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這是要幹啥?
望著手中多出的孩童朱棣疑惑的看向前來送孩子的城主府下人。
下人恭敬的迴答。
“燕王殿下,城主外出有事,所有夫人也一並帶著去了,所以暫且將孩子交到您的手中。”
“若燕王殿下沒有吩咐,小的就先迴去了。”
“等等等等!”
朱棣愣了兩秒,及時將想要逃跑的下人攔下。
“他幹啥去了?”
“這……二公子去扶桑了。”
“扶桑?”
這個時間段又去扶桑了。
咱知道你老丈人有事。
但爹的事你就不管了?
戰事之前你能迴來嗎?
再者,你這是去看傅友德嗎?
帶著老婆去,是玩去了吧?
咱還沒有去過扶桑呢,你倒是跑的勤快。
去就去,還把兩個孩子給扔下了。
與徐妙雲對視一眼,兩人一人抱著一個娃往城主府趕去。
可讓兩人沒想到的是匆匆趕到城主府卻沒有了朱高煦的身影。
盯向跟來的下人:“朱高煦呢?”
下人一臉苦笑,躊躇開口:“城主已經坐船走了。”
他早就想脫身了,可朱棣一直讓其跟著他也沒辦法拒絕。
“那你為何不說?”
朱棣氣惱的問道。
早說他直接去碼頭說不得還能堵住。
“呃,小的該死,並不知道燕王前來城主府幹什麽?”
這句話鬼都不信。
可他能有啥辦法,總不能說是朱高煦故意讓其拖延時間吧?
就算送孩子給朱棣也是朱高煦走後一個時辰才起身的。
“滾!”
朱棣沒好氣的罵了一聲,下人頭都不迴,轉身就走。
“這個孽子啊!”
朱棣沉默兩秒,咬牙切齒的說道。
與徐妙雲對視一眼。
“照顧兩天送老大那邊!”
至於這幾天無事幹那就好好陪陪孫子。
朱高熾那邊,反正張依依要帶孩子,帶幾個不是帶。
……
海麵之上。
感受到多出的情緒值,朱高煦也了解到朱棣接到孩子了。
現在自己已經出海,對方是沒辦法追擊了。
有了情緒值的反饋,朱高煦不由多看了兩眼。
不愧是朱棣,即使現在扶桑貢獻的情緒值源源不斷的刷新,可朱棣的情緒值還是那麽的顯眼。
而且朱高煦還發現,好像相同的情況下朱棣的貢獻值比以往更加多一些。
他猜測可能是對方離皇位越來越近,所以身上的氣運也更加濃鬱。
“二哥!過來坐啊!”
正在他沉思的時候,旁邊一陣刺耳的聲音響起。
迴頭!
隻見朱高燧拽著一張椅子從船艙走了出來,手中還拿著一杯朱高煦專門為航海備下的果汁。
朱高煦眉毛挑了挑。
“你怎麽在這?”
“嘿嘿,前兩日小曼從嫂子們口中得知你們要出海,所以我夫妻倆早早就上船了。”
說罷,將折疊椅往船板上一放,舒服的躺了上去。
“我就不得不說一下二哥你了,太不夠意思了,出來玩都不跟我說一聲?”
朱高煦瞥了對方一眼,懶得搭理。
可朱高燧能混到船上,得意的不停跟朱高煦說話。
“之前就聽士兵們講,往折疊椅上一躺,吸著果汁,萬裏無雲,迎麵就是洶湧的大海,簡直是人生一大美事,今日一見,果然不錯。”
“二哥,你站著不累了,過來躺著啊!”
朱高煦感受著迎麵吹來的寒風,抬頭望望陰沉的天氣。
看向朱高燧淡淡的吐出兩個字。
“煞筆!”
誰家深秋跑來船上曬太陽。
凍死你個狗的!
緊緊棉衣,縮著脖子趕忙迴到船艙當中。
“哎?怎麽還罵人呢?”
朱高燧不滿的說道,幽怨的吸口果汁:“阿嚏~”
好像是有丟丟冷……
船艙另一頭。
朱高煦設置的船員食堂當中。
此刻並不到開飯的時間,可食堂卻人頭攢動。
隻見袁忠坐在中間,周圍圍著一圈一圈的年輕人,激動的手舞足蹈。
“袁忠,這次到底要幹什麽?竟然還開著戰船,我這還是第一次坐這麽大的船。”
“我猜是海路攻向應天,一舉拿下建文帝。”
“快拉倒吧,雖然我們這裏有上千人,可南邊有幾十萬的大軍,咱們去打不是找死嗎?”
“怎麽不可能,當初二公子帶著幾千人的隊伍就穿插漠北,攪的殘元一團亂糟。”
“那能一樣嗎?”
“怎麽不一樣?”
年輕人們吵吵嚷嚷,得不出結論後又看向袁忠。
在眾人爭吵的時候,袁忠坐在最中心的位置沉默不語,隻是看著眾人爭論。
心中暗罵一聲,想啥呢!
真的進攻應天派你們一群文人幹啥?
等眾人吵完後才大聲說道。
“小了,小了,格局小了。”
等將眾人胃口全部吊起來之後,才緩緩開口。
“我們是要去滅國。”
“滅國?”
眾人驚唿。
“自然,不知道眾位聽過扶桑沒有?”
扶桑?
有人疑惑,有人思考,有人不確定。
“是倭寇嗎?”
袁忠點點頭。
這下眾人立馬就明白了。
扶桑這個名字有些陌生,可對於倭寇他們卻十分熟悉。
東南沿海這時候雖然倭寇還不多,但大明這麽強,壓得周圍國家俯首稱臣。
隻有倭寇這個國家不時挑釁兩下,那就顯得非常突兀了。
“難道我們這次是登島殺倭寇嗎?”
明白之後,眾人頓時激動起來。
也差不多哇,朱高煦說那邊還未完全清理。
等自己這批人過去正好解決完最後的尾端,也算是他們將倭寇給滅國的。
袁忠默默點頭。
“自然,不過戰鬥的事情交給戰士們,我們要做的是解決戰後之事,讓扶桑永無抬頭之日。”
“利用一切辦法讓扶桑人以被大明統治而感到榮幸。”
袁忠很會說話,說的眾人一陣顫抖。
這可是教化一國啊!
等幾年過後,史書記載。
在袁忠帶領下,我陳立毅然決然跨上扶桑土地,即使環境惡劣,我依然不為所動,為漢文化的推動付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越想越感覺來的值啊!
想要打垮一個國家可能困難,但想要磨滅一個民族隻能說更加艱難。
而他們即將要做的就是這樣偉大的事業。
果然跟著二公子有肉吃。
望著手中多出的孩童朱棣疑惑的看向前來送孩子的城主府下人。
下人恭敬的迴答。
“燕王殿下,城主外出有事,所有夫人也一並帶著去了,所以暫且將孩子交到您的手中。”
“若燕王殿下沒有吩咐,小的就先迴去了。”
“等等等等!”
朱棣愣了兩秒,及時將想要逃跑的下人攔下。
“他幹啥去了?”
“這……二公子去扶桑了。”
“扶桑?”
這個時間段又去扶桑了。
咱知道你老丈人有事。
但爹的事你就不管了?
戰事之前你能迴來嗎?
再者,你這是去看傅友德嗎?
帶著老婆去,是玩去了吧?
咱還沒有去過扶桑呢,你倒是跑的勤快。
去就去,還把兩個孩子給扔下了。
與徐妙雲對視一眼,兩人一人抱著一個娃往城主府趕去。
可讓兩人沒想到的是匆匆趕到城主府卻沒有了朱高煦的身影。
盯向跟來的下人:“朱高煦呢?”
下人一臉苦笑,躊躇開口:“城主已經坐船走了。”
他早就想脫身了,可朱棣一直讓其跟著他也沒辦法拒絕。
“那你為何不說?”
朱棣氣惱的問道。
早說他直接去碼頭說不得還能堵住。
“呃,小的該死,並不知道燕王前來城主府幹什麽?”
這句話鬼都不信。
可他能有啥辦法,總不能說是朱高煦故意讓其拖延時間吧?
就算送孩子給朱棣也是朱高煦走後一個時辰才起身的。
“滾!”
朱棣沒好氣的罵了一聲,下人頭都不迴,轉身就走。
“這個孽子啊!”
朱棣沉默兩秒,咬牙切齒的說道。
與徐妙雲對視一眼。
“照顧兩天送老大那邊!”
至於這幾天無事幹那就好好陪陪孫子。
朱高熾那邊,反正張依依要帶孩子,帶幾個不是帶。
……
海麵之上。
感受到多出的情緒值,朱高煦也了解到朱棣接到孩子了。
現在自己已經出海,對方是沒辦法追擊了。
有了情緒值的反饋,朱高煦不由多看了兩眼。
不愧是朱棣,即使現在扶桑貢獻的情緒值源源不斷的刷新,可朱棣的情緒值還是那麽的顯眼。
而且朱高煦還發現,好像相同的情況下朱棣的貢獻值比以往更加多一些。
他猜測可能是對方離皇位越來越近,所以身上的氣運也更加濃鬱。
“二哥!過來坐啊!”
正在他沉思的時候,旁邊一陣刺耳的聲音響起。
迴頭!
隻見朱高燧拽著一張椅子從船艙走了出來,手中還拿著一杯朱高煦專門為航海備下的果汁。
朱高煦眉毛挑了挑。
“你怎麽在這?”
“嘿嘿,前兩日小曼從嫂子們口中得知你們要出海,所以我夫妻倆早早就上船了。”
說罷,將折疊椅往船板上一放,舒服的躺了上去。
“我就不得不說一下二哥你了,太不夠意思了,出來玩都不跟我說一聲?”
朱高煦瞥了對方一眼,懶得搭理。
可朱高燧能混到船上,得意的不停跟朱高煦說話。
“之前就聽士兵們講,往折疊椅上一躺,吸著果汁,萬裏無雲,迎麵就是洶湧的大海,簡直是人生一大美事,今日一見,果然不錯。”
“二哥,你站著不累了,過來躺著啊!”
朱高煦感受著迎麵吹來的寒風,抬頭望望陰沉的天氣。
看向朱高燧淡淡的吐出兩個字。
“煞筆!”
誰家深秋跑來船上曬太陽。
凍死你個狗的!
緊緊棉衣,縮著脖子趕忙迴到船艙當中。
“哎?怎麽還罵人呢?”
朱高燧不滿的說道,幽怨的吸口果汁:“阿嚏~”
好像是有丟丟冷……
船艙另一頭。
朱高煦設置的船員食堂當中。
此刻並不到開飯的時間,可食堂卻人頭攢動。
隻見袁忠坐在中間,周圍圍著一圈一圈的年輕人,激動的手舞足蹈。
“袁忠,這次到底要幹什麽?竟然還開著戰船,我這還是第一次坐這麽大的船。”
“我猜是海路攻向應天,一舉拿下建文帝。”
“快拉倒吧,雖然我們這裏有上千人,可南邊有幾十萬的大軍,咱們去打不是找死嗎?”
“怎麽不可能,當初二公子帶著幾千人的隊伍就穿插漠北,攪的殘元一團亂糟。”
“那能一樣嗎?”
“怎麽不一樣?”
年輕人們吵吵嚷嚷,得不出結論後又看向袁忠。
在眾人爭吵的時候,袁忠坐在最中心的位置沉默不語,隻是看著眾人爭論。
心中暗罵一聲,想啥呢!
真的進攻應天派你們一群文人幹啥?
等眾人吵完後才大聲說道。
“小了,小了,格局小了。”
等將眾人胃口全部吊起來之後,才緩緩開口。
“我們是要去滅國。”
“滅國?”
眾人驚唿。
“自然,不知道眾位聽過扶桑沒有?”
扶桑?
有人疑惑,有人思考,有人不確定。
“是倭寇嗎?”
袁忠點點頭。
這下眾人立馬就明白了。
扶桑這個名字有些陌生,可對於倭寇他們卻十分熟悉。
東南沿海這時候雖然倭寇還不多,但大明這麽強,壓得周圍國家俯首稱臣。
隻有倭寇這個國家不時挑釁兩下,那就顯得非常突兀了。
“難道我們這次是登島殺倭寇嗎?”
明白之後,眾人頓時激動起來。
也差不多哇,朱高煦說那邊還未完全清理。
等自己這批人過去正好解決完最後的尾端,也算是他們將倭寇給滅國的。
袁忠默默點頭。
“自然,不過戰鬥的事情交給戰士們,我們要做的是解決戰後之事,讓扶桑永無抬頭之日。”
“利用一切辦法讓扶桑人以被大明統治而感到榮幸。”
袁忠很會說話,說的眾人一陣顫抖。
這可是教化一國啊!
等幾年過後,史書記載。
在袁忠帶領下,我陳立毅然決然跨上扶桑土地,即使環境惡劣,我依然不為所動,為漢文化的推動付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越想越感覺來的值啊!
想要打垮一個國家可能困難,但想要磨滅一個民族隻能說更加艱難。
而他們即將要做的就是這樣偉大的事業。
果然跟著二公子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