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背後一定是有深意的。鯤是魚,困在水裏,離不開水,無法逍遙自在。就像凡人一樣,困在自己的認知裏,不知有‘道’可以修,所以說:「有魚焉,其廣數千裏,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這裏的「未有知其修者」,大概也是為了說明此意。當化生為鵬時,有了一個‘圖南’的念頭。南有‘南天門’的意思,也就是奔向南方的意思。
這裏莊子想表達的大概是:鯤有了修行的想法,於是由鯤化生為鵬,突破自己的認知之後,才能飛過去。等到它飛上天空之後,又是另一番景象,「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打破了之前的認知。
人也是一樣,有了修行的想法,才會做出一些改變。不過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修行,就特別排斥,但傳統文化不修,如何能懂?否則隻是懂了一堆道理,而用不出來,要麽就是恪守呆板,好無逍遙可言。
儒家講修身養性,如果不修身,那些美好的德性能自動到你身上嗎?不修,能做到莊子說的‘逍遙’嗎?不修能成為佛陀那樣有智慧的人嗎?
但修行不是讓我們成為神仙,成為佛祖,不要一說修行,就牛鬼蛇神都來了,其實就是修身養性而已,並不是說多了什麽了不起的神通。
人生無處不修行,要把修行當成一個誌向,王陽明從小就‘立誌做聖人’,這裏的鯤大概就是如此,想開悟做個逍遙自在的存在,於是就有化生為鵬的改變。
寒蟬與小灰雀不知有‘道’的存在,無法理解鵬的所作所為,就有了後麵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莊子後麵又用宋榮子舉例,說明修道的層次。「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意思是說,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讚他,他並不因此就特別勤奮,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他認定了對自己和對外物的分別,所以對於外界的榮和辱把握的比較好。
他能不受外物影響,看上去境界已經很高了,但還沒有達到莊子說的‘逍遙’境界。這是因為宋榮子是硬抓住自己的心,不讓自己的心為外物所動。
就像孟子說告子的不動心一樣,不是真正的不動心,而是自己強製壓製自己的心,不讓它動。如何判斷是壓製呢?
因為莊子說他「定乎內外之分」,既然有內外之分,就說明有個‘我’在。有過修行經驗的人,大概有過這樣的感受。
當我們故意提起覺知,然後應對外界事物時,會感覺自己是個第三者,會覺得提起覺知的我是真我,然後這個真我看著自己的身體和事物之間的發展。
好像跳出了事物之外,其實是有了‘我是內’,‘物是外’的區別。但一定要明白,這個覺知的我並不是真我,因為你是故意提起的覺知,誰在故意?還是有一個我在故意,那麽就不是無我的真我。
這裏比較難理解,沒有修行經驗的人,一般理解不了。總之,在這種情況下,會感覺無法與事物融合,會有內外之別,做事不能專注,思考不能透徹。甚至連思考都不能,因為隻要一思考,自己就陷進去了,非常不自如。
這隻是修行的初級階段,但是這種境界相比普通人又好上一點,因為不容易被外物影響。
然後莊子又用列子‘禦風而行’舉例,「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意思是說,列子禦風而行,飄然自得,駕輕就熟。十五天以後返迴;他對於求福的事,沒有完全了解清楚。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借的。
列子的層次又比宋榮子的高上不少,但他還是有所住,住在了風裏,需要借助風才能行。這樣就受了限製,無法做到真正的逍遙。
必須是心無所住,才能真正的逍遙自在,正如佛家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凡心中有一絲掛礙,就無法逍遙。
所以列子「旬有五日而後反」,也就是十五天以後就要返迴,無法長久保持,但比普通人的“三餐而反”要好上太多。
最後莊子說了真正逍遙的人是什麽樣子,「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意思是說,倘若能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借什麽呢?毫無憑借,就是心無所住了。
所以說:至人能自然忘掉自我,做到無我,神人無意於求功,聖人無意於求名。
至人、神人、聖人,都是開悟後的狀態,完全的‘天人合一、萬物一體’,也就是後麵的‘齊物論’。因為‘無我’,所以就沒有了對立分別的觀念,就沒有此和彼,完全的混而為一。
因為是‘天人合一’,所以才能「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才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
莊子後麵又提到神人,「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意思是說,那位神人,他的德行,與萬事萬物混同一起,天下即使再亂,也不會把管理天下當成迴事!那樣的人哪,外物沒有什麽能傷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沒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熱。
他所留下的塵埃以及癟穀糠麩之類的廢物,也可造就出堯舜那樣的聖賢仁君來,他怎麽會把忙著管理萬物當作己任呢!
這一段的表述讓大多人覺得,至人、神人要比聖人好。至人、神人、聖人雖有一定的區別,但就開悟而言,區別不大。
聖人‘無名’,而要做到無名,也必須做到‘無己’,如果有個為己的私欲,如何能無名呢?
所以至人和聖人其實差不多,隻是至人和神人逍遙於天地之間,不問世事。但聖人需要以無名的狀態入世,所以莊子才說,至人、神人身上脫落的塵埃以及癟穀糠麩之類的廢物,也能成為堯舜那樣治理世間的聖人。
堯舜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內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麵,見到四位神人,可以做到「窅然喪其天下焉」。也就是能立刻放棄天下,而迴歸至人、神人。
因為聖人本身就是無我、無名的狀態,自然能不看重統領天下的高位。
現在的學者花費大量時間去探究至人、神人、聖人的區別,甚至崇尚道家至人、否定儒家聖人,硬是要替道儒兩家分出個高低。
還不如切實的用功修行,否則莊子說的那三種層次,也隻是往而觀止而已。
隻有去除私欲妄念,如此就能做到‘無我’,心中就不會有所住,不會有所掛礙。心無掛礙,就能如莊子所說,逍遙於天地之間了.
這裏的「未有知其修者」,大概也是為了說明此意。當化生為鵬時,有了一個‘圖南’的念頭。南有‘南天門’的意思,也就是奔向南方的意思。
這裏莊子想表達的大概是:鯤有了修行的想法,於是由鯤化生為鵬,突破自己的認知之後,才能飛過去。等到它飛上天空之後,又是另一番景象,「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打破了之前的認知。
人也是一樣,有了修行的想法,才會做出一些改變。不過現在很多人一提到修行,就特別排斥,但傳統文化不修,如何能懂?否則隻是懂了一堆道理,而用不出來,要麽就是恪守呆板,好無逍遙可言。
儒家講修身養性,如果不修身,那些美好的德性能自動到你身上嗎?不修,能做到莊子說的‘逍遙’嗎?不修能成為佛陀那樣有智慧的人嗎?
但修行不是讓我們成為神仙,成為佛祖,不要一說修行,就牛鬼蛇神都來了,其實就是修身養性而已,並不是說多了什麽了不起的神通。
人生無處不修行,要把修行當成一個誌向,王陽明從小就‘立誌做聖人’,這裏的鯤大概就是如此,想開悟做個逍遙自在的存在,於是就有化生為鵬的改變。
寒蟬與小灰雀不知有‘道’的存在,無法理解鵬的所作所為,就有了後麵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莊子後麵又用宋榮子舉例,說明修道的層次。「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意思是說,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讚他,他並不因此就特別勤奮,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他認定了對自己和對外物的分別,所以對於外界的榮和辱把握的比較好。
他能不受外物影響,看上去境界已經很高了,但還沒有達到莊子說的‘逍遙’境界。這是因為宋榮子是硬抓住自己的心,不讓自己的心為外物所動。
就像孟子說告子的不動心一樣,不是真正的不動心,而是自己強製壓製自己的心,不讓它動。如何判斷是壓製呢?
因為莊子說他「定乎內外之分」,既然有內外之分,就說明有個‘我’在。有過修行經驗的人,大概有過這樣的感受。
當我們故意提起覺知,然後應對外界事物時,會感覺自己是個第三者,會覺得提起覺知的我是真我,然後這個真我看著自己的身體和事物之間的發展。
好像跳出了事物之外,其實是有了‘我是內’,‘物是外’的區別。但一定要明白,這個覺知的我並不是真我,因為你是故意提起的覺知,誰在故意?還是有一個我在故意,那麽就不是無我的真我。
這裏比較難理解,沒有修行經驗的人,一般理解不了。總之,在這種情況下,會感覺無法與事物融合,會有內外之別,做事不能專注,思考不能透徹。甚至連思考都不能,因為隻要一思考,自己就陷進去了,非常不自如。
這隻是修行的初級階段,但是這種境界相比普通人又好上一點,因為不容易被外物影響。
然後莊子又用列子‘禦風而行’舉例,「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意思是說,列子禦風而行,飄然自得,駕輕就熟。十五天以後返迴;他對於求福的事,沒有完全了解清楚。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借的。
列子的層次又比宋榮子的高上不少,但他還是有所住,住在了風裏,需要借助風才能行。這樣就受了限製,無法做到真正的逍遙。
必須是心無所住,才能真正的逍遙自在,正如佛家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凡心中有一絲掛礙,就無法逍遙。
所以列子「旬有五日而後反」,也就是十五天以後就要返迴,無法長久保持,但比普通人的“三餐而反”要好上太多。
最後莊子說了真正逍遙的人是什麽樣子,「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意思是說,倘若能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借什麽呢?毫無憑借,就是心無所住了。
所以說:至人能自然忘掉自我,做到無我,神人無意於求功,聖人無意於求名。
至人、神人、聖人,都是開悟後的狀態,完全的‘天人合一、萬物一體’,也就是後麵的‘齊物論’。因為‘無我’,所以就沒有了對立分別的觀念,就沒有此和彼,完全的混而為一。
因為是‘天人合一’,所以才能「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才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
莊子後麵又提到神人,「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礴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意思是說,那位神人,他的德行,與萬事萬物混同一起,天下即使再亂,也不會把管理天下當成迴事!那樣的人哪,外物沒有什麽能傷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沒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熱。
他所留下的塵埃以及癟穀糠麩之類的廢物,也可造就出堯舜那樣的聖賢仁君來,他怎麽會把忙著管理萬物當作己任呢!
這一段的表述讓大多人覺得,至人、神人要比聖人好。至人、神人、聖人雖有一定的區別,但就開悟而言,區別不大。
聖人‘無名’,而要做到無名,也必須做到‘無己’,如果有個為己的私欲,如何能無名呢?
所以至人和聖人其實差不多,隻是至人和神人逍遙於天地之間,不問世事。但聖人需要以無名的狀態入世,所以莊子才說,至人、神人身上脫落的塵埃以及癟穀糠麩之類的廢物,也能成為堯舜那樣治理世間的聖人。
堯舜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內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麵,見到四位神人,可以做到「窅然喪其天下焉」。也就是能立刻放棄天下,而迴歸至人、神人。
因為聖人本身就是無我、無名的狀態,自然能不看重統領天下的高位。
現在的學者花費大量時間去探究至人、神人、聖人的區別,甚至崇尚道家至人、否定儒家聖人,硬是要替道儒兩家分出個高低。
還不如切實的用功修行,否則莊子說的那三種層次,也隻是往而觀止而已。
隻有去除私欲妄念,如此就能做到‘無我’,心中就不會有所住,不會有所掛礙。心無掛礙,就能如莊子所說,逍遙於天地之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