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嗖嗖嗖……”
第一具發射架上,三十二支火焰箭順利發射出去了。
都沒有後世禮花彈飛向高空時候,那種哨響:咻咻咻。
這個時代誰懂熱——聲耦合燃燒嘛(脈動燃燒)?更不知道氧化劑、笛音劑(主要是苯的原生物)。
朱慈烺更擔心的是:這些火焰箭,能飛去距山崗還有段距離(目測二百來米)的關寧鐵騎士兵那裏嗎?
要知道,加上山崗斜坡範圍,最近敵人距發射架的直線距離足足三百多米!
還要知道的是:這種箭由火藥燃燒推動,飛行過程中受到各種影響,極不穩定,打擊精確度就會極低。
“還有啊,就是箭尾銅管的重量,也影響精度和射程……”
朱慈烺剛想到這個,隻見已達極速的飛箭:尾部那銅管已經自動脫離飛箭,掉落了!
嗬嗬,這才對嘛!
於山崗上,以水平夾角四十多度發射出去的羽箭,這時獲得火藥給予的強大動能,朝關寧鐵騎人馬飛去。
三百米開外,關寧鐵騎還在奔湧而來,準備薈聚更多人馬,然後開始攻擊
——指揮官通過單筒望遠鏡都看清了李自成嘴臉;士兵們都能看到明黃色大傘……
打死,或者活捉了李自成,就是驚天大功一件!
激動的心使人熱血沸騰。
可是,當三十二支利箭落進密集的人馬集群:
一陣“噗呲”聲響過,中箭之人栽下馬去,連中箭的馬,都是站立不穩而趴下了……
嗬嗬,嗬嗬嗬……
三十二支利箭,中標者都超過二十之數——中標率超乎想象!
山崗上,李自成這時通過單筒望遠鏡看到了效果,即給李強豎起了大拇指,還誇讚道:“幹得漂亮!”
朱慈烺再看發射架上,三十二杆火焰箭又已全部塞進了銅管套中了。
李強哪裏顧及到李自成的誇讚啊,他又將發射架後麵的引線點燃了。
這樣的操作效率!兩次發射的間歇時間不過三分鍾左右。
再張望,目送飛箭遠去……
這個方向上的關寧軍,又有二十多個目標中箭。
都可以想象:被帶著強大勢能的一米長重箭射中,人、馬將遭受怎樣的傷害。
眼見著的,這個方向上,原先奔湧最是積極的關寧鐵騎人馬停滯了。
誰能想象得出這麽長、重、強的利箭是用什麽弓、弩發射出來的?能飛行二三百步後,還能給人馬予巨大殺傷!
再向前?利箭的威力更大,極有可能一箭穿倆、貫穿仨……
“誰這麽說過:關寧鐵騎,著重甲,連馬身都有綿甲防護……簡直就是刀槍不入的存在。”
這時,李自成將望遠鏡拿離眼眶,握手裏一揮,難掩喜悅而對朱慈烺言道:
“太子殿下,你看到了嗎?利箭上去,照樣穿透鐵甲、綿甲,將人、馬都給射翻啦!”
朱慈烺點頭,講起了往事:
已己之變時,於北京城外,八千關寧鐵騎對戰十萬入關搶掠的清軍。
八旗軍以優勢兵力,連續向關寧鐵騎進攻。
從早上打到晚間,十萬八旗軍就是沒能消滅關寧鐵騎!
那時候的清軍,雖不及現在,可也具相當強的戰鬥力了。
而關寧鐵騎,人、馬就是這一身防護,讓清軍奈何不得!
“此時,關寧鐵騎的這身防護甲胄,被火器利箭貫穿都有如紙糊的一般!”朱慈烺這樣說過,再又迴顧曆史: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國第四位皇帝,完顏亮,帶著“提馬百萬西湖上”的雄心壯誌,率金國大軍南下滅宋。
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火箭武器對抗金軍。
那種被命名為“霹靂炮”的火箭屢屢重創金軍。
這,就是人類曆史上,宋軍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應該說,這場戰爭的勝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朱慈烺總結道:
“它標誌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我們這個民族,以她的聰明才智,發明了火藥,又首先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時間都過去了將近三百年,到了這個時代,戰爭中還以冷兵器為主呢?”
“看看大明茅元儀編輯的《武備誌》裏關於一窩蜂火焰箭的描述。”
“木桶貯神機箭三十二枚,名曰一窩蜂。可射三百步,總線一燃,眾矢齊發,勢若雷霆之擊,莫敢擋其鋒者。”
“看看,這比宋代曾公亮等編寫的《武經總要》裏,記載的霹靂炮火箭先進多少?”
“太子殿下,你不知防民勝過建長城。這就是曆代帝王統治的基調嗎?有時候連菜刀都要管控,更何況火器乎!”宋獻策如是說道。
李自成讚同宋獻策的說法道:
“南宋時期,應該自宋真宗始,即對火藥高度管控了,還將火藥配方都列入國家最高機密。”
“ 朕也讀過《武經總要》,就是沒發現有朱家小哥你說的那霹靂火箭的記載。”
“以朕猜想:是被刻意給刪除了吧!”
“哦,宋代的金國人,真就是現在滿清人的祖先!”
“朱家小哥,那個完顏亮後來什麽結果?”
“此戰過後,完顏亮於金國上下大失人心。”
宋獻策搶在朱慈烺之前,給李自成予迴答道:
“後來金世宗繼位大金皇帝,完顏元直又發動兵變……”
“完顏亮最終於三十九歲壯年,落得個慘死異地的下場!”
“哼!三十九歲!”李自成哼出重氣,目光淩厲地看向宋獻策。
把個宋獻策嚇得,腳一軟就跪倒在地了,口稱:“皇上!臣罪該萬死!”
大順君臣如此,弄得朱慈烺一時懵逼,隨即想起:李自成明年身死,不就是隻活到三十九歲嗎!
當然了,看到宋獻策那樣,朱慈烺也就明白:之前或許某個神算子一定給李自成有過推算提示,不然……
這個時代,哪怕李自成這種,也是迷信,否則怎會深信“十八子主神器”這樣的讖言?
“敵軍三麵圍攏,怕有上萬鐵騎!”
幸是這時有人這樣嚷出聲,顯出驚慌,李自成才將目光轉向。
他瞪了那文臣一眼,罵道:
“最無用處是書生!平時口若懸河:治國、理政、兵法……好像無所不通。可是,一到節骨眼上就驚慌、無措、甚至為保性命,毫無節操……”
罵得眾文臣都跪下了,卻沒誰認罪,說句“臣等無用”什麽的。
這就令李自成更加地生氣了,“你們這些人,不吭聲氣,不認錯,以為老子沒耐何?”
“真是的,花馬劍久未嚐血腥,這時在這戰場上,它就在鬧騰,迫不及待了。”
“ 咱老子真想拿爾等身體給花馬劍當獵物,試試劍鋒,嚐嚐血腥……”
第一具發射架上,三十二支火焰箭順利發射出去了。
都沒有後世禮花彈飛向高空時候,那種哨響:咻咻咻。
這個時代誰懂熱——聲耦合燃燒嘛(脈動燃燒)?更不知道氧化劑、笛音劑(主要是苯的原生物)。
朱慈烺更擔心的是:這些火焰箭,能飛去距山崗還有段距離(目測二百來米)的關寧鐵騎士兵那裏嗎?
要知道,加上山崗斜坡範圍,最近敵人距發射架的直線距離足足三百多米!
還要知道的是:這種箭由火藥燃燒推動,飛行過程中受到各種影響,極不穩定,打擊精確度就會極低。
“還有啊,就是箭尾銅管的重量,也影響精度和射程……”
朱慈烺剛想到這個,隻見已達極速的飛箭:尾部那銅管已經自動脫離飛箭,掉落了!
嗬嗬,這才對嘛!
於山崗上,以水平夾角四十多度發射出去的羽箭,這時獲得火藥給予的強大動能,朝關寧鐵騎人馬飛去。
三百米開外,關寧鐵騎還在奔湧而來,準備薈聚更多人馬,然後開始攻擊
——指揮官通過單筒望遠鏡都看清了李自成嘴臉;士兵們都能看到明黃色大傘……
打死,或者活捉了李自成,就是驚天大功一件!
激動的心使人熱血沸騰。
可是,當三十二支利箭落進密集的人馬集群:
一陣“噗呲”聲響過,中箭之人栽下馬去,連中箭的馬,都是站立不穩而趴下了……
嗬嗬,嗬嗬嗬……
三十二支利箭,中標者都超過二十之數——中標率超乎想象!
山崗上,李自成這時通過單筒望遠鏡看到了效果,即給李強豎起了大拇指,還誇讚道:“幹得漂亮!”
朱慈烺再看發射架上,三十二杆火焰箭又已全部塞進了銅管套中了。
李強哪裏顧及到李自成的誇讚啊,他又將發射架後麵的引線點燃了。
這樣的操作效率!兩次發射的間歇時間不過三分鍾左右。
再張望,目送飛箭遠去……
這個方向上的關寧軍,又有二十多個目標中箭。
都可以想象:被帶著強大勢能的一米長重箭射中,人、馬將遭受怎樣的傷害。
眼見著的,這個方向上,原先奔湧最是積極的關寧鐵騎人馬停滯了。
誰能想象得出這麽長、重、強的利箭是用什麽弓、弩發射出來的?能飛行二三百步後,還能給人馬予巨大殺傷!
再向前?利箭的威力更大,極有可能一箭穿倆、貫穿仨……
“誰這麽說過:關寧鐵騎,著重甲,連馬身都有綿甲防護……簡直就是刀槍不入的存在。”
這時,李自成將望遠鏡拿離眼眶,握手裏一揮,難掩喜悅而對朱慈烺言道:
“太子殿下,你看到了嗎?利箭上去,照樣穿透鐵甲、綿甲,將人、馬都給射翻啦!”
朱慈烺點頭,講起了往事:
已己之變時,於北京城外,八千關寧鐵騎對戰十萬入關搶掠的清軍。
八旗軍以優勢兵力,連續向關寧鐵騎進攻。
從早上打到晚間,十萬八旗軍就是沒能消滅關寧鐵騎!
那時候的清軍,雖不及現在,可也具相當強的戰鬥力了。
而關寧鐵騎,人、馬就是這一身防護,讓清軍奈何不得!
“此時,關寧鐵騎的這身防護甲胄,被火器利箭貫穿都有如紙糊的一般!”朱慈烺這樣說過,再又迴顧曆史: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國第四位皇帝,完顏亮,帶著“提馬百萬西湖上”的雄心壯誌,率金國大軍南下滅宋。
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火箭武器對抗金軍。
那種被命名為“霹靂炮”的火箭屢屢重創金軍。
這,就是人類曆史上,宋軍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器,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應該說,這場戰爭的勝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朱慈烺總結道:
“它標誌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我們這個民族,以她的聰明才智,發明了火藥,又首先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隻是,不知道為什麽,時間都過去了將近三百年,到了這個時代,戰爭中還以冷兵器為主呢?”
“看看大明茅元儀編輯的《武備誌》裏關於一窩蜂火焰箭的描述。”
“木桶貯神機箭三十二枚,名曰一窩蜂。可射三百步,總線一燃,眾矢齊發,勢若雷霆之擊,莫敢擋其鋒者。”
“看看,這比宋代曾公亮等編寫的《武經總要》裏,記載的霹靂炮火箭先進多少?”
“太子殿下,你不知防民勝過建長城。這就是曆代帝王統治的基調嗎?有時候連菜刀都要管控,更何況火器乎!”宋獻策如是說道。
李自成讚同宋獻策的說法道:
“南宋時期,應該自宋真宗始,即對火藥高度管控了,還將火藥配方都列入國家最高機密。”
“ 朕也讀過《武經總要》,就是沒發現有朱家小哥你說的那霹靂火箭的記載。”
“以朕猜想:是被刻意給刪除了吧!”
“哦,宋代的金國人,真就是現在滿清人的祖先!”
“朱家小哥,那個完顏亮後來什麽結果?”
“此戰過後,完顏亮於金國上下大失人心。”
宋獻策搶在朱慈烺之前,給李自成予迴答道:
“後來金世宗繼位大金皇帝,完顏元直又發動兵變……”
“完顏亮最終於三十九歲壯年,落得個慘死異地的下場!”
“哼!三十九歲!”李自成哼出重氣,目光淩厲地看向宋獻策。
把個宋獻策嚇得,腳一軟就跪倒在地了,口稱:“皇上!臣罪該萬死!”
大順君臣如此,弄得朱慈烺一時懵逼,隨即想起:李自成明年身死,不就是隻活到三十九歲嗎!
當然了,看到宋獻策那樣,朱慈烺也就明白:之前或許某個神算子一定給李自成有過推算提示,不然……
這個時代,哪怕李自成這種,也是迷信,否則怎會深信“十八子主神器”這樣的讖言?
“敵軍三麵圍攏,怕有上萬鐵騎!”
幸是這時有人這樣嚷出聲,顯出驚慌,李自成才將目光轉向。
他瞪了那文臣一眼,罵道:
“最無用處是書生!平時口若懸河:治國、理政、兵法……好像無所不通。可是,一到節骨眼上就驚慌、無措、甚至為保性命,毫無節操……”
罵得眾文臣都跪下了,卻沒誰認罪,說句“臣等無用”什麽的。
這就令李自成更加地生氣了,“你們這些人,不吭聲氣,不認錯,以為老子沒耐何?”
“真是的,花馬劍久未嚐血腥,這時在這戰場上,它就在鬧騰,迫不及待了。”
“ 咱老子真想拿爾等身體給花馬劍當獵物,試試劍鋒,嚐嚐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