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將深,待到家人各自迴房歇息,古今便心急火燎的溜迴房間,四下查勘發現無他耳也,天地間萬籟俱靜,當即猴急般自懷中掏出經書,翻閱研究起來。
將那經書掂在手中,此時方才大膽地上下打量端詳起來,瞧的無比真切,隻見這經書通體泛泛枯黃,古質古地卻用料難辨,質感如毛氈富有彈性,又似錦緞絲滑逸動。
古今秉燭細看隻覺神奇,一時間有些入迷,再當迴神卻發現手持的近了,此時經書已然在燭火上炙烤,當即心憐不已,隻是檢查再三才發現其被燒的部分卻絲毫無痕,經過一番試探才發現這經書竟火燒無跡,水澆無恙,任憑古今有扛鼎之力,也難以損毀其分毫,不禁對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或許這經書真可以使自己涅盤重生。
長唿一口氣,抖擻精神後當即翻開經書,看向其內。
卻說經書一經翻開,首頁之上九枚大字當即映入眼簾。
“萬靈渡,天地渡,無有渡”。
見乃是模棱兩可的寥寥幾字,古今也未停滯便當即看向第二頁,發現一如首頁一般蹊蹺,乃是一副古鼎圖繪,心中不禁生疑。但快速遍覽全卷後古今卻詫異地發現,除首頁的九字以外,其餘均為圖繪,且再無他物。
“這……,言說是經書,可卻無半點經文,既無經文卻又叫人如何詠誦,這經書當真怪乎,該如何是好?”,知曉書中格局之後,古今隻得陷入沉思。
思慮少刻後依舊無果,便不再徒增煩惱,隻得將目光投入首張圖繪開始研究。
第一圖所繪乃是一口鼎。乍眼一瞧看似無奇,但當古今專注的目光一觸黑鼎,霎時便被一股強悍吸力將整個人的意識都生生絞入其中,且如蛆附骨,似是連神魂俱被吸了進去。
此時的古今仿佛在一道伸手不見的虛空之中,那口黑鼎正懸浮空中,發出闌珊光暈。恰能勉強看清其模樣,乃是一口古韻無華,三足四耳的圓鼎,而當古今意識泥陷其中之時,腦海中重複閃現一個名字:合蒼鼎。
拭目再看時,鼎腹周環有龍鳳纏繞,盯的久了則發覺如活物一般,似是行空飛舞,如膠似漆,又如落葉翩翩,隨風盡散……。
不知過去何久,待到古今從中自拔,才發覺天際已發魚白,一宵長夜驟逝,斂迴心神後忽感神困氣乏,不免倒頭便睡去了。
而就在古今熟睡之時,在其識海之鼎中,氣暈繚繞,絲絲凝集,如陰陽交融,更似江河匯海,亦如正在煉製一枚絕品丹藥。
“嗬……唿~”。
隨著一聲舒泰的懶腰嗬欠聲,已至晌午,古今好似曠古以來也並未如此愜意的睡上一覺一般享受。
睜開雙眼後忽覺周身外物都變得清晰可見,古今初時並未在意,隻以為睡了飽覺後精氣飽滿帶來的感受,直至:“小少爺向來聞雞起舞,今日怎日上三竿還未見動靜”,原是家裏的兩名傭人在院中蠅聲輕論。
“嗯?並非老漢的錯覺,今日吾身確與以往有所不同!”,發現自己在屋內便可清晰洞察院中動靜,古今這才有所反應過來。
察覺到此番變化後,當即滿腹狐疑地閉上雙眼用心感受,這不試不打緊,一試後當即倍覺玄妙。古今此時竟如夢似幻的發現自己如可臨視四方,洞悉世界的主宰,既可內視己身肺腑五髒,亦能外視周遭外物七光。
“咕咚……”
猛吞一口玉津,再怯虛地嚐試將意識探入自己的識海之鼎,隨著一念彈入,古今渾身驟然一搐,霎時化身石像。
如此極久方才怔怔地收斂心神,不可思議的掐捏自己的臉皮,身體顫抖不已。
“六七年了,終於,我終於修煉出念道丹種了,哈哈哈!”,這一切來的太過突然,如夢似幻般使其有些不知所措,隻將意念反複探入識海之鼎確認,直至確認千真萬確的事實方才緊握雙拳,激顫難製。
良久後古今忽似想起何事,移步瞬至床頭四下翻覓,直至摸到一物方才停下,隨即躡手捧起那卷天渡經,貼於麵頰輕輕撫摸,如同憐惜至愛一般,生怕這卷水火不侵的寶貝有任何閃失。
倘若自己沒有會錯意的話,那籠困了自己多年的魚鯁,那遲遲不能修行念道的苦楚,竟被這卷經書輕易解破。
此時念道丹種的誕生,無疑是古今自呱呱墜地以來聽聞到的最佳喜訊。
待稍緩激動之情,古今首將喜訊告知父母家人,當父親聽聞此訊後,亦是滿懷驚疑地仔細檢查一番,發現果如古今所述,當即一切煩惱皆拋雲外,雖是不可置信,卻依舊老淚縱橫,爽笑噙淚道:“蒼天憫人,自己最擔憂的這隻雛鳥終於生出了翎羽,獲得了一道自保的屏障”。
當夜,古家人歡聚一起,推杯換盞,古牧遠也一拋近日來的愁容,喝的酩酊大醉,酣暢不已。
席間醉語:“也不知古忠那老小子去哪了,自前幾日去尋這小家夥後都已過去兩三日了,卻也沒見半個人影,那老小子平日何其疼愛這小子,也教他知道這個喜訊才好,舉家上下隻怕是就他不知曉了……”。
古牧遠口中的古忠與自己年紀相仿,乃是的發小玩伴,自小因躲避戰禍饑荒流落至此,被古家收留作了傭人,由於年紀太小記不清姓名,便隨了古姓,再加之為人忠厚老實,故而單取一個忠字,已擔任古家管家二十餘年,不僅被眾人當做家人一般,更是除了家族成員外最值得放心的外人。
翌日清早,古今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後告訴家人,自己要獨自上山修行一段時間,希望在此期間家人毋用擔心更不要打擾。
古牧遠心知古今定會再次偷偷溜入後山禁地,正當要厲言令止,告誡古今切不可再以投機之法進入禁地時,卻忽而轉念一想,自古至今,人之念道天賦乃生而具之,如這般後天獲得亦或是覺醒的案例更是聞所未聞,也許此次正是因為進入山洞後才改變了古今的體質,為其開啟了修煉一途,山洞之功遠蓋於過,可身為一家之主,卻如何能無視家規,教唆族人倒行逆施呢?
糾結再三也緘口難言,隨即環顧左右而言他,隻告誡古今道:“此去後山定要小心,潛心修煉,還了,莫要讓外人看到家族之密,如若不然,教我知曉定重重責罰!”。
古今何等聰慧,當即心領神會,攜一絲歪笑,如棰擊鼓般點頭稱是。
告別父母,帶得一些幹糧,古今便往後山走去,母親提醒古今萬不可觸動禁地的機關危險,再三叮嚀後終是擔心受怕地任他去了。
欣慰的目送古今上山,古牧遠方才自我告慰道:“我可未壞家族規矩,隻是混小子屢教不改暗自偷往,我雖為家主卻對其束手無策,隻能待其歸來,對其嚴加管教,厲正批評,隻是還有一漏,家族禁地內還有一個重要秘密,但願兩個秘密不要遇到一起才好!”。
到了後山,古今依法炮製進到山洞之中,既然獲得父親的暗許,當然恭敬不如從命。
輕車熟路進入到卷藏室,古今甚至都未正眼瞧四壁上的功法心得便開始養定心神,潛心研習天渡經……
時間如梭,此時的古今正在觀想合蒼鼎,其識海之鼎內如鯨吞虹吸,念道丹種急旋凝煉,飛速猛漲,如雪地滾球,愈滾愈大,三四天功夫已然宛如拳頭一般,懸蕩於自己的識鼎之內。
肉眼可見的修煉進度直教古今欣慰無比,畢竟自己修煉一途已然步入正軌,餘下的便交給汗水與天意了。
古今並非顧此失彼之人,明白自己一味的提高念道雖是正路,但若是放棄極為擅長的肉身武學則也隻是舍本逐末,如今的肉身亦亟待加強,故而每日修行念道疲乏之時,便起身活動筋骨,專致於研習七寸拳,即便自己的七寸拳法已至大成也樂此不疲,七寸勁如臂使指亦無半點厭倦。
曆經幾日的苦習,古今逐漸發現念力的修煉對武道修行亦有幫助,自生出念力後,自己對於肉身武學的領悟能力也是百尺竿頭,竟對已然大成的七寸拳心生美中不足之感,總覺並未至臻化,初生此想法時被自己驚詫,心想莫非是修行念道後內心膨脹所致的?
除此之外,偷閑空隙時便研習新獲武學摩訶掌,目前雖然隻有兩式,但古今冥冥之中覺得,這武學比家族的七寸拳隻強不弱,且不隻一星半點。
摩訶掌第一掌開樞掌,古今依法習練半晌卻毫無進展,才發現這套掌法看似淺顯易懂,實則精妙易拗,需將氣力凝聚於掌,而後隨功法運行脈絡匯通臂掌,一但襲出所產生效果比七寸勁有過之無不及。
由於七寸勁乃是暗勁,而開樞掌卻是氣力,相當於內力,正所謂暗勁震人筋骨,氣勁毀人肺腑,所以練習起來極為繁奧,幸得古今本就擅長肉身武學,加之凝結念道丹種後思維與理解能力出眾,故雖是困難重重卻也並無大礙。
終在十天後,古今堪堪掌握了摩訶第一掌:開樞掌。
所謂開樞,便是運掌之際以掌力為輔,氣力為主,一旦將氣勁植入對手體內,便如震蕩一般穿透肉身後直抵肺腑。
初成後,古今當即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鄭重其事地對地麵的一方石鎖按馬沉拳,先是一招七寸拳瞬至其上,待拳麵觸到石鎖的一瞬間,便聞聽轟的一聲,自拳麵所在處為源,石鎖表麵的裂紋如同波漾般一圈圈蕩開,當即炸裂石屑翻飛,石鎖也化作一灘亂石,見此很是滿意。
後又對準另一方石鎖,卻不急於出擊,而是先閉目冥神感悟,隨即在某一刹那怒睜,與此同時一招開樞掌迅發而至擊打於石鎖之上,一道沉悶的聲響傳出,隨即便見石鎖先是嗡嗡低鳴顫栗,表麵之上脹開條條裂紋,須臾後突然由內而外崩裂,化作漫天齏粉。
見此情景,古今霎時驚若木人,半晌後才迴神,這等威力著實教人瞠目結舌,若是打到他人身上,再以七寸拳相配,必然使之筋骨斷,肺腑毀,實為可怖,這便算是自己的殺招了,必要勤加練習。
以往之時,自己相較念道修士如同雲泥之別,無論肉身武學何等強悍,但卻在實戰中難以碰觸到對方一息,如今自己亦成為念道修士,這肉身武學將可成為自己的殺手鐧。
曆經多日廢寢忘食的修煉,古今的念力修為上也大有長進,每日觀想合蒼鼎圖,將自己的意念引入虛空,以念力融入合蒼鼎的光暈中催生。
卻說這口鼎著實不凡,盡管已曆經多日觀想,然而以古今如今的實力,卻依舊看不清其之全貌,而深邃的鼎口漆黑一片,如有乾坤,茫茫無垠,既如有罡風,可鍛念力,又像有仙韻,可育念容。
經過十幾日的修行,古今現今的念種已如繡球般大小,隨之對經書感悟愈深,修為攀附直上,雖距丹成紋滿尚如天塹,但古今依舊相信那一刻不會太遠。
尋常念修之士,但凡誕生念力後便可隨時選擇進入下一階段:錘煉,將念力通過錘煉至堅韌得力,便可獲的禦物之能,畢竟隻有如此方可突現念力之不俗。
念力的強橫程度與念丹的大小息息相通,即念丹愈壯大,則感知力愈強,禦物之能的範圍也越廣,但倘若有修士在念丹初具時便選擇過早錘煉進階,那麽丹種一旦成形,便再無法重返凝丹階段壯大念丹,隻得以虛薄的基礎設法晉階,如此之後,即便是境界頗高也難逃根基薄弱,底蘊不足的缺陷。
而大部分念道修士都選擇將念丹凝練至一丈圍圓後便進階(俗稱一丈修),實則無可奈何,隻因若想將念丹煉至巔峰三丈,修煉者須有驚人的神識、高階的功法亦或是要漫長歲月的洗刷,其中艱難坎坷不堪念想,畢竟誰可願做一個耄耋之年的一階三丈修呢。
古今乃屬於不甘止步於一丈修之人,此時的身懷玉璧,擁有傳說中的道本源法天渡經,倘若不修出三丈念丹隻怕是有愧於天地。
時間流淌,近來古今閑時尤喜研習七寸拳,自念道提升後每每施展七寸拳都發覺異感,那便是酣暢演武出拳時總感覺力有未逮,可卻說不清道不明,如今七寸拳大成後已近乎貼身而使,如何也琢磨不白有何遺存的潛能?可未達極致之感卻一直縈繞於腦海神識,直教其抓耳撓腮、有心無力。
這日休憩之時,古今盤坐在地上壘碎石打發閑情,看得石屑層層疊疊,忽然腦海中靈光一現,誕生一道妙想。
“七寸勁,分七重而習,可當施展之時卻隻一味追求第七寸之勁,而忽視其餘六重寸勁,如若能將七重寸勁合為一擊,會有何種變化呢”。
此念方生,當即被自己的想法乍一驚覺,但直覺告訴他大有機會。
古今非趿拉唯諾之人,既有此想便付諸行動,心想即便不可行,在武道上並無損失。
往後幾日,他如摸石頭過河的瞎子一般屢試屢敗、屢敗屢試,過程坎坷崎嶇真個不易。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又一日,古今在嚐試萬千次依舊以失敗告終,隨即先行擱置一旁,轉變心情開始觀想合蒼鼎圖。
此時玄黑虛空之中,一道氤氳光霧與煙波念力水乳交融,一口忽明忽暗的古鼎上兩條螭龍遊離戲珠嬉玩,好不快活,鼎腹外一顆火紅陽珠倏然被吞入龍口,少頃之後又自龍口中吐出。
古今觀想細致,但見赤珠初時吐出時緩如靜止一般,以極慢的速度幽幽前行,正當要轉移目光時,教人閉口翹舌的一幕發生了,隻見龍珠在滯停一刹之後,忽然以萬鈞之勢射出,並伴隨嗡嗡低鳴。
“對了!”。
古今恍然所悟:是也,七寸拳乃層層發力,勁比勁強,直至第七層為七寸勁,那何不在出拳後層層蓄力,將七重寸勁盡數灌注力道之中,並以一擊打出全部七重勁。
想到此處,古今當機立斷開始嚐試,往昔練時曾步履維艱,但經過壘碎石與觀摩鼎龍戲珠的感悟之後,他已豁然開朗,此時再度練習則猶如登堂入室更上層樓。
雖是藍圖已成,但古今亦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並未急於求成,而是循序漸進,自一寸勁與二寸勁相疊開始練習起來。
經過兩日夜以繼日的修習終是水到渠成,古今已能熟練地將一二層寸勁相疊,這無疑使他大受鼓舞,正因為有了這層感悟,往後幾日,他更是不眠不休徹夜苦練。
又經幾日,終是大功告成,現如今的七寸勁可以說是七重寸勁,古今命其名為七寸亢勁。
小試牛刀之後發現,七寸亢勁竟強於初成的開樞掌,其中緣由隻因如今並未真正練就,待到將掌法習的大成之後,孰強孰弱則未可知,心中不免大為滿意。
反觀念道修為,此時的念丹愈發飽滿,多年不能修煉的壓抑此時被全然釋放,而如今念道覺醒,於古今而言,必然是不達巔峰誓不罷休,故不急於觀習念道功法,畢竟要習禦物之術,須先錘煉念力,將念道晉升至二階。
一月時間將逝,迴望此次閉關收獲頗豐,自然欣喜不已。
又一日正溫習七寸拳時,古今忽然靈光乍現,想起材寶室門上盤狀凸起的石包上的字,此時福至心靈,欲要用自己所創七寸亢勁試試,便快步來到了那道門口。
立於門口閉眼深吸數次,終於下定決心,隨即握拳運七寸亢勁,沉息一霎後對準石包轟然出拳。
拳過之處石包嗡鳴,一條裂紋當即自石包中心四下蔓延,伴隨哢哢聲響,石包終於碎成些許,當碎塊掉落後的凹槽中顯露出一塊轉盤,古今霎時間喜笑顏開,如蜜入喉。
原來七重勁對應的便是七寸亢勁,換言之即是說,族內前人之中亦有人練就至此般程度。
咧嘴呲牙,撓撓頭憨笑一聲:“我不應該才是亙古無雙的奇才嗎,原來前人也全並非等閑之輩呢,尷尬尷尬……哈哈……”。
此話若讓前世發掘七重勁的前輩聽到,非得吐血而亡,自己堂堂武學奇才,研悟數年才創七重勁,竟被後世小子踩了狗屎運後幾日領悟,非但如此且不知好歹,當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話說古今手握轉盤猛力扭動,“吱呀”,當轉盤轉動的一瞬間材寶室的石門亦順勢緩緩打開。
“嘿嘿,寶貝,我來了!”
古今摩拳擦掌,一臉猥瑣的探出半個頭,向內看去,隻見黑漆漆一片,隨著門縫的漸寬有些光亮滲透而入,滿臉興奮的向內邁步,但是接下來的一幕,直教其汗毛炸裂。
“吼……!!”
將那經書掂在手中,此時方才大膽地上下打量端詳起來,瞧的無比真切,隻見這經書通體泛泛枯黃,古質古地卻用料難辨,質感如毛氈富有彈性,又似錦緞絲滑逸動。
古今秉燭細看隻覺神奇,一時間有些入迷,再當迴神卻發現手持的近了,此時經書已然在燭火上炙烤,當即心憐不已,隻是檢查再三才發現其被燒的部分卻絲毫無痕,經過一番試探才發現這經書竟火燒無跡,水澆無恙,任憑古今有扛鼎之力,也難以損毀其分毫,不禁對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或許這經書真可以使自己涅盤重生。
長唿一口氣,抖擻精神後當即翻開經書,看向其內。
卻說經書一經翻開,首頁之上九枚大字當即映入眼簾。
“萬靈渡,天地渡,無有渡”。
見乃是模棱兩可的寥寥幾字,古今也未停滯便當即看向第二頁,發現一如首頁一般蹊蹺,乃是一副古鼎圖繪,心中不禁生疑。但快速遍覽全卷後古今卻詫異地發現,除首頁的九字以外,其餘均為圖繪,且再無他物。
“這……,言說是經書,可卻無半點經文,既無經文卻又叫人如何詠誦,這經書當真怪乎,該如何是好?”,知曉書中格局之後,古今隻得陷入沉思。
思慮少刻後依舊無果,便不再徒增煩惱,隻得將目光投入首張圖繪開始研究。
第一圖所繪乃是一口鼎。乍眼一瞧看似無奇,但當古今專注的目光一觸黑鼎,霎時便被一股強悍吸力將整個人的意識都生生絞入其中,且如蛆附骨,似是連神魂俱被吸了進去。
此時的古今仿佛在一道伸手不見的虛空之中,那口黑鼎正懸浮空中,發出闌珊光暈。恰能勉強看清其模樣,乃是一口古韻無華,三足四耳的圓鼎,而當古今意識泥陷其中之時,腦海中重複閃現一個名字:合蒼鼎。
拭目再看時,鼎腹周環有龍鳳纏繞,盯的久了則發覺如活物一般,似是行空飛舞,如膠似漆,又如落葉翩翩,隨風盡散……。
不知過去何久,待到古今從中自拔,才發覺天際已發魚白,一宵長夜驟逝,斂迴心神後忽感神困氣乏,不免倒頭便睡去了。
而就在古今熟睡之時,在其識海之鼎中,氣暈繚繞,絲絲凝集,如陰陽交融,更似江河匯海,亦如正在煉製一枚絕品丹藥。
“嗬……唿~”。
隨著一聲舒泰的懶腰嗬欠聲,已至晌午,古今好似曠古以來也並未如此愜意的睡上一覺一般享受。
睜開雙眼後忽覺周身外物都變得清晰可見,古今初時並未在意,隻以為睡了飽覺後精氣飽滿帶來的感受,直至:“小少爺向來聞雞起舞,今日怎日上三竿還未見動靜”,原是家裏的兩名傭人在院中蠅聲輕論。
“嗯?並非老漢的錯覺,今日吾身確與以往有所不同!”,發現自己在屋內便可清晰洞察院中動靜,古今這才有所反應過來。
察覺到此番變化後,當即滿腹狐疑地閉上雙眼用心感受,這不試不打緊,一試後當即倍覺玄妙。古今此時竟如夢似幻的發現自己如可臨視四方,洞悉世界的主宰,既可內視己身肺腑五髒,亦能外視周遭外物七光。
“咕咚……”
猛吞一口玉津,再怯虛地嚐試將意識探入自己的識海之鼎,隨著一念彈入,古今渾身驟然一搐,霎時化身石像。
如此極久方才怔怔地收斂心神,不可思議的掐捏自己的臉皮,身體顫抖不已。
“六七年了,終於,我終於修煉出念道丹種了,哈哈哈!”,這一切來的太過突然,如夢似幻般使其有些不知所措,隻將意念反複探入識海之鼎確認,直至確認千真萬確的事實方才緊握雙拳,激顫難製。
良久後古今忽似想起何事,移步瞬至床頭四下翻覓,直至摸到一物方才停下,隨即躡手捧起那卷天渡經,貼於麵頰輕輕撫摸,如同憐惜至愛一般,生怕這卷水火不侵的寶貝有任何閃失。
倘若自己沒有會錯意的話,那籠困了自己多年的魚鯁,那遲遲不能修行念道的苦楚,竟被這卷經書輕易解破。
此時念道丹種的誕生,無疑是古今自呱呱墜地以來聽聞到的最佳喜訊。
待稍緩激動之情,古今首將喜訊告知父母家人,當父親聽聞此訊後,亦是滿懷驚疑地仔細檢查一番,發現果如古今所述,當即一切煩惱皆拋雲外,雖是不可置信,卻依舊老淚縱橫,爽笑噙淚道:“蒼天憫人,自己最擔憂的這隻雛鳥終於生出了翎羽,獲得了一道自保的屏障”。
當夜,古家人歡聚一起,推杯換盞,古牧遠也一拋近日來的愁容,喝的酩酊大醉,酣暢不已。
席間醉語:“也不知古忠那老小子去哪了,自前幾日去尋這小家夥後都已過去兩三日了,卻也沒見半個人影,那老小子平日何其疼愛這小子,也教他知道這個喜訊才好,舉家上下隻怕是就他不知曉了……”。
古牧遠口中的古忠與自己年紀相仿,乃是的發小玩伴,自小因躲避戰禍饑荒流落至此,被古家收留作了傭人,由於年紀太小記不清姓名,便隨了古姓,再加之為人忠厚老實,故而單取一個忠字,已擔任古家管家二十餘年,不僅被眾人當做家人一般,更是除了家族成員外最值得放心的外人。
翌日清早,古今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後告訴家人,自己要獨自上山修行一段時間,希望在此期間家人毋用擔心更不要打擾。
古牧遠心知古今定會再次偷偷溜入後山禁地,正當要厲言令止,告誡古今切不可再以投機之法進入禁地時,卻忽而轉念一想,自古至今,人之念道天賦乃生而具之,如這般後天獲得亦或是覺醒的案例更是聞所未聞,也許此次正是因為進入山洞後才改變了古今的體質,為其開啟了修煉一途,山洞之功遠蓋於過,可身為一家之主,卻如何能無視家規,教唆族人倒行逆施呢?
糾結再三也緘口難言,隨即環顧左右而言他,隻告誡古今道:“此去後山定要小心,潛心修煉,還了,莫要讓外人看到家族之密,如若不然,教我知曉定重重責罰!”。
古今何等聰慧,當即心領神會,攜一絲歪笑,如棰擊鼓般點頭稱是。
告別父母,帶得一些幹糧,古今便往後山走去,母親提醒古今萬不可觸動禁地的機關危險,再三叮嚀後終是擔心受怕地任他去了。
欣慰的目送古今上山,古牧遠方才自我告慰道:“我可未壞家族規矩,隻是混小子屢教不改暗自偷往,我雖為家主卻對其束手無策,隻能待其歸來,對其嚴加管教,厲正批評,隻是還有一漏,家族禁地內還有一個重要秘密,但願兩個秘密不要遇到一起才好!”。
到了後山,古今依法炮製進到山洞之中,既然獲得父親的暗許,當然恭敬不如從命。
輕車熟路進入到卷藏室,古今甚至都未正眼瞧四壁上的功法心得便開始養定心神,潛心研習天渡經……
時間如梭,此時的古今正在觀想合蒼鼎,其識海之鼎內如鯨吞虹吸,念道丹種急旋凝煉,飛速猛漲,如雪地滾球,愈滾愈大,三四天功夫已然宛如拳頭一般,懸蕩於自己的識鼎之內。
肉眼可見的修煉進度直教古今欣慰無比,畢竟自己修煉一途已然步入正軌,餘下的便交給汗水與天意了。
古今並非顧此失彼之人,明白自己一味的提高念道雖是正路,但若是放棄極為擅長的肉身武學則也隻是舍本逐末,如今的肉身亦亟待加強,故而每日修行念道疲乏之時,便起身活動筋骨,專致於研習七寸拳,即便自己的七寸拳法已至大成也樂此不疲,七寸勁如臂使指亦無半點厭倦。
曆經幾日的苦習,古今逐漸發現念力的修煉對武道修行亦有幫助,自生出念力後,自己對於肉身武學的領悟能力也是百尺竿頭,竟對已然大成的七寸拳心生美中不足之感,總覺並未至臻化,初生此想法時被自己驚詫,心想莫非是修行念道後內心膨脹所致的?
除此之外,偷閑空隙時便研習新獲武學摩訶掌,目前雖然隻有兩式,但古今冥冥之中覺得,這武學比家族的七寸拳隻強不弱,且不隻一星半點。
摩訶掌第一掌開樞掌,古今依法習練半晌卻毫無進展,才發現這套掌法看似淺顯易懂,實則精妙易拗,需將氣力凝聚於掌,而後隨功法運行脈絡匯通臂掌,一但襲出所產生效果比七寸勁有過之無不及。
由於七寸勁乃是暗勁,而開樞掌卻是氣力,相當於內力,正所謂暗勁震人筋骨,氣勁毀人肺腑,所以練習起來極為繁奧,幸得古今本就擅長肉身武學,加之凝結念道丹種後思維與理解能力出眾,故雖是困難重重卻也並無大礙。
終在十天後,古今堪堪掌握了摩訶第一掌:開樞掌。
所謂開樞,便是運掌之際以掌力為輔,氣力為主,一旦將氣勁植入對手體內,便如震蕩一般穿透肉身後直抵肺腑。
初成後,古今當即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鄭重其事地對地麵的一方石鎖按馬沉拳,先是一招七寸拳瞬至其上,待拳麵觸到石鎖的一瞬間,便聞聽轟的一聲,自拳麵所在處為源,石鎖表麵的裂紋如同波漾般一圈圈蕩開,當即炸裂石屑翻飛,石鎖也化作一灘亂石,見此很是滿意。
後又對準另一方石鎖,卻不急於出擊,而是先閉目冥神感悟,隨即在某一刹那怒睜,與此同時一招開樞掌迅發而至擊打於石鎖之上,一道沉悶的聲響傳出,隨即便見石鎖先是嗡嗡低鳴顫栗,表麵之上脹開條條裂紋,須臾後突然由內而外崩裂,化作漫天齏粉。
見此情景,古今霎時驚若木人,半晌後才迴神,這等威力著實教人瞠目結舌,若是打到他人身上,再以七寸拳相配,必然使之筋骨斷,肺腑毀,實為可怖,這便算是自己的殺招了,必要勤加練習。
以往之時,自己相較念道修士如同雲泥之別,無論肉身武學何等強悍,但卻在實戰中難以碰觸到對方一息,如今自己亦成為念道修士,這肉身武學將可成為自己的殺手鐧。
曆經多日廢寢忘食的修煉,古今的念力修為上也大有長進,每日觀想合蒼鼎圖,將自己的意念引入虛空,以念力融入合蒼鼎的光暈中催生。
卻說這口鼎著實不凡,盡管已曆經多日觀想,然而以古今如今的實力,卻依舊看不清其之全貌,而深邃的鼎口漆黑一片,如有乾坤,茫茫無垠,既如有罡風,可鍛念力,又像有仙韻,可育念容。
經過十幾日的修行,古今現今的念種已如繡球般大小,隨之對經書感悟愈深,修為攀附直上,雖距丹成紋滿尚如天塹,但古今依舊相信那一刻不會太遠。
尋常念修之士,但凡誕生念力後便可隨時選擇進入下一階段:錘煉,將念力通過錘煉至堅韌得力,便可獲的禦物之能,畢竟隻有如此方可突現念力之不俗。
念力的強橫程度與念丹的大小息息相通,即念丹愈壯大,則感知力愈強,禦物之能的範圍也越廣,但倘若有修士在念丹初具時便選擇過早錘煉進階,那麽丹種一旦成形,便再無法重返凝丹階段壯大念丹,隻得以虛薄的基礎設法晉階,如此之後,即便是境界頗高也難逃根基薄弱,底蘊不足的缺陷。
而大部分念道修士都選擇將念丹凝練至一丈圍圓後便進階(俗稱一丈修),實則無可奈何,隻因若想將念丹煉至巔峰三丈,修煉者須有驚人的神識、高階的功法亦或是要漫長歲月的洗刷,其中艱難坎坷不堪念想,畢竟誰可願做一個耄耋之年的一階三丈修呢。
古今乃屬於不甘止步於一丈修之人,此時的身懷玉璧,擁有傳說中的道本源法天渡經,倘若不修出三丈念丹隻怕是有愧於天地。
時間流淌,近來古今閑時尤喜研習七寸拳,自念道提升後每每施展七寸拳都發覺異感,那便是酣暢演武出拳時總感覺力有未逮,可卻說不清道不明,如今七寸拳大成後已近乎貼身而使,如何也琢磨不白有何遺存的潛能?可未達極致之感卻一直縈繞於腦海神識,直教其抓耳撓腮、有心無力。
這日休憩之時,古今盤坐在地上壘碎石打發閑情,看得石屑層層疊疊,忽然腦海中靈光一現,誕生一道妙想。
“七寸勁,分七重而習,可當施展之時卻隻一味追求第七寸之勁,而忽視其餘六重寸勁,如若能將七重寸勁合為一擊,會有何種變化呢”。
此念方生,當即被自己的想法乍一驚覺,但直覺告訴他大有機會。
古今非趿拉唯諾之人,既有此想便付諸行動,心想即便不可行,在武道上並無損失。
往後幾日,他如摸石頭過河的瞎子一般屢試屢敗、屢敗屢試,過程坎坷崎嶇真個不易。
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又一日,古今在嚐試萬千次依舊以失敗告終,隨即先行擱置一旁,轉變心情開始觀想合蒼鼎圖。
此時玄黑虛空之中,一道氤氳光霧與煙波念力水乳交融,一口忽明忽暗的古鼎上兩條螭龍遊離戲珠嬉玩,好不快活,鼎腹外一顆火紅陽珠倏然被吞入龍口,少頃之後又自龍口中吐出。
古今觀想細致,但見赤珠初時吐出時緩如靜止一般,以極慢的速度幽幽前行,正當要轉移目光時,教人閉口翹舌的一幕發生了,隻見龍珠在滯停一刹之後,忽然以萬鈞之勢射出,並伴隨嗡嗡低鳴。
“對了!”。
古今恍然所悟:是也,七寸拳乃層層發力,勁比勁強,直至第七層為七寸勁,那何不在出拳後層層蓄力,將七重寸勁盡數灌注力道之中,並以一擊打出全部七重勁。
想到此處,古今當機立斷開始嚐試,往昔練時曾步履維艱,但經過壘碎石與觀摩鼎龍戲珠的感悟之後,他已豁然開朗,此時再度練習則猶如登堂入室更上層樓。
雖是藍圖已成,但古今亦深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並未急於求成,而是循序漸進,自一寸勁與二寸勁相疊開始練習起來。
經過兩日夜以繼日的修習終是水到渠成,古今已能熟練地將一二層寸勁相疊,這無疑使他大受鼓舞,正因為有了這層感悟,往後幾日,他更是不眠不休徹夜苦練。
又經幾日,終是大功告成,現如今的七寸勁可以說是七重寸勁,古今命其名為七寸亢勁。
小試牛刀之後發現,七寸亢勁竟強於初成的開樞掌,其中緣由隻因如今並未真正練就,待到將掌法習的大成之後,孰強孰弱則未可知,心中不免大為滿意。
反觀念道修為,此時的念丹愈發飽滿,多年不能修煉的壓抑此時被全然釋放,而如今念道覺醒,於古今而言,必然是不達巔峰誓不罷休,故不急於觀習念道功法,畢竟要習禦物之術,須先錘煉念力,將念道晉升至二階。
一月時間將逝,迴望此次閉關收獲頗豐,自然欣喜不已。
又一日正溫習七寸拳時,古今忽然靈光乍現,想起材寶室門上盤狀凸起的石包上的字,此時福至心靈,欲要用自己所創七寸亢勁試試,便快步來到了那道門口。
立於門口閉眼深吸數次,終於下定決心,隨即握拳運七寸亢勁,沉息一霎後對準石包轟然出拳。
拳過之處石包嗡鳴,一條裂紋當即自石包中心四下蔓延,伴隨哢哢聲響,石包終於碎成些許,當碎塊掉落後的凹槽中顯露出一塊轉盤,古今霎時間喜笑顏開,如蜜入喉。
原來七重勁對應的便是七寸亢勁,換言之即是說,族內前人之中亦有人練就至此般程度。
咧嘴呲牙,撓撓頭憨笑一聲:“我不應該才是亙古無雙的奇才嗎,原來前人也全並非等閑之輩呢,尷尬尷尬……哈哈……”。
此話若讓前世發掘七重勁的前輩聽到,非得吐血而亡,自己堂堂武學奇才,研悟數年才創七重勁,竟被後世小子踩了狗屎運後幾日領悟,非但如此且不知好歹,當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話說古今手握轉盤猛力扭動,“吱呀”,當轉盤轉動的一瞬間材寶室的石門亦順勢緩緩打開。
“嘿嘿,寶貝,我來了!”
古今摩拳擦掌,一臉猥瑣的探出半個頭,向內看去,隻見黑漆漆一片,隨著門縫的漸寬有些光亮滲透而入,滿臉興奮的向內邁步,但是接下來的一幕,直教其汗毛炸裂。
“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