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過得飛快,奶奶袁氏扛過了年。
大哥大嫂迴到了他們的城市,小哥小嫂迴到了他們的城市,而於暘和奶奶穆氏迴到了城裏繼續讀書陪讀。
等於暘和奶奶到家後,大姨就上門送水果,並講了下半年要搬去高中旁邊,她家的大表姐今年夏天考高中,我們當時也是跟著大姨一家人,眼下他們搬家了,我和奶奶也自然是要跟著走。
這些其實對我來說並不重要,唯一不開心的就是要跟阿玲分開,本身到了初三我們也都是要分班的,如果有緣分,我們可能會分到一個班,但畢竟是不能再一起迴家,想想還是很不開心。
“沒事啊,到時候周六日放假你可以騎車到我家一起玩。”阿玲建議得很好,說到自行車,於暘又再次鬱悶。以前剛搬過來的時候擔心距離遠家裏就給安排了一輛自行車。
這輛自行車還是之前小嫂子在家,小哥給她買的。後來她懷孕後,車子也被騎得很破舊。破是一方麵,車身本身就不小,於暘騎上去多少有點像小學生路上騎車一樣,她很不喜歡這輛自行車,嫌棄它破舊。
關於想新買一輛自行車的訴求,在肖芳麵前根本行不通,而這件事王元又做不了主。
於暘也是個見風使舵的人,看見肖芳攻略不下,就轉移到了王元身上。王元為人寬厚,老實,對孩子也是一樣。
於暘軟磨硬泡,王元鬆口要答應,但還是被肖芳的嗬斥給阻攔。
“買啥買?破的堅持騎兩年就算了,買個新的還容易被偷。”肖芳拒絕得有理有據,於暘力爭無果。
她其實是看到阿玲家有一個折疊款自行車,很好看,特別適合她這種小個子,但她還沒張口把這個心願講給媽媽肖芳聽,就已經知道會被拒絕的答案。
以前小學時候的發卡,現在初中時候的自行車,她都想要,卻都沒人給她滿足。遺憾嗎?怎麽不算呢?可她又能怎麽辦呢?隻好妥協。
她在這個家的存在感,有時候很強烈,有時候又很縹緲虛無。
大哥結婚全家人都知道,除卻年紀尚小的小侄子還有已經懂事了的她。
知道大哥結婚了這件事,她是在某個周六迴家,聽愛顯擺的爸爸王元說的。
於暘很詫異,“你們是怎麽去的?”她還擔心不識字的爹媽找不到地方,走錯路。
“你大哥安排人接的,我們坐的是火車,你媽才不暈車。”聽著王元講這些於暘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雖然她也很高興大哥跟那個她喜歡的大嫂結婚了,直到王元拿出了一盒dvd光碟。
“你去放看看,我們臨走你大哥讓我們帶迴來的。”其實比起於暘的好奇,王元更好奇這張光碟上能不能看到自己。
於暘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大哥跟大嫂就地結婚,當時家裏人小哥小嫂也沒去,隻去了爸媽。
結婚當天很熱鬧,人也很多,宴請的都是大嫂那邊的親戚以及大哥的朋友們。
入鏡了的人裏頭,王元盡可能把自己認識人特意指出來告訴於暘,“這個是她弟,這個是接我們去酒店的人,這個是她父母.....”說話間,王元很是激動。
父母做主場,新人敬酒領紅包,結婚該有儀式,大哥都盡自己所能給到了大嫂。
於暘雖然為他們真心開心,但想到大哥結婚都沒跟自己打聲招唿,還是很委屈。事後電話裏聊起來的時候,大哥解釋說怕耽誤於暘上學,畢竟馬上就上初三了,也即將麵臨著升高中。
話雖如此,但一時的難過倒還是叫於暘有些不甘。
大哥結婚了,是以爹媽希望的方式完成的。
於暘也沒有在意去問大嫂到底是要了多少彩禮,但他們也確實是根據自己能力的最大範圍內給了一定的金錢支持,據後來聽別的親戚講,大哥結婚貌似確實沒花家裏什麽錢,主打一個省心。
看見兩個兒子都在適婚年紀成了家,老兩口也長舒了口氣,眼下就看孩子們自己的造化了,他們這一代人似乎也繼續走在功成身退的那條路,但他們也清楚,既然是兄弟倆,那水指定是要一碗端平,幫老二帶了孩子,老大的孩子出生也理所當然地要給他們照看。
要說倆人結婚其實也還算是湊巧,如果不是因為婆婆袁氏身重,他們倒也不會特別擔心阿福年紀一大把婚還沒結,畢竟老太太一旦離開,就要守孝三年,喜事也隻能往後推。
眼下這下好了,用村裏鄰居的話講,肖芳要鉚足勁準備抱下一個孫子了。對此,肖芳也笑笑,幹脆迴答,是!但實際上,大哥身為人子的省心不僅僅在於婚姻大事上不讓家裏人擔心,還有就是後來生了孩子也不曾抱迴家讓肖芳照看。
跟弟弟阿瘦相比,阿福似乎更在意一家人在一起的意義。雖然兩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但也情有可原。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哪個做父母的願意孩子一出生就與之分離,想到這些,於暘甚至有些羨慕大哥家的孩子。
其實沒能參加大哥婚禮,於暘不開心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學習成績下滑了,起因是隨著眼睛看不清黑板開始,上課老師講的內容又有些跟不上,這就讓她本能產生抗拒心理,以至於課程越落下越多。
每每考試都會讓她頭疼,眼下大哥還各方麵為了不耽誤自己成績,就這個理由說來,她都覺得有些諷刺,內疚不已。
某天上數學課的自習時間,大姨夫匆忙趕來通知她,說她奶奶袁氏不行了,讓她迴家。跟老師請了兩天假加上周六日,她連忙趕了迴去。
跟她一樣趕迴去的還有很多人,像那些表哥、表姐,大哥小哥也是在爸爸王元電話之後第二天趕到家的。
等於暘到家,家裏還沒有特別多的人,此時的奶奶袁氏已經被抬到了後客廳。
於暘起初也不明白為何要把奶奶放到後客廳善後,但直到看到靠近大門後的一具棺槨,便明白了原因。
奶奶袁氏身下是一個席子,席子上鋪上了一層被褥,身上蓋了一層。於暘畢竟是女孩,在麵對即將死去的人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害怕,所以她不敢一個人跟奶奶袁氏待著。
跟她同一時間趕迴家的還有五叔家的表哥阿冬,大人叮囑他,要定時給奶奶喂水。人到彌留之際是吃不下飯的,隻能喝點點水續命。
於暘負責端碗,阿冬負責拿勺子給奶奶喂水,隻見小勺水入了嘴巴後就在嗓眼裏咕嘟冒泡響,此時他們不懂,水也很難再下咽了。
喂完水,奶奶袁氏艱難閉上眼睛,嘴裏說著些含糊不清的話,雙手被掩在被窩裏,沒有動彈,全身上下就隻有嘴巴嗓子眼唿嚕響,其他不見任何反應。
沒聽清的話,喂完的水,阿冬離開,於暘緊隨其後,等到吃過晚飯,隔壁的大叔也過來串門,一同到了奶奶袁氏躺著的地方聊天,前一秒還聽見奶奶袁氏的唿吸,後一秒一聲很小的動靜,再摸鼻息已沒了氣兒。
王元還算冷靜,慌忙讓於暘記下當下的時間,好安排後事。得知婆婆真的死後,肖芳大哭,聽見媽媽哭了,於暘也跟著沒忍住眼淚很快就下來了。
人跟人之間的感情還挺微妙的,以前在世的時候也吵過、爭過、罵過,現如今明確知道她離開了,卻又總會激起十萬個理由來通過哭泣表達傷心。
就這樣,在肖芳的哭聲中,隔壁二叔打了一圈親戚的電話,親戚們也陸續來了家裏。
那天晚上家裏很熱鬧,就跟過年一樣,隻不過在陣陣鞭炮聲中摻雜著盡是女人的哭聲。肖芳也很忙,忙到顧不上於暘,以及一直讓她在帶的大侄子。
那天晚上,她被安排去了阿冬家裏睡,阿冬的爸媽也就是五叔和五嬸,也都是忙前忙後,沒時間迴家眯一覺。
阿冬的姐姐則負責帶著三個小孩睡覺。
按照當地的風俗,老人過被當晚就要找個吉時入棺,入棺後就會被抬出屋裏,棺槨架在兩條大長板凳上。
那天人聲鼎沸,一家人都很忙,於暘幾乎都沒機會看見王元和肖芳。
生離死別現場,但凡有點感情的女人都會為一個人的離開遺憾痛哭,於暘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那就是不論男的什麽年齡,遇到這種事,斷然是不會流淚的,於暘沒看過堂哥阿冬哭,也沒看過小哥阿瘦以及大哥阿福哭過,別的還有像叔叔們都不曾落淚。
於暘有些搞不懂,為何傷心難過的就隻有女人?直到第二天奶奶袁氏正式下葬後,她聽媽媽肖芳的話去墓地找尋爸爸王元的時候才明白過來。
“爸!你咋在這坐著?”於暘已經將近一天沒看到爸爸王元了,雖然她對葬禮儀式並不了解,但也知道上午爸爸和其他叔叔們去墓地挖坑,都是一鐵鍬一鐵鍬挖出來的,最後定型,裏麵還要身為兒子的他們輪流下去把地麵滾平整。
此時葬禮已經結束了,一眾人送老人去墓地下了葬,便都迴去吃最後一頓晚飯,接下來就是主人家開始收拾最後的垃圾。
見到王元,他一個人蹲坐在離家百米的路邊上,袖子上,身上還有已經幹掉了的黃土。
他雙手交叉,頭低著把臉掩蓋得實實的。聽見於暘喊他,他沒迴應,再喊幾聲,突然哇得哭了出來,
“我沒媽了。”
這是於暘第一次看見爸爸王元傷心,眼淚也瞬間不聽使喚地流了出來。她甚至也不知道該如何勸慰一個剛失去媽媽的孩子,兩個人都沉默了。
沒一會兒功夫,王元清醒過來,收了收情緒,“你先迴吧,我等會兒就迴。”說完頭又低了下去,此時的於暘再一次不知道該接什麽話,輕聲喊了聲,“爸!”
王元抬頭,一直以來人都很瘦,眼睛也因為哭過,變得有些紅腫。“去吧,你先迴去吧!”他還是一如既往地了冷靜,沒有人知道他此時的悲傷。
於暘一直以為他也跟那些叔叔伯伯一樣,不會哭。
於暘長噓了口氣,父女倆的默契讓於暘沒有選擇走開,而是有模有樣地學著王元,靜靜地陪在他身邊。
那天的場景讓於暘想到了小時候王元開車去北方送貨,不小心翻車的那天。他自己下車看了下形勢,便把於暘從車上抱了下來,王元開車往窄橋上衝,於暘則站在一旁轉過聲,閉上眼睛祈禱。
一聲車墜地的聲音,嚇得於暘趕緊轉身,扯破喉嚨的喊救命,大人們忙著把被車身壓住的王元救出來,送到醫院,把於暘送到了奶奶穆氏家。
等他清醒的第一眼喊的就是於暘。
父母與子不論血緣關係無論什麽時候都不想互相斷了聯係,當年幼小的於暘是,如今年過半百的王元亦是如此。告別無聲,遺憾和愛自在心中。
人就是這樣,越長大越把愛不知道如何表達,眼前小時候於暘覺得王元很愛她,確實很愛她,會驕傲地帶她出門拉貨,然後跟各種人炫耀她的優秀,現在長大了,學習成績沒以前好了,也很少見王元再誇她。
這前後的態度差別,她一時也不知道是否該生氣或者該委屈。
但從現實結果上看,她的成績確實讓他失望了,沒有優異的成績,他沒辦法拿出手去炫耀。
於暘也開始理解這份緘默的愛意表達。小孩子總是會從表麵去評價事情的前後,如果不是今天撞到,她也永遠不會理解為什麽奶奶去世,爸爸王元沒哭。
大人的自愈能力很強,沉默了片刻之後,王元再次抬起頭,“去幫我買包煙。”
這句話就像小時候一樣,他總是會在媽媽肖芳看不見的地方,塞於暘錢,讓她跑腿去買煙,剩餘的零錢自留口袋,隻要雙方保密,不讓肖芳知道即可。
“好!”於暘拿著錢爽快答應了,說這就朝村裏小賣鋪跑去。
“等下!不用買煙,家裏有....”王元忘了,這幾天辦老母親的喪事,家裏有的是煙。
大哥大嫂迴到了他們的城市,小哥小嫂迴到了他們的城市,而於暘和奶奶穆氏迴到了城裏繼續讀書陪讀。
等於暘和奶奶到家後,大姨就上門送水果,並講了下半年要搬去高中旁邊,她家的大表姐今年夏天考高中,我們當時也是跟著大姨一家人,眼下他們搬家了,我和奶奶也自然是要跟著走。
這些其實對我來說並不重要,唯一不開心的就是要跟阿玲分開,本身到了初三我們也都是要分班的,如果有緣分,我們可能會分到一個班,但畢竟是不能再一起迴家,想想還是很不開心。
“沒事啊,到時候周六日放假你可以騎車到我家一起玩。”阿玲建議得很好,說到自行車,於暘又再次鬱悶。以前剛搬過來的時候擔心距離遠家裏就給安排了一輛自行車。
這輛自行車還是之前小嫂子在家,小哥給她買的。後來她懷孕後,車子也被騎得很破舊。破是一方麵,車身本身就不小,於暘騎上去多少有點像小學生路上騎車一樣,她很不喜歡這輛自行車,嫌棄它破舊。
關於想新買一輛自行車的訴求,在肖芳麵前根本行不通,而這件事王元又做不了主。
於暘也是個見風使舵的人,看見肖芳攻略不下,就轉移到了王元身上。王元為人寬厚,老實,對孩子也是一樣。
於暘軟磨硬泡,王元鬆口要答應,但還是被肖芳的嗬斥給阻攔。
“買啥買?破的堅持騎兩年就算了,買個新的還容易被偷。”肖芳拒絕得有理有據,於暘力爭無果。
她其實是看到阿玲家有一個折疊款自行車,很好看,特別適合她這種小個子,但她還沒張口把這個心願講給媽媽肖芳聽,就已經知道會被拒絕的答案。
以前小學時候的發卡,現在初中時候的自行車,她都想要,卻都沒人給她滿足。遺憾嗎?怎麽不算呢?可她又能怎麽辦呢?隻好妥協。
她在這個家的存在感,有時候很強烈,有時候又很縹緲虛無。
大哥結婚全家人都知道,除卻年紀尚小的小侄子還有已經懂事了的她。
知道大哥結婚了這件事,她是在某個周六迴家,聽愛顯擺的爸爸王元說的。
於暘很詫異,“你們是怎麽去的?”她還擔心不識字的爹媽找不到地方,走錯路。
“你大哥安排人接的,我們坐的是火車,你媽才不暈車。”聽著王元講這些於暘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雖然她也很高興大哥跟那個她喜歡的大嫂結婚了,直到王元拿出了一盒dvd光碟。
“你去放看看,我們臨走你大哥讓我們帶迴來的。”其實比起於暘的好奇,王元更好奇這張光碟上能不能看到自己。
於暘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大哥跟大嫂就地結婚,當時家裏人小哥小嫂也沒去,隻去了爸媽。
結婚當天很熱鬧,人也很多,宴請的都是大嫂那邊的親戚以及大哥的朋友們。
入鏡了的人裏頭,王元盡可能把自己認識人特意指出來告訴於暘,“這個是她弟,這個是接我們去酒店的人,這個是她父母.....”說話間,王元很是激動。
父母做主場,新人敬酒領紅包,結婚該有儀式,大哥都盡自己所能給到了大嫂。
於暘雖然為他們真心開心,但想到大哥結婚都沒跟自己打聲招唿,還是很委屈。事後電話裏聊起來的時候,大哥解釋說怕耽誤於暘上學,畢竟馬上就上初三了,也即將麵臨著升高中。
話雖如此,但一時的難過倒還是叫於暘有些不甘。
大哥結婚了,是以爹媽希望的方式完成的。
於暘也沒有在意去問大嫂到底是要了多少彩禮,但他們也確實是根據自己能力的最大範圍內給了一定的金錢支持,據後來聽別的親戚講,大哥結婚貌似確實沒花家裏什麽錢,主打一個省心。
看見兩個兒子都在適婚年紀成了家,老兩口也長舒了口氣,眼下就看孩子們自己的造化了,他們這一代人似乎也繼續走在功成身退的那條路,但他們也清楚,既然是兄弟倆,那水指定是要一碗端平,幫老二帶了孩子,老大的孩子出生也理所當然地要給他們照看。
要說倆人結婚其實也還算是湊巧,如果不是因為婆婆袁氏身重,他們倒也不會特別擔心阿福年紀一大把婚還沒結,畢竟老太太一旦離開,就要守孝三年,喜事也隻能往後推。
眼下這下好了,用村裏鄰居的話講,肖芳要鉚足勁準備抱下一個孫子了。對此,肖芳也笑笑,幹脆迴答,是!但實際上,大哥身為人子的省心不僅僅在於婚姻大事上不讓家裏人擔心,還有就是後來生了孩子也不曾抱迴家讓肖芳照看。
跟弟弟阿瘦相比,阿福似乎更在意一家人在一起的意義。雖然兩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但也情有可原。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哪個做父母的願意孩子一出生就與之分離,想到這些,於暘甚至有些羨慕大哥家的孩子。
其實沒能參加大哥婚禮,於暘不開心的原因還有一部分是學習成績下滑了,起因是隨著眼睛看不清黑板開始,上課老師講的內容又有些跟不上,這就讓她本能產生抗拒心理,以至於課程越落下越多。
每每考試都會讓她頭疼,眼下大哥還各方麵為了不耽誤自己成績,就這個理由說來,她都覺得有些諷刺,內疚不已。
某天上數學課的自習時間,大姨夫匆忙趕來通知她,說她奶奶袁氏不行了,讓她迴家。跟老師請了兩天假加上周六日,她連忙趕了迴去。
跟她一樣趕迴去的還有很多人,像那些表哥、表姐,大哥小哥也是在爸爸王元電話之後第二天趕到家的。
等於暘到家,家裏還沒有特別多的人,此時的奶奶袁氏已經被抬到了後客廳。
於暘起初也不明白為何要把奶奶放到後客廳善後,但直到看到靠近大門後的一具棺槨,便明白了原因。
奶奶袁氏身下是一個席子,席子上鋪上了一層被褥,身上蓋了一層。於暘畢竟是女孩,在麵對即將死去的人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害怕,所以她不敢一個人跟奶奶袁氏待著。
跟她同一時間趕迴家的還有五叔家的表哥阿冬,大人叮囑他,要定時給奶奶喂水。人到彌留之際是吃不下飯的,隻能喝點點水續命。
於暘負責端碗,阿冬負責拿勺子給奶奶喂水,隻見小勺水入了嘴巴後就在嗓眼裏咕嘟冒泡響,此時他們不懂,水也很難再下咽了。
喂完水,奶奶袁氏艱難閉上眼睛,嘴裏說著些含糊不清的話,雙手被掩在被窩裏,沒有動彈,全身上下就隻有嘴巴嗓子眼唿嚕響,其他不見任何反應。
沒聽清的話,喂完的水,阿冬離開,於暘緊隨其後,等到吃過晚飯,隔壁的大叔也過來串門,一同到了奶奶袁氏躺著的地方聊天,前一秒還聽見奶奶袁氏的唿吸,後一秒一聲很小的動靜,再摸鼻息已沒了氣兒。
王元還算冷靜,慌忙讓於暘記下當下的時間,好安排後事。得知婆婆真的死後,肖芳大哭,聽見媽媽哭了,於暘也跟著沒忍住眼淚很快就下來了。
人跟人之間的感情還挺微妙的,以前在世的時候也吵過、爭過、罵過,現如今明確知道她離開了,卻又總會激起十萬個理由來通過哭泣表達傷心。
就這樣,在肖芳的哭聲中,隔壁二叔打了一圈親戚的電話,親戚們也陸續來了家裏。
那天晚上家裏很熱鬧,就跟過年一樣,隻不過在陣陣鞭炮聲中摻雜著盡是女人的哭聲。肖芳也很忙,忙到顧不上於暘,以及一直讓她在帶的大侄子。
那天晚上,她被安排去了阿冬家裏睡,阿冬的爸媽也就是五叔和五嬸,也都是忙前忙後,沒時間迴家眯一覺。
阿冬的姐姐則負責帶著三個小孩睡覺。
按照當地的風俗,老人過被當晚就要找個吉時入棺,入棺後就會被抬出屋裏,棺槨架在兩條大長板凳上。
那天人聲鼎沸,一家人都很忙,於暘幾乎都沒機會看見王元和肖芳。
生離死別現場,但凡有點感情的女人都會為一個人的離開遺憾痛哭,於暘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那就是不論男的什麽年齡,遇到這種事,斷然是不會流淚的,於暘沒看過堂哥阿冬哭,也沒看過小哥阿瘦以及大哥阿福哭過,別的還有像叔叔們都不曾落淚。
於暘有些搞不懂,為何傷心難過的就隻有女人?直到第二天奶奶袁氏正式下葬後,她聽媽媽肖芳的話去墓地找尋爸爸王元的時候才明白過來。
“爸!你咋在這坐著?”於暘已經將近一天沒看到爸爸王元了,雖然她對葬禮儀式並不了解,但也知道上午爸爸和其他叔叔們去墓地挖坑,都是一鐵鍬一鐵鍬挖出來的,最後定型,裏麵還要身為兒子的他們輪流下去把地麵滾平整。
此時葬禮已經結束了,一眾人送老人去墓地下了葬,便都迴去吃最後一頓晚飯,接下來就是主人家開始收拾最後的垃圾。
見到王元,他一個人蹲坐在離家百米的路邊上,袖子上,身上還有已經幹掉了的黃土。
他雙手交叉,頭低著把臉掩蓋得實實的。聽見於暘喊他,他沒迴應,再喊幾聲,突然哇得哭了出來,
“我沒媽了。”
這是於暘第一次看見爸爸王元傷心,眼淚也瞬間不聽使喚地流了出來。她甚至也不知道該如何勸慰一個剛失去媽媽的孩子,兩個人都沉默了。
沒一會兒功夫,王元清醒過來,收了收情緒,“你先迴吧,我等會兒就迴。”說完頭又低了下去,此時的於暘再一次不知道該接什麽話,輕聲喊了聲,“爸!”
王元抬頭,一直以來人都很瘦,眼睛也因為哭過,變得有些紅腫。“去吧,你先迴去吧!”他還是一如既往地了冷靜,沒有人知道他此時的悲傷。
於暘一直以為他也跟那些叔叔伯伯一樣,不會哭。
於暘長噓了口氣,父女倆的默契讓於暘沒有選擇走開,而是有模有樣地學著王元,靜靜地陪在他身邊。
那天的場景讓於暘想到了小時候王元開車去北方送貨,不小心翻車的那天。他自己下車看了下形勢,便把於暘從車上抱了下來,王元開車往窄橋上衝,於暘則站在一旁轉過聲,閉上眼睛祈禱。
一聲車墜地的聲音,嚇得於暘趕緊轉身,扯破喉嚨的喊救命,大人們忙著把被車身壓住的王元救出來,送到醫院,把於暘送到了奶奶穆氏家。
等他清醒的第一眼喊的就是於暘。
父母與子不論血緣關係無論什麽時候都不想互相斷了聯係,當年幼小的於暘是,如今年過半百的王元亦是如此。告別無聲,遺憾和愛自在心中。
人就是這樣,越長大越把愛不知道如何表達,眼前小時候於暘覺得王元很愛她,確實很愛她,會驕傲地帶她出門拉貨,然後跟各種人炫耀她的優秀,現在長大了,學習成績沒以前好了,也很少見王元再誇她。
這前後的態度差別,她一時也不知道是否該生氣或者該委屈。
但從現實結果上看,她的成績確實讓他失望了,沒有優異的成績,他沒辦法拿出手去炫耀。
於暘也開始理解這份緘默的愛意表達。小孩子總是會從表麵去評價事情的前後,如果不是今天撞到,她也永遠不會理解為什麽奶奶去世,爸爸王元沒哭。
大人的自愈能力很強,沉默了片刻之後,王元再次抬起頭,“去幫我買包煙。”
這句話就像小時候一樣,他總是會在媽媽肖芳看不見的地方,塞於暘錢,讓她跑腿去買煙,剩餘的零錢自留口袋,隻要雙方保密,不讓肖芳知道即可。
“好!”於暘拿著錢爽快答應了,說這就朝村裏小賣鋪跑去。
“等下!不用買煙,家裏有....”王元忘了,這幾天辦老母親的喪事,家裏有的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