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煉意誌力優選少林金剛八式
掌握一項技術,等於學會六項功夫精華。
少林金剛八式的練習可錘煉人之正氣、磨煉人的超凡意誌力。因其練功時均是一個動作左右式重複練習,故非有持之以恆、滴水穿石之精神不可為之。拳論: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練習傳統功夫不能有投機取巧之想法,要一步一個腳印,容不得半點虛假。傳統功夫的練習,最為關鍵的是思想品德的修煉,是做人處世恆久心與寬宏高尚心性的修煉。
少林金剛八式由八個動作組成,一降龍、二伏虎、三穿捶、四分心掌、五丹鳳掌、六野馬掌、七雙推掌、八炮捶。練功時以左右式反複練習為主。其動作風格講究大開大合、直來直去,外主剛猛、內示安逸,氣勢磅礴、勁力迅猛,表現了古黃河流域中原人淳樸豪放的人文性格。功法練習路線以進退來迴一條線為主,拳打臥牛之地。步法以提腳勾踢、跺腳震步、碾步闖勁為主要表現形式,行拳時上下相隨、伸縮開合,發放縱橫交錯的陰陽合勁。
剛柔屈直、縱橫捭闔、起落進退,收如貓伏、縱如虎放,以中平為宜、以正直為要,則是練習金剛八式的基本原則。
一、起式
並步站立,先上左腳再跟右腳,同時雙手以右拳左掌之式向前行抱拳禮,
禮畢,虛領頂勁、沉肩垂肘、提襠收腹,舌舐上齶,目視正前方,自然唿吸——無極式,
接上式,右手向前上方抬起高於眉。接著,右腳抬起落腳震步,左腳向左側方邁步成虛步式,右手下按,左手前撐,目視正前方(圖3、4)。此又稱三體式,上中下三路虛實分明,虛則為柔,實則為剛。
二、降龍掌
降龍掌為金剛八式之開山式,其動作勁力迅猛,勢小架大,震腳發勁,剛柔並濟,形神兼備。因練習與實用時氣勢磅礴、勁力縱橫,故名降龍掌。
接上式,左手下按,右掌向前發力,同時右腳向前邁步發力,左腳尖蹬地,目視右手虎口。此為降龍掌右式。
上動不停,右手下按,左掌向前發力,同時左腳向前邁步發力,右腳尖蹬地,重心在左腿,目視左手虎口。此為降龍掌左式,
發力時做到手腳上下相應,形成整體的爆發勁。
三、伏虎拳
伏虎拳,伏則為按,有伏虎之意,練功發勁時按手式與挑拳式形成上下相爭之力,結合身法之變化一按一挑,升降協調。近則伏按,遠則挑掀。因跺腳發力,伏按挑拳時有伏虎之勢,故名伏虎拳。
接上式,身法下沉,左腿屈膝下蹲,同時右腳尖點地成丁步縮身式,左手放於右肩,右手下置於右腿內側,目視正前麵。
上動不停,身法上浮,右腳向前方邁步踏腳,同時左手下按向後捋手,右手上挑,勁至梢節,重心在前腿,目視右手。此為伏虎拳右式,
接上式,身法下沉,右腿屈膝下蹲,同時左腳尖點地成丁步縮身式,右手放於左肩,左手下置於左腿內側,目視正前方,
上動不停,身法上浮,左腳向前方邁步踏腳,同時右手下按向後捋手,左手上挑,勁至梢節,重心在前腿,目視左手。此為伏虎拳左式,
四、穿捶
穿捶是練習以捶帶身、碾步闖勁、身捶相合之渾厚勁為主的功法動作。因其勁力的運行路線是以前手所畫之圓圈為空間,速以後手之中平拳帶身法從前手所畫之圈中穿過,故名穿捶。
接上式,速上右腳扣步於左腳尖前,右手收於腰部,左手不動,目視左手食指,
左腳提起向左側方邁步成馬步式,左手隨即向外擺拳,目視左拳前方,成馬步撐捶式,
接上式,左手向外畫圓一圈,收於胸前。左腳提起屈膝向外旋轉落腳震步後,腳尖蹬地(圖13)。
右腳迅即向前邁步成馬步式,同時右拳前撐,左拳抱於小腹前,目視右拳前方。此為穿捶右式,
上動不停,即為穿捶左式,練習方法同右式,唯方向相反。
五、分心掌
分心掌是練習左右之橫向勁力的功法動作,因動作的運行路線是從左至右的裏外勁力,有開肩展背之效,故名分心掌。
接上式,身法上浮,左手臂隨左肩向裏旋轉,目視左拳,
雙手臂分開後即隨身法下沉,雙手抱於肩肋部,身法旋轉,馬步開胯,保持身體重心。
上動不停,擰腰調胯,身法向外旋轉,勁至膀臂,再傳至手指梢節。此為分心掌左式。
上動不停,收左腳震步,隨即身體左轉,上右步成馬步式,雙手臂環抱於肩肋部,目視右側方,蓄勢待發。
法隨腳下之旋轉,雙手臂向外發橫勁,目視右手。此為分心掌右式,
六、丹鳳掌
丹鳳掌又稱搬箏式,即雙手陰陽翻轉如搬箏換位之式,練習時以步帶身,勁力斜闖結合雙手纏絲勁上下交錯,發放螺旋交叉的杠杆勁。丹鳳為鸞的一種,首與翼皆赤。《禽經》:“鸞,首翼赤曰丹鳳。”丹鳳掌取其動作舒展大方,動靜和諧,故名丹鳳掌。接上式,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同時右腿屈膝向外旋轉震右步。身體向右旋轉,左手向外畫圓,掌心向下置於胸前,右手防守於左肘下,目視正前方。
七、野馬掌
野馬掌是以練習側麵的斜推勁為主,動作雄壯有力,起腿勾腳,落步鏟腿,晃膀發力,勁至梢節。因其勁力迅猛淩厲勢如野馬奔馳,故名野馬掌。
接上式,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同時右腿屈膝向外旋轉震右步。身體向右旋轉,雙手向右後方畫圓一圈,雙手虎口相對,肩胯相合,目視左手前方,
上動不停,左腳向前邁步成馬步式,雙手隨即向左側方發力,勁至掌根,目視左側前方。此為野馬掌左式,
上動不停,野馬掌右式,練習方法同左式,唯方向相反。
八、雙推掌
雙推掌又稱推山式,因練習時以雙手畫圓(勁走螺旋線),發放向前下方的斜推勁為主,後腳蹬地,身法前撲,以一身之整勁聚於雙掌,有推山移位之勢,故名雙推掌。
接上式,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同時右腿屈膝向外旋轉震右步。身體向右旋轉,雙手在胸前向下畫圓成捋手式,左腳提起,雙手置於胸腹前成金雞獨立式,目視正前方。
上動不停,左腳前蹬落步成弓步式,同時右腳蹬地,雙掌前推,勁至掌根,目視正前方,此為雙推掌左式(圖32)。
上動不停,圖33~35為雙推掌右式,練習方法同左式,唯方向相反。
九、扣步轉體
接上式,身法上浮,速上左腳成扣步式扣於右腳前,左手屈臂在胸前,右手在左肘下,
右腳提起向右側前方邁步,同時右手屈臂頂肘,成馬步頂肘式,勁至肘尖,目視右肘前方,
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右腳震步,左腳上步成虛步式,同時左手前撐,右手置於左肘下,目視正前方。此為三體式,
十、炮捶
炮捶亦稱蓋捶,是以身法帶手法使用拳背發放斜向下的蓋壓勁為主,因其勁力是從懷中爆發而出的爆炸勁,又有窩裏炮一說,故名炮捶。炮捶的勁力是典型的螺旋杠杆勁,通過身法的沉降起浮、伸縮開合,佐以步法的點蹬扣擺,使整體之勁力聚於手法,從而形成踏腳蹬地、蓋捶壓頂、勢不可擋的炮彈勁。
接上式,身法下沉,左腿屈膝下蹲,右腳尖點地,同時左手置於右肩部,右拳向內旋轉以栽拳之式發力於小腹前,目視右拳,
左腳蹬地,身體上浮,右腳向前邁步,落腳跺地,同時左手下按,右拳從懷中向正方螺旋發勁,勁至拳棱,目視右拳前方。此為炮捶右式,
上動不停,圖41、42為炮捶左式,練習方法同右式,唯方向相反。
十一、收式
接上式,身體重心向左移動,雙腳屈膝下蹲,同時雙手掌順勢向下按,並步站立。叩齒三下,聚口中津液下咽於腹中至丹田處。此時意念頭頂百會穴與腳下湧泉穴上下貫通,胸中一團和氣與天地同在,此天、地、人合一之道,
雙腳並步站立,行抱拳禮結束
掌握一項技術,等於學會六項功夫精華。
少林金剛八式的練習可錘煉人之正氣、磨煉人的超凡意誌力。因其練功時均是一個動作左右式重複練習,故非有持之以恆、滴水穿石之精神不可為之。拳論: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練習傳統功夫不能有投機取巧之想法,要一步一個腳印,容不得半點虛假。傳統功夫的練習,最為關鍵的是思想品德的修煉,是做人處世恆久心與寬宏高尚心性的修煉。
少林金剛八式由八個動作組成,一降龍、二伏虎、三穿捶、四分心掌、五丹鳳掌、六野馬掌、七雙推掌、八炮捶。練功時以左右式反複練習為主。其動作風格講究大開大合、直來直去,外主剛猛、內示安逸,氣勢磅礴、勁力迅猛,表現了古黃河流域中原人淳樸豪放的人文性格。功法練習路線以進退來迴一條線為主,拳打臥牛之地。步法以提腳勾踢、跺腳震步、碾步闖勁為主要表現形式,行拳時上下相隨、伸縮開合,發放縱橫交錯的陰陽合勁。
剛柔屈直、縱橫捭闔、起落進退,收如貓伏、縱如虎放,以中平為宜、以正直為要,則是練習金剛八式的基本原則。
一、起式
並步站立,先上左腳再跟右腳,同時雙手以右拳左掌之式向前行抱拳禮,
禮畢,虛領頂勁、沉肩垂肘、提襠收腹,舌舐上齶,目視正前方,自然唿吸——無極式,
接上式,右手向前上方抬起高於眉。接著,右腳抬起落腳震步,左腳向左側方邁步成虛步式,右手下按,左手前撐,目視正前方(圖3、4)。此又稱三體式,上中下三路虛實分明,虛則為柔,實則為剛。
二、降龍掌
降龍掌為金剛八式之開山式,其動作勁力迅猛,勢小架大,震腳發勁,剛柔並濟,形神兼備。因練習與實用時氣勢磅礴、勁力縱橫,故名降龍掌。
接上式,左手下按,右掌向前發力,同時右腳向前邁步發力,左腳尖蹬地,目視右手虎口。此為降龍掌右式。
上動不停,右手下按,左掌向前發力,同時左腳向前邁步發力,右腳尖蹬地,重心在左腿,目視左手虎口。此為降龍掌左式,
發力時做到手腳上下相應,形成整體的爆發勁。
三、伏虎拳
伏虎拳,伏則為按,有伏虎之意,練功發勁時按手式與挑拳式形成上下相爭之力,結合身法之變化一按一挑,升降協調。近則伏按,遠則挑掀。因跺腳發力,伏按挑拳時有伏虎之勢,故名伏虎拳。
接上式,身法下沉,左腿屈膝下蹲,同時右腳尖點地成丁步縮身式,左手放於右肩,右手下置於右腿內側,目視正前麵。
上動不停,身法上浮,右腳向前方邁步踏腳,同時左手下按向後捋手,右手上挑,勁至梢節,重心在前腿,目視右手。此為伏虎拳右式,
接上式,身法下沉,右腿屈膝下蹲,同時左腳尖點地成丁步縮身式,右手放於左肩,左手下置於左腿內側,目視正前方,
上動不停,身法上浮,左腳向前方邁步踏腳,同時右手下按向後捋手,左手上挑,勁至梢節,重心在前腿,目視左手。此為伏虎拳左式,
四、穿捶
穿捶是練習以捶帶身、碾步闖勁、身捶相合之渾厚勁為主的功法動作。因其勁力的運行路線是以前手所畫之圓圈為空間,速以後手之中平拳帶身法從前手所畫之圈中穿過,故名穿捶。
接上式,速上右腳扣步於左腳尖前,右手收於腰部,左手不動,目視左手食指,
左腳提起向左側方邁步成馬步式,左手隨即向外擺拳,目視左拳前方,成馬步撐捶式,
接上式,左手向外畫圓一圈,收於胸前。左腳提起屈膝向外旋轉落腳震步後,腳尖蹬地(圖13)。
右腳迅即向前邁步成馬步式,同時右拳前撐,左拳抱於小腹前,目視右拳前方。此為穿捶右式,
上動不停,即為穿捶左式,練習方法同右式,唯方向相反。
五、分心掌
分心掌是練習左右之橫向勁力的功法動作,因動作的運行路線是從左至右的裏外勁力,有開肩展背之效,故名分心掌。
接上式,身法上浮,左手臂隨左肩向裏旋轉,目視左拳,
雙手臂分開後即隨身法下沉,雙手抱於肩肋部,身法旋轉,馬步開胯,保持身體重心。
上動不停,擰腰調胯,身法向外旋轉,勁至膀臂,再傳至手指梢節。此為分心掌左式。
上動不停,收左腳震步,隨即身體左轉,上右步成馬步式,雙手臂環抱於肩肋部,目視右側方,蓄勢待發。
法隨腳下之旋轉,雙手臂向外發橫勁,目視右手。此為分心掌右式,
六、丹鳳掌
丹鳳掌又稱搬箏式,即雙手陰陽翻轉如搬箏換位之式,練習時以步帶身,勁力斜闖結合雙手纏絲勁上下交錯,發放螺旋交叉的杠杆勁。丹鳳為鸞的一種,首與翼皆赤。《禽經》:“鸞,首翼赤曰丹鳳。”丹鳳掌取其動作舒展大方,動靜和諧,故名丹鳳掌。接上式,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同時右腿屈膝向外旋轉震右步。身體向右旋轉,左手向外畫圓,掌心向下置於胸前,右手防守於左肘下,目視正前方。
七、野馬掌
野馬掌是以練習側麵的斜推勁為主,動作雄壯有力,起腿勾腳,落步鏟腿,晃膀發力,勁至梢節。因其勁力迅猛淩厲勢如野馬奔馳,故名野馬掌。
接上式,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同時右腿屈膝向外旋轉震右步。身體向右旋轉,雙手向右後方畫圓一圈,雙手虎口相對,肩胯相合,目視左手前方,
上動不停,左腳向前邁步成馬步式,雙手隨即向左側方發力,勁至掌根,目視左側前方。此為野馬掌左式,
上動不停,野馬掌右式,練習方法同左式,唯方向相反。
八、雙推掌
雙推掌又稱推山式,因練習時以雙手畫圓(勁走螺旋線),發放向前下方的斜推勁為主,後腳蹬地,身法前撲,以一身之整勁聚於雙掌,有推山移位之勢,故名雙推掌。
接上式,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同時右腿屈膝向外旋轉震右步。身體向右旋轉,雙手在胸前向下畫圓成捋手式,左腳提起,雙手置於胸腹前成金雞獨立式,目視正前方。
上動不停,左腳前蹬落步成弓步式,同時右腳蹬地,雙掌前推,勁至掌根,目視正前方,此為雙推掌左式(圖32)。
上動不停,圖33~35為雙推掌右式,練習方法同左式,唯方向相反。
九、扣步轉體
接上式,身法上浮,速上左腳成扣步式扣於右腳前,左手屈臂在胸前,右手在左肘下,
右腳提起向右側前方邁步,同時右手屈臂頂肘,成馬步頂肘式,勁至肘尖,目視右肘前方,
提右腳收於左腳前,右腳震步,左腳上步成虛步式,同時左手前撐,右手置於左肘下,目視正前方。此為三體式,
十、炮捶
炮捶亦稱蓋捶,是以身法帶手法使用拳背發放斜向下的蓋壓勁為主,因其勁力是從懷中爆發而出的爆炸勁,又有窩裏炮一說,故名炮捶。炮捶的勁力是典型的螺旋杠杆勁,通過身法的沉降起浮、伸縮開合,佐以步法的點蹬扣擺,使整體之勁力聚於手法,從而形成踏腳蹬地、蓋捶壓頂、勢不可擋的炮彈勁。
接上式,身法下沉,左腿屈膝下蹲,右腳尖點地,同時左手置於右肩部,右拳向內旋轉以栽拳之式發力於小腹前,目視右拳,
左腳蹬地,身體上浮,右腳向前邁步,落腳跺地,同時左手下按,右拳從懷中向正方螺旋發勁,勁至拳棱,目視右拳前方。此為炮捶右式,
上動不停,圖41、42為炮捶左式,練習方法同右式,唯方向相反。
十一、收式
接上式,身體重心向左移動,雙腳屈膝下蹲,同時雙手掌順勢向下按,並步站立。叩齒三下,聚口中津液下咽於腹中至丹田處。此時意念頭頂百會穴與腳下湧泉穴上下貫通,胸中一團和氣與天地同在,此天、地、人合一之道,
雙腳並步站立,行抱拳禮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