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東進侵犯大唐,這在原著中也是既定曆史進程會發生的事情,而且是在老二登基之後的第三年,換成現在的時間線也得是六年之後的事情。


    原本李兆也將此事放在了布局之中,隻是沒想到會來得如此突然。


    而且軍報中所提及的信息與原著中李兆所了解的並無太多差錯,由吐蕃的大將軍德讚貢布率兵四十萬東進大唐,分兵兩路,分別從崇州關以及雀嘴關發起攻勢。


    西南邊軍的日常屯集兵力便有六十萬大軍,看起來是大唐這邊占據了兵力優勢,但實際上卻不盡然。


    六十萬大軍要駐守西南邊關八座關隘,同時還是防備西南的內亂...西南遠離同樣是遠離中原 ,在大唐收複此地後,最為頭疼的問題當屬西南當地的土司問題,這些土司即是當地的土人政權,如今登記在冊的土司便有三百多個,他們遍布西南各地。


    自李明乾登基之初後,謝東陽等人便提議在西南推進改土歸流的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襲製度,改成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接著又派遣大量官吏對當進行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核實賦稅,如此一來消除土司對西南的影響力。


    但這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時常便會麵臨土司突然的叛亂,沐王府幾次三番出兵平叛,但效果也僅僅是治標不治本。


    平日裏有沐王府坐鎮西南,這些土司即便對大唐有不臣之心,也隻能假意裝孫子,但若是一旦出了什麽問題,不用懷疑,這些土司絕對會帶著人在西南邊軍的背後捅刀子...


    六十萬西南邊軍看似鐵塊一板,實際上卻並不如看上去那般密不透風。


    而德讚貢布所選擇的兩座關隘,中間相距上百裏,就是想要讓西南邊軍首尾不能照應,短時間內無法同時增派兵力。


    養心殿


    李明乾將軍報遞給身旁的李兆,接著目光看向幾位內閣大臣,又朝一側的韓信和沐斌看了一眼。


    “諸位愛卿,吐蕃來犯,可有良策啊。”


    謝東陽拱手迴道:“陛下,吐蕃突然來犯,此前並未任何預兆,在臣看來,這其中必定有所隱情,吐蕃看似來勢洶洶的召集了四十萬大軍,但以臣之見,並不是要與大唐徹底開戰。”


    謝東陽說的話彎彎繞繞,但話裏的意思也很明確,那就是能不打就不打,能和談就不要浪費兵力和糧草。


    這其實也並不是謝東陽等人懦弱,大唐的文官沒有畏懼戰爭的人,畢竟這些人都是經曆那場南北之戰的,他們並不是貪生怕死的腐儒。


    不過謝東陽意欲和談也是真的,但他卻是擔心一旦開戰,那國庫勢必要增加負擔,如今到處都要花費銀子,哪兒去找那麽多軍餉和糧草。


    至於增加賦稅,眼下內亂剛剛平息,再加上去歲兩年的天災,朝廷年前才下旨與民休養生息,如今若是在臨時增加賦稅,那豈不是把朝廷置於尷尬之地...


    蘇文璋亦是抬手道:“陛下,以西南邊軍的兵力,想要守住城池並非難事,吐蕃此番奔襲千裏而來,其戰線過長,糧草輜重必然是累贅,隻要據城不戰,便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史遷也是難得站在了謝東陽這一邊,同樣是開口道:“陛下,吐蕃那關外之地並不富饒,即便咱們派兵打下來,對大唐也是毫無用處,無非是耗費兵力駐守,還要時時擔心吐蕃的反撲,臣也同兩位大人持同樣的觀點,據城不戰,方為上上策。”


    張居正剛準備說點什麽,卻是看了一眼李兆,發現自家王爺朝自己微微搖頭,張居正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但還是將到了嘴邊的話收迴去。


    李明乾並沒有反駁這幾人的意見,點了點頭,接著看向韓信。


    “淮陰侯覺得如何?”


    作為大唐的軍神,平定燕王叛亂的首功之臣,即便韓信幾十年未曾踏入朝堂,但如今依然是擁有很高的話語權。


    文官武將向來是不和睦的,但謝東陽等人對於韓信還是十分敬重。


    韓信眯著眼睛歎了口氣,接著說道:“迴稟陛下,以臣看來,此戰可以不打,並無不妥...”


    謝東陽等人剛剛鬆了口氣,結果韓信馬上就話鋒一轉。


    “但臣認為,不打便是示弱以人,若是我大唐連吐蕃這四十萬人都處置不了,那還如何抵抗西涼的八十萬鐵騎!”


    韓信的語氣平靜,但說話間卻有一股無形的威勢浮現在身上,霎那間宛如在背後看見了鐵骨錚錚的戰場,這就是一代軍神的不怒自威的氣場。


    謝東陽苦澀的舔了舔嘴角,暗道,果然淮陰侯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淮陰侯,讓他不戰,那對他來說等於是戰敗...


    沐斌作為韓信的忠實小粉絲,自然是完全跟著自己偶像的步伐走。


    “西南六十萬邊軍,隨時可以出關迎戰,陛下放心,吐蕃大軍不過是爾爾!”


    李明乾同樣沒有發表任何看法,隻是平靜的點點頭,手指敲打著桌案,看似漫不經心的望著窗外的雪景。


    “老九,說說吧,讓你進宮來,可不是讓你當個聽客的。”


    李兆嘴角微微抽搐,雖然知道皇帝老爹不會讓自己打醬油,但還是忍不住想要撂挑子。


    其實進宮前李兆的想法與謝東陽等人一樣,眼下並不是和吐蕃開戰的好時機,或者說此時開戰,對於大唐來說是利大於弊,無形中增添了朝廷的負擔。


    但就在剛才韓信那番話說完之後,李兆卻是轉變了想法,當然,李兆並不是為了顧忌大唐的顏麵。


    而是對於大唐的士兵來說,這一場戰爭的勝利,意義遠在權衡利弊的布局之上。


    剛剛經曆了西北叛亂,皇子造反,藩王作亂,各地民間叛逆,此時的大唐內部看似平靜,但依然是人心惶惶。


    這一戰若是勝了,無疑是在彰顯大唐的國力,以此來提升軍民的信心,同時也能鎮壓那些躲在暗處的宵小之輩。


    李兆沉默了片刻,笑著說道:“各位大人都說得有道理,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我覺得...此戰可以打,應該打,而且必須要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魚加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魚加麵並收藏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