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法


    【大地法】又稱遍大地法。指與一切心相應俱起的十種心識作用。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領納之義;有苦受、樂受、非苦非樂受等三種。二、想,想像之義;對境而取差別之相。三、思,造作之義;令心有所造作。四、觸,由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能有觸對。五、欲,緣外境而有所希求。六、慧,對法


    分類: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大地法


    【大地法】p0240俱舍論四卷三頁雲:地、謂行處。若此是彼所行處;卽說此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為大地。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謂法、恆於一切心有。彼法是何?頌曰:受、想、思、觸、欲、慧、念、與作意、勝解、三摩地、遍於一切心。論曰:傳說如是。所列十法,諸心刹那,和合遍有。此中受、謂三種領納。苦、


    分類:法相辭典


    十大地法


    【十大地法】p0110如大地法中說。二解界身足論上一頁雲:十大地法雲何?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作意,六、欲,七、勝解,八、念,九、三摩地,十、慧。


    分類:法相辭典


    一一大地獄有十六增


    【一一大地獄有十六增】p0017大毗婆沙論一百七十二卷七頁雲:又一一大地獄,有十六增。謂各有四門。一一門外,各有四增。一、煻煨增。謂此增內,煻煨沒膝。二、屍糞增。謂此增內,屍糞泥滿。三、鋒刃增。謂此增內,複有三種。一、刀刃路。謂於此中,仰布刀刃,以為道路。二、劍葉林。謂此林上,純以銛利劍刃為葉。三、


    分類:法相辭典


    大地善法


    【大地善法】謂信、不放逸、輕安、舍、慚、愧、無貪、無嗔、不害、勤等十法,與一切善心,相應而起,故名大地善法。


    分類:佛學常見辭匯


    大地法


    【大地法】又名遍大地法,一切善惡的心,名為大地,大地的心所有法,即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等十個心所,與一切心相應而生,乃心動時必起的作用,故名大地法。


    分類:佛學常見辭匯


    八大地獄


    【八大地獄】八個大地獄。地獄大約分為三大類,即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在根本地獄中,又分為縱橫兩大類,縱的有八大地獄,又稱為八熱地獄。橫的也有八大地獄,又稱為八寒地獄。


    分類:佛學常見辭匯


    雪峰盡大地


    【雪峰盡大地】(公案)碧岩第五則曰:‘雪峰示眾曰: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麵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


    分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八大地獄


    【八大地獄】(名數)對於八寒地獄而亦雲八熱地獄。贍部州地下五百踰繕那有地獄,名等活。從其次第,第八為無間地獄。此八大地獄重重豎立也。據俱舍論八之說,一等活地獄,彼有情遇種種斫刺磨搗。被涼風所吹則蘇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繩地獄,先以黑繩秤量支體,而後斬鋸,故名黑繩。三眾合地獄,眾多苦具俱來逼身


    分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大地四輪


    【大地四輪】(名數)一風輪。以有情之業力先於最下依止虛空,而生風輪,其廣無數,厚有十六億踰繕那。如是風輪,其體堅密。假令有一大諾健那以金剛輪奮威擊之,金剛碎,而風輪無損。二水輪。又以有情之業力起大雲雨,澍於風物上成積水輪。如是水輪於未凝結之位,深有十一億二萬踰繕那。三金輪。有情之業力,起別風搏擊此水,


    大地法


    【大地法】(術語)俱舍宗所立之心所法四十六中,有受想等十個心所。與一切之心相應而起。故名之為大地法。善惡一切之心。名為大地,大地之心所有之法,故為大地法。一受,二想,三思,四觸,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勝解,十三摩地。見俱舍論四。


    分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大地


    【大地】(術語)見道已上之菩薩,分為十地,高地之位,謂之大地。


    分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八大地獄


    【八大地獄】(名數)八寒地獄及十六小地獄之外,有八熱地獄,即八大地獄也。見地獄條。


    分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盡大地人一口吞盡


    【盡大地人一口吞盡】禪林用語。禪林中,形容具有過人見識、能力、徹悟境地之師家或禪徒。此等優秀禪者,一切所作所為,皆非尋常之輩所可比擬,猶如天地間人人均吞沒於其人的語默謦欬之中。同類用語另有‘盡大地人亡鋒結舌’。碧岩錄第四十九則(大四八·一八五上):‘千尺鯨噴洪浪飛(轉過那邊去,不妨奇特,盡大地人一口


    分類:佛學大詞典


    雪峰盡大地


    【雪峰盡大地】禪宗公案名。又作雪峰粟粒、雪峰大地撮來。唐代禪僧雪峰義存拈舉粟米粒示眾,以破大小廣狹等情見之偏執,而歸於萬法一心平等之理。碧岩錄第五則(大四八·一四四下):‘雪峰示眾曰:“盡大地撮來如粟米粒大,拋向麵前,漆桶不會,打鼓普請看!”’[五燈會元卷七、宗門統要續集卷十六]


    分類:佛學大詞典


    大地法


    【大地法】梵語maha^-bhu^mika。遍大地法之略稱。指與一切心相應俱起之十種心理作用。即:(一)受(梵vedana^),領納之義;有苦受、樂受、非苦非樂受等三種。(二)想(梵sam!jn~a^),想象之義;對境而取差別之相。(三)思(梵cetana^),造作之義;令心有所造作。(四)觸(梵s


    分類:佛學大詞典


    大地沒人縫


    【大地沒人縫】禪林用語。謂大地無論如何破裂,人類皆無可奈何;引申為人類對於真如實際之實態,亦無可奈何,此即指超越知覺分別之不可得空之境界。洞上古轍卷上(卍續一二五·三五八上):‘石人衫子破,大地沒人縫。’


    分類:佛學大詞典


    大地四輪


    【大地四輪】據俱舍論分別世品載,器世間(物質世間)之形成,係以四輪所構成,即:(一)風輪,由有情之業力,先於最下依止虛空而生風輪,其廣無數,厚十六億踰繕那;其體堅密,如以金剛輪奮威擊之,則金剛碎而風輪無損。(二)水輪,又由有情之業力,起大雲雨,澍於風輪上,積水成輪,如是水輪於未凝結之位,深有十一億二


    大地是什麽?


    大地是由石頭和土堆積起來的無數的山峰的海洋,是由無數的青草組成的無垠的草原,是由一望無際的黃土構成的平原,是離天很近的廣闊的高原,是由一棵棵的樹木緊密的長在一起而形成的森林,是由白雪覆蓋的茫茫的雪原,是由無數的水滴組成的滔滔的江河和浩瀚的大海……,大地是由高山平原、草原、森林、海洋構成的綜合體,是人類繁衍生息的溫床。


    大地有著豐收的莊稼,有著鮮豔的花朵,有著青青的草地,有著潔白的雪地,有著美味的果子,有著無數的礦藏,有著石油,在江河湖海裏還有無數的魚蝦和海產品等。大地是由果子、莊稼、礦產、石油、水產品組成的美麗的園子。


    大地是多麽的廣闊,多麽的富有,多麽的博大,多麽的豐碩。大地又把自己的博大,自己的廣闊,自己的豐碩,自己的充實濃縮成了一個圓圓的球體。於是這個球體集浩瀚,廣袤,遼闊,豐盈於一體,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富饒,又是那樣的可愛。


    大地不僅美麗富饒,又是那麽的慷慨:它毫無怨言的承載著人類在它的身體上居住,毫無保留的把自己所有的水都奉獻了出來,毫無保留的把自己所有的果實都奉獻了出來,奉獻了它所擁有的全部的肥沃的土地,把它所有的礦藏,油井都奉獻給了人類……大地毫無保留的奉獻了它的所有,大地就像一位仁厚的母親,承載著萬物,承載著人類,哺育著萬物,哺育著人類。大地是那樣的無私,它不僅毫無保留的付出,又付出的那麽的心甘情願。大地又是多麽的可敬。


    大地對於人類是那麽的重要:大地為人類提供了住處,提供了食物。民以食為天,食以大地為本,大地是人生活的根本;大地不僅養育了我們自己,還養育了我們的父輩,養育了我們父輩的父輩,養育了我們的祖先。大地是我們人類的根,是我們人類的母親。


    做為一個母親,大地是慷慨的,但也是多情敏感的。我們人類並不象大地對待我們一樣的對待大地,經常做一些傷害大地的事情,而又做得那樣的理所當然,不以為不妥。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排放汙水,砍伐森林,過分開采等,做這些時我們可曾想到大地母親的感受?當一口口的痰液吐在它的身上時,當一個個垃圾扔在它的身上時,它敏感的神經已經感受到了不快;當帶著難聞氣味的汙水向它傾瀉的時候,當它茂密的森林被砍伐的時候,當它柔弱的身體被無盡開挖的時候,它多愁善感的心已經受到了深深的傷害。但是它並沒有說什麽,它隻是忍受著。因為它是一位母親,它深深的知道,傷害它的都是它的孩子,它能對自己的孩子抱怨什麽呢?因為它愛它的孩子,所以它選擇了包容。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大地母親的包容就忽視了它的感受,我們不能因為大地母親的忍受而讓它受那麽多的委屈。我們要理解大地母親,體諒大地母親,因為它在宇宙這個大家庭中生活的也不容易,生活得也非常辛苦,它也受著其它星球的幹擾與製約。


    我們要在思想上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並在行動上表現出來:在閑暇的時候,我們去為它的花草澆上一點水,為它種上一棵樹,一朵花等,用自己的行動去撫慰大地母親受傷的身體與心靈。即使我們做不到,至少我們不要傷害它。因為它是承載著我們,養育著我們的美麗的富饒的仁厚的多情而又脆弱的我們人類的母親。如果我們真的把自己對大地母親的愛表現在了行動上了,相信大地母親會以更多的物質迴饋我們的。那樣的話,我們的土地會更肥沃,草會更綠,水會更清,


    當我試圖言說大地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敬畏與感激,有了思緒的飄逸和靈魂的莊嚴,因為我麵對著山川草木以及頭頂的星空。關於何為大地的界定,詩人、哲學家和地理學家會有不盡相同的答案,但方向卻是一致的:人類家園建立於其上和其中之處。20世紀一個最偉大並且最終將會影響人類思維方式、從而有可能拯救人類的解釋,是由海德格爾作出的。他把西方技術時代視為剝削和利用對象的地球,作了重新解釋,稱之為大地。海德格爾還認為隻要不把大地當作是“單純被利用和剝削的地方”,“當與此相反它在真正生活的無私精神中得到顯示時,它是神聖的,即神聖的大地,神聖的大地是萬物之母,具有深邃性”(《海德格爾全集》39卷,法蘭克福,1980年,第105頁)。


    大地是一處天地,它擁有一切,包羅萬象,徹上徹下。從日光之熾烈到月色之冷豔,從高山之挺拔到沙粒之細小,從永不停止運動的原子到人類的靈智與精神。它是已知的一切和一切的未知,它的意義始終指向神聖、神秘。


    萊奧波爾德的《大地倫理學》向20世紀及其後的人類所展示的,則是這樣一種充滿生機並貫穿道德倫理觀念的大地景象,他說:“大地倫理學隻是擴大了社會的邊界,把土壤、水域、植物和動物包括其中,或把這些看作是一個完整的集合:大地。”


    正是大地的完整集合,才能使大地成為大地,約略言之,大地是一個共同體,它有土壤,流水為之滋潤,草木的根使其穩固,高山莊嚴地聳峙護衛;人類及別的萬類萬物比鄰而存,在陽光下和月光下勞作並詩意地安居。


    這個神聖的係統已經撕裂、破碎。因此湯因比在畢生的最後一部著作中,憂心忡忡地說“未來很黑暗”,他並且追問道:“誰在謀害大地母親?”答案是“人類――大地的不孝子孫。”


    也許我們可以不必如此悲觀,可是又有誰能否認這樣的斷喝,是當今年代的真正警世之言呢?當臭氧層空洞與日俱增,整個世界酸雨紛紛,1998年春日中國西部風沙線刮起的沙塵暴一路彌漫到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天昏地暗之下我們還能高枕無憂嗎?一個都市人並不知道,知道了也當作耳畔風的數字是:中國的荒漠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裏的速度向前推進。它意味著,每一天、每個月均有綠洲、鄉村被荒沙侵蝕、掩埋,我們緊缺的耕地正大片大片地荒漠化,多少父老鄉親不得不作為生態難民而背井離鄉,有的成為大城市中的乞食者。


    放牧牛羊的草地變成黃沙滾滾了。


    拴馬樁空蕩蕩地在黃沙下迴想。


    沒有了大地的完整集合,哪會有家園與安居呢?


    我曾經踏訪過中國西部風沙線,在民勤和榆林親見了種植三北防護林的艱苦卓絕,人是口幹唇焦的,運樹苗的毛驢拉的驢糞蛋全是沙包蛋,麻雀跟著運水車飛,從十幾歲的孩子到80歲的老人,都默默地看著運水車裏流出的水,那是從山裏、從地下打出來的清水啊,但那是種樹的水!誰也舍不得喝一口,為了多種活一棵樹。那時,種樹者的報酬是每人每天1元1角4分錢,按榆林時價,能買3個小蘋果,4個燒餅,更不用說樹苗、運輸和勞力了。為了什麽呢?沙海中樹著一塊標語牌,寫著:“留得方寸地,讓與子孫耕。”榆林治沙50年,現在一派江南風光,逃難要飯的鄉親都迴來了,已經難得找到一處明沙。


    就在榆林,我在激動與興奮中寫了榆林人治沙曆程的《綠色宣言》,我所拾取的其實也就是幾個腳印,那宣言的實質都在榆林重新完整的大地上,並且可以聽到聖雄甘地的聲音:“地球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但無法滿足人類的貪婪。”


    不可名狀的激動與孤獨


    21世紀的到來,使地球人經曆了一次不可名狀的激動,或者說激情時刻,唱歌、跳舞、飲酒、敲鍾、看日出、紮彩車等等。據《北京晨報》2000年1月9日消息,各國為2000年的到來“散盡千金,幾乎可與治理‘千年蟲’的費用等量齊觀。”在倫敦,光是千年展覽館的興建便花費近10億美元,整個慶祝活動耗資約80億美元。悉尼舉行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煙花燃放表演,慶祝活動花費達100多萬美元。巴黎艾菲爾鐵塔的煙火燃放最具創意,花去200多萬美元。見證世界第一縷新千年曙光的基裏巴斯千年島,為迎接此一時刻也花去了近30萬美元。


    細想起來,此種不可名狀的激動是與孤獨、不安如影相隨的,它已經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統的送舊迎新,而是病態的奢侈與揮霍,不是大地所喜悅的。


    2000年不過是個時間小站,如果沒有詩人的想像,它連一個站台都沒有,同已經過去、尚未過去、將要過去的所有的時間一樣,無不來去匆匆,作白駒過隙狀。對時間最敏感的是人,人生也有涯,宏圖大略、金錢美女、權力寶座均被賦予了時間性,人無不麵臨著這樣的無奈:我的時間已經用完了!偶然地,我會想起這樣的詩句:“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損\/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所以千萬不必去打聽喪鍾為誰而鳴\/喪鍾為你而鳴”(《海明威文集》上海譯文出版社)。喪鍾敲響,我們又何必垂頭喪氣呢?人有生有死,人向死而生,況且還有小生命源源不絕地來到大地上。活著,理應讓關愛的目光從生存的角度去觸摸未來:我們的後人怎樣才能有立足之地?


    我在青海高原漫遊時拜訪過那裏的藏人,他們從不破壞草原,從不獵殺藏羚羊,他們吟著六字真經,虔誠地堆著麻尼台,對於心目中白雪皚皚的聖山,他們以“轉山”,即在山腳下轉來轉去為膜拜,而不會在征服的名義下去登臨絕頂。在藏人心目中,即使是山路邊的一棵老樹也是神聖的,他們會輪流守護,為之轉經。他們對現世的物質要求以溫飽、安居為自覺限度,積德、行善、修行為的是來世。僅從生態學的意義而言,他們珍愛山川大地上一草一木的生活方式便是驚心動魄的,用時下的話說他們真正得到了可持續發展,這塊土地上的子孫有福了。


    也許,我們所有的不安、孤獨、乃至恐懼,既來自對生命與自然的領悟,也源自對人類自身行為的擔憂、後怕。21世紀不是新嫁娘,它不會帶給我們藍藍的天、清清的水、綠綠的樹。相反,荒漠化、大氣汙染與艾滋病卻會同人類一起,進入一個新的世紀。


    不可名狀的激動與孤獨是否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最緊缺的,也許不是物質財富而是沉思默想。


    大地是生命秘密的蟄伏處


    當我們這個星球上生命出現,並各有安居,生命的秘密便也隨之有了居住地。生命敞開,但生命的秘密卻是遮蔽的,生命以機體顯現時,生命的秘密蟄伏。生命的秘密包容著生命的本來意義,引發出種種不安和追問,“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等等,是一切哲學、文學、科學的流出初始。隻有大地才能化生萬物,生命的秘密因而便是大地的秘密,一個沒有秘密的所在不是大地,而且不會有想象。


    人類想像之初,是對生命秘密的遙遠的觸摸和追尋,是原始的、粗糙的、本真的,思緒萬千,莫衷一是。在很長很長的曆史時間中,人類懷有對生命秘密的敬畏,把大地以及大地之上發生的一切,風霜雨雪、四時更替等等,均當做感覺與體驗的對象,而不是妄圖占有。有疑問,有驚訝,有閑暇;便發問,便追問,便爭論;不論勝負,無關榮辱。但人們在大地之上任一角落所看見的一切,都隻是開頭而且似乎永遠是開頭,仿佛讀一本碩大無朋的書,總是在讀那一句卷首語,不是讀不下去,而是它所包含的信息量、神秘感,使人思之無盡、拂之不去,由此發出的想像無窮無盡。


    大地讓生命的秘密蟄伏,又如風如雨一般牽動著人類想像的翅膀,所為何來呢?不妨說那是為了可與地理大發現相提並論的靈智大發現,人類學家幾乎從未提及過的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深長思之:正是莫名其妙的想像,才有了大地生命史上莫名其妙的各種各樣的發現之初。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基於立體圖形中圓形之美,以及人的頭顱是一個大體的圓形而宣稱:地球是圓的。他沒有實證,隻有想像,也不屑於訴諸任何經驗。比畢達哥拉斯更早,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到7世紀的泰臘斯說:“萬物成於水”,而赫拉克利特則認為“萬物源於火”。人們津津樂道達?芬奇的畫作《蒙娜利莎》與《最後的晚餐》,卻鮮有人知他還是在地質學貢獻卓越非凡者。1517年,達?芬奇來到意大利北部的一個運河工地,麵對挖掘出來的層狀岩石及夾雜其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想像的觸覺無意間指向了宇宙洪荒,他驚訝地看見了大地曆史的角色和出場者,雖然它們已經沉默。達?芬奇是這樣敘述化石形成過程的:“當貝殼還在海岸附近的海底時,來自河流的泥沙將貝殼覆蓋並滲入貝殼內部,在泥沙變成岩石的過程中,這些海洋生物的遺體也就成為貝殼化石了。”“化石是過去的生物遺體與海底堆積物一起石化了的東西,以後由於地殼運動而被舉到了高處。”


    達?芬奇正是在讀大地岩層的石頭記時,讀出了地質思想中最為令人激賞的一點:上下岩層中所含化石種類是不一樣的,由此而發的推想便順理成章了:這些岩層是在不同的地質年代裏形成的,它們壘積堆砌,保存著地球曆史的一個片斷,讓大地成為有秘密的大地。


    那是多少興衰更替的故事啊!


    哪裏是古陸?哪裏是古海?


    “滄海桑田”不是形容詞呢,而是地質曆史的記錄,在達?芬奇時代中國的地學思想已經停滯落後,可是在達?芬奇之前幾百年、上千年,中國人的美妙想像,卻早已經叩問過大地秘密蟄伏處的波濤、岩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佬分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火並收藏大佬分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