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勳在立下大功後,是很想迴朝廷親自想皇帝說明戰事經過的,這樣以來就能避免很多事情,比如十常侍對戰功抹黑、阻撓。


    隻是作為刺史,沒有皇命召迴,他不能擅自迴洛陽。


    故而他將所有戰事經過詳細寫明在戰報當中外,還另寫了一份密信給了盧植,讓其在奔走。


    十常侍沒機會吞沒功勞,但壓下這份功勞,郭勳是預料到了的。


    殺邢舉,是徹底得罪了十常侍,十常侍不會善罷甘休。


    盧植發揮了自己最大的能量,將戰事宣揚出去,得以讓洛陽都知曉這件事,要不然這份戰功奏章肯定還被丟在無數吃灰的奏章裏麵。


    畢竟草原發生的事情,朝廷又沒派兵,壓下了就壓下了,沒人會知道。


    正是盧植發揮的作用,郭勳、劉備、簡雍才被洛陽的官員們知曉。


    張讓和趙忠密謀的時候,盧植在洛陽的宅院裏麵也匯聚了一大批人。


    來此的皆是盧植的好友,或在官場上相善的同僚,但無一例外,大家的官職都不高,甚至都沒有在朝的兩千石到場,更加不用說九卿了。


    看到此情此景,盧植隻恨自己當時何必端著不入仕,這入仕晚了點,官職省的慢,連相善的同僚都是低級的官員。


    在場的人有哪些?分別是蔡邕、馬日磾、楊彪、韓說…這些人都是跟盧植一起修熹平石經以及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的同僚們…


    盧植身上還掛著一個尚書的官職,而今日沒有一個尚書台的人過來…


    大家今日匯聚一堂,要是在做學問,那足以改變當世的學問,但是要是論及搞政鬥,大家還差了一點。


    與盧植極為熟悉的蔡邕低聲問道:“司徒府沒人來嗎?”


    盧植搖了搖頭:“司徒似乎不想因為這等小事參與進來,而與十常侍交惡。”


    蔡邕聞言,非常憤怒,壓低聲音道:“這是小事?多少年大漢沒有取得這樣的大勝,在他們眼裏居然是小事!那些忠直的臣子們都被宦官所謀害,如今的朝堂之上,皆是一群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輩竊據高位。”


    盧植趕忙道:“伯喈慎言!袁公出身望族,名滿天下,這種事情他不願意參與,實屬正常,況且如今朝堂上對戰功存疑,袁公作為司徒怎麽可能這麽快就下場呢?”


    蔡邕覺得盧植說的也有道理,於是也不再多言。


    若論能力,盧植是這些人中最突出的,做學問盧植不輸任何人,論行軍打仗在場的人加一起也比不過,論治理地方他們加一起也不及。


    “我的想法還是很簡單的,如今的反對聲音無外乎是認為戰功有水分,因為當事人一個也沒有迴洛陽,我們不宜爭論戰功真假,而是應該立即讓朝堂將郭勳召迴,郭勳迴來後,再進行下一步…”盧植大聲對眾人說道。


    ……


    張角的辦事效率很快,收到田楷信件的翌日清晨,張角就坐著奢侈的馬車來到了何進的府邸前。


    官員們還是很舒服的,大漢沒有什麽早朝,皇帝要議事了,會召集六百石以上的京官,這是常朝,一般都是吵架的,能敲定的事情的一般都是內朝,一小撮高官商量下就把事情決定了。


    另外還有大朝會,一年都難得有幾次,大朝會是最麻煩的也是最折騰人的。


    哪像明清時期的官員,跟個牛馬一樣,天沒亮就要去皇城參加早朝。


    張角讓人通報的時候,何進還在抱著嬌美的妾室睡覺。


    作為一個屠戶陡然富貴,何進仿若報複性的消費一般,府邸內皆是美豔的侍女。


    等了半個時辰,何進在匆匆走來。


    “大賢良師,為何這麽早?可是有什麽急事?”何進臉上還帶著疲倦。


    昨夜剛剛跟你喝的酩酊大醉,稍稍酒醒跟美妾盤腸大戰了半夜,你這大清早的就又來了擾人清夢,就算你是大賢良師,也有點過分吧?


    張角是個非常善於察言觀色的人,捕捉到了何進臉上那一閃而過的不快,立即恭敬的道:“侍中,有一樁事,滿朝公卿上下都辦不成,恐怕隻有你才能辦成。如果這件事弄好了,侍中的名望將會如日中天,還會得到黨人的示好,並且得到一個極大的助力。”


    何進一個外戚,又不是十常侍的宦官集團,也不是黨人集團,屬於是第三方勢力,處處遭到排擠,處處被掣肘,就算是姐姐是皇後,姐夫就差往他嘴裏喂飯吃讓他官運亨通,但何進還是受了很多窩囊氣的。


    想想前輩竇憲、竇武這些竇氏外戚前輩們的威風霸氣,何進也想啊!


    隻是奈何自己根基淺薄,在朝中沒有什麽實力。


    這個時候的何進還遠遠沒有到擔任大將軍時候的威武霸氣,主要還是因為一直都是被他姐夫扶持著,沒有立下什麽功勞。當上大將軍的何進,那是立下了平定黃巾的功勞…雖然基本上是躺贏的,但好歹全國軍事總指揮是他,他當然要占功勞啊。故而黃巾平定後,何進如日中天,麾下有著曹操、袁紹這些年輕俊彥為其所用。


    何進急迫的想要找到盟友的心態,張角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畢竟何進昨夜喝醉了,還在念叨著朝中無一人是朋友…


    “大賢良師,是什麽好好事,還請快快道來。”何進急忙拉著張角坐下。


    張角對何進道:“這幾日洛陽鬧得沸沸揚揚的漢軍攻破彈汗山之事,侍中可有聽聞?”


    “有聽說,不過這功勞實在是太大,我不認為一個縣令領著兩千人能做成功,必然是謊報軍功,那郭勳要被問罪的。”何進其實了解的也不多,侍中是皇帝的近臣,是清要之官,皇帝都不理政事了,何進能從官方渠道了解的信息就很少了,這些消息他也是通過旁人口中知道的。


    張角道:“這件事是真的,那劉備和簡雍在幽州刺史郭勳的領導下,真的做成了這樣驚天地的大戰功。”


    何進知曉張角有他的消息渠道,畢竟太平道遍布整個大漢。


    “嘶,這要是真的,這麽大的功勞,郭勳和那兩小子該要封侯拜將了。”何進有些羨慕的說道,他就是缺一件大功勞啊。


    張角笑了笑,對何進道:“這件事郭勳看似是領導,其實主要還是劉備和簡雍做的,但如今朝堂大部分人不信這份功勞。郭勳以及劉備、簡雍的先生盧植在奔走,收效甚微,因郭勳等人殺邢舉之事,十常侍極力打壓。此事基本上要塵埃落定,郭勳這三人得不到什麽獎賞了。”


    何進見半天沒有進入主題,有些急不可耐了:“那這件事與我交好黨人,提升名望,得到助力有什麽關係?”


    張角心道,你也就是有個好姐姐,還有個昏庸的姐夫,要不然以你這樣的智商,當個亭長都費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幫大耳匡扶漢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小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小長並收藏我幫大耳匡扶漢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