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坑人不諱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信嘴裏喃喃的念叨著李兆剛才所說之話,接著深思的點了點頭,覺得這話看似粗淺,但細細品味起來卻是很有深意。
自從平定燕王之後,韓信便一直很感激李兆,畢竟那位西涼大宗師突然出現,在韓信看來絕對跟李兆的安排脫不了幹係。
雖然韓信幾次詢問李兆此事,李兆都是表示自己啥都不知道,但韓信卻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測。
這位曾經號稱天下第一紈絝的九皇子,實際上才是大唐皇子之中最為深藏不露的一個。
不然為何陛下會對九皇子如此上心,如今誰看不出來,皇上已經是把九皇子當作是儲君來看待,除了沒有給予李兆太子的身份,其他的權力幾乎和太子別無二致,甚至比起之前那位太子,李兆的權柄還要更大,而且皇上對於李兆並沒有任何製衡的手段,這才是最讓人看不透的地方。
謝東陽皺著眉頭看向李兆,本來對於李兆,他已經是另眼相看,覺得就算李兆成為儲君,內閣也可以鼎力支持。
卻是沒想到李兆居然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跟內閣唱反調,居然站在了以韓信為首的武將一邊。
謝東陽突然有一種被負心漢拋棄的感覺...果然,武陽王還是不可信啊!
“陛下,臣還是認為...”
謝東陽剛剛準備開口據理力爭,結果李明乾突然抬手示意他停下來。
接著緩緩說道:“其實朕也是讚同淮陰侯的意思,這打仗並不是權衡利弊,有些時候,有些戰爭,是必須要打的,這並不是關乎朝廷和大唐的顏麵,更多是為了江山社稷。”
李明乾的眼神突然變得淩厲,謝東陽等人頓時感覺如墜冰窖,後背不自覺的發涼。
“謝卿,還有幾位愛卿,你們應該看得明白吧...”
謝東陽並不是傻子,他自然是聽出李明乾話裏的意思,不過作為內閣首輔,他如何能不去權衡利弊,內閣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在左右大唐的未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失誤,那都不是可以輕言承擔的後果。
不過既然皇上都已經開口了,謝東陽也隻得是退迴去,臉色有些許的沉悶。
比起當初那種硬骨頭的處事風格,如今的謝東陽倒是軟了很多,他明白,在很多小事上,皇上並不會與內閣有什麽過多的爭執,而且還會維護內閣的威嚴,但若是在大事上,內閣便不能跟皇上唱反調,不然以如今皇上的脾氣,很有可能會讓內閣這幾個人直接告老還鄉。
朕需要的是一個既能辦事又聽話的內閣,而是一個處處掣肘於朕的絆腳石...
之前的內閣大臣陳嵩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就是曾經被貶到臨安府當府尹的謝東陽,這兩件事都說明李明乾的決心。
隻要你不聽話,那朕不介意換一個人來當內閣大臣,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難道兩條腿的官員還少嗎?
更何況如今的朝堂上有不少有本事的官員,就比如李兆那幾個學生,李明乾並不擔心無人可用。
李兆也是很少見到皇帝老爹這麽強硬的一麵,心中暗道,這皇帝當久了果然會有一種無形之中的壓迫力。
就連李兆剛才都被皇帝老爹的眼神給震懾住了...這還是我那個隻知道抽煙喝酒打牌,而且害怕老婆的老爹嗎?
李明乾迴頭看向李兆,挑了挑眉,不經意間露出一抹賤賤的笑容。
就像是在說,咋樣?你爹我牛逼不?
李兆苦笑著低下頭,恩...沒變,還是我那個熟悉的老爹。
李兆這時候從李明乾的身旁走出來,恭敬的朝謝東陽拱拱手,既然皇帝老爹給別人打了兩棒子,自己這個當兒子的自然要出來給幾顆糖吃,這就是所謂的平衡...
“幾位大人,其實父皇的意思並不是說,要讓朝廷負擔著沉重的軍餉和糧草去打仗。”
李兆微微一笑:“誰說打仗就必須要朝廷出銀子?”
謝東陽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一臉茫然的看著李兆。
“武陽王此話何意?難道打仗不應該朝廷出銀子嗎?不然還能誰出?”
謝東陽又看向李明乾,還沒說話,李明乾已經揮揮手表示拒絕。
“別打朕的主意,朕的內帑也是缺錢得很...”
在場的眾人皆是被李兆搞得一頭霧水,就連韓信也是不知道李兆是何意思。
眼下對於朝廷來說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打仗的軍餉和糧草問題,其中以糧草問題的最為關鍵。
但這並不是說大唐就沒有糧草,隻是說朝廷拿不出來足夠的糧草罷了。
大唐民間那些商賈,尤其是那些大地主,這些人家中哪個不是屯集了大量的糧食。
對於這些人來說,哪怕是等著糧食在倉庫裏長黴,也不會在不賺錢的時候拿出來賣,可以說是把摳門刻進了骨子裏。
隻是朝廷也拿不出什麽名目將這些人的糧食都搶走,這樣做勢必會造成動蕩的局麵。
而李兆所謀劃的,無非就是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的把糧食都交出來,就如同他當初搞拍賣會一樣。
我李某人不僅要你們的糧食,還要你們笑嘻嘻的把糧食送給我,還要在心裏對我感恩戴德,畢竟咱們向來都是講究四個字:以德服人!
李兆拍了拍手,雲淡風輕的開口道:“軍餉和糧草的問題,戶部不用擔心,內務府和外事部會從民間征集。”
蘇文璋臉色疑惑,心裏暗道,莫非這小子又要搞什麽拍賣會?
那些商賈和地主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每一次都上當啊?
“武陽王,難道又要拿陛下的私人物品去民間拍賣?”
李兆笑著道:“蘇師傅,本王又豈是這麽沒有新意的人,拍賣會這種東西,要是搞多了反而就不值錢了,隔了幾年搞一次還可以。”
李明乾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要弄什麽新花樣,不過看到李兆那抹熟悉的笑容,就已經知道,這小子又開始謀劃什麽坑人的主意了。
李兆走到養心殿的中央,抬手道。
“雖然年節剛過,但元宵未過,這年節還不算過完,父皇此前就與我說過,適逢這幾年天下不太平,此次年節便是想要與民同樂一番,原本這件事已經擱置了,不過現在提起,也不算晚。”
李明乾當即認真的點點頭:“恩,對,朕說過...”
自從平定燕王之後,韓信便一直很感激李兆,畢竟那位西涼大宗師突然出現,在韓信看來絕對跟李兆的安排脫不了幹係。
雖然韓信幾次詢問李兆此事,李兆都是表示自己啥都不知道,但韓信卻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猜測。
這位曾經號稱天下第一紈絝的九皇子,實際上才是大唐皇子之中最為深藏不露的一個。
不然為何陛下會對九皇子如此上心,如今誰看不出來,皇上已經是把九皇子當作是儲君來看待,除了沒有給予李兆太子的身份,其他的權力幾乎和太子別無二致,甚至比起之前那位太子,李兆的權柄還要更大,而且皇上對於李兆並沒有任何製衡的手段,這才是最讓人看不透的地方。
謝東陽皺著眉頭看向李兆,本來對於李兆,他已經是另眼相看,覺得就算李兆成為儲君,內閣也可以鼎力支持。
卻是沒想到李兆居然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跟內閣唱反調,居然站在了以韓信為首的武將一邊。
謝東陽突然有一種被負心漢拋棄的感覺...果然,武陽王還是不可信啊!
“陛下,臣還是認為...”
謝東陽剛剛準備開口據理力爭,結果李明乾突然抬手示意他停下來。
接著緩緩說道:“其實朕也是讚同淮陰侯的意思,這打仗並不是權衡利弊,有些時候,有些戰爭,是必須要打的,這並不是關乎朝廷和大唐的顏麵,更多是為了江山社稷。”
李明乾的眼神突然變得淩厲,謝東陽等人頓時感覺如墜冰窖,後背不自覺的發涼。
“謝卿,還有幾位愛卿,你們應該看得明白吧...”
謝東陽並不是傻子,他自然是聽出李明乾話裏的意思,不過作為內閣首輔,他如何能不去權衡利弊,內閣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在左右大唐的未來,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失誤,那都不是可以輕言承擔的後果。
不過既然皇上都已經開口了,謝東陽也隻得是退迴去,臉色有些許的沉悶。
比起當初那種硬骨頭的處事風格,如今的謝東陽倒是軟了很多,他明白,在很多小事上,皇上並不會與內閣有什麽過多的爭執,而且還會維護內閣的威嚴,但若是在大事上,內閣便不能跟皇上唱反調,不然以如今皇上的脾氣,很有可能會讓內閣這幾個人直接告老還鄉。
朕需要的是一個既能辦事又聽話的內閣,而是一個處處掣肘於朕的絆腳石...
之前的內閣大臣陳嵩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就是曾經被貶到臨安府當府尹的謝東陽,這兩件事都說明李明乾的決心。
隻要你不聽話,那朕不介意換一個人來當內閣大臣,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難道兩條腿的官員還少嗎?
更何況如今的朝堂上有不少有本事的官員,就比如李兆那幾個學生,李明乾並不擔心無人可用。
李兆也是很少見到皇帝老爹這麽強硬的一麵,心中暗道,這皇帝當久了果然會有一種無形之中的壓迫力。
就連李兆剛才都被皇帝老爹的眼神給震懾住了...這還是我那個隻知道抽煙喝酒打牌,而且害怕老婆的老爹嗎?
李明乾迴頭看向李兆,挑了挑眉,不經意間露出一抹賤賤的笑容。
就像是在說,咋樣?你爹我牛逼不?
李兆苦笑著低下頭,恩...沒變,還是我那個熟悉的老爹。
李兆這時候從李明乾的身旁走出來,恭敬的朝謝東陽拱拱手,既然皇帝老爹給別人打了兩棒子,自己這個當兒子的自然要出來給幾顆糖吃,這就是所謂的平衡...
“幾位大人,其實父皇的意思並不是說,要讓朝廷負擔著沉重的軍餉和糧草去打仗。”
李兆微微一笑:“誰說打仗就必須要朝廷出銀子?”
謝東陽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一臉茫然的看著李兆。
“武陽王此話何意?難道打仗不應該朝廷出銀子嗎?不然還能誰出?”
謝東陽又看向李明乾,還沒說話,李明乾已經揮揮手表示拒絕。
“別打朕的主意,朕的內帑也是缺錢得很...”
在場的眾人皆是被李兆搞得一頭霧水,就連韓信也是不知道李兆是何意思。
眼下對於朝廷來說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打仗的軍餉和糧草問題,其中以糧草問題的最為關鍵。
但這並不是說大唐就沒有糧草,隻是說朝廷拿不出來足夠的糧草罷了。
大唐民間那些商賈,尤其是那些大地主,這些人家中哪個不是屯集了大量的糧食。
對於這些人來說,哪怕是等著糧食在倉庫裏長黴,也不會在不賺錢的時候拿出來賣,可以說是把摳門刻進了骨子裏。
隻是朝廷也拿不出什麽名目將這些人的糧食都搶走,這樣做勢必會造成動蕩的局麵。
而李兆所謀劃的,無非就是讓這些人心甘情願的把糧食都交出來,就如同他當初搞拍賣會一樣。
我李某人不僅要你們的糧食,還要你們笑嘻嘻的把糧食送給我,還要在心裏對我感恩戴德,畢竟咱們向來都是講究四個字:以德服人!
李兆拍了拍手,雲淡風輕的開口道:“軍餉和糧草的問題,戶部不用擔心,內務府和外事部會從民間征集。”
蘇文璋臉色疑惑,心裏暗道,莫非這小子又要搞什麽拍賣會?
那些商賈和地主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每一次都上當啊?
“武陽王,難道又要拿陛下的私人物品去民間拍賣?”
李兆笑著道:“蘇師傅,本王又豈是這麽沒有新意的人,拍賣會這種東西,要是搞多了反而就不值錢了,隔了幾年搞一次還可以。”
李明乾雖然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要弄什麽新花樣,不過看到李兆那抹熟悉的笑容,就已經知道,這小子又開始謀劃什麽坑人的主意了。
李兆走到養心殿的中央,抬手道。
“雖然年節剛過,但元宵未過,這年節還不算過完,父皇此前就與我說過,適逢這幾年天下不太平,此次年節便是想要與民同樂一番,原本這件事已經擱置了,不過現在提起,也不算晚。”
李明乾當即認真的點點頭:“恩,對,朕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