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01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賢能之輩,不禮有德之士,如果尚賢,民必生競爭之心。人心必生人我之念,就會有對比,有了對比就會有痛苦。所以父母說別人家孩子多優秀時,自己的孩子往往是不開心的。做不到別人那麽優秀,就會被人瞧不起,做到了還有更高更優秀的標準等你去超越,始終活在別人的世界裏。
很多企業設立冠軍榜,目的就是為了刺激大家的欲望,讓大家競爭起來,然後美其名曰是為了讓員工變得更優秀,實則滿足自己追求利率的私欲。一個人的優秀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日精進,修行就是今天克除一點私欲,今天就精進一分。
隻有不尚賢,百姓才不會生出人我區別之念,就不會起競爭之心,所以‘不尚賢’,才能‘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難得之貨是稀有之物的意思,人見到難得之貨就容易生起貪心,就會想方設法去得到它,甚至去偷竊。人的內心隻有不執著於物,心才能不因物而沾染貪念,所以才不會去偷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見不到就沒有欲望,無欲則私心不起、私心不起則心必可降服,如此,心就不會馳騁於外。如果每個人的心都隻知道內守天理,而不沾染私欲,民心就不會亂了。
02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爭’和‘盜’都是人的私欲,私欲會蒙蔽人的良知,使得道的天理不能彰顯。人人隻為自己的私欲時,社會就會大亂,所以聖人治理世間,就是教人“去人欲、存天理”,這就是‘修道之謂教’。天理與人欲不能共存,去了一份私欲,就存得一份天理,如此才是聖人之治。
‘虛其心’:是針對前麵的‘使民不爭’和‘使民不為盜’說的,虛的是百姓‘不爭’、‘不為盜’的心,虛的是百姓的私心。隻有讓百姓‘不爭、不為盜’,才能使得他們降伏自己的私心,不生欲望。
如果能‘虛其心’,則隻知道飽食暖衣,除此之外,不生一點雜念,就能‘實其腹’。“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於是進入良性循環。
‘弱其誌’:同樣也是針對前麵的‘使民不爭’和‘使民不為盜’說的,弱了百姓的‘爭盜之誌’,則能強其體魄,所以能‘強其骨’。
現在很多企業是反的,為了追求利率去“實其心,虛其腹”,標榜冠軍或者用高獎勵的稀罕物質,來刺激員工心中的欲望,但是有了結果卻又不給員工對應的物質報酬。這樣的企業注定隻會失敗,因為它違反了‘道’。
03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長處無知無欲、則一念沉靜,故‘有為’寂滅也。‘無知’:是不讓百姓知道有賢者可以競爭,不讓百姓知道有難得之貨,不讓百姓見到可以讓人產生欲望的東西,這樣就能‘無欲’。‘無知無欲’是讓人不要故意去做什麽,是為了“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因為故意就是‘有為’,一旦‘有為’必定有‘爭’,爭盜必亂‘心’,心亂則天下亂矣,豈不危哉!
為無為,則無不治:所以隻有用‘無為’之法來治理百姓,爭盜之心就不會萌生,能如此則天下大治,大道成也,夫複何求,豈不快哉!所以隻有‘無為’則無不治。
總結:
這一段與實現中很多地方矛盾,所以飽受爭議,普遍認為老子有愚民的思想,使百姓無知無欲,不設立榜樣,虛弱百姓的心誌,隻讓百姓吃飽飯就行了,人人無知無欲,不思進取,社會如何進步?
老子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否則就不會有這麽多人喜歡《道德經》,並將道家思想作為人生信條。
前麵說了,‘虛其心’是減少百姓的爭盜的私心,‘弱其誌’是減少百姓的爭盜之誌,都是在教百姓‘去私欲’。
‘無知無欲’是為了讓人一心不亂,‘無知’不是形容一個人真無知那個的貶義詞,而是不讓百姓知道有賢者可以競爭,不讓百姓知道有難得之貨,不讓百姓見到可以讓人產生欲望的東西,這樣就能‘無欲’。
一旦說多了,又會有人說故意替老子洗白,覺得說再多也隻是牽強附會。
此處隻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因為‘道’一旦說出來就變成了‘名’,因為必須有個‘名’才能闡述‘道’,但是隻要是‘名’就有兩邊,就有‘善與惡、是與非’的分別。
所以《金剛經》裏說:“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般若’是佛家的最高智慧,即是道家所講的‘道’,佛說有般若,又說非般若,是名般若,也是再說道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一旦說出就是‘名’了。
任何觀點隻要表達出來,就一定有所偏頗,所以聖人行不言之教,聖人隻會在人有疑惑的時候,給人解惑,因為有疑惑就是有了偏頗,聖人隻是為了給人糾偏而已,糾偏就必然落在一邊。所以但凡聖人說的話,都要思考其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否則就容易以偏概全了。
老子這一章還是在圍繞道在說,而道的背後是‘去人欲、存天理’,有人欲則‘有為’,無人欲則‘無為’,無人欲則能“率性之謂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01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賢能之輩,不禮有德之士,如果尚賢,民必生競爭之心。人心必生人我之念,就會有對比,有了對比就會有痛苦。所以父母說別人家孩子多優秀時,自己的孩子往往是不開心的。做不到別人那麽優秀,就會被人瞧不起,做到了還有更高更優秀的標準等你去超越,始終活在別人的世界裏。
很多企業設立冠軍榜,目的就是為了刺激大家的欲望,讓大家競爭起來,然後美其名曰是為了讓員工變得更優秀,實則滿足自己追求利率的私欲。一個人的優秀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優秀,日精進,修行就是今天克除一點私欲,今天就精進一分。
隻有不尚賢,百姓才不會生出人我區別之念,就不會起競爭之心,所以‘不尚賢’,才能‘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難得之貨是稀有之物的意思,人見到難得之貨就容易生起貪心,就會想方設法去得到它,甚至去偷竊。人的內心隻有不執著於物,心才能不因物而沾染貪念,所以才不會去偷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見不到就沒有欲望,無欲則私心不起、私心不起則心必可降服,如此,心就不會馳騁於外。如果每個人的心都隻知道內守天理,而不沾染私欲,民心就不會亂了。
02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爭’和‘盜’都是人的私欲,私欲會蒙蔽人的良知,使得道的天理不能彰顯。人人隻為自己的私欲時,社會就會大亂,所以聖人治理世間,就是教人“去人欲、存天理”,這就是‘修道之謂教’。天理與人欲不能共存,去了一份私欲,就存得一份天理,如此才是聖人之治。
‘虛其心’:是針對前麵的‘使民不爭’和‘使民不為盜’說的,虛的是百姓‘不爭’、‘不為盜’的心,虛的是百姓的私心。隻有讓百姓‘不爭、不為盜’,才能使得他們降伏自己的私心,不生欲望。
如果能‘虛其心’,則隻知道飽食暖衣,除此之外,不生一點雜念,就能‘實其腹’。“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於是進入良性循環。
‘弱其誌’:同樣也是針對前麵的‘使民不爭’和‘使民不為盜’說的,弱了百姓的‘爭盜之誌’,則能強其體魄,所以能‘強其骨’。
現在很多企業是反的,為了追求利率去“實其心,虛其腹”,標榜冠軍或者用高獎勵的稀罕物質,來刺激員工心中的欲望,但是有了結果卻又不給員工對應的物質報酬。這樣的企業注定隻會失敗,因為它違反了‘道’。
03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長處無知無欲、則一念沉靜,故‘有為’寂滅也。‘無知’:是不讓百姓知道有賢者可以競爭,不讓百姓知道有難得之貨,不讓百姓見到可以讓人產生欲望的東西,這樣就能‘無欲’。‘無知無欲’是讓人不要故意去做什麽,是為了“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因為故意就是‘有為’,一旦‘有為’必定有‘爭’,爭盜必亂‘心’,心亂則天下亂矣,豈不危哉!
為無為,則無不治:所以隻有用‘無為’之法來治理百姓,爭盜之心就不會萌生,能如此則天下大治,大道成也,夫複何求,豈不快哉!所以隻有‘無為’則無不治。
總結:
這一段與實現中很多地方矛盾,所以飽受爭議,普遍認為老子有愚民的思想,使百姓無知無欲,不設立榜樣,虛弱百姓的心誌,隻讓百姓吃飽飯就行了,人人無知無欲,不思進取,社會如何進步?
老子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否則就不會有這麽多人喜歡《道德經》,並將道家思想作為人生信條。
前麵說了,‘虛其心’是減少百姓的爭盜的私心,‘弱其誌’是減少百姓的爭盜之誌,都是在教百姓‘去私欲’。
‘無知無欲’是為了讓人一心不亂,‘無知’不是形容一個人真無知那個的貶義詞,而是不讓百姓知道有賢者可以競爭,不讓百姓知道有難得之貨,不讓百姓見到可以讓人產生欲望的東西,這樣就能‘無欲’。
一旦說多了,又會有人說故意替老子洗白,覺得說再多也隻是牽強附會。
此處隻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因為‘道’一旦說出來就變成了‘名’,因為必須有個‘名’才能闡述‘道’,但是隻要是‘名’就有兩邊,就有‘善與惡、是與非’的分別。
所以《金剛經》裏說:“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般若’是佛家的最高智慧,即是道家所講的‘道’,佛說有般若,又說非般若,是名般若,也是再說道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一旦說出就是‘名’了。
任何觀點隻要表達出來,就一定有所偏頗,所以聖人行不言之教,聖人隻會在人有疑惑的時候,給人解惑,因為有疑惑就是有了偏頗,聖人隻是為了給人糾偏而已,糾偏就必然落在一邊。所以但凡聖人說的話,都要思考其背後所要表達的意思,否則就容易以偏概全了。
老子這一章還是在圍繞道在說,而道的背後是‘去人欲、存天理’,有人欲則‘有為’,無人欲則‘無為’,無人欲則能“率性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