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什麽?部隊中還有一支千人規模的火槍隊?”
聽宋獻策講述到此,朱慈烺也是十分地驚訝。
宋獻策即解釋道:
“這也是寧武關戰役,讓我軍付出數萬人傷亡的最大殺器。”
“這些火器完全可以說領先這個時代。也不知周吉遇從何處得來。”
“這也是當時咱們皇上因懼怕寧武關後麵,大同、宣府、居庸關、北京城的守衛部隊都裝備上這種火器……”
“因為擔心大順軍將士再有巨大傷亡,所以要退迴陝西的主要原因。”
“而就在這時,大同守將薑襄送來了降表……”
“清理寧武關城裏,我軍共獲得這種先進火器一千餘支,也就組建起來了這支火槍部隊。”
“遺憾的是此後在大同、宣府、居庸關,甚至北京城京營、兵仗局,軍器司、皇宮中都再不見那種先進火器了。”
“是的,皇宮軍火庫存裏,搜出來了一窩蜂火焰箭這樣的大殺器。可是那些大明庫存的火繩槍卻是陳舊、粗糙得都不堪使用……”
“宋軍師啊,你一直說那一千杆火繩槍先進、先進,到底怎麽個先進法?”朱慈烺問道:
“比起剛才吳三桂軍發射彈丸的那些,有優勢嗎?”
“優勢就在點火方式上!”宋獻策說道:
“之前,我見過的火繩槍都是需要人工點火的。那一千杆火槍啊,是自動點火!”
“自動點火?”朱慈烺又瞪大了雙眼。
“人家製造者啊,是在火槍上裝上了火石……扣動扳機,火門上機關就擦火石,點燃火藥……就將彈丸發射出去了。”宋獻策雙眼放光。
“而且定量火藥用一紙殼包起來,隨取隨用。這樣啊,火藥定量了,彈丸裝填容易了……發射速度快得就不是一點點了……”
“燧發槍!”
朱慈烺都吼出聲來了:
“這確實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火器!於今後二百年間,成為人類由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邁進中的標誌性武器……”
“這也難怪乎周吉遇倚仗此殺器,於寧武關可以造成數萬大順軍將士傷亡!”
“是啊,寧武關大戰後,皇上責成李岩根據周吉遇軍使用這種火器的狀況,研究、製定火槍隊作戰方略。”宋獻策說道:
“根據戚繼光遺傳、周吉遇軍實戰使用,李岩將火槍大隊編成十個百人隊,三個百人隊為一中隊,餘一百人隊為大隊部守衛及機動力量……”
“目前,火槍隊火藥充足!完全可以集中全大隊火槍,給山海城頭上的吳三桂守軍予連續不斷的射擊……讓大順軍將士順利爬上城去!”朱慈烺說道:
“進入西羅城之後,大順軍即是麵臨山海關城寬有二百多步款的關城牆和迎恩門。”
“將火槍部隊編成三個梯隊,一字排開,輪番向關城牆頭上的守軍實施連續不斷的射擊。”
“打得吳三桂軍不敢抬頭和還擊……爬城將士隻要上去城頭,山海關城即是就要攻破了!”
“還有一個法子:西羅城頭那麽多炮,火藥庫儲備的火藥一定很多。”
“進城之後馬上找到火藥庫,將火藥運送到迎恩門前,來個爆破。”
“轟隆一聲,轟塌城門,大順軍將士即刻蜂蛹進去,給已經震暈了的吳三桂守軍一通砍殺……”
“對,就這麽幹!”旁邊的李自成一直豎起耳朵聽著呢。到此,指示李祥道:
“你都聽清楚了吧,快吹嗩呐將戰術傳達到劉宗敏那裏!”
李祥哪敢怠慢啊,立即又是吹響了嗩呐。
信息剛剛發送完畢,山崗上眾人也都聽到了西邊傳來萬馬奔騰的巨大震動、轟鳴。
以李自成帶頭,所有人轉向,就見塵土飛揚,都遮蔽了原先放眼可見的丘陵,小崗、盆穀、道路。
緊接著,人嘶馬鳴。聲先至,血腥味紛至遝來!
這說明:戰鬥離所處山崗如此之近。
“所有將士做好準備,待敵騎兵圍山後,三個方向上同時發射火焰箭,千萬看清了人再行點火,不要誤傷了前來護駕的我軍騎兵部隊………”
李強給他的手下們發布了命令,又親自檢查起麵前的火焰箭發射架。
見軍士們並不慌亂,有條不紊地裝箭(將組裝好的火焰箭塞進長銅管裏,尾部引線串在一起),調整好了發射架方向……
朱慈烺也就鬆弛下來。
作為穿越者,他還真想親自操作、發射一波這種被稱古代戰爭中大殺器的玩意兒。
可他剛剛向發射架邁進兩步,就被李強舉手給阻住,並被告誡道:
“太子殿下退後!這玩意兒點火之後,有可能有個別火焰箭尾會爆管……一旦爆管,會傷及人性命!”
“這樣啊?”朱慈烺停下腳步,就地看著那發射架,突發腦洞,也就說了出來:
“如是根據這玩意兒改進一番,都可以做成火箭炮,發射出去的炮彈落地爆炸,一炸一大片……”
“嗬嗬,那才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大殺器!”
“發射炮彈!落地爆炸!一炸一大片!”
李強看著朱慈烺,將右臂於空中一揮:
“想想都帶勁兒,可惜……太子殿下,您能夠做出來嗎?”
朱慈烺又想了一下,即向李強點頭道:
“應該可以!隻要有合適口徑的炮管,配比最優的火藥……就像禮花彈,發射出去了在空中都是要爆炸的……”
“敵人騎兵發現這座山崗了!”
有人嘶吼,讓李強跑迴去了發射架邊。
斷了思路的朱慈烺,順嘶吼之人那目光望去,就看見了傳說中的關寧鐵騎士兵:
騎著蒙古戰馬、頭戴鐵盔、披身鐵甲、手執長槍、腰挎馬刀,馬屁股兩邊掛著長弓和箭匣……
嗬嗬,個個都是一模一樣的裝扮,分不出官和兵……
可那殺氣,於山崗下,都給山崗上人予一種被虐、被逼的壓抑感。
“真不愧為大明朝最後的倚仗!”
“冷兵器時代最為強悍的特戰部隊!”
對於朱慈烺如此感歎,李自成臉上憂鬱之色微顯,將深邃的目光遠眺出去都帶深深的憂慮。
“雙喜將軍洪福齊天!而且這才幾息時候……再說,我大順八千騎人馬也不是泥揑紙糊的!”
宋獻策寬慰著李自成,這樣說道:
“八千騎保障李過軍兩翼已顯兵力不足,敵從我軍大營後麵發起衝鋒……”
“應該說這時這個方向上我軍力量最是薄弱。”
“所以,關寧鐵騎一下子衝到山崗下來,很正常。”
“嗯!軍師分析得準確、得當、合情合理!”
李自成轉過頭,對李強喊道:
“李強!你一再保證,還在捷軒,補之(李過字)那裏都立有軍令狀……”
“現在,咱老子們看你怎麽使用這些大殺器,給關寧鐵騎予重大殺傷!”
“皇上,您就瞧好吧!”李強應了李自成一聲,舉火把點燃了發射架後麵的火藥引線……
聽宋獻策講述到此,朱慈烺也是十分地驚訝。
宋獻策即解釋道:
“這也是寧武關戰役,讓我軍付出數萬人傷亡的最大殺器。”
“這些火器完全可以說領先這個時代。也不知周吉遇從何處得來。”
“這也是當時咱們皇上因懼怕寧武關後麵,大同、宣府、居庸關、北京城的守衛部隊都裝備上這種火器……”
“因為擔心大順軍將士再有巨大傷亡,所以要退迴陝西的主要原因。”
“而就在這時,大同守將薑襄送來了降表……”
“清理寧武關城裏,我軍共獲得這種先進火器一千餘支,也就組建起來了這支火槍部隊。”
“遺憾的是此後在大同、宣府、居庸關,甚至北京城京營、兵仗局,軍器司、皇宮中都再不見那種先進火器了。”
“是的,皇宮軍火庫存裏,搜出來了一窩蜂火焰箭這樣的大殺器。可是那些大明庫存的火繩槍卻是陳舊、粗糙得都不堪使用……”
“宋軍師啊,你一直說那一千杆火繩槍先進、先進,到底怎麽個先進法?”朱慈烺問道:
“比起剛才吳三桂軍發射彈丸的那些,有優勢嗎?”
“優勢就在點火方式上!”宋獻策說道:
“之前,我見過的火繩槍都是需要人工點火的。那一千杆火槍啊,是自動點火!”
“自動點火?”朱慈烺又瞪大了雙眼。
“人家製造者啊,是在火槍上裝上了火石……扣動扳機,火門上機關就擦火石,點燃火藥……就將彈丸發射出去了。”宋獻策雙眼放光。
“而且定量火藥用一紙殼包起來,隨取隨用。這樣啊,火藥定量了,彈丸裝填容易了……發射速度快得就不是一點點了……”
“燧發槍!”
朱慈烺都吼出聲來了:
“這確實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火器!於今後二百年間,成為人類由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邁進中的標誌性武器……”
“這也難怪乎周吉遇倚仗此殺器,於寧武關可以造成數萬大順軍將士傷亡!”
“是啊,寧武關大戰後,皇上責成李岩根據周吉遇軍使用這種火器的狀況,研究、製定火槍隊作戰方略。”宋獻策說道:
“根據戚繼光遺傳、周吉遇軍實戰使用,李岩將火槍大隊編成十個百人隊,三個百人隊為一中隊,餘一百人隊為大隊部守衛及機動力量……”
“目前,火槍隊火藥充足!完全可以集中全大隊火槍,給山海城頭上的吳三桂守軍予連續不斷的射擊……讓大順軍將士順利爬上城去!”朱慈烺說道:
“進入西羅城之後,大順軍即是麵臨山海關城寬有二百多步款的關城牆和迎恩門。”
“將火槍部隊編成三個梯隊,一字排開,輪番向關城牆頭上的守軍實施連續不斷的射擊。”
“打得吳三桂軍不敢抬頭和還擊……爬城將士隻要上去城頭,山海關城即是就要攻破了!”
“還有一個法子:西羅城頭那麽多炮,火藥庫儲備的火藥一定很多。”
“進城之後馬上找到火藥庫,將火藥運送到迎恩門前,來個爆破。”
“轟隆一聲,轟塌城門,大順軍將士即刻蜂蛹進去,給已經震暈了的吳三桂守軍一通砍殺……”
“對,就這麽幹!”旁邊的李自成一直豎起耳朵聽著呢。到此,指示李祥道:
“你都聽清楚了吧,快吹嗩呐將戰術傳達到劉宗敏那裏!”
李祥哪敢怠慢啊,立即又是吹響了嗩呐。
信息剛剛發送完畢,山崗上眾人也都聽到了西邊傳來萬馬奔騰的巨大震動、轟鳴。
以李自成帶頭,所有人轉向,就見塵土飛揚,都遮蔽了原先放眼可見的丘陵,小崗、盆穀、道路。
緊接著,人嘶馬鳴。聲先至,血腥味紛至遝來!
這說明:戰鬥離所處山崗如此之近。
“所有將士做好準備,待敵騎兵圍山後,三個方向上同時發射火焰箭,千萬看清了人再行點火,不要誤傷了前來護駕的我軍騎兵部隊………”
李強給他的手下們發布了命令,又親自檢查起麵前的火焰箭發射架。
見軍士們並不慌亂,有條不紊地裝箭(將組裝好的火焰箭塞進長銅管裏,尾部引線串在一起),調整好了發射架方向……
朱慈烺也就鬆弛下來。
作為穿越者,他還真想親自操作、發射一波這種被稱古代戰爭中大殺器的玩意兒。
可他剛剛向發射架邁進兩步,就被李強舉手給阻住,並被告誡道:
“太子殿下退後!這玩意兒點火之後,有可能有個別火焰箭尾會爆管……一旦爆管,會傷及人性命!”
“這樣啊?”朱慈烺停下腳步,就地看著那發射架,突發腦洞,也就說了出來:
“如是根據這玩意兒改進一番,都可以做成火箭炮,發射出去的炮彈落地爆炸,一炸一大片……”
“嗬嗬,那才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大殺器!”
“發射炮彈!落地爆炸!一炸一大片!”
李強看著朱慈烺,將右臂於空中一揮:
“想想都帶勁兒,可惜……太子殿下,您能夠做出來嗎?”
朱慈烺又想了一下,即向李強點頭道:
“應該可以!隻要有合適口徑的炮管,配比最優的火藥……就像禮花彈,發射出去了在空中都是要爆炸的……”
“敵人騎兵發現這座山崗了!”
有人嘶吼,讓李強跑迴去了發射架邊。
斷了思路的朱慈烺,順嘶吼之人那目光望去,就看見了傳說中的關寧鐵騎士兵:
騎著蒙古戰馬、頭戴鐵盔、披身鐵甲、手執長槍、腰挎馬刀,馬屁股兩邊掛著長弓和箭匣……
嗬嗬,個個都是一模一樣的裝扮,分不出官和兵……
可那殺氣,於山崗下,都給山崗上人予一種被虐、被逼的壓抑感。
“真不愧為大明朝最後的倚仗!”
“冷兵器時代最為強悍的特戰部隊!”
對於朱慈烺如此感歎,李自成臉上憂鬱之色微顯,將深邃的目光遠眺出去都帶深深的憂慮。
“雙喜將軍洪福齊天!而且這才幾息時候……再說,我大順八千騎人馬也不是泥揑紙糊的!”
宋獻策寬慰著李自成,這樣說道:
“八千騎保障李過軍兩翼已顯兵力不足,敵從我軍大營後麵發起衝鋒……”
“應該說這時這個方向上我軍力量最是薄弱。”
“所以,關寧鐵騎一下子衝到山崗下來,很正常。”
“嗯!軍師分析得準確、得當、合情合理!”
李自成轉過頭,對李強喊道:
“李強!你一再保證,還在捷軒,補之(李過字)那裏都立有軍令狀……”
“現在,咱老子們看你怎麽使用這些大殺器,給關寧鐵騎予重大殺傷!”
“皇上,您就瞧好吧!”李強應了李自成一聲,舉火把點燃了發射架後麵的火藥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