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造您的反
和古人打遊戲,看電影 作者:磐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爺孫仨人就咱的寺廟裏見麵了。
看著朱高熾這苦逼的臉,又看了看後麵那年輕的好聖孫一臉傻乎乎還在樂嗬的表情,朱棣這個人精已經猜到是怎麽迴事了。
先讓朱高熾坐著,然後自己昂然站在地上。
“老大,你老了。”
朱高熾頭發甚至都有一點點白了。
朱高熾自己也笑著開口道:“是,爹啊,哪有不老的道理啊?這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爹一根白頭發都沒有,可現在,這孩子都長這麽大了,該選秀女了,不服老,不行啊。”
孩子都該選秀女。
畫外音就是:饒了你的孫子吧。
朱棣雙手背負在後,一股屬於帝王的霸道,自他的隨便踏步的身軀散發出來,他能聽出朱高熾的意思,但也正因此,讓他有些開始有了試探的意思。
“這話怎麽聽起來像點我啊?怎麽著?當太子當的不耐煩了,跑來勸我禪位來了?”
旁邊的朱瞻基看出情況不妙,趕緊嬉笑道:“我爹他哪兒敢啊?”
朱棣直接反問起了朱瞻基:“孩子,你說你爹是什麽樣的人?”
“我爹他就是個老實人。”
朱瞻基其實腦海裏首先想到的就是朱高熾那軟軟乎乎,慫的不挺腰杆的模樣,但說的卻並非那樣。
而朱棣卻不認同朱瞻基的話。
“老實為無用之別名,你覺得,你爹是個沒有用的人?”
朱瞻基又被朱棣這話給噎著,說不出來了。
朱棣笑了笑,道:“你知道這些年啊,各省,道,府,縣,各地方官,都出自你爹門下,不是太子府屬官放出來的,就是每年通過科舉你爹一手提拔上來的。別看你二叔三叔耀武揚威,大明最有實力的,就是坐在你眼前這個太子爺。”
話都已經到這裏了,朱高熾也開口了:“爹,我檢拔官員隻有公心,沒有私恩。”
“是嗎?那太子府的屬官,楊士奇他們,把他們一路送入內閣,什麽意思啊?這不是私心是什麽?”
朱棣在經過一係列的變化以後,早就已經變得多疑猜忌了,哪怕麵前的是他的兒子,他的太子,也是如此。
朱高熾笑了笑,道:“我是國家的太子,未來的儲君,把有用的官員選拔出來為國家效力,如果這是私心的話,那就是私心吧。”
“說的好!”
朱棣大聲叫了一聲好,然後給朱瞻基講解了起來:“這就是你爹的厲害,張嘴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我們朱家造反出身,怎麽冒出個大聖人來啊?你這不是陰溝裏蹦出個棉花球來嗎?一天八百個折子替你鳴冤,我都讓他們全都把屁股洗幹淨了蹲到昭獄裏去!”
在朱棣看來,朱高熾純粹已經是在逼他了。
這是什麽意思?這太子爺是什麽意思?
他這算是在嘲諷自己嗎?
朱瞻基嚇的亡魂大冒,趕緊跪下來叩頭說他爹不是那意思。
朱棣的怒火還在繼續,非要讓朱高熾說出所以然來。
……
“老四那孩子也真是,當了皇帝,給自己整成這副模樣。”
朱元璋知道,朱棣作為藩王之身,搶走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所以這讓他心裏一直都沒底,畢竟要是一定按照法理而言,朱允炆才是正統。
而他朱棣年紀又比朱允炆大,很有可能走在他前麵。
而現在,朝堂上有不少都是建文年間當的官。
要是他死了以後,朱允炆重新站起來振臂一唿,再掀起一場叛亂。
後果簡直不可想象。
所以這才是朱棣哪怕拚著不要朱瞻基這顆腦袋要砍了朱允炆的原因。
但是朱棣這麽不相信自己兒子的狀態,卻讓朱元璋大為不滿。
畢竟在他看來朱高熾當年就深得他喜愛,長大了以後,在屏幕上又看的又是個仁厚太子的形象,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和朱標勾搭上。
他多少也能理解,這就是朱棣雖然偏愛二子朱高煦,但仍然選擇朱高熾為太子的原因。
武皇帝後麵一定要有一個文皇帝。
這是一貫的思路,要不然持續兩三代一直打仗,國家絕對剛建國就亡國。
朱高熾也站了起來,道:“您讓我當太子,您是知道我不會造反的。我一沒有雄才偉略,二沒有老二老三帶兵打仗的本事。我就是想讓天底下人都吃上飯,穿上衣,別有謀逆的心。做不做太子沒關係,做您的兒子總行了吧?”
諸葛陽吐槽道:“沒有老二老三帶兵的本事?當年是哪個在北平城裏隻有一萬人的時候,就能擋住李景隆五十萬大軍進攻的?哪怕李景隆是個草包,或者是臥底。”
朱高熾還在繼續:“爹啊,您不信我沒關係。但是您得信這孩子,他出生,您才決定造反,您一直教他,他也一直跟您學,他要是折了,咱們朱家可就沒希望了,我聽說您要見建文,拿著孩子的腦袋當押物,這不行。爹,您任性了一輩子,要是再這麽任性下去。”
他直接抱拳磕頭,語氣裏那是說不出的堅定:“兒子可就要造您的反了。”
他在朱棣這裏已經軟了那麽長時間了,在今天,他硬起來了,他一定要從自己爹這裏保住自己兒子的腦袋。
朱瞻基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遺像唯唯諾諾的爹,居然會在爺爺麵前這麽剛。
“爹,你說什麽呢你?!”
他現在就怕自己的爺爺火氣上來了,把自己父子倆通通哢嚓了。
朱高熾還在那裏叩頭,他就在等朱棣的反應。不管朱瞻基怎麽晃他,他都不為所動。
朱棣雙手環抱,蹲在朱高熾的麵前,麵色湧現出一絲複雜。
一向剛硬的老爺子也是第一次說出這麽軟的話來。
“咱們父子倆相疑到這個程度了嗎?這一家人還有什麽意思?”
朱棣也覺得不是滋味,當了皇帝,他才開始懷念起自己爹,朱元璋還在那會,一家子兄弟隻需要支持他們內心敬服的大哥朱標就好,大哥也從來不懷疑他們,那樣的環境,他已經懷念太久了。
他心情複雜的轉身走了。
朱瞻基則不敢相信,一直寵愛他的好爺爺,居然會對他心懷殺機,而印象裏一向懦弱的父親,居然敢說出造反的話。
朱高熾道:“你爺爺在豬圈裏呆的太久了,他這一輩子出不來了,可是我想做人呐,不想當豬!”
看著朱高熾這苦逼的臉,又看了看後麵那年輕的好聖孫一臉傻乎乎還在樂嗬的表情,朱棣這個人精已經猜到是怎麽迴事了。
先讓朱高熾坐著,然後自己昂然站在地上。
“老大,你老了。”
朱高熾頭發甚至都有一點點白了。
朱高熾自己也笑著開口道:“是,爹啊,哪有不老的道理啊?這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爹一根白頭發都沒有,可現在,這孩子都長這麽大了,該選秀女了,不服老,不行啊。”
孩子都該選秀女。
畫外音就是:饒了你的孫子吧。
朱棣雙手背負在後,一股屬於帝王的霸道,自他的隨便踏步的身軀散發出來,他能聽出朱高熾的意思,但也正因此,讓他有些開始有了試探的意思。
“這話怎麽聽起來像點我啊?怎麽著?當太子當的不耐煩了,跑來勸我禪位來了?”
旁邊的朱瞻基看出情況不妙,趕緊嬉笑道:“我爹他哪兒敢啊?”
朱棣直接反問起了朱瞻基:“孩子,你說你爹是什麽樣的人?”
“我爹他就是個老實人。”
朱瞻基其實腦海裏首先想到的就是朱高熾那軟軟乎乎,慫的不挺腰杆的模樣,但說的卻並非那樣。
而朱棣卻不認同朱瞻基的話。
“老實為無用之別名,你覺得,你爹是個沒有用的人?”
朱瞻基又被朱棣這話給噎著,說不出來了。
朱棣笑了笑,道:“你知道這些年啊,各省,道,府,縣,各地方官,都出自你爹門下,不是太子府屬官放出來的,就是每年通過科舉你爹一手提拔上來的。別看你二叔三叔耀武揚威,大明最有實力的,就是坐在你眼前這個太子爺。”
話都已經到這裏了,朱高熾也開口了:“爹,我檢拔官員隻有公心,沒有私恩。”
“是嗎?那太子府的屬官,楊士奇他們,把他們一路送入內閣,什麽意思啊?這不是私心是什麽?”
朱棣在經過一係列的變化以後,早就已經變得多疑猜忌了,哪怕麵前的是他的兒子,他的太子,也是如此。
朱高熾笑了笑,道:“我是國家的太子,未來的儲君,把有用的官員選拔出來為國家效力,如果這是私心的話,那就是私心吧。”
“說的好!”
朱棣大聲叫了一聲好,然後給朱瞻基講解了起來:“這就是你爹的厲害,張嘴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我們朱家造反出身,怎麽冒出個大聖人來啊?你這不是陰溝裏蹦出個棉花球來嗎?一天八百個折子替你鳴冤,我都讓他們全都把屁股洗幹淨了蹲到昭獄裏去!”
在朱棣看來,朱高熾純粹已經是在逼他了。
這是什麽意思?這太子爺是什麽意思?
他這算是在嘲諷自己嗎?
朱瞻基嚇的亡魂大冒,趕緊跪下來叩頭說他爹不是那意思。
朱棣的怒火還在繼續,非要讓朱高熾說出所以然來。
……
“老四那孩子也真是,當了皇帝,給自己整成這副模樣。”
朱元璋知道,朱棣作為藩王之身,搶走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所以這讓他心裏一直都沒底,畢竟要是一定按照法理而言,朱允炆才是正統。
而他朱棣年紀又比朱允炆大,很有可能走在他前麵。
而現在,朝堂上有不少都是建文年間當的官。
要是他死了以後,朱允炆重新站起來振臂一唿,再掀起一場叛亂。
後果簡直不可想象。
所以這才是朱棣哪怕拚著不要朱瞻基這顆腦袋要砍了朱允炆的原因。
但是朱棣這麽不相信自己兒子的狀態,卻讓朱元璋大為不滿。
畢竟在他看來朱高熾當年就深得他喜愛,長大了以後,在屏幕上又看的又是個仁厚太子的形象,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和朱標勾搭上。
他多少也能理解,這就是朱棣雖然偏愛二子朱高煦,但仍然選擇朱高熾為太子的原因。
武皇帝後麵一定要有一個文皇帝。
這是一貫的思路,要不然持續兩三代一直打仗,國家絕對剛建國就亡國。
朱高熾也站了起來,道:“您讓我當太子,您是知道我不會造反的。我一沒有雄才偉略,二沒有老二老三帶兵打仗的本事。我就是想讓天底下人都吃上飯,穿上衣,別有謀逆的心。做不做太子沒關係,做您的兒子總行了吧?”
諸葛陽吐槽道:“沒有老二老三帶兵的本事?當年是哪個在北平城裏隻有一萬人的時候,就能擋住李景隆五十萬大軍進攻的?哪怕李景隆是個草包,或者是臥底。”
朱高熾還在繼續:“爹啊,您不信我沒關係。但是您得信這孩子,他出生,您才決定造反,您一直教他,他也一直跟您學,他要是折了,咱們朱家可就沒希望了,我聽說您要見建文,拿著孩子的腦袋當押物,這不行。爹,您任性了一輩子,要是再這麽任性下去。”
他直接抱拳磕頭,語氣裏那是說不出的堅定:“兒子可就要造您的反了。”
他在朱棣這裏已經軟了那麽長時間了,在今天,他硬起來了,他一定要從自己爹這裏保住自己兒子的腦袋。
朱瞻基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遺像唯唯諾諾的爹,居然會在爺爺麵前這麽剛。
“爹,你說什麽呢你?!”
他現在就怕自己的爺爺火氣上來了,把自己父子倆通通哢嚓了。
朱高熾還在那裏叩頭,他就在等朱棣的反應。不管朱瞻基怎麽晃他,他都不為所動。
朱棣雙手環抱,蹲在朱高熾的麵前,麵色湧現出一絲複雜。
一向剛硬的老爺子也是第一次說出這麽軟的話來。
“咱們父子倆相疑到這個程度了嗎?這一家人還有什麽意思?”
朱棣也覺得不是滋味,當了皇帝,他才開始懷念起自己爹,朱元璋還在那會,一家子兄弟隻需要支持他們內心敬服的大哥朱標就好,大哥也從來不懷疑他們,那樣的環境,他已經懷念太久了。
他心情複雜的轉身走了。
朱瞻基則不敢相信,一直寵愛他的好爺爺,居然會對他心懷殺機,而印象裏一向懦弱的父親,居然敢說出造反的話。
朱高熾道:“你爺爺在豬圈裏呆的太久了,他這一輩子出不來了,可是我想做人呐,不想當豬!”