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播結束,首盟、佘盟將離開生活了數代人的大神山土地,進入南方更加廣闊的天地。
在此之前,嚴、首、佘三盟還支援了元盟上千人,彌補元盟春播人手嚴重不足的窘況,且我在海盟生產的銅犁頭以及首建他們研發的“第一代”石犁頭、陶犁頭均被我快馬加鞭送迴元城,由匠作部配上木頭犁身之後,先試驗人力耕作。這些犁使耕地效率大增,有效彌補了元盟的人口不足,但是隨著春播接近尾聲,所有的犁頭——包括銅犁頭,都受到了嚴重損壞,無法繼續使用,成了一次性消耗品。其中,石犁頭和陶犁頭極易折斷,銅犁頭雖不會折斷,但每一個都磨損嚴重,成了沒有尖的“無頭犁”。看來石犁、陶犁的“科技樹”不可行,下一步應當重點研究如何加強銅犁頭的磨損了。
元盟春播接近尾聲時,首盟、佘盟的人也陸續歸建,開始準備南遷所需的大量物資。春播結束的嚴盟則開始大量生產南遷所需的陶器、木器等,盡力補充兩盟所需。我在海盟生產的銅斧、銅鑿,除留給海盟一小半以外,也全部交給兩盟帶走。
終於到了出發的日子,我本人也於兩日前由海盟抵達佘盟,跟隨佘向純他們一同出發,嚴青眼則帶領數十人的小隊跟隨首寶柱在西麵出發。
看著牽馬趕牛驅羊、手提肩扛臂挑的隊伍開始啟程,我問佘向純:舍得走嗎?
佘向純一笑,用他特有的唇語——目前他的唇語融合了我們都能聽懂的智人語言,變得更加豐富、易於理解——道:舍不得,畢竟是住了那麽多年的地方。但是,想到能帶領大家去更廣闊、更溫暖的地方生活,還是興奮多過不舍。不過咱倆要分開很久,盟主打算什麽時候南下看看我和老首啊?
我笑了笑,寫道:分開不了太久,等新城建完,安頓好了,你和老首要把全部事務交給長老團,然後迴到元城,迴到我身邊!
嘎?佘向純不解:那我豈不是離開佘盟了嗎?
當然啦!我繼續寫道:你現在可不止是佘盟統帥,還是整個大同盟的“禦史大夫”,當然要來“中央”任職啦!
這個“官僚體製”模式顯然令佘向純很驚奇,不過想了想,他也欣然接受了。能夠繼續跟我和嚴青眼、首寶柱朝夕相伴,他也感到很快樂、很安心。
目前大同盟(即尼國)的官製雖還未定型,但基本上按照我本人熟悉的華夏西周+秦製進行安排——中央以秦朝官製治理整個大同盟,其權力超然於所有部落聯盟,負責的農耕、工業、城建、教育等事務,大同盟內所有部落聯盟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此外,大同盟同各部落聯盟之間的關係則類似西周王室與各諸侯國,在目前大同盟中央實力強勁、各個“諸侯國”(部落聯盟)心悅誠服之時,諸侯們(嚴青眼他們這些統帥)均要擔任或準備擔任中央的職務,一如華夏曆史上鄭桓公(鄭伯友)或鄭武公(世子掘突)需要在鎬京或洛邑擔任周王室司徒、卿士那樣。隻有到了王室衰微之時,各諸侯才放棄擔任王室職務(或者隻掛虛職),選擇在自己的封地劃地自守,乃至征伐擴張,如鄭莊公(姬寤生)的爭霸。
目前大同盟(尼國中央)對各個部落聯盟(諸侯)有著名義上、技術上和觀念上的碾壓優勢,自然,首寶柱、佘向純他們也要以在大同盟任職丞相、禦史大夫為主,將來其他部落聯盟完成初步建設後,寇齊他們也要來我這邊擔任要職——當然未必是在元城,等大同盟土地擴大後,元城這個大神山一隅的地方未必適合作為新“國都”,需要在合適的地區營造新都,方能控製整個國家。
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
由於此前大批部族如成部已經北遷,從雁湖往北直到核心四盟的土地顯得很空曠,隻有一些小微部族居住。佘部南遷的隊伍超過2000人,一路上引發了好幾個小部族的恐慌——他們沒見過這麽多人!此前遷徙的部落千千萬,哪有這麽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
發現我們沒有敵意後,一些部民大著膽子騎馬靠近,詢問我們的身份。在得知是北方“神盟”舉族南下後,附近的小部族同時沸騰了!他們有的連部落都算不上,僅相當於幾個家族的聯合體,此前大量鄰居部族北上加入“神盟”,空出了大批的草原和林地,被這些尚未北遷的部族占據。一年以來,許多人自“神盟”歸來接家眷時,都會吹噓北麵的生活有多美好——這跟大家以往的經驗完全相悖,此前越往南越溫暖且遠離戰火,北麵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之死地,除了往大神山沿線各盟運輸一些支援物資外,沒有人願意長期呆在那邊。這些“還鄉團”的吹噓使留下的部族對北麵也有了一絲憧憬。
此時佘部路過,各沿線留守部族一傳十十傳百,紛紛拿著牲畜果蔬來交易,希望一睹曾經聽說過的“神器”(即陶器)。
機會難得,佘向純立即下令將隊伍中多餘的陶器全部拿出來交易,並現場示範使用規則,許多“買家”最終是捂著肚子、拎著買到的陶器腿兒著迴家的(因為連馬都換陶器了,且吃得太撐不好上馬)。
此外,有許多零散的家族主動攜全部家當意圖加入南遷的隊伍,成為“神盟”的一員,我們照單全收,隊伍開始一天天變得壯大。
繼續向南行,我們一行人抵達此前元乙、元丙和成部曾經居住的草原,這片空置的草原此前劃撥給了大同盟中的“南方五盟”之一的陽盟定居,其統帥陽立提前得知消息,率長老團前出數裏迎接盟主和新的南方鄰居——他已經知道佘盟要去南邊的雁湖東部了。
我們在陽盟簡單停留了一天,查看其部落建軍、修城、教育進展。南方五盟由於距離核心四盟較遠,各類人員、信息傳遞不便,且長期遠離戰火導致“危機感”弱於北方諸盟,因此我們看到,陽盟的總體改革進展比大神山一線諸盟慢一些,不過也在正軌上發展,假以時日亦能成為元城今天的樣子。
我們根據情況向陽立提了點建議,並留下一批物資作為支援,尤其是新製的銅斧,把陽立高興得抱在懷裏遲遲不舍得給手下用。首寶柱他們在西邊也會經過南方五盟中的胡盟,相信也會給予一定支持和援助,更西邊的山、盧、崔三盟這次我們就不去了,有機會再說。
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靠著同沿途小部族的貿易或吸納,以及在陽盟得到的補充,目的地終於在望。前方飛奔過來的幾騎是我們派出的先頭部隊,應該是來報告雁湖就在前方的消息——不用報告,隔著很遠我們就看到湖麵泛起的點點波光了,那真是一路走來最美的風景。咦,偵查小隊怎麽多了好幾個人?
幾名騎兵靠近後,我發現元守一也在其中,還有一名看著眼生的人。
元守一下馬行禮後,便上前向我匯報。此前得到我傳遞的命令,他便建議扈部聯合周圍小部落組建“扈盟”,並開始按照元城的經驗,同扈全一起開展大建設和大生產。由於語言老師缺乏,識字教育無法有效開展,導致修城、造工坊等活動也嚴重滯後——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教育果然是第一生產力。
此時扈全就在元守一身後,看著元守一對我畢恭畢敬的樣子,對我的身份心下了然,便也下馬來到我麵前,掏出一張葉子紙並彎腰呈給我,上書幾個大字:扈盟統帥扈全,拜見大同盟元甲盟主!
謔,這還有個帶名片的!
我非常滿意,走過去扶起扈全。他的這個創意不錯,以後可以令所有尼安德特人都效仿,在兜裏揣一些“常用語句”,比如“你好”、“謝謝”、“請讓一下”、“對不起”、“多少錢”、我叫某某”等小紙片,絕對能省不少紙。
接下來,我對元守一大加讚揚,對於他提出的增派語言老師之事也全力支持,並表示今天就可以選人讓扈全帶迴去!
扈全大喜,向我連連道謝,並表示希望加入大同盟,成為其中的一個部落聯盟。
我壓抑住內心的喜悅(元守一的狂喜則是直接露在臉上,這小子還是欠煉啊),非常“雲淡風輕”地對他表示:沒問題,這些都是小事情!
這句話一出口,從此,尼國大同盟又多了一個部落聯盟,最關鍵的是,我們能控製的區域從大神山一線—北部草原一線—雁湖一線,又向南擴展到了象山一線,已經同南方各部族接壤了!
隱藏的地圖一一開啟,整個大同盟的生存空間愈加廣闊,而我所帶來的文明之光,也通過扈盟,開始輕輕滲透入南方祥和卻依舊落後的土地上,南方諸部的敵意,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裂開了一條縫隙……
在此之前,嚴、首、佘三盟還支援了元盟上千人,彌補元盟春播人手嚴重不足的窘況,且我在海盟生產的銅犁頭以及首建他們研發的“第一代”石犁頭、陶犁頭均被我快馬加鞭送迴元城,由匠作部配上木頭犁身之後,先試驗人力耕作。這些犁使耕地效率大增,有效彌補了元盟的人口不足,但是隨著春播接近尾聲,所有的犁頭——包括銅犁頭,都受到了嚴重損壞,無法繼續使用,成了一次性消耗品。其中,石犁頭和陶犁頭極易折斷,銅犁頭雖不會折斷,但每一個都磨損嚴重,成了沒有尖的“無頭犁”。看來石犁、陶犁的“科技樹”不可行,下一步應當重點研究如何加強銅犁頭的磨損了。
元盟春播接近尾聲時,首盟、佘盟的人也陸續歸建,開始準備南遷所需的大量物資。春播結束的嚴盟則開始大量生產南遷所需的陶器、木器等,盡力補充兩盟所需。我在海盟生產的銅斧、銅鑿,除留給海盟一小半以外,也全部交給兩盟帶走。
終於到了出發的日子,我本人也於兩日前由海盟抵達佘盟,跟隨佘向純他們一同出發,嚴青眼則帶領數十人的小隊跟隨首寶柱在西麵出發。
看著牽馬趕牛驅羊、手提肩扛臂挑的隊伍開始啟程,我問佘向純:舍得走嗎?
佘向純一笑,用他特有的唇語——目前他的唇語融合了我們都能聽懂的智人語言,變得更加豐富、易於理解——道:舍不得,畢竟是住了那麽多年的地方。但是,想到能帶領大家去更廣闊、更溫暖的地方生活,還是興奮多過不舍。不過咱倆要分開很久,盟主打算什麽時候南下看看我和老首啊?
我笑了笑,寫道:分開不了太久,等新城建完,安頓好了,你和老首要把全部事務交給長老團,然後迴到元城,迴到我身邊!
嘎?佘向純不解:那我豈不是離開佘盟了嗎?
當然啦!我繼續寫道:你現在可不止是佘盟統帥,還是整個大同盟的“禦史大夫”,當然要來“中央”任職啦!
這個“官僚體製”模式顯然令佘向純很驚奇,不過想了想,他也欣然接受了。能夠繼續跟我和嚴青眼、首寶柱朝夕相伴,他也感到很快樂、很安心。
目前大同盟(即尼國)的官製雖還未定型,但基本上按照我本人熟悉的華夏西周+秦製進行安排——中央以秦朝官製治理整個大同盟,其權力超然於所有部落聯盟,負責的農耕、工業、城建、教育等事務,大同盟內所有部落聯盟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此外,大同盟同各部落聯盟之間的關係則類似西周王室與各諸侯國,在目前大同盟中央實力強勁、各個“諸侯國”(部落聯盟)心悅誠服之時,諸侯們(嚴青眼他們這些統帥)均要擔任或準備擔任中央的職務,一如華夏曆史上鄭桓公(鄭伯友)或鄭武公(世子掘突)需要在鎬京或洛邑擔任周王室司徒、卿士那樣。隻有到了王室衰微之時,各諸侯才放棄擔任王室職務(或者隻掛虛職),選擇在自己的封地劃地自守,乃至征伐擴張,如鄭莊公(姬寤生)的爭霸。
目前大同盟(尼國中央)對各個部落聯盟(諸侯)有著名義上、技術上和觀念上的碾壓優勢,自然,首寶柱、佘向純他們也要以在大同盟任職丞相、禦史大夫為主,將來其他部落聯盟完成初步建設後,寇齊他們也要來我這邊擔任要職——當然未必是在元城,等大同盟土地擴大後,元城這個大神山一隅的地方未必適合作為新“國都”,需要在合適的地區營造新都,方能控製整個國家。
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
由於此前大批部族如成部已經北遷,從雁湖往北直到核心四盟的土地顯得很空曠,隻有一些小微部族居住。佘部南遷的隊伍超過2000人,一路上引發了好幾個小部族的恐慌——他們沒見過這麽多人!此前遷徙的部落千千萬,哪有這麽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
發現我們沒有敵意後,一些部民大著膽子騎馬靠近,詢問我們的身份。在得知是北方“神盟”舉族南下後,附近的小部族同時沸騰了!他們有的連部落都算不上,僅相當於幾個家族的聯合體,此前大量鄰居部族北上加入“神盟”,空出了大批的草原和林地,被這些尚未北遷的部族占據。一年以來,許多人自“神盟”歸來接家眷時,都會吹噓北麵的生活有多美好——這跟大家以往的經驗完全相悖,此前越往南越溫暖且遠離戰火,北麵是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之死地,除了往大神山沿線各盟運輸一些支援物資外,沒有人願意長期呆在那邊。這些“還鄉團”的吹噓使留下的部族對北麵也有了一絲憧憬。
此時佘部路過,各沿線留守部族一傳十十傳百,紛紛拿著牲畜果蔬來交易,希望一睹曾經聽說過的“神器”(即陶器)。
機會難得,佘向純立即下令將隊伍中多餘的陶器全部拿出來交易,並現場示範使用規則,許多“買家”最終是捂著肚子、拎著買到的陶器腿兒著迴家的(因為連馬都換陶器了,且吃得太撐不好上馬)。
此外,有許多零散的家族主動攜全部家當意圖加入南遷的隊伍,成為“神盟”的一員,我們照單全收,隊伍開始一天天變得壯大。
繼續向南行,我們一行人抵達此前元乙、元丙和成部曾經居住的草原,這片空置的草原此前劃撥給了大同盟中的“南方五盟”之一的陽盟定居,其統帥陽立提前得知消息,率長老團前出數裏迎接盟主和新的南方鄰居——他已經知道佘盟要去南邊的雁湖東部了。
我們在陽盟簡單停留了一天,查看其部落建軍、修城、教育進展。南方五盟由於距離核心四盟較遠,各類人員、信息傳遞不便,且長期遠離戰火導致“危機感”弱於北方諸盟,因此我們看到,陽盟的總體改革進展比大神山一線諸盟慢一些,不過也在正軌上發展,假以時日亦能成為元城今天的樣子。
我們根據情況向陽立提了點建議,並留下一批物資作為支援,尤其是新製的銅斧,把陽立高興得抱在懷裏遲遲不舍得給手下用。首寶柱他們在西邊也會經過南方五盟中的胡盟,相信也會給予一定支持和援助,更西邊的山、盧、崔三盟這次我們就不去了,有機會再說。
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靠著同沿途小部族的貿易或吸納,以及在陽盟得到的補充,目的地終於在望。前方飛奔過來的幾騎是我們派出的先頭部隊,應該是來報告雁湖就在前方的消息——不用報告,隔著很遠我們就看到湖麵泛起的點點波光了,那真是一路走來最美的風景。咦,偵查小隊怎麽多了好幾個人?
幾名騎兵靠近後,我發現元守一也在其中,還有一名看著眼生的人。
元守一下馬行禮後,便上前向我匯報。此前得到我傳遞的命令,他便建議扈部聯合周圍小部落組建“扈盟”,並開始按照元城的經驗,同扈全一起開展大建設和大生產。由於語言老師缺乏,識字教育無法有效開展,導致修城、造工坊等活動也嚴重滯後——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教育果然是第一生產力。
此時扈全就在元守一身後,看著元守一對我畢恭畢敬的樣子,對我的身份心下了然,便也下馬來到我麵前,掏出一張葉子紙並彎腰呈給我,上書幾個大字:扈盟統帥扈全,拜見大同盟元甲盟主!
謔,這還有個帶名片的!
我非常滿意,走過去扶起扈全。他的這個創意不錯,以後可以令所有尼安德特人都效仿,在兜裏揣一些“常用語句”,比如“你好”、“謝謝”、“請讓一下”、“對不起”、“多少錢”、我叫某某”等小紙片,絕對能省不少紙。
接下來,我對元守一大加讚揚,對於他提出的增派語言老師之事也全力支持,並表示今天就可以選人讓扈全帶迴去!
扈全大喜,向我連連道謝,並表示希望加入大同盟,成為其中的一個部落聯盟。
我壓抑住內心的喜悅(元守一的狂喜則是直接露在臉上,這小子還是欠煉啊),非常“雲淡風輕”地對他表示:沒問題,這些都是小事情!
這句話一出口,從此,尼國大同盟又多了一個部落聯盟,最關鍵的是,我們能控製的區域從大神山一線—北部草原一線—雁湖一線,又向南擴展到了象山一線,已經同南方各部族接壤了!
隱藏的地圖一一開啟,整個大同盟的生存空間愈加廣闊,而我所帶來的文明之光,也通過扈盟,開始輕輕滲透入南方祥和卻依舊落後的土地上,南方諸部的敵意,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裂開了一條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