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傾盆,南榮軍將皇宮包圍的水泄不通,層層疊疊的鐵甲寒刃之間十四歲的少年撐著傘從雨中奔跑而來,潔白裙袍被濺起的血水染紅。
一步步走上台階,站在太和殿外看著滿地屍骸,昔日兄弟刀劍相向,傷傷死死,他眸中動容下定了決心,麵朝大軍,背對屋內的至德帝,聲音清潤悲痛欲絕
“天家顏麵豈容如此踐踏,置皇族威嚴於何地?”
“來人,為諸王,墜玉……斂屍。”
說完這些以後,他轉身麵朝太和殿,隔著門清冷堅定,一字一句傳入裏麵的人的耳朵。
“父皇當下罪已詔,其罪一教子無方。”
“枉顧情親,任諸子奪權,血脈相殘。”
“其罪二,為帝不賢,權勢蔽目。”
“不顧大晟子民國祚,肆意妄為。”
“其罪三……
“閉嘴!”屋內病重的帝王劇烈咳嗽怒斥他以下犯上的言論,不斷的喊著放肆。
從迴憶裏抽離,南繡山看向周川道:“你父皇問了我一句話。”
周川眸中疑惑,十四歲的父皇無權無勢,在麵對手握重兵的武安侯時會問什麽。
南繡山眸中悵然:“他問我支持的是君王一人,還是大晟的江山子民。”
“我問他兩者有何區別。”
“他說若是前者他無話可說,若是後者,又為何要任由帝王肆意妄為,動搖國本,助紂……為虐。”
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他就這麽坦坦蕩蕩的說了出來,與帝王一門之隔,當著將士們的麵說當今聖上,他的父皇是紂,其罪可誅。
“老夫十四歲征戰沙場,立功無數,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我助紂為虐。”南繡山眸中含笑,想著當初少年的模樣,對周川感慨道
震耳欲聾的雷鳴聲裏,他一身清雋,神色堅毅不屈,身旁是他諸位兄長未涼的屍體,腳下踩著的是至親的血,他不懼不退。
殿中病痛纏身的帝王在內侍的攙扶下現身,一邊咳嗽一邊怒嗬:“豎子無知!帝王永遠不會有錯!”
也不能有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少年直視著高台上未曾親近過的父親:“是真的沒錯,還是父皇不敢認錯!”
“如今的局麵,這罪……父皇必須得認,如此才能安撫天下人心,才能去見我周氏一族列祖列宗!”
至德帝啞口無言,如果一開始他就嚴厲製止,而不是冷眼旁觀任由他們爭權奪利又怎麽會造成如今的悲劇。
他原本想讓他們鬥個你死我活,挑出其中最拔萃者繼承大統,卻沒想到他們會起兵造反,釀成大禍。
三十多歲的南繡山看著麵前的少年人,出聲道:“國不可無君,否則不能稱之為國。”
“百年來南家支持的不僅僅是周氏皇族,亦是大晟王朝的有德之君。”
“如此,臣之前的提議王爺可願考慮?”
廊下的至德帝神色激動:“南繡山,你在說什麽!”
“陛下可是忘了臣當初為什麽會離開長安?”南繡山看向他平靜道
“臣此次迴來,為的是大晟。”
一句話讓憔悴的帝王腳下踉蹌,恍然想起當初,他們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可最後卻隻有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
那時他信誓旦旦的想自己沒錯,他日後定會後悔今日的離去。
可如今他迴來卻是為自己收拾爛攤子,讓這殘局絕處逢生。
大雨裏至德帝看著昔日自己最好的兄弟問那個他最不看好的兒子:“王爺若願做這有德之君,臣定誓死追隨。”
撐傘的少年沒有君王之氣,謙遜卻決絕:“我不善朝政,亦不會為君之道,武安侯可願教我。”
南繡山眸中驚訝:“王爺信我?”
“用人不疑。”
南繡山看向周川:“先帝一句用人不疑,支撐老夫走到如今。”
那是他親自教養長大的孩子,看著他越來越好,除去君臣之意,亦有父子情分,他何嚐不是自己的驕傲。
“我初結先帝是為了利用,後來一路同舟,曆經風雨是因為他堅定不移的選擇了我。”
“所以王爺,老夫方才所說的話永遠有效,亦請你告聽長安。”
“隻要陛下信任南家,南家便永遠信任陛下。”
周川離開營帳的時候情緒並不如來時的高漲,南榮軍從身側駕馬而過,揚起風塵,這些將士每天都在巡防作戰,初見他覺稀奇,後來才知曉,對戍邊將士而言這些是家常便飯。
他們是一堵牆,擋住了南下的風沙,護住了大晟境內的歌舞升平。
他現在迫切的想做些什麽,為這些將士,為皇兄做些什麽。
方才帳內,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侯爺所願亦是晚輩所願,晚輩願盡力試之。”
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他要迴到長安去,和皇兄一起改變這一局麵,南家是大晟最鋒利的兵器,他希望皇兄能像父皇一樣,哪怕沒有擁有南榮軍也能成為這握劍之人。
從建朝之初,南家和周氏皇族便是一體的,以前是,現在,未來也該是。
準備迴南府收拾行囊迴長安,走出軍營沒多久就遇見了迎麵而來的侍衛,看見他後即刻拉緊韁繩下馬,神色焦急:“公子不好了!”
“怎麽了?”周川微蹙眉頭詢問
“長安來信,太後娘娘去了。”
“北境大雪封路,信件遲了半月,如今太後娘娘隻怕早已經下葬。”
說完他將懷中的信一並遞上,周川顫抖著雙手接過,最上麵的一封是皇兄親筆所寫,說母後離世讓他即刻返京。
再往下看,接連幾封都是說太後病重,催他歸都的。
而時間最遠的一封裏則是母後的手書。
那是他寫信告知除夕不迴,母後的迴信。
要他注意安全,多加衣物。
最愛之人離世,周川後悔極了,他不該離開的,不該不迴去,他應該一直守在她身邊的!
捏緊了手中的信紙,他聲音顫抖:“即刻迴長安!”
他還未曾好好的盡過一天孝。
…………
匈奴王庭。
孟柯和匈奴王於帳內密談,他數日前就已經抵達,將自己主子的命令帶到。
一步步走上台階,站在太和殿外看著滿地屍骸,昔日兄弟刀劍相向,傷傷死死,他眸中動容下定了決心,麵朝大軍,背對屋內的至德帝,聲音清潤悲痛欲絕
“天家顏麵豈容如此踐踏,置皇族威嚴於何地?”
“來人,為諸王,墜玉……斂屍。”
說完這些以後,他轉身麵朝太和殿,隔著門清冷堅定,一字一句傳入裏麵的人的耳朵。
“父皇當下罪已詔,其罪一教子無方。”
“枉顧情親,任諸子奪權,血脈相殘。”
“其罪二,為帝不賢,權勢蔽目。”
“不顧大晟子民國祚,肆意妄為。”
“其罪三……
“閉嘴!”屋內病重的帝王劇烈咳嗽怒斥他以下犯上的言論,不斷的喊著放肆。
從迴憶裏抽離,南繡山看向周川道:“你父皇問了我一句話。”
周川眸中疑惑,十四歲的父皇無權無勢,在麵對手握重兵的武安侯時會問什麽。
南繡山眸中悵然:“他問我支持的是君王一人,還是大晟的江山子民。”
“我問他兩者有何區別。”
“他說若是前者他無話可說,若是後者,又為何要任由帝王肆意妄為,動搖國本,助紂……為虐。”
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他就這麽坦坦蕩蕩的說了出來,與帝王一門之隔,當著將士們的麵說當今聖上,他的父皇是紂,其罪可誅。
“老夫十四歲征戰沙場,立功無數,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我助紂為虐。”南繡山眸中含笑,想著當初少年的模樣,對周川感慨道
震耳欲聾的雷鳴聲裏,他一身清雋,神色堅毅不屈,身旁是他諸位兄長未涼的屍體,腳下踩著的是至親的血,他不懼不退。
殿中病痛纏身的帝王在內侍的攙扶下現身,一邊咳嗽一邊怒嗬:“豎子無知!帝王永遠不會有錯!”
也不能有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少年直視著高台上未曾親近過的父親:“是真的沒錯,還是父皇不敢認錯!”
“如今的局麵,這罪……父皇必須得認,如此才能安撫天下人心,才能去見我周氏一族列祖列宗!”
至德帝啞口無言,如果一開始他就嚴厲製止,而不是冷眼旁觀任由他們爭權奪利又怎麽會造成如今的悲劇。
他原本想讓他們鬥個你死我活,挑出其中最拔萃者繼承大統,卻沒想到他們會起兵造反,釀成大禍。
三十多歲的南繡山看著麵前的少年人,出聲道:“國不可無君,否則不能稱之為國。”
“百年來南家支持的不僅僅是周氏皇族,亦是大晟王朝的有德之君。”
“如此,臣之前的提議王爺可願考慮?”
廊下的至德帝神色激動:“南繡山,你在說什麽!”
“陛下可是忘了臣當初為什麽會離開長安?”南繡山看向他平靜道
“臣此次迴來,為的是大晟。”
一句話讓憔悴的帝王腳下踉蹌,恍然想起當初,他們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可最後卻隻有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
那時他信誓旦旦的想自己沒錯,他日後定會後悔今日的離去。
可如今他迴來卻是為自己收拾爛攤子,讓這殘局絕處逢生。
大雨裏至德帝看著昔日自己最好的兄弟問那個他最不看好的兒子:“王爺若願做這有德之君,臣定誓死追隨。”
撐傘的少年沒有君王之氣,謙遜卻決絕:“我不善朝政,亦不會為君之道,武安侯可願教我。”
南繡山眸中驚訝:“王爺信我?”
“用人不疑。”
南繡山看向周川:“先帝一句用人不疑,支撐老夫走到如今。”
那是他親自教養長大的孩子,看著他越來越好,除去君臣之意,亦有父子情分,他何嚐不是自己的驕傲。
“我初結先帝是為了利用,後來一路同舟,曆經風雨是因為他堅定不移的選擇了我。”
“所以王爺,老夫方才所說的話永遠有效,亦請你告聽長安。”
“隻要陛下信任南家,南家便永遠信任陛下。”
周川離開營帳的時候情緒並不如來時的高漲,南榮軍從身側駕馬而過,揚起風塵,這些將士每天都在巡防作戰,初見他覺稀奇,後來才知曉,對戍邊將士而言這些是家常便飯。
他們是一堵牆,擋住了南下的風沙,護住了大晟境內的歌舞升平。
他現在迫切的想做些什麽,為這些將士,為皇兄做些什麽。
方才帳內,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侯爺所願亦是晚輩所願,晚輩願盡力試之。”
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他要迴到長安去,和皇兄一起改變這一局麵,南家是大晟最鋒利的兵器,他希望皇兄能像父皇一樣,哪怕沒有擁有南榮軍也能成為這握劍之人。
從建朝之初,南家和周氏皇族便是一體的,以前是,現在,未來也該是。
準備迴南府收拾行囊迴長安,走出軍營沒多久就遇見了迎麵而來的侍衛,看見他後即刻拉緊韁繩下馬,神色焦急:“公子不好了!”
“怎麽了?”周川微蹙眉頭詢問
“長安來信,太後娘娘去了。”
“北境大雪封路,信件遲了半月,如今太後娘娘隻怕早已經下葬。”
說完他將懷中的信一並遞上,周川顫抖著雙手接過,最上麵的一封是皇兄親筆所寫,說母後離世讓他即刻返京。
再往下看,接連幾封都是說太後病重,催他歸都的。
而時間最遠的一封裏則是母後的手書。
那是他寫信告知除夕不迴,母後的迴信。
要他注意安全,多加衣物。
最愛之人離世,周川後悔極了,他不該離開的,不該不迴去,他應該一直守在她身邊的!
捏緊了手中的信紙,他聲音顫抖:“即刻迴長安!”
他還未曾好好的盡過一天孝。
…………
匈奴王庭。
孟柯和匈奴王於帳內密談,他數日前就已經抵達,將自己主子的命令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