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簡雍二人的名字是第一次進入了何進眼中。


    上一次幽州反擊戰,劉備簡雍破彈汗山的時候,何進官職低下,還不能參與軍國大事。


    並且發給朝廷的戰報裏麵,劉備和簡雍也隻是被一筆帶過了。


    這一次不一樣,固然戰報中依舊是郭勳為主導,誰讓他官職最大了,但劉備和簡雍兩個人的篇幅非常多。


    有心人看完戰報之後,都看得出來這場戰爭的指揮者完全是劉備和簡雍,然後在心中默默讚歎一聲後起之秀。


    從幽州來的這份戰報,到達洛陽後的第二日就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說這份戰功不亞於霍去病、竇憲攻匈奴,也有人說這份戰功水分多的很,不過是突襲了王庭,對鮮卑主力沒有造成多少損失,遠遠達不到霍去病和竇憲打的匈奴傷筋動骨的局麵。


    “以一縣的兵力,不過區區兩千人,先後攻破鮮卑近二十個部族,殺滅鮮卑數萬。在彈汗山麵對十萬之眾,鑿陣破王庭,擊殺傀儡單於騫曼,這樣的戰功難道還不值得朝廷慶賀、嘉獎、昭告天下嗎?多少年沒有這樣的大勝了!”


    “這樣的戰績,水分有多大?幽州刺史郭勳跟那劉備和簡雍都有著一層關係在。他們甚至還殺了護烏桓校尉,言其勾結鮮卑?這明明就是先斬後奏,這是大逆不道。我看這份戰功上麵全都是水分!”


    “水分?和連就是這二人抓住的。那次幽州被和連攻破,劉備和簡雍率領殘軍,力挽狂瀾,那和連是不是最後抓住了?如今他的頭顱還在宮中。還不是因為閹人和士人之爭,導致這份滔天功勞被淹沒,朝廷沒有宣傳!”


    “我與說說這次,你何必牽扯到上次。”


    “你們又想要埋沒這份大功,其心可誅。”


    官員之間爭論的異常激烈,各自觀點的背後,代表著都是己方勢力的立場。


    閹黨的官員們極力的汙蔑、詆毀,想要將這份功勞給抹殺,其原因無外乎是劉備和簡雍是士人集團的人,還把閹黨派去的邢舉給殺了,這已經是十常侍極為憤怒了。


    士人集團裏麵也沒有全部支持劉備和簡雍,支持他們的隻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人做壁上觀。


    這部分人的觀點也很簡單,跟劉備和簡雍不熟。背後的原因不外乎是這二人布衣出身,身後沒有什麽大族支撐。


    但靠著盧植和郭勳那一層關係,在朝堂上來說,影響並不大。盧植的官職為尚書,在尚書台工作,要是盧植是尚書令的話那他的學生立下如此大的功勞,根本犯不著爭論,頂格賞賜說到就到。


    關係硬不硬,還得看自己,要是劉備或者簡雍兩個人有一個是出身大族或者豪強,在州郡有話語權,立下這麽大的功勞,都已經舉國歡慶了。


    這個時代,就是看背景的時代。


    過去的窮人可以走投軍立功這一條賽道實現階級跨越。現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想要通過軍功跨越階層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了。


    士族也不是鐵桶一塊,他們也分很多個小勢力。盧植和郭勳代表著的是北方士人,但在朝堂裏強大的士族集團南陽的士人,是潁川的士人集團。


    這還是按照地域來區分的,還有按照學派來區分的。


    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實在是太正常了,因為士人本來就不團結。


    十常侍之間也有勾心鬥角,但是要跟士族進行鬥爭,那可是一致對外的。


    按照曆史上來看,哪怕是黃巾起義過去之後,後戚何進加上一大批士族一起,都沒鬥得過十常侍。


    如今正是十常侍巔峰之時,士族完全鬥不過。


    漢帝已經很久沒有召開常朝了,距離上次開朝會還是數月前,他幾乎每天都是待在漢宮西苑的裸遊館內,每日淫樂。


    朝廷中的事無巨細,全都不管,皆有十常侍中來處理。


    劉備、簡雍第一次立下大功,功勞獎賞不過是一個縣令和縣丞,這與十常侍因為二人是盧植子弟,壓下他們的功勞有很大的關係。


    “事情已經壓不住了,朝中幾乎人人皆知。這樣的大功勞,非是我們能壓住的了,朝堂還不好好獎賞,會引起天下人憤怒的。”


    張讓的府邸中,十常侍中的張讓、趙忠兩位首領人物坐在一起商議著如今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彈汗山戰功。


    趙忠對張讓說道:“無需太過於擔憂。黨人自己內部都對此看法不已,讓他們爭論著。那劉備和簡雍是盧植的學生,是黨人的人,不宜提拔。我看不妨隨便給他們封個爵位打發了便是。”


    二人的這場商議,可以說是一場內朝小會議了,兩人足以改變朝廷的許多政策。


    張讓冷聲說道:“先前我還不知道,昨日讓人查了一下。那劉備、簡雍皆為涿縣人,卻可在涿縣為官,先帝時期立下的三互法被公然踐踏,此事我必要向陛下告知他們的罪行。”


    趙忠卻道:“此事不宜追究。”


    “這是為何?”


    “我們底下的那些人,很多都在本縣、郡、州為官…若是追究,必然也會遭受牽連了。”趙忠低聲說道。


    十常侍權傾朝野,不單單是在洛陽朝堂有他們的許多狗腿子,在各州郡,分布著他們的眾多的父兄子弟、門生故吏、投靠來的狗腿子,十常侍在讓這些人橫征暴斂、賣官鬻爵可沒有想過遵守三互法……


    到了如今這崩壞的朝綱下,誰還會遵守這玩意啊。莫說是先帝製定的,就算是當今皇帝製定的政策,若是對己方不利,也不會有人去遵守。但你不遵守可以,若是你的敵對勢力要弄你,可能就會拿你不遵守製度來追著你咬。


    三互法既然宦官和黨人都不遵守,那也沒什麽好指責對方了。


    “那不如這樣。劉備和簡雍正是在本地任職,才得人心,足以聚起這麽多的精銳兵馬。這次他們立下大功,要死死壓著他們,但又不可不賞,我看可以借機把他們調離涿縣,這樣離開了涿縣,他們就沒有根基了。這不就相當於打擊了黨人嗎。”趙忠一副奸詐的表情,對張讓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幫大耳匡扶漢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小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小長並收藏我幫大耳匡扶漢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