來越寒冷、幹燥,黃河中遊的降水量減少,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夏秋之交。強烈的衝刷和侵蝕造成黃土高原和黃河中遊水土流失,並因大量人口遷入產生不合理的農業開發而加劇。大量泥沙流入黃河,使這條原來被稱為“河”或“大河”的河在春秋時已有了“濁河”的稱號,到公元前3世紀末的西漢初就有了“黃河”的名稱。在晉陝峽穀中洶湧奔流的河水挾帶著巨量泥沙,在進入開闊平緩的下遊河道時沉積下來,使河床不斷淤高,成為高於兩岸地表的“懸河”。直到20世紀末,每年流入黃河的泥沙還有16億噸,其中4億噸就沉積在下遊河道。在河南開封一帶,河床高出兩岸地表8至10米,而最高河段的河床高出兩岸地表20米。這高懸於地表上麵的黃河水靠兩道堤壩約束,在水位突破堤壩平麵或堤壩出現泄漏垮塌時就會造成決堤泛濫。由於太行山、伏牛山、大別山以東沒有山嶺阻隔,決溢泛濫極易引起河水改道。在世界大河中,黃河在曆史上改道最頻繁,幅度最大,最北可在今天津入海,最南可奪淮河入海,甚至流入長江。每次決堤改道都會造成當地民眾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還會毀壞農田、淤塞湖沼、形成流沙,給環境留下難以消除的危害。


    黃河中下遊地區長期是政治中心所在,無論是內部叛亂,還是外部入侵,無論是農民起義,還是軍閥混戰,凡是要奪取政權,建立新朝,入主中原,都必然以中原為主要戰場,以首都為最終奪取目標。在戰亂中,爭鬥各方往往置黃河的工程維護和抗災救災於不顧,甚至以水代兵,人為造成決溢改道,如北宋末年杜充曾試圖決黃河阻擋金兵,造成首次黃河改道奪淮。


    中原的戰亂驅使本地人口外遷。由於遊牧民族的入侵一般自北而南,中原政權在無法生存時也選擇南遷,曆史上出現過多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戰亂和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口外遷使黃河流域受到毀滅性破壞。如元朝時,黃河流域的人口損失巨大,長期無法恢複。


    黃河流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到宋代,全國的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明清時南方的文化水平,無論是整體還是個人,都全麵超過北方。政治中心雖然還留在黃河流域,但為保證首都和邊防的糧食供應,不得不采取特別措施,付出巨大代價。


    氣候變冷使長江流域逐漸變得溫暖濕潤,適合糧食和各種經濟作物的栽種,成為宜居的樂土。鐵製農具和工具的普及使更多土地得到開墾,環境得到改善,水利設施得以建設和維護。大量南遷人口不僅補充了充足的勞動力,而且帶來了相對先進的文化、製度、技術、工具、器物,還包括一批各方麵的優秀人才。他們在長江流域多樣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景觀中,創造出大量新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西周時的長江下遊,當地人“被發文身”。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初期,在中原人的眼中,“江南(主要指今江西、湖南的長江以南)卑濕,丈夫早夭”,是“飯稻羹魚”的落後生活方式。但隨著一次次人口南遷,華夏文明在南方傳播擴大,4世紀中葉王羲之在今紹興創作並書寫了《蘭亭序》;5世紀初謝靈運開創了山水詩;6世紀初產生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名句;9世紀前期流傳著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憶江南”;唐末的韋莊更演繹為“人人盡說江南好”;至遲在12世紀形成“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民諺。


    一萬年前就出現在長江流域的稻作文化,在有利的氣候、充足的勞力條件下逐漸形成自江淮至嶺南和海南島的稻作農業區,成為中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地。唐朝後期,首都長安已完全仰賴江淮漕運。北宋時開封的供應幾乎全部來自江南。北宋末年有了“蘇常熟,天下足”的說法,明朝中期它被“湖廣熟,天下足”所取代,說明長江中遊已成為全國商品糧的基地,而長江下遊已成為商業、手工業發達地區。明清時,“鬆江(指鬆江府,大致即除崇明島外的今上海市轄境)衣被天下”。明朝“蘇鬆賦稅甲天下”,蘇州、鬆江兩府的賦稅收入成為朝廷重要的經濟支撐。從南宋到明代,江西一直是全國的文化重鎮。明清的江浙被稱為人文淵藪,科舉之盛甲於天下,蘇州狀元更居榜首。


    因為有了長江,中華文明在整體上從未有過退步。自黃河流域開始衰落,長江流域即補充替代之。隨著長江流域的興起,中華文明頓開新篇,浩蕩蓬勃,一往無前。


    淮河、秦嶺、白龍江是中國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線,以此劃分北方、南方。由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在開發和發展上的時間差異和程度上的差異,這條分界線正好與人文地理的分界線即經濟、文化、社會、民俗等方麵的分界線一致。中國曆來表現為南北差異,唐以前北方在經濟、文化等方麵處於優勢,人口占總數的大部分。但唐以後,南方在經濟、文化等方麵漸占優勢,人口也占了總數的大部分。


    這就是中國,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創造文明、締造曆史的大舞台。


    這就是中國,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生生不息的家園。


    這就是中國,我們美麗、光榮、偉大的祖國。


    這一通講讓這個導遊對唐小綸刮目相看,小夥子懂得的不少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日摩天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清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清達並收藏夏日摩天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