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軍事會議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輪,“大唐鹽票”發行五十萬,采用五文、十文、二十文等不同麵額,主要用於日常消費。
紙鈔發行工作,李煜交給了侯無雙負責,同時責令潘佑建立“紙鈔局”,從工部調撥幾名樞機(會計一類)人員,這也算“南唐央行”的第一任班底。
為了增強“大唐鹽票”的吸引力,李煜要求銅錢與紙鈔兌換時,采用“逢五讓一”的方式,也就是老百姓拿五文銅錢去兌換,可以得到麵額為六文的紙鈔,從“貪小便宜”的心理出發,可以采集人們兌換的積極性。
最重要的,當然是要確保“大唐鹽票”能夠買到鹽!
這會兒,鹽多的是……
於是,凡是“五大商號”及相關的店鋪,都貼出告示,最大程度擴大宣傳麵,很短時間內,金陵及周邊的老百姓都知道有這麽一種神奇的紙片。
多數老百姓是窮困的,手裏那點錢,肯定不會冒險,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有人兌換了“大唐鹽票”之後,立即就去買鹽,生怕上當受騙。
結果,不僅能夠買到,“大唐鹽票”還比銅錢增值!這一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巨大轟動。
不僅如此,“五大商號”及控製下的店鋪中,也可以用鹽票購買其他東西,比如茶葉、醬醋、調料等,在一開始發行的狀態下,“大唐鹽票”就像是連鎖商超推出的購物卡,隻要認準店鋪,就能消費!
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即便是基於特定的目的,也很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效果。
比如,現代電子支付出現後,它不僅讓消費變得更加便捷,也意外地消滅了扒手,因為人們都不帶錢包了。
“大唐鹽票”的出現,也是如此,凡是承認它購買力的店鋪,生意就會更多,原因無他,紙鈔比銅錢攜帶更方便,買到的東西也更多。
隨著時間推移,其他商鋪為了自己的生意,也得被迫接受“大唐鹽票”。
隻要保持穩定的貨幣政策,不斷擴充錨定物,整個國家的財政將會得以改善,對於李煜來說,軍費將不是問題,治貪也更加容易。
處理完印鈔事宜,李煜關注的重心,就全部放在了泉州方麵,目前,清源軍才是威脅南唐的關鍵所在。
一個人腳底下長了個膿瘡,注定是走不遠的。
如果不考慮“馬楚”的地盤,南唐現在的疆域形狀,就像是一條大腿,“腳底板”的位置,就是泉州!而留從效的清源軍,就是那顆膿瘡。
至於南漢,充其量是個腳墊子。
定安元年,二月廿六,宣政殿中。
這一日,上朝議事的全都是武將,包括李煜自己,也穿了一身戎裝。
到場人員,包括鎮海節度使林仁肇,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元清,天策軍都虞侯張雄,天威軍都虞侯劉崇諒,天命軍都虞侯鍾林,神衛軍都虞侯朱令贇,樞密院參議大夫劉政諮,鎮國將軍兼中書令何敬洙等,基本包含了李煜所掌控的全部南唐軍事力量將領。
一群武將開會,不用那麽多彎彎繞。
李煜單刀直入,說道:“諸位將軍,劉鋹扣留了龔慎儀,對我大唐極盡侮辱之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本王已經決定發兵征討,今日議事,隻商討如何攻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誰有不同意見,就憋迴去!今天是讓你們出主意的,不是來質疑的。
事實上,也沒人質疑,從“後周動亂”之後,這位太子爺的一係列操作,所有人都看在眼裏,也暗暗的覺得,大唐複興有望。
眾人都看向劉政諮,他是樞密院任職的,樞密院是南唐最高軍事機構,他又是太子眼前的紅人。
“太子殿下,劉氏偽漢,上有辱天朝、下不得民心,天下有德之人當群起而討之,大唐義不容辭!隻是,劉漢經營多年,境內六十餘州,若要占領全境並非易事。”
李煜說道:“馬楚自歸附我大唐以來,疆域自然也歸屬大唐,如今,昭、桂、連、賀、郴等地,卻被劉鋹占據,必須要奪迴來。”
眾將領表示認同,他們都知道,韓熙載被任命為“招撫使”,正在湖南境內到處招降呢!
啥叫招降?光憑一張嘴嗎?戰場上得不到的地盤,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先定下基調,給攻打劉鋹尋找合法性,下麵就是戰術問題了。
“諸位將軍,各位有何高見?”
這次,眾人又將目光投向了何敬洙。
何敬洙雖然領兵不多、才能平庸,可一眾武將當中,他的官位最高!
“殿下,各位同僚,以在下看來,劉漢盡占嶺南之地,發兵攻打極為不便,而劉漢國都興王府(廣州)臨海,水路征討方為上策。”
應該說,何敬洙的建議很科學,是“直搗黃龍”的打法。
曆史上,劉鋹正是因為聽說北宋要進攻興王府,才驚慌失措,立即啟用長期遭受冷遇的潘崇徹,可潘崇徹當時已經有了投降之意,南漢滅亡隨即進入了倒計時。
但這一方案,對於南唐來說有一個現實困難,南部兵力稀少,唯一的出海口又在留從效手裏控製著。
更何況,當年北宋滅掉南漢,是從湖南境內發兵的,交通更為便利。
而當前,南唐並沒有徹底擺平“馬楚”(湖南境內)的勢力,要入境作戰,隻能取虔州-會昌-上杭一線,一方麵,這一線與南漢的戰略重地雄州、敬州等地接壤,要長驅直入興王府,談何容易?
另一方麵,李煜壓根就沒打算真打!其餘人不清楚,劉政諮很明白,太子殿下的真正目標是奪取泉州、漳州,滅掉留從效。
劉政諮說道:“百勝節度使據守虔州(贛州市),以收複馬楚故地的名義,進攻上猶-崇義-汝城-郴州一線,沿途設伏,調動劉漢雄州兵馬,圍點打援,諸位意下如何?”
林仁肇原為閩國將領,對嶺南方麵的情況了解較多,他肯定道:“雄州防禦使、西北麵都統潘崇徹雖是一員虎將,但君臣不和,劉鋹對他多有猜忌,善用攻心計,很容易攪動嶺南局勢。”
隻是,雄州是南漢的東北門戶,潘崇徹一動,留從效也必然會跟著動,潘崇徹無論是處於邊境安全,還是企圖自保,都會謹慎對待南唐進攻郴州的舉動。
根據曆史上潘崇徹的舉動,他大概會“稱病不出”,隻派出少量軍隊前去支援,真正的防禦中心,仍然會放在東邊的清源軍身上,以及北邊的會昌-上杭一線。
要知道,百勝軍也有上萬兵力駐守,潘崇徹的壓力並不小。
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調動留從效參與進來,清源軍統治下的南安、同安、龍岩、龍溪等十二縣,完全可以從水路並進,尤其南漢饒平與清源軍詔安兩個地方,僅僅隔著一道水關。
朱令贇開口:“殿下,何不詔令清源軍從詔安灣進發,隻要在沿海鬧出點動靜,陸上進攻壓力就會減小很多。”
詔安灣臨近詔安縣,南出城州島,就能快速進入大埕灣,近處可以攻占潮州入海口,遠則逆流而上,讓南漢敬州(梅州市)、循州、齊昌府等失去韓江屏障。
李煜卻搖搖頭,反問:“朱虞侯,我軍可有海戰能力?隻怕到時候,會受製於人。”
這個人,不用說,自然是留從效了,他說怎麽打就怎麽打,就算不派兵,又能如何?
朱令贇一皺眉:“殿下,若征討劉漢,刻意迴避清源軍,恐怕是行不通了。”
李煜點點頭,說道:“朱虞侯所言極是,為今之計,先要打出樣子來,斷絕清源軍的幻想,讓留從效真心實意地參與進來。當然,也可以讓渡一些地盤——”
最後“地盤”兩個字,李煜把聲音加重、拖長,為的是看眾將領的反應。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這一場軍事會議的“隱含目標”。
劉崇諒、李元清、張雄、鍾林等人,聽了都一皺眉,表情就說明“不同意”,何敬洙不置可否,朱令贇倒是表現的更為激烈。
“太子殿下,虔州守軍不少,金陵這邊調配得當,奪取馬楚失地不成問題,萬萬不可便宜了留從效啊!”
朱令贇心心念念的“百勝軍節度使”地位,就取決於這一場戰爭了,他可不願意留從效分一杯羹。
紙鈔發行工作,李煜交給了侯無雙負責,同時責令潘佑建立“紙鈔局”,從工部調撥幾名樞機(會計一類)人員,這也算“南唐央行”的第一任班底。
為了增強“大唐鹽票”的吸引力,李煜要求銅錢與紙鈔兌換時,采用“逢五讓一”的方式,也就是老百姓拿五文銅錢去兌換,可以得到麵額為六文的紙鈔,從“貪小便宜”的心理出發,可以采集人們兌換的積極性。
最重要的,當然是要確保“大唐鹽票”能夠買到鹽!
這會兒,鹽多的是……
於是,凡是“五大商號”及相關的店鋪,都貼出告示,最大程度擴大宣傳麵,很短時間內,金陵及周邊的老百姓都知道有這麽一種神奇的紙片。
多數老百姓是窮困的,手裏那點錢,肯定不會冒險,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有人兌換了“大唐鹽票”之後,立即就去買鹽,生怕上當受騙。
結果,不僅能夠買到,“大唐鹽票”還比銅錢增值!這一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巨大轟動。
不僅如此,“五大商號”及控製下的店鋪中,也可以用鹽票購買其他東西,比如茶葉、醬醋、調料等,在一開始發行的狀態下,“大唐鹽票”就像是連鎖商超推出的購物卡,隻要認準店鋪,就能消費!
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即便是基於特定的目的,也很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效果。
比如,現代電子支付出現後,它不僅讓消費變得更加便捷,也意外地消滅了扒手,因為人們都不帶錢包了。
“大唐鹽票”的出現,也是如此,凡是承認它購買力的店鋪,生意就會更多,原因無他,紙鈔比銅錢攜帶更方便,買到的東西也更多。
隨著時間推移,其他商鋪為了自己的生意,也得被迫接受“大唐鹽票”。
隻要保持穩定的貨幣政策,不斷擴充錨定物,整個國家的財政將會得以改善,對於李煜來說,軍費將不是問題,治貪也更加容易。
處理完印鈔事宜,李煜關注的重心,就全部放在了泉州方麵,目前,清源軍才是威脅南唐的關鍵所在。
一個人腳底下長了個膿瘡,注定是走不遠的。
如果不考慮“馬楚”的地盤,南唐現在的疆域形狀,就像是一條大腿,“腳底板”的位置,就是泉州!而留從效的清源軍,就是那顆膿瘡。
至於南漢,充其量是個腳墊子。
定安元年,二月廿六,宣政殿中。
這一日,上朝議事的全都是武將,包括李煜自己,也穿了一身戎裝。
到場人員,包括鎮海節度使林仁肇,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元清,天策軍都虞侯張雄,天威軍都虞侯劉崇諒,天命軍都虞侯鍾林,神衛軍都虞侯朱令贇,樞密院參議大夫劉政諮,鎮國將軍兼中書令何敬洙等,基本包含了李煜所掌控的全部南唐軍事力量將領。
一群武將開會,不用那麽多彎彎繞。
李煜單刀直入,說道:“諸位將軍,劉鋹扣留了龔慎儀,對我大唐極盡侮辱之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本王已經決定發兵征討,今日議事,隻商討如何攻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誰有不同意見,就憋迴去!今天是讓你們出主意的,不是來質疑的。
事實上,也沒人質疑,從“後周動亂”之後,這位太子爺的一係列操作,所有人都看在眼裏,也暗暗的覺得,大唐複興有望。
眾人都看向劉政諮,他是樞密院任職的,樞密院是南唐最高軍事機構,他又是太子眼前的紅人。
“太子殿下,劉氏偽漢,上有辱天朝、下不得民心,天下有德之人當群起而討之,大唐義不容辭!隻是,劉漢經營多年,境內六十餘州,若要占領全境並非易事。”
李煜說道:“馬楚自歸附我大唐以來,疆域自然也歸屬大唐,如今,昭、桂、連、賀、郴等地,卻被劉鋹占據,必須要奪迴來。”
眾將領表示認同,他們都知道,韓熙載被任命為“招撫使”,正在湖南境內到處招降呢!
啥叫招降?光憑一張嘴嗎?戰場上得不到的地盤,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先定下基調,給攻打劉鋹尋找合法性,下麵就是戰術問題了。
“諸位將軍,各位有何高見?”
這次,眾人又將目光投向了何敬洙。
何敬洙雖然領兵不多、才能平庸,可一眾武將當中,他的官位最高!
“殿下,各位同僚,以在下看來,劉漢盡占嶺南之地,發兵攻打極為不便,而劉漢國都興王府(廣州)臨海,水路征討方為上策。”
應該說,何敬洙的建議很科學,是“直搗黃龍”的打法。
曆史上,劉鋹正是因為聽說北宋要進攻興王府,才驚慌失措,立即啟用長期遭受冷遇的潘崇徹,可潘崇徹當時已經有了投降之意,南漢滅亡隨即進入了倒計時。
但這一方案,對於南唐來說有一個現實困難,南部兵力稀少,唯一的出海口又在留從效手裏控製著。
更何況,當年北宋滅掉南漢,是從湖南境內發兵的,交通更為便利。
而當前,南唐並沒有徹底擺平“馬楚”(湖南境內)的勢力,要入境作戰,隻能取虔州-會昌-上杭一線,一方麵,這一線與南漢的戰略重地雄州、敬州等地接壤,要長驅直入興王府,談何容易?
另一方麵,李煜壓根就沒打算真打!其餘人不清楚,劉政諮很明白,太子殿下的真正目標是奪取泉州、漳州,滅掉留從效。
劉政諮說道:“百勝節度使據守虔州(贛州市),以收複馬楚故地的名義,進攻上猶-崇義-汝城-郴州一線,沿途設伏,調動劉漢雄州兵馬,圍點打援,諸位意下如何?”
林仁肇原為閩國將領,對嶺南方麵的情況了解較多,他肯定道:“雄州防禦使、西北麵都統潘崇徹雖是一員虎將,但君臣不和,劉鋹對他多有猜忌,善用攻心計,很容易攪動嶺南局勢。”
隻是,雄州是南漢的東北門戶,潘崇徹一動,留從效也必然會跟著動,潘崇徹無論是處於邊境安全,還是企圖自保,都會謹慎對待南唐進攻郴州的舉動。
根據曆史上潘崇徹的舉動,他大概會“稱病不出”,隻派出少量軍隊前去支援,真正的防禦中心,仍然會放在東邊的清源軍身上,以及北邊的會昌-上杭一線。
要知道,百勝軍也有上萬兵力駐守,潘崇徹的壓力並不小。
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調動留從效參與進來,清源軍統治下的南安、同安、龍岩、龍溪等十二縣,完全可以從水路並進,尤其南漢饒平與清源軍詔安兩個地方,僅僅隔著一道水關。
朱令贇開口:“殿下,何不詔令清源軍從詔安灣進發,隻要在沿海鬧出點動靜,陸上進攻壓力就會減小很多。”
詔安灣臨近詔安縣,南出城州島,就能快速進入大埕灣,近處可以攻占潮州入海口,遠則逆流而上,讓南漢敬州(梅州市)、循州、齊昌府等失去韓江屏障。
李煜卻搖搖頭,反問:“朱虞侯,我軍可有海戰能力?隻怕到時候,會受製於人。”
這個人,不用說,自然是留從效了,他說怎麽打就怎麽打,就算不派兵,又能如何?
朱令贇一皺眉:“殿下,若征討劉漢,刻意迴避清源軍,恐怕是行不通了。”
李煜點點頭,說道:“朱虞侯所言極是,為今之計,先要打出樣子來,斷絕清源軍的幻想,讓留從效真心實意地參與進來。當然,也可以讓渡一些地盤——”
最後“地盤”兩個字,李煜把聲音加重、拖長,為的是看眾將領的反應。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這一場軍事會議的“隱含目標”。
劉崇諒、李元清、張雄、鍾林等人,聽了都一皺眉,表情就說明“不同意”,何敬洙不置可否,朱令贇倒是表現的更為激烈。
“太子殿下,虔州守軍不少,金陵這邊調配得當,奪取馬楚失地不成問題,萬萬不可便宜了留從效啊!”
朱令贇心心念念的“百勝軍節度使”地位,就取決於這一場戰爭了,他可不願意留從效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