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邀買人心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李煜不是南唐太子,蕭衍一定會把他腦袋擰下來,一路從江南踢迴草原!
說話說一半,剛吊起來胃口,又潑一盆冷水,等你死心了,又灌了一口迷魂湯,讓你活過來。
“太子殿下,我脾氣不好。”
見蕭衍擼胳膊挽袖子,李煜趕緊站起來,笑盈盈地說:“莫急,莫急,我們到禪房詳聊。”
“就在這兒說!”
李煜無奈,但絲毫不生氣,反而覺得這蕭衍很可愛。
“郭榮北伐未果,隻因病重之故,他雖然先行一步迴到汴梁,但大軍行動遲緩,糧草輜重根本不能快速轉運,加上已經占據幽雲數個要地,也會考慮駐兵防守。根據我所收到的線報,定州、鎮州兩地是周軍的糧草輜重存放之地,隻要時機恰當,取兩萬兵馬南下,即可一舉拿下。”
“你的意思是,搶糧?”
蕭衍差點被氣笑了,這種餿主意還用你出,如果能搶的過來,早動手了!
自古大軍出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凡是軍旅中人都知道糧倉的重要性,哪個不是派重兵把守?
“沒錯。”
“太子殿下,你久居深宮,大概沒有到過戰場吧!”
見蕭衍揶揄自己,李煜好不生氣,很真誠的點點頭。
“那好,你可知道定州、鎮州是屯兵重地!兩地加起來有五萬之眾,雖然距離我朝邊境不算遠,可背後就是冀州,駐守那裏的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手握十萬勁旅!冀州距離定、鎮兩州不過一天路程,一旦邊境有個風吹草動,定然是蜂擁而至!就算是我們把糧食搶到了,總的運走吧,你覺得戰馬快還是馬車快?”
李煜安靜地等他說完,然後解惑:“將軍所言極是,不過,我可沒說讓你們從邊境出發,直取二州。”
“怎講?”
“隻需要與劉鈞(北漢)聯手即可!一路人馬借道靈丘,隱藏在定州西北。另一路人馬進入忻州,駐守白馬嶺以待時機。待到糧草到手,迅速轉進漢境,至於周兵追趕,隻需要以逸待勞、沿途截擊。”
“不錯,此計可行,隻是劉鈞好歹也是一國之君,他怎麽會允許我軍借道?”
“將軍,要說缺糧,劉漢比你契丹缺得更厲害!屆時,隻要許諾分給劉鈞一部分,還怕他不同意?”
蕭衍眼前一亮,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笑道:“對啊”。
可轉念一想,神情又肅穆起來,死盯著李煜看,總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是在給自己下套。沒錯,定州、鎮州兩地確實存有大批糧草,可一旦動手去搶,必然要造成大量傷亡。
這是去搶軍糧,不是去搶老百姓!
李煜看出他的心思,伸出三個手指,說道:“此事要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借道劉漢可謂地利,貴國求糧心切、眾將一心,可謂人和,至於這天時……”
“殿下請賜教!”
“不急,不急。”李煜微微一笑,“我還需要線報,時機一到,定然會提前通知將軍,屆時可保證貴軍不費吹灰之力,也不會損兵折將!”
蕭衍臉黑,踢李煜腦袋的衝動又冒上來了!
搞了半天,還是口惠而實不至,你一頓忽悠,我就信了?就算我蕭衍傻,契丹朝中的大臣也全是傻子?什麽時機未到,什麽不費吹灰之力,你打過仗嗎?
李煜察覺到蕭衍的不悅,但沒有立即安撫,他很了解這種魯莽武將的秉性,愛鑽牛角尖,一條道跑到黑,你越是給他解釋,他就越懷疑。
旋即,兩人又在濟安寺內閑遊,一個輕鬆愉悅,不時讚歎禪院風光,一個眉頭緊鎖,對四周景物毫無興趣。
一直來到後堂,一處廂房門前,清風正垂手而立,似乎等待很久了。
“殿下,蕭將軍,香茗已經備好。”
清風迎上來請安,李煜環顧四周後,擺擺手讓他退下,並不忘叮囑一句:“嚴加防範,不許任何人靠近!”
“是!”
室內十分清靜,檀香嫋嫋,茶香陣陣,看得出來是提前打掃一番,但牆壁斑駁,家具陳舊,給人一種落魄的感覺。
“將軍,請茶。”
蕭衍漫不經心地端起茶杯,剛喝一口,聽李煜說了一句:“將軍不怕茶水有毒嗎?”
“噗——!”
氛圍瞬間緊張起來,蕭衍習慣地往自己腰間摸去,又想起早上出來時,已經把佩刀解下來了。
廢話,一國太子相邀出行,你帶把刀是什麽企圖?
一抬頭,卻見李煜慢悠悠地喝著茶水,懸著的心慢慢放下來。
“太子殿下,意欲何為?!”
李煜給蕭衍重新倒了一杯茶,說道:“我若是想要害將軍,也不會用下毒這種方法,放心就是。”
蕭衍將信將疑,手握茶杯,仍保持警覺。
“搶糧之計,我知道將軍心存懷疑,擔心我國從中作梗,對嗎?”
“既然太子提起來,我倒要問問,難道毫無私心?
“若懷私心,何必救人?”
李煜言畢,從懷中拿出一疊紙,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說道:“將軍請過目。”
那是楊凱、荊斌二人的口供!
根據二人供述,自蕭衍啟程前往南唐,整個過程都被人監視。原來後周在契丹滲透大量間諜,還有不少就是契丹貴族、大臣,早已經被郭榮收買。此次暗殺活動,負責人是荊罕儒,執行者是荊斌,策應者是楊凱,目的就是為了讓南唐與契丹徹底斷絕交往,為後周平定北方創造有利條件。
供詞中還寫到,一旦金陵城內的行動失敗,荊斌會在護送契丹使團迴國的途中,在水路發動攻擊,屆時荊罕儒從江北調遣兵將、改頭換麵,荊斌則將契丹人困在江寧大營中,待到事成之後,如果南唐追責,可以將責任拋給後周一方,保證荊斌等人繼續潛伏、以作內應,但契丹是無論如何不會相信的,仍然可以起到離間兩國的目的。
越往下看,蕭衍的臉越黑,腦門青筋都蹦起來了,恨不能將招供之人碎屍萬段。
“人呢,這些宵小之輩在哪兒?!”
“已經伏法。”
“難道……是太子殿下救了我等?”
李煜微微一笑,隻說了一句:“賊人甚是兇猛。”
蕭衍愣住,然後立即起身,倒頭便拜:“蕭衍慚愧!未答謝太子救命之恩,反而,反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將軍言重了!”
李煜趕緊起身攙扶,將蕭衍迴歸座位,然後拿起供詞,投入到焚香爐中。
“待我迴去之後,立即著手準備,就按太子殿下說的辦!”
見蕭衍已然信任自己,李煜暗自寬心,但不忘提醒一句:“貴國也要清理一下。”
蕭衍點頭,卻又歎了口氣,契丹不比中原政權,雖然說已經統一各部,但隻是表麵上的,從耶律阿保機開始,叛亂就時時發生。郭榮北伐,燕雲十六州已經失去其三,另外益津關、淤口關、瓦橋關也被奪去,這讓後周防線與北漢防線連成一片,暗探進進出出,如入無人之境。
迴朝再議吧!
想到這裏,蕭衍正襟危坐,問道:“那麽,殿下所求的是什麽?”
合作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對等,南唐又救人又獻計,總得圖點什麽。
“派遣契丹軍士,協助我國訓練騎兵!”
說話說一半,剛吊起來胃口,又潑一盆冷水,等你死心了,又灌了一口迷魂湯,讓你活過來。
“太子殿下,我脾氣不好。”
見蕭衍擼胳膊挽袖子,李煜趕緊站起來,笑盈盈地說:“莫急,莫急,我們到禪房詳聊。”
“就在這兒說!”
李煜無奈,但絲毫不生氣,反而覺得這蕭衍很可愛。
“郭榮北伐未果,隻因病重之故,他雖然先行一步迴到汴梁,但大軍行動遲緩,糧草輜重根本不能快速轉運,加上已經占據幽雲數個要地,也會考慮駐兵防守。根據我所收到的線報,定州、鎮州兩地是周軍的糧草輜重存放之地,隻要時機恰當,取兩萬兵馬南下,即可一舉拿下。”
“你的意思是,搶糧?”
蕭衍差點被氣笑了,這種餿主意還用你出,如果能搶的過來,早動手了!
自古大軍出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凡是軍旅中人都知道糧倉的重要性,哪個不是派重兵把守?
“沒錯。”
“太子殿下,你久居深宮,大概沒有到過戰場吧!”
見蕭衍揶揄自己,李煜好不生氣,很真誠的點點頭。
“那好,你可知道定州、鎮州是屯兵重地!兩地加起來有五萬之眾,雖然距離我朝邊境不算遠,可背後就是冀州,駐守那裏的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手握十萬勁旅!冀州距離定、鎮兩州不過一天路程,一旦邊境有個風吹草動,定然是蜂擁而至!就算是我們把糧食搶到了,總的運走吧,你覺得戰馬快還是馬車快?”
李煜安靜地等他說完,然後解惑:“將軍所言極是,不過,我可沒說讓你們從邊境出發,直取二州。”
“怎講?”
“隻需要與劉鈞(北漢)聯手即可!一路人馬借道靈丘,隱藏在定州西北。另一路人馬進入忻州,駐守白馬嶺以待時機。待到糧草到手,迅速轉進漢境,至於周兵追趕,隻需要以逸待勞、沿途截擊。”
“不錯,此計可行,隻是劉鈞好歹也是一國之君,他怎麽會允許我軍借道?”
“將軍,要說缺糧,劉漢比你契丹缺得更厲害!屆時,隻要許諾分給劉鈞一部分,還怕他不同意?”
蕭衍眼前一亮,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笑道:“對啊”。
可轉念一想,神情又肅穆起來,死盯著李煜看,總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是在給自己下套。沒錯,定州、鎮州兩地確實存有大批糧草,可一旦動手去搶,必然要造成大量傷亡。
這是去搶軍糧,不是去搶老百姓!
李煜看出他的心思,伸出三個手指,說道:“此事要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借道劉漢可謂地利,貴國求糧心切、眾將一心,可謂人和,至於這天時……”
“殿下請賜教!”
“不急,不急。”李煜微微一笑,“我還需要線報,時機一到,定然會提前通知將軍,屆時可保證貴軍不費吹灰之力,也不會損兵折將!”
蕭衍臉黑,踢李煜腦袋的衝動又冒上來了!
搞了半天,還是口惠而實不至,你一頓忽悠,我就信了?就算我蕭衍傻,契丹朝中的大臣也全是傻子?什麽時機未到,什麽不費吹灰之力,你打過仗嗎?
李煜察覺到蕭衍的不悅,但沒有立即安撫,他很了解這種魯莽武將的秉性,愛鑽牛角尖,一條道跑到黑,你越是給他解釋,他就越懷疑。
旋即,兩人又在濟安寺內閑遊,一個輕鬆愉悅,不時讚歎禪院風光,一個眉頭緊鎖,對四周景物毫無興趣。
一直來到後堂,一處廂房門前,清風正垂手而立,似乎等待很久了。
“殿下,蕭將軍,香茗已經備好。”
清風迎上來請安,李煜環顧四周後,擺擺手讓他退下,並不忘叮囑一句:“嚴加防範,不許任何人靠近!”
“是!”
室內十分清靜,檀香嫋嫋,茶香陣陣,看得出來是提前打掃一番,但牆壁斑駁,家具陳舊,給人一種落魄的感覺。
“將軍,請茶。”
蕭衍漫不經心地端起茶杯,剛喝一口,聽李煜說了一句:“將軍不怕茶水有毒嗎?”
“噗——!”
氛圍瞬間緊張起來,蕭衍習慣地往自己腰間摸去,又想起早上出來時,已經把佩刀解下來了。
廢話,一國太子相邀出行,你帶把刀是什麽企圖?
一抬頭,卻見李煜慢悠悠地喝著茶水,懸著的心慢慢放下來。
“太子殿下,意欲何為?!”
李煜給蕭衍重新倒了一杯茶,說道:“我若是想要害將軍,也不會用下毒這種方法,放心就是。”
蕭衍將信將疑,手握茶杯,仍保持警覺。
“搶糧之計,我知道將軍心存懷疑,擔心我國從中作梗,對嗎?”
“既然太子提起來,我倒要問問,難道毫無私心?
“若懷私心,何必救人?”
李煜言畢,從懷中拿出一疊紙,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說道:“將軍請過目。”
那是楊凱、荊斌二人的口供!
根據二人供述,自蕭衍啟程前往南唐,整個過程都被人監視。原來後周在契丹滲透大量間諜,還有不少就是契丹貴族、大臣,早已經被郭榮收買。此次暗殺活動,負責人是荊罕儒,執行者是荊斌,策應者是楊凱,目的就是為了讓南唐與契丹徹底斷絕交往,為後周平定北方創造有利條件。
供詞中還寫到,一旦金陵城內的行動失敗,荊斌會在護送契丹使團迴國的途中,在水路發動攻擊,屆時荊罕儒從江北調遣兵將、改頭換麵,荊斌則將契丹人困在江寧大營中,待到事成之後,如果南唐追責,可以將責任拋給後周一方,保證荊斌等人繼續潛伏、以作內應,但契丹是無論如何不會相信的,仍然可以起到離間兩國的目的。
越往下看,蕭衍的臉越黑,腦門青筋都蹦起來了,恨不能將招供之人碎屍萬段。
“人呢,這些宵小之輩在哪兒?!”
“已經伏法。”
“難道……是太子殿下救了我等?”
李煜微微一笑,隻說了一句:“賊人甚是兇猛。”
蕭衍愣住,然後立即起身,倒頭便拜:“蕭衍慚愧!未答謝太子救命之恩,反而,反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將軍言重了!”
李煜趕緊起身攙扶,將蕭衍迴歸座位,然後拿起供詞,投入到焚香爐中。
“待我迴去之後,立即著手準備,就按太子殿下說的辦!”
見蕭衍已然信任自己,李煜暗自寬心,但不忘提醒一句:“貴國也要清理一下。”
蕭衍點頭,卻又歎了口氣,契丹不比中原政權,雖然說已經統一各部,但隻是表麵上的,從耶律阿保機開始,叛亂就時時發生。郭榮北伐,燕雲十六州已經失去其三,另外益津關、淤口關、瓦橋關也被奪去,這讓後周防線與北漢防線連成一片,暗探進進出出,如入無人之境。
迴朝再議吧!
想到這裏,蕭衍正襟危坐,問道:“那麽,殿下所求的是什麽?”
合作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對等,南唐又救人又獻計,總得圖點什麽。
“派遣契丹軍士,協助我國訓練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