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道:“迴稟主公,賊首趙弘的這一篇求賢令,居心險惡,用心歹毒。其目的就是為了煽動刁民鬧事,擾亂天下。”


    “兄長以為如何?”孫權聽了張昭的話以後問周瑜。


    周瑜道:“張公所言,正中要害。”


    孫權沉吟道:“如果真入張公所言,我江東該如何應對?”


    張昭道:“江東地區禁傳賊寇的求賢令。”孫權聽了張昭的話,沉思不語。孫權可以以行政手段來禁止求賢令的傳播,但是孫權已經做了一段時日的主公了,對於治國他是有些曆練和經驗的,他知道,全憑行政命


    令是難以遏製這封求賢令的傳播的。孫權沒有迴應張昭的話,而是又問周瑜道:“兄長,你意下如何?”孫權一問周瑜的話,周瑜不由得由衷的欽佩,很明顯孫權不讚同張昭的話,因為周瑜也知道,僅靠行政手段是不可能遏製求賢令的傳播的,往往越是禁止,老百姓越是感興趣。周瑜道:“主公,以在下,這封求賢令無須去禁,不僅無須禁止,甚至應當讓這封求賢令在世家大族中廣為傳播,讓這些世家大族都知道,主公是他們土地、金銀、


    奴仆的守衛者,他們見了這封求賢令,隻能全力的擁戴主公,不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江東自然安矣。”


    “張公,你意下如何?”


    周瑜的話雖然全盤否定了張昭的建議,但是張昭不得不承認,周瑜的法子比他的法子更有效。


    張昭的法子是“堵”,周瑜的法子是“疏”。


    孫權站起身來,道:“將黃巾賊寇的《求賢令》謄抄一百副,送滿朝文武鑒閱。”十萬袁軍精銳被黃巾軍一股消滅,大燕朝廷朝野嘩然,袁紹更是一病不起。身在洛陽的袁尚得知袁紹病重,立刻放下手中的所有事物,率領麾下的十萬大軍,緊急趕往鄴


    城。


    袁尚率領大軍到了鄴城城外,他並不忙著進城,而是首先以他率領的大軍接替鄴城城防,將原有的鄴城大軍全部開往城外駐紮。


    袁尚控製了整個鄴城以後,也並沒有忙於進城,而是在城外的軍帳之中,和他的兩個謀士許攸逢紀商議著奪權的計劃。“許太傅,逢司空,你們要本太子掌控鄴城,卻又不忙著進宮見駕,這是何意?”袁尚一臉茫然的問道:“如果陛下病愈,見本太子接管了鄴城防務,怪罪下來,如何是好?


    ”


    許攸道:“太子殿下放心,就算陛下龍體痊愈,怪罪下來,殿下隻說陛下病重,唯恐不測發生,所以才接管了鄴城的防務。”


    “如果陛下還是怪罪呢?”


    逢紀嘿嘿一笑:“殿下放心,陛下不會怪罪的。”


    “何以見得?”


    逢紀看了一眼袁尚,又看了一眼許攸,笑道:“不能說,不能說,殿下日後自然就知道了。”


    袁尚又問道:“那本太子何時進宮?不入宮麵聖,便不知道陛下的病情如何,那便不好籌謀對策,同時,如果袁譚和袁熙兩人一旦迴來,問罪起來,隻怕不好答話?”


    許攸道:“殿下,您是太子,您不問別人的罪已然是開了天恩,別人如何敢問太子殿下的罪?”


    “那何時進宮?”


    許攸問逢紀道:“逢司空,宮中羽林軍的統領是否願意擁戴太子殿下登基?”


    逢紀嘿嘿冷笑道:“他擁戴不了了?”


    袁尚一聽這話問道:“本太子一向對他不薄,土地金銀,從不少他的,他如何敢與本太子作對?”


    逢紀道:“殿下,你確實送了這個統領不少的東西,可是袁譚、袁熙也沒有虧待他呀,其實他就是等著誰出的價高,他就擁戴誰。”


    “他……他要什麽,主要他擁戴本太子,本太子絕不會虧待於他。”


    逢紀一臉篤定神色道:“太子殿下,隻用送他一口棺木便可以了,其他一概無用。”


    許攸滿臉恐懼的看著逢紀,他沒有想到平日裏一個口齒都不伶俐的家夥竟然會做出這等事來,問道:“你……你不會是取了他的性命吧……”“既然是喂不飽的狗,那自然是要早做謀劃的。”逢紀一改以往渾渾噩噩的樣子,神采飛揚的道:“早在和黃巾賊寇廝殺之前,為了太子殿下的大業,微臣已經派了一個女子


    潛入了這統領的家中,並且做了他的小妾,當初聽聞陛下病重之時,微臣便對送給他的那個小妾聯係過了,隻要他膽敢不擁護太子殿下登基,立刻去他性命!”


    逢紀之所以一改往日蠢笨模樣,因為此時此刻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是他應當在即將登基的新皇麵前露一手的時候了,不然日後他如何在朝廷之中位居顯赫啊?袁尚聽了逢紀的話,竟然兩隻腿微微顫抖了起來。因為此時此刻並不知道袁紹的病情如何,並且據袁尚的母親給袁尚的消息,因為袁尚敗給了黃巾賊寇,袁紹言語之中幾番有袁尚不能團結兄弟,隻怕給袁家帶來禍患的話語。並且袁紹的身體一直就不是很好,袁尚的弟弟,袁買伺候左右,袁紹仿佛有了廢立太子的心思。如果袁紹一旦病愈


    ,得知袁尚接管了鄴城城防,又害死了羽林軍的統領,那必然會廢了他這個太子的。


    袁尚如今再是風光無限,但是在大燕朝廷當中,袁紹還是可以做到一句話就讓他跌入萬丈深淵的。這叫袁尚如何能不怕,如何能不抖?逢紀道:“殿下無須憂慮,此番陛下如果龍禦賓天,殿下繼承大統看,順理成章;如果陛下龍體康健,微臣也會勸說陛下將大位禪讓於殿下的。但是要做成這件事的前提,


    就是殿下要控製了大內,一切便都好辦了。”


    逢紀的話已經很明白了,此番袁尚是一定要登基的,無論袁紹是死是活。


    “那……那什麽時候可以掌控大內。”事已至此,袁尚也隻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今日午夜,請太子殿下親臨五千甲士,直取大內。”袁尚長歎一聲:“為今之計,看來也隻好如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黃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皿並收藏三國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