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有一次參觀的機會,唐小綸繼續跟,導遊也不排斥唐小綸。


    1963年8月,陝西省寶雞縣(今寶雞市陳倉區)東北郊賈村出土了一件青銅器,後被命名為“何尊”。1975年,考古學家發現在何尊底部鑄有一篇122字的銘文,其中有“宅茲中國”一句。何尊鑄造於周成王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後期,距今已有三千餘年,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中國”兩字。


    銘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大意是說,周武王在攻克了商朝的王都後,舉行隆重的儀式向上天報告:我已經在中國安家(建都)了,統治民眾。顯然,“中國”就是指周武王的王都。


    為什麽周武王的王都可以稱為“中國”呢?這還得從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史說起。


    導遊故意問一下唐小綸,看看唐小綸對曆史的了解多少,這位小夥子,你對中國的曆史有多少了解啊?


    這是要考我呢,哈哈那小爺可就不客氣了,直接很大方的走過去伸手向導遊,“拿來”,導遊一愣,什麽?什麽拿來?


    唐小綸說,你的麥啊,還能有什麽,你歇一會,喝口水,遞過來一瓶沒開的蜜雪傾城飲料,接下來我給你能講解講解。


    導遊看著唐小綸你怎麽知道我喜歡喝這個蜜雪傾城飲料?


    剛才你給其他遊客推薦的時候你說你最喜歡喝這個蜜雪傾城,可惜,你這幾天不舒服,沒敢喝,我剛才多買了一瓶,揣懷裏暖著,這會剛好,就是你別嫌我揣著就是了,


    導遊一看這小夥子,情商還蠻高,可是這技家夥怎麽知道自己這幾天不舒服,沒辦法,又羞又臊的把麥摘下來,遞給唐小綸。


    唐小綸拿起耳麥,衝著眾人拱拱手,接下來小子給大家講講,這題外話也是題內話,這說道這些古文物,大家是否知道,中國一詞的由來啊,什麽叫中國,為什麽叫中國,又是什麽時候開始由誰叫中國的,中國一詞都包含了什麽。


    1、“中國”的由來


    5800年前,文明曙光在中華大地出現。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在今浙江餘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陝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師二裏頭等四處形成都邑性遺址,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形成其他中新性遺址。距今5100年至4300年前,一些社會發展較快的地區相繼出現了早期國家,跨入了文明階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長江中下遊的區域文明相對衰落,中原地區持續崛起,在匯聚吸收各地先進文化因素的基礎上,政治、經濟、文化持續發展,為進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礎。夏朝建立後,經過約二百年的發展,在河南偃師二裏頭建造了同時期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都邑,在中原各地形成不少人口集中的聚邑。


    這些都邑和聚邑,被稱為“國”(國)。“國”是一個象形字,中間的“口”代表人、人群,下麵的一橫代表一片土地。由於這片土地是這群人生活和生產的基礎,必須有人拿戈守衛。為了安全起見,周圍還要建一圈牆——外麵的一個大“囗”。何尊中那個“國”字的寫法還沒有外麵這個大“囗”。這樣的國當時已有很多,所以有了“萬國”的說法。“萬”不是一個確切的數字,而是一個形容詞,萬國形容國之多。相傳大禹在塗山(一般認為在今安徽蚌埠禹會區淮河東岸)大會諸侯,“執玉帛者萬國”。到夏朝,盡管國的數量仍不可能達到萬,但肯定比大禹時代有所增加。


    商朝的統治範圍和影響所及比夏朝更大,國的數量應該更多。隨著國家形態的形成和強化,以及行政中心功能的完善,商王的駐地由不斷遷移轉變為長期穩定,成為最大、最重要的國。盤庚遷殷後的二百多年間,商朝的首都一直在殷(今河南安陽殷都區)。殷雖然也是“萬國”之一,但其地位與重要性已遠在其他國之上,因而被稱為“中國”。“中”本來是商人製作的一麵特殊的大旗的名稱,用作召集部眾。每次召集時,部眾都會圍繞聚集在這麵大旗“中”的周圍,時間久了,“中”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含義。中國,就是萬國的中心、中央,萬國中最重要的一個國,也就是何尊銘文中的“大邑商”。所以周武王在攻克商朝的首都“大邑商”後,可以向上天報告,“餘其宅茲中國”。不言而喻,到了周朝,周朝的首都——原來的宗周和新建的成周——就是中國,其地位高於萬國,也高於所有諸侯國的都城。直到東周初,中國還是周天子所在的周朝首都的專名,諸侯國的都城隻能稱“都”。


    進入春秋時代,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喪失,“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實亡。強大的諸侯在“尊王攘夷”的旗號下相互爭奪兼並,對因災禍而亡的小國不再興滅繼絕,而是直接吞並。春秋時有名有氏的國還有一千多個,到了戰國時已經隻剩下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和若幹個附庸小國。周天子的實際地位已經降到了與附庸小國相當的程度,他的首都已不如七國中稍大一點的都城。七國中的任何一國都比他擁有更大麵積的土地、更強的實力。“中國”早已不是周天子的專屬,諸侯國,特別是地處中原的諸侯國,都已將自己的都城或自己統治的國當作中國。中國還被稱為“赤縣神州”或“神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實現統一,他的首都鹹陽當然穩居中國的地位,而六國的首都和疆域都成了他的統治範圍,各自的“中國”概念也得以延續,所以整個秦始皇的統治區都成了中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琅玡台刻石中稱:“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這一廣闊的疆域都成了中國。


    但秦朝的存在時間太短,這個“中國”概念尚未普及,在西漢前期還與傳統、狹義的“中國”概念並存。狹義的“中國”相當於中原地區,如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說“皆中國人民所喜好”,“中國人民”即指中原的居民。一方麵,“中國”就是漢朝的代名詞,尤其是對外而言,如在漢宣帝議定匈奴唿韓邪單於的朝見儀式時,蕭望之提出的原則是“使於中國不為叛臣”。另一方麵,在漢朝內部,“中國”的定義還不一致,如邊疆新設置郡縣的地區,當地民眾已經認同中國,但此前已經設置郡縣內的民眾還不將這些地方當作中國。漢朝疆域內一些尚未設置郡縣的區域和非華夏的部族聚居區,也往往被認為不屬於中國。


    此後建立的中原王朝,自東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無不以中國自稱,無不以中國為本朝國號的代名詞。無論朝代如何更迭,皇帝如何易姓,中國的名稱始終延續,從未間斷。在分裂時期,分裂的雙方和各方,隻要有統一的願望,或者為了取得合法性,都會以中國自居,而不承認對方為中國。但當統一恢複,雙方或多方都成了下一朝修正史的對象,即都被承認為中國。非華夏族一旦建立政權,統治了華夏,或者入主中原,或者統一全國,都必定會以中國自居,如西晉、十六國時期匈奴建的漢、前趙、夏、北涼,巴氐建的成漢,羯人建的後趙,慕容鮮卑建的前燕、後燕、西燕、南燕,氐人建的前秦、西涼,羌人建的後秦,乞伏鮮卑建的西秦,禿發鮮卑建的南涼;南北朝期間拓跋鮮卑建的北魏、東魏、西魏;以及後來的南詔,大長和,大理,渤海,契丹建的遼朝,黨項建的西夏,女真建的金朝。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在多數場合即稱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作為國號和國名的概念和涵義延續至今。


    2、中華民族的形成


    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形成、發展成為今天以漢族為主體的56個民族的大家庭。


    五千多年前散居各地的部落,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結成部落聯盟,以遷移來規避和抵禦天災人禍。經過無數次的試錯,其中一支較大的部落聯盟遷入當時最適宜的生存環境——黃河中下遊地區。經過在夏朝數百年的聚居,形成了部族集合體——夏人。由於聚居區域還比較分散,部族間的交往也不可能頻繁,他們並沒有完全融合為一個種族,因而被稱為諸夏。


    商人來自諸夏聚居區之外,盡管他們在軍事上征服了夏人,並建立了商朝,但始終無法改變諸夏在人口數量上和文化上的優勢。在商朝期間,盡管主流文化已經是夏、商文化融合的產物,但人口的主體仍為夏人。商被滅後,殘餘的商人被強製遷移和監控,散處的商人成了諸夏的一部分。


    周人雖是滅商的主力,但直到周朝建立,周人在總人口中還居少數。周朝分封的範圍幾乎都是諸夏的聚居區,被封的諸侯與他們的宗族、部屬、軍士、仆從在封邑也往往居少數。因而除了在關中周人的舊地,占人口大部分的諸侯國的民眾仍為諸夏,仍以諸夏自居。到周平王東遷時,經過近三百年的融合,江淮以北諸侯國範圍內的民眾都已成了諸夏、夏人。


    華,本義是花,引申為美麗、典雅、高尚,由讚揚夏人服飾之“華”擴展為形容夏人之“華”。諸夏、夏人樂於接受,並逐漸以此自稱“華夏”。以後,華夏亦被簡稱為“夏”或“華”。華夏以外的部族還有很多,到東周時,被泛稱為胡、戎、狄、夷、蠻等,並根據分布區域、方位、特征被細化為林胡、山戎、北戎、伊洛之戎、赤狄、長狄、東夷、淮夷等,或者還保留各自的名稱,如彭戲氏、白翟、樓煩、屠何、東萊等。隨著華夏人口的增加和農業區的擴展,一部分非華夏部族由牧業、狩獵或采集轉化為農耕,並與華夏融合,一部分遷往北方。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長城之內的黃河流域,基本上已沒有聚居的非華夏部族。


    秦漢期間,華夏人口從中原遷入河套地區、陰山南麓、長江兩岸、巴蜀、嶺南、遼東、朝鮮。在兩漢之際、東漢末年至三國期間、西晉永嘉之亂後至南北朝後期、安史之亂至唐朝末年、靖康之亂至宋元之際,一次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使華夏人口遍布於南方各地。在這一過程中,南方的三苗、百越(如山越、甌越、閩越、於越、駱越等)、巴、氐、蠻、滇、僰、爨、僚、俚、僮等,大部分逐漸融入華夏,一部分退居山區或邊僻地區,形成或組合為不同的少數民族。


    魏晉南北朝期間,麵對大量遷入的非華夏族群和已經認同華夏的非華夏人口,華夏的主體更強調自己屬於“中國”的華夏,即“中華”。以後,中華與華夏並稱,“華”成為中華與華夏的簡稱,也可以是中國的簡稱。


    在不同的朝代,特別是曆年長久的統一王朝,該朝疆域內的華夏和非華夏人口,均可以國號冠名相稱,如漢(大漢)人、唐(大唐)人、明(大明)人、清(大清)人,並會在朝代以後長期沿用,如漢以後至南北朝都有“漢人”之稱,此後往往以“漢”稱華夏,以區別於“胡”。在清朝,內地十八省納入編戶的人口都稱為漢人,以“滿漢”象征全國人民。而“唐人”之稱一直用至近代,尤其是在海外華人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日摩天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清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清達並收藏夏日摩天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